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永捷感叹:中关村让自己失去了舒适、安逸、平静,但“让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而且“活得很精彩”
中午吃饭成为享受
重新活了一次
相比那些年轻的寻梦者,张永捷的年龄显然已经偏大:43岁的她在不惑之年来到理想国际,来到“aigo爱国者”这个平均年龄27岁的团队。历史专业的教育背景,做过大学教师、记者、编辑、媒体老总,张永捷的人生如同戏剧,充满迷幻。她出生在齐齐哈尔,从小狂喜数学,获过中学生数学竞赛的大奖,但由于不忍拒绝班主任老师的苦心游说,最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并一直钟情学术,毕业后继续攻读中国政治制度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人大分校从教,她接手的课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历史档案管理,需要相当的计算机知识。就这样,这位埋头苦读史书、一心甘坐冷板凳的女青年被送进了中软总公司开办的进修班学习了一年半的计算机课程,那是1990年代初期,电脑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奢侈品。张永捷有着相当的数学功底,头脑缜密而且活络,接受新事物速度很快;她将所学的计算机文档管理知识与历史专业巧妙结合,成为了这一领域教学研究的拓荒者,并撰写了一部直到现在仍然畅销的专业教材。
按照这条道路一直下去,张永捷现在很可能已经成为一名教授、博导;不过她的性格里也许与生俱来地具有不安分的基因。从教5年之后的1994年,张无法忍受工作之余的寂寞,开始寻觅兼职:一份报纸的名字映入她的眼帘。这份报纸便是后来创造了中国行业媒体无数第一的《中国计算机报》。这家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IT媒体在当时仅有50名员工,远远不能满足风云莫测、瞬息万变的IT市场。入职考试的成绩张是第一,分数比好几个计算机专业科班毕业的硕士高出许多,当时的总编辑对张的多学科背景叹为观止。半年过后,在总编辑的强烈要求和双倍月薪的“诱惑”之下,张永捷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正式投身IT业。那一年,她刚好30。
张永捷在《中国计算机报》整整13年,从一名普通记者做到主编、副总编、高级副总编,她用一种历史学者特有的情怀抒发对这段传媒经历的感慨:“我亲历并见证了中国IT最飞速前进的13载峥嵘岁月。”2007年,43岁的张接受“aigo爱国者”总裁冯军的邀请,出任该公司主管宣传事务的副总裁。“我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个晚上,家里人都劝我别再折腾了,放着好好的国家干部不做,跳槽去私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这个年纪了,又是女人,折腾不起了。”张永捷最终说服了自己,顶住压力,来到中关村。中关村于她并不陌生,所不同的是角色发生了转换——张从一名资深的“中关村观察家”一夜之间变为终日穿梭于斯、奋斗于斯的“中关村耕耘者”。
这段时间,张的脑子里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奥运期间,万名外国记者云集北京,如何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进行品牌推广?为此,她经常与国际知名的公关公司专业人士对话,寻求对策,并聘请了前国际奥委会市场总监担任公司的国际营销顾问,每个月来北京现场办公两天。为了方便交流,张开始全力学习英语,并要求她的属下使用英语作为早晨例会的工作用语,“说一句中文罚50元”。全新的工作领域、沉重的工作压力使她感觉如履薄冰,她说自己“经常焦虑得失眠,无端消瘦”。张永捷感叹:中关村让自己失去了舒适、安逸、平静,但“让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而且“活得很精彩”。
大浪淘沙
中关村干净了,漂亮了,门槛也抬高了,“草根”渐次退出,留下的是大浪淘沙后的金子;金子们来不及歇息,便又很快进入到下一轮洗牌。“我1984年下海时一起奋斗的企业到今天还生存的只有23家了,我其实特别不愿意回忆历史,觉得过去就过去了。中关村四代企业家,第一代80年代下海,第二代90年代下海,第三代海归,第四代现在好好上学。正是这些人,前仆后继地完成创业革命梦想。”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王晓兰说。
就在一年前,《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凌志军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的新革命》。凌志军不无感慨地说:“中关村是一个奇迹。富人和穷人、博士和文盲、外来人和本地人、达官显贵和三教九流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机会在这里谱写精彩篇章。”而最让凌激动不已的是:这里上演的所有故事都在继续,所有的人物都是“进行时”。
理想国际大厦经常彻夜无眠,陪伴它们的是中关村内那些宽阔大道两侧的一盏盏明亮的路灯。
中午吃饭成为享受
重新活了一次
相比那些年轻的寻梦者,张永捷的年龄显然已经偏大:43岁的她在不惑之年来到理想国际,来到“aigo爱国者”这个平均年龄27岁的团队。历史专业的教育背景,做过大学教师、记者、编辑、媒体老总,张永捷的人生如同戏剧,充满迷幻。她出生在齐齐哈尔,从小狂喜数学,获过中学生数学竞赛的大奖,但由于不忍拒绝班主任老师的苦心游说,最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并一直钟情学术,毕业后继续攻读中国政治制度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人大分校从教,她接手的课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历史档案管理,需要相当的计算机知识。就这样,这位埋头苦读史书、一心甘坐冷板凳的女青年被送进了中软总公司开办的进修班学习了一年半的计算机课程,那是1990年代初期,电脑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奢侈品。张永捷有着相当的数学功底,头脑缜密而且活络,接受新事物速度很快;她将所学的计算机文档管理知识与历史专业巧妙结合,成为了这一领域教学研究的拓荒者,并撰写了一部直到现在仍然畅销的专业教材。
按照这条道路一直下去,张永捷现在很可能已经成为一名教授、博导;不过她的性格里也许与生俱来地具有不安分的基因。从教5年之后的1994年,张无法忍受工作之余的寂寞,开始寻觅兼职:一份报纸的名字映入她的眼帘。这份报纸便是后来创造了中国行业媒体无数第一的《中国计算机报》。这家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IT媒体在当时仅有50名员工,远远不能满足风云莫测、瞬息万变的IT市场。入职考试的成绩张是第一,分数比好几个计算机专业科班毕业的硕士高出许多,当时的总编辑对张的多学科背景叹为观止。半年过后,在总编辑的强烈要求和双倍月薪的“诱惑”之下,张永捷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正式投身IT业。那一年,她刚好30。
张永捷在《中国计算机报》整整13年,从一名普通记者做到主编、副总编、高级副总编,她用一种历史学者特有的情怀抒发对这段传媒经历的感慨:“我亲历并见证了中国IT最飞速前进的13载峥嵘岁月。”2007年,43岁的张接受“aigo爱国者”总裁冯军的邀请,出任该公司主管宣传事务的副总裁。“我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个晚上,家里人都劝我别再折腾了,放着好好的国家干部不做,跳槽去私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这个年纪了,又是女人,折腾不起了。”张永捷最终说服了自己,顶住压力,来到中关村。中关村于她并不陌生,所不同的是角色发生了转换——张从一名资深的“中关村观察家”一夜之间变为终日穿梭于斯、奋斗于斯的“中关村耕耘者”。
这段时间,张的脑子里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奥运期间,万名外国记者云集北京,如何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进行品牌推广?为此,她经常与国际知名的公关公司专业人士对话,寻求对策,并聘请了前国际奥委会市场总监担任公司的国际营销顾问,每个月来北京现场办公两天。为了方便交流,张开始全力学习英语,并要求她的属下使用英语作为早晨例会的工作用语,“说一句中文罚50元”。全新的工作领域、沉重的工作压力使她感觉如履薄冰,她说自己“经常焦虑得失眠,无端消瘦”。张永捷感叹:中关村让自己失去了舒适、安逸、平静,但“让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而且“活得很精彩”。
大浪淘沙
中关村干净了,漂亮了,门槛也抬高了,“草根”渐次退出,留下的是大浪淘沙后的金子;金子们来不及歇息,便又很快进入到下一轮洗牌。“我1984年下海时一起奋斗的企业到今天还生存的只有23家了,我其实特别不愿意回忆历史,觉得过去就过去了。中关村四代企业家,第一代80年代下海,第二代90年代下海,第三代海归,第四代现在好好上学。正是这些人,前仆后继地完成创业革命梦想。”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王晓兰说。
就在一年前,《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凌志军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的新革命》。凌志军不无感慨地说:“中关村是一个奇迹。富人和穷人、博士和文盲、外来人和本地人、达官显贵和三教九流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机会在这里谱写精彩篇章。”而最让凌激动不已的是:这里上演的所有故事都在继续,所有的人物都是“进行时”。
理想国际大厦经常彻夜无眠,陪伴它们的是中关村内那些宽阔大道两侧的一盏盏明亮的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