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碳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是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低碳城市规划是以低碳城市为目标的一种规划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低碳城市和低碳规划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进展,强调了我国必须走低碳城市发展途径的必要性,然后从低碳城市出发,研究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片区用地布局;最后以济南湿地片区为例,以把济西湿地片区打造成国家级综合低碳环保城市片区为目标,通过分析济西湿地片区碳源和碳汇,得出相关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的途径,用于指导规划,再从片区结构、用地布局、用地功能、低碳产业、低碳交通、绿地布局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做出济西湿地片区概念规划。由于“低碳城市”和“低碳规划”概念比较新,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相对较少,本文为探索“低碳城市”和“低碳规划”作了一点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规划;济西湿地;低碳产业;碳源;碳汇
1、引言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城市在经济健康发展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低水平的城市1。
低碳城市涉及到低碳产业、低碳社区、低碳生活、低碳科教(技术)、低碳交易、低碳建设、低碳交通等,涉及到城市经济、城市建设、社会人文的方方面面。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钱志新认为,低碳经济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将迎来的第四次浪潮。而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称之为低碳产业。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CO2的多少。它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3。碳源是与碳汇相对的概念,它是指产生CO2之源,是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
低碳城市规划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以降低高碳能耗为基础,以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交通等为手段,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结构、用地布局和建设指标指导城市建设,最终达到低碳消耗、低碳排放的低碳城市状态。
2、低碳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2007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6%,却消耗了世界50%的水泥、34%的钢铁、30%的煤炭、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25%的氧化铝、13%的电力和7.4%的原油。目前,世界上前5个CO2排放大国是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其排放量约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美国和中国的排放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3。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能源和资源4。
同时我国低碳城市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首先,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其次,“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再次,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最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5。
所以,中国必须改变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增长方式,走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而城市规划作为引导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规划,有必要积极推进低碳城市规划,为低碳城市服务。
3、国外低碳城市理论和实践
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可以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6;“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英国的贝丁顿社区是世界上第一个二氧化碳零排放社区,也是2010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零碳馆的原型。贝丁顿社区建立在一片垃圾回填地上,由英国著名生态设计师Bill Dunster主持设计。社区中的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并通过对阳光、水、风能和木材的循环利用实现“零能耗”。屋顶的风帽可以实现空气流通和热回收,太阳能板则可以利用太阳能实现制热与发电。楼顶、外墙和楼板都采用300毫米厚的绝热外层,窗户选用内充氩气的3层玻璃窗,窗框采用木材,以减少热传导。
4、中国“低碳城市”、“低碳规划”理论及其实践
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是从2008年开始提出来的,是基于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规划方法,。
4.1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同济大学潘海啸教授在文章《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7,第一次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概念,在其文章《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8和《低碳城市的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9中提到低碳城市和低碳城市规划,并基于交通或城市结构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低碳城市方面有较好的借鉴意义;2009年7月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10,提出了低碳城市和低碳规划的想法;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在其研究成果《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 4.2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实践
清华大学于2009年1月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无锡市在建设低碳城市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09年6月15日,无锡成立“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是全国首家专门从事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机构;2010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
在低碳城市实践方面,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保定与上海共同入选首批试点城市;同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續能源生产的“电谷”》的研究报告,充分肯定了保定市在助力中国乃至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008年12月24日,保定市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低碳保定”的建设正式启动,“中国电谷·低碳保定”成为保定新的城市名片。
2005年,招商地产完成了对深圳蛇口的三洋厂房进行低碳改造,并易名为“南海意库”,该项目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约960万元,但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约营运费240万元,5年内可收回全部增量成本。
4.3 基于低碳城市理论的济南城市结构分析
2010年,济南建设用地规模336平方公里,中心城人口规模340万人,加上外来人口,城市人口超过500万,随着 “一城两翼”城市格局的逐渐形成,济南进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期。对于济南这个特大城市,受北边黄河、南边山脉的特定地形影响,根据已有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济南未来必须走多中心城市发展道路。
为了实现城市片区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和用地功能的干扰和无谓的交通穿插,在片区层面,各类用地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不同用地类型适当集中,即用地的复合性12,13。
5、济西湿地片区概念规划
为整体提升济南城市形象、完善济南城市功能,济南市政府和西城区建设指挥部积极推进新城区规划和建设工作,把济西湿地片区摆在了重要位置。
5.1规划区概况
济西湿地地处济南市西部沿黄河带,在行政辖区上分属市中区、槐荫区和长清区,规划面积144平方公里。
该处现状以大面积的沿黄河湿地水域和农田为主,兼有部分乡村建设用地;动植物种类繁多,原始生态保护较好。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144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44.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78%,规划非建设用地规模99.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22%;规划居住人口为22.69万人(包括安置人口67925人),规划就业人口64.8万人。
规划根据低碳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当地优越的生态条件,深入分析低碳城市规划的构成要素,从低碳城市的角度,把济西湿地片区打造成国家级综合低碳环保城市片区提供发展思路。
5.2 规划区碳源碳汇分析及应用
规划区的碳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燃烧煤等能源产生的CO2、居民生活产生CO2、城市制冷和制热产生的CO2、机动车尾气、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释放的CO2等等。
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减少碳源方法主要包括:
(1)合理规划城市结构,在满足城市功能前提下,避免重复建设;
(2)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尽可能做到城市用地功能复合型,减少无谓出行,避免浪费;
(3)优化道路结构,提高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在道路断面中的比例,完善非机动车道布局,做到方便非机动车出行,提倡绿色出行;
(4)规划建设大运力、高效率交通工具,如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系统 Bus Rapid Transit)、PR站(停车换乘Park Ride)等,减少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碳汇主要是通过固碳实现的,固碳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两种,城市固碳方法主要是水系溶解CO2的物理固碳和利用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物固碳,通过控制碳通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碳储存能力,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固定大气中CO2最便宜且副作用最少的方法14。
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增加碳汇方法主要包括:
(1)增加城市绿地和水系面积,利用水系溶解CO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增加固碳;
(2)合理布局绿地系统,尽量形成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相结合,形成不同绿地系统层次,增加固碳效率。
5.3用地布局
低碳规划就是围绕碳源和碳汇所作的规划,即分析碳排放的来源和碳的固化,这需要从城市结构、用地布局、产业规划、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在城区规模层面,低碳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城区功能相对独立,城区用地在满足功能前提下,呈复合型分布,方便生活、工作、交通和休憩,减少出行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城区间的穿插交通。
用地规划包括济西湿地核心区、沿黄绿带区、玉符合公园区、低碳产业园区、行政总部综合服务区和低碳社区。
(1)济西湿地核心区 是济南水源地保护区,该处实行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定位成济南市的城市绿心。
(2)沿黄绿带区 该处是沿黄河农田和鱼塘,规划为生态农业观光区、高效农业展示区、水产养殖娱乐体验区、森林氧吧疗养区和休闲娱乐接待区。
(3)玉符合公园区 该处以玉符河为轴,向两侧延伸,形成条带状公园。该公园处于济西城区中部,是城区中心公园。玉符河公园以其茂密植被和沟壑水塘纵横,定位成城市的绿肺和绿肾。
(4)低碳产业园区 规划低碳产业园区,低碳产业范围三个层次,即加工生产的制造层次、测试科研管理服务层次和展示销售层次;由于该处是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生态环境较好,低碳产业以第二、第三层次为主。根据济南产业布局规划和现状产业条件分析,该处设置信息服务产业园区、现代工业设计园区、生态环保产业园区、国际健康产业园区。 (5)行政总部综合服务区 该区域是为低碳产业园区和低碳社区提供综合服务的场所,包括提供碳交易场所、相关配套金融服务和商业服务的商业金融区;提供管理委员会和税务、工商等行政服务的行政办公区;提供低碳产品、低碳成果等的展示、展销和推介的会务会展区;为规划区居民和员工提供运动休闲场所的运动休闲区;以企业行政管理为主,包括企业的行政、人事、财会、法律、税收等服务的总部经济区。
(6)低碳社区 提供居住功能为主的低碳社区,配备生活所需的中小学、医院、和文化休闲娱乐设施。该处建设以低碳为特点,如保温材料、立体绿化、中水回用、垃圾分类收集、清洁能源、节能设施等,打造成以清洁能源、低炭发展、环保小镇为特色的低炭生活居住示范园区。
5.4低碳产业规划
根据济南市产业布局现状和产业规划、济西湿地片区现状条件和规划目标,济西湿地产业园区定位为以低碳产业的研发、测试和服务为主。主要产业园区名称及其主要功能如下。
5.5倡导低碳生活和低碳建设
与规划相适应,提倡节约利用和使用清洁能源,提倡低碳出行方式,如公共出行方式。
在城市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提倡使用节能和保温材料、使用贵金属替代品;改进施工工艺,避免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用水,提高中水利用率;提倡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5.6增加绿地规模、合理规划绿地布局,增加有效碳汇
碳汇的主要途径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规划区中心地带,沿玉符河规划宽度约2公里的玉符河公园,该处处于片区中心,能够很好地吸收排放的CO2,同时增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公园中的湿地能够过滤雨水、净化水质和城市空气,起到城市绿肾的作用。
结语:
可以看到,目前“低碳城市”、“低碳规划”的很多理论、方法和实践都是处于摸索状态。本文在该方面作了点探索性尝试,但离严格意义上的“低碳城市”和“低碳规划”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建设“低碳城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们規划师需要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深入研究低碳规划理论和低碳城市建设实践,努力构建低碳城市。
参考文献:
[1]李迅.曹广忠,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32-40.
[2]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3]董宠伟,王磊.美国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公交导向发展:批判与反思.国际城市规划[J],2008(2):67-72.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黄慧.GDP翻番要迈能源门槛降低能耗:不轻松的20%[M].燎望新闻周刊,2005-10-24:20-21.
[6]龙惟定,白玮,范蕊.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J].建设科技,2008(24):13-17.
[7]潘海啸,汤諹,吴锦瑜,卢源,张仰斐.中国”低碳城市”的空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8]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1):40-45.
[9]潘海啸.低碳城市的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J].建设科技.
[10]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2009年7月12日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
[11]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陈洋,李郇,许学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07(2):142-148.
[13]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71-79.
作者简介:
薛小川(1979.6-),男,汉,山东临沂,硕士,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山东省济南市规划局。
王静,济南市规划局,硕士,女。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规划;济西湿地;低碳产业;碳源;碳汇
1、引言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城市在经济健康发展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低水平的城市1。
低碳城市涉及到低碳产业、低碳社区、低碳生活、低碳科教(技术)、低碳交易、低碳建设、低碳交通等,涉及到城市经济、城市建设、社会人文的方方面面。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钱志新认为,低碳经济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将迎来的第四次浪潮。而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称之为低碳产业。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CO2的多少。它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3。碳源是与碳汇相对的概念,它是指产生CO2之源,是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
低碳城市规划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以降低高碳能耗为基础,以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交通等为手段,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结构、用地布局和建设指标指导城市建设,最终达到低碳消耗、低碳排放的低碳城市状态。
2、低碳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2007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6%,却消耗了世界50%的水泥、34%的钢铁、30%的煤炭、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25%的氧化铝、13%的电力和7.4%的原油。目前,世界上前5个CO2排放大国是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其排放量约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美国和中国的排放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3。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能源和资源4。
同时我国低碳城市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首先,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其次,“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再次,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最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5。
所以,中国必须改变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增长方式,走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而城市规划作为引导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规划,有必要积极推进低碳城市规划,为低碳城市服务。
3、国外低碳城市理论和实践
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可以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6;“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英国的贝丁顿社区是世界上第一个二氧化碳零排放社区,也是2010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零碳馆的原型。贝丁顿社区建立在一片垃圾回填地上,由英国著名生态设计师Bill Dunster主持设计。社区中的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并通过对阳光、水、风能和木材的循环利用实现“零能耗”。屋顶的风帽可以实现空气流通和热回收,太阳能板则可以利用太阳能实现制热与发电。楼顶、外墙和楼板都采用300毫米厚的绝热外层,窗户选用内充氩气的3层玻璃窗,窗框采用木材,以减少热传导。
4、中国“低碳城市”、“低碳规划”理论及其实践
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是从2008年开始提出来的,是基于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规划方法,。
4.1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同济大学潘海啸教授在文章《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7,第一次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概念,在其文章《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8和《低碳城市的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9中提到低碳城市和低碳城市规划,并基于交通或城市结构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低碳城市方面有较好的借鉴意义;2009年7月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10,提出了低碳城市和低碳规划的想法;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在其研究成果《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 4.2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实践
清华大学于2009年1月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无锡市在建设低碳城市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09年6月15日,无锡成立“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是全国首家专门从事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机构;2010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
在低碳城市实践方面,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保定与上海共同入选首批试点城市;同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續能源生产的“电谷”》的研究报告,充分肯定了保定市在助力中国乃至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008年12月24日,保定市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低碳保定”的建设正式启动,“中国电谷·低碳保定”成为保定新的城市名片。
2005年,招商地产完成了对深圳蛇口的三洋厂房进行低碳改造,并易名为“南海意库”,该项目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约960万元,但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约营运费240万元,5年内可收回全部增量成本。
4.3 基于低碳城市理论的济南城市结构分析
2010年,济南建设用地规模336平方公里,中心城人口规模340万人,加上外来人口,城市人口超过500万,随着 “一城两翼”城市格局的逐渐形成,济南进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期。对于济南这个特大城市,受北边黄河、南边山脉的特定地形影响,根据已有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济南未来必须走多中心城市发展道路。
为了实现城市片区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和用地功能的干扰和无谓的交通穿插,在片区层面,各类用地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不同用地类型适当集中,即用地的复合性12,13。
5、济西湿地片区概念规划
为整体提升济南城市形象、完善济南城市功能,济南市政府和西城区建设指挥部积极推进新城区规划和建设工作,把济西湿地片区摆在了重要位置。
5.1规划区概况
济西湿地地处济南市西部沿黄河带,在行政辖区上分属市中区、槐荫区和长清区,规划面积144平方公里。
该处现状以大面积的沿黄河湿地水域和农田为主,兼有部分乡村建设用地;动植物种类繁多,原始生态保护较好。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144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44.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78%,规划非建设用地规模99.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22%;规划居住人口为22.69万人(包括安置人口67925人),规划就业人口64.8万人。
规划根据低碳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当地优越的生态条件,深入分析低碳城市规划的构成要素,从低碳城市的角度,把济西湿地片区打造成国家级综合低碳环保城市片区提供发展思路。
5.2 规划区碳源碳汇分析及应用
规划区的碳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燃烧煤等能源产生的CO2、居民生活产生CO2、城市制冷和制热产生的CO2、机动车尾气、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释放的CO2等等。
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减少碳源方法主要包括:
(1)合理规划城市结构,在满足城市功能前提下,避免重复建设;
(2)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尽可能做到城市用地功能复合型,减少无谓出行,避免浪费;
(3)优化道路结构,提高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在道路断面中的比例,完善非机动车道布局,做到方便非机动车出行,提倡绿色出行;
(4)规划建设大运力、高效率交通工具,如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系统 Bus Rapid Transit)、PR站(停车换乘Park Ride)等,减少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碳汇主要是通过固碳实现的,固碳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两种,城市固碳方法主要是水系溶解CO2的物理固碳和利用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物固碳,通过控制碳通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碳储存能力,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固定大气中CO2最便宜且副作用最少的方法14。
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增加碳汇方法主要包括:
(1)增加城市绿地和水系面积,利用水系溶解CO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增加固碳;
(2)合理布局绿地系统,尽量形成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相结合,形成不同绿地系统层次,增加固碳效率。
5.3用地布局
低碳规划就是围绕碳源和碳汇所作的规划,即分析碳排放的来源和碳的固化,这需要从城市结构、用地布局、产业规划、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在城区规模层面,低碳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城区功能相对独立,城区用地在满足功能前提下,呈复合型分布,方便生活、工作、交通和休憩,减少出行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城区间的穿插交通。
用地规划包括济西湿地核心区、沿黄绿带区、玉符合公园区、低碳产业园区、行政总部综合服务区和低碳社区。
(1)济西湿地核心区 是济南水源地保护区,该处实行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定位成济南市的城市绿心。
(2)沿黄绿带区 该处是沿黄河农田和鱼塘,规划为生态农业观光区、高效农业展示区、水产养殖娱乐体验区、森林氧吧疗养区和休闲娱乐接待区。
(3)玉符合公园区 该处以玉符河为轴,向两侧延伸,形成条带状公园。该公园处于济西城区中部,是城区中心公园。玉符河公园以其茂密植被和沟壑水塘纵横,定位成城市的绿肺和绿肾。
(4)低碳产业园区 规划低碳产业园区,低碳产业范围三个层次,即加工生产的制造层次、测试科研管理服务层次和展示销售层次;由于该处是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生态环境较好,低碳产业以第二、第三层次为主。根据济南产业布局规划和现状产业条件分析,该处设置信息服务产业园区、现代工业设计园区、生态环保产业园区、国际健康产业园区。 (5)行政总部综合服务区 该区域是为低碳产业园区和低碳社区提供综合服务的场所,包括提供碳交易场所、相关配套金融服务和商业服务的商业金融区;提供管理委员会和税务、工商等行政服务的行政办公区;提供低碳产品、低碳成果等的展示、展销和推介的会务会展区;为规划区居民和员工提供运动休闲场所的运动休闲区;以企业行政管理为主,包括企业的行政、人事、财会、法律、税收等服务的总部经济区。
(6)低碳社区 提供居住功能为主的低碳社区,配备生活所需的中小学、医院、和文化休闲娱乐设施。该处建设以低碳为特点,如保温材料、立体绿化、中水回用、垃圾分类收集、清洁能源、节能设施等,打造成以清洁能源、低炭发展、环保小镇为特色的低炭生活居住示范园区。
5.4低碳产业规划
根据济南市产业布局现状和产业规划、济西湿地片区现状条件和规划目标,济西湿地产业园区定位为以低碳产业的研发、测试和服务为主。主要产业园区名称及其主要功能如下。
5.5倡导低碳生活和低碳建设
与规划相适应,提倡节约利用和使用清洁能源,提倡低碳出行方式,如公共出行方式。
在城市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提倡使用节能和保温材料、使用贵金属替代品;改进施工工艺,避免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用水,提高中水利用率;提倡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5.6增加绿地规模、合理规划绿地布局,增加有效碳汇
碳汇的主要途径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规划区中心地带,沿玉符河规划宽度约2公里的玉符河公园,该处处于片区中心,能够很好地吸收排放的CO2,同时增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公园中的湿地能够过滤雨水、净化水质和城市空气,起到城市绿肾的作用。
结语:
可以看到,目前“低碳城市”、“低碳规划”的很多理论、方法和实践都是处于摸索状态。本文在该方面作了点探索性尝试,但离严格意义上的“低碳城市”和“低碳规划”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建设“低碳城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们規划师需要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深入研究低碳规划理论和低碳城市建设实践,努力构建低碳城市。
参考文献:
[1]李迅.曹广忠,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32-40.
[2]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3]董宠伟,王磊.美国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公交导向发展:批判与反思.国际城市规划[J],2008(2):67-72.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黄慧.GDP翻番要迈能源门槛降低能耗:不轻松的20%[M].燎望新闻周刊,2005-10-24:20-21.
[6]龙惟定,白玮,范蕊.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J].建设科技,2008(24):13-17.
[7]潘海啸,汤諹,吴锦瑜,卢源,张仰斐.中国”低碳城市”的空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8]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1):40-45.
[9]潘海啸.低碳城市的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J].建设科技.
[10]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2009年7月12日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
[11]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陈洋,李郇,许学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07(2):142-148.
[13]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71-79.
作者简介:
薛小川(1979.6-),男,汉,山东临沂,硕士,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山东省济南市规划局。
王静,济南市规划局,硕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