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英语学习而言,小学生就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英语对他们既陌生又新鲜,学习是伴随人一生且造就人的事情,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培养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优劣,取决于智力因素和由学习动机、意志、习惯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而学习习惯在非智力因素中又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
一、坚持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习惯的养成看成是一蹴而就的,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养成的客观规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怎么干”,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笔者在教学三年级学生写字母的时候,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所以每个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写的好。在这个时候,我反而让学生不要着急,而是让他们细心观察书上的字母是怎么写的。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让几个学生上台写,其他的学生观察。写完后,我让学生讨论谁写的对,谁写的好。最后,我再给学生细致的讲解各个字母的写法,怎么样才能写的好看。这样的学习不仅使每个学生都用心的记住了字母的写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都知道了用心观察后再去做一件事的习惯,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二、多方面培养习惯
“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在他学生生涯中逐步养成的而且是一旦养成后又一时难以改变的行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的行为处于模仿、起步阶段,所以他的行为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
1.培养学生静听的习惯
“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耳朵要时刻进入课堂状态。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心不在焉,你一喊他,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知所云。
所以教师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的态度,保证他们在听。比如在课堂上听讲时,先要想办法抓住学生的耳朵,学生的心在课堂了,我们才有可能实施教学。
然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听”的方法,使他们会听。引导学生抓住老师讲课的中心,记住重要地方,让他们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光听老师讲还不够,生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重要,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时,对他人的想法、回答要能适时给出评价或者做必要的补充。
再者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使他们能听。紧张的课堂之后放放英文歌曲、英文儿歌、英文小故事,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语的氛围,还能使他们的耳朵逐渐聪敏起来,渐渐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2.培养学生善读的习惯
(1)提供“多读”机会。农村的孩子读的少,发音不准,没有说英语的氛围,引导他们多运用、多锻炼,形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给学生单独读的机会,这样便于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开展“互读”活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多开展“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的活动。读和听结合起来,学生读、同学评,及时纠正不足,找出差距。这样学生听准了且学会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便不再那么呆板,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3)提供“竞读”平台。在课后,英语好像就与学生脱节了。要学好英语,光靠课内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掌握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之后,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竞赛,让孩子们以一些形式与大家交流,而不是读过之后就算了,学过之后就忘了,如利用演讲、朗诵、故事等形式,在同学之间开展读书竞赛。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教育实验“读写绘”给我的一些启发,我也就学着让学生读读喜欢的故事或儿歌,写写简单的单词和句子,画画儿歌中的物品或故事的情节等,学生分外有兴趣。这样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累知识。
3.培养学生乐学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学着学着,良好的习惯就逐步变成了他的本能;学着学着,学生就会学习了;会学习的孩子发现学习也不是那么枯燥、辛苦的,渐渐就爱学,乐学了,这些好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乐学。分组时,我们一般以六人为一组,每个小组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组内成员间,既是竞争者、监督者,也是相互帮助者。比如我要求各组会的同学要主动给不会的同学讲明白,不会的同学也要积极向已经掌握的同学请教,组里同学都不会的可以请人来教也可以分散到其他组去学。总之,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利用群体优势尽最大努力去解决,老师评价也采用捆绑式评价,设有专门的“小组表现摘星表”,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
4.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因此,听、说、读、写中,“说”是一个突破口,抓住了“说”就能促进其它方面的能力。如在平时上课时我喜欢训练孩子从一幅图片想出多种说法,提高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善于表达的习惯。
总之,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时代播下了良种,便可赢得未来人生的大丰收。学生从小养成了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非常自觉地、饶有兴味地去读书,去学习,去成长。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培养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优劣,取决于智力因素和由学习动机、意志、习惯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而学习习惯在非智力因素中又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
一、坚持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习惯的养成看成是一蹴而就的,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养成的客观规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怎么干”,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笔者在教学三年级学生写字母的时候,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所以每个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写的好。在这个时候,我反而让学生不要着急,而是让他们细心观察书上的字母是怎么写的。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让几个学生上台写,其他的学生观察。写完后,我让学生讨论谁写的对,谁写的好。最后,我再给学生细致的讲解各个字母的写法,怎么样才能写的好看。这样的学习不仅使每个学生都用心的记住了字母的写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都知道了用心观察后再去做一件事的习惯,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二、多方面培养习惯
“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在他学生生涯中逐步养成的而且是一旦养成后又一时难以改变的行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的行为处于模仿、起步阶段,所以他的行为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
1.培养学生静听的习惯
“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耳朵要时刻进入课堂状态。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心不在焉,你一喊他,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知所云。
所以教师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的态度,保证他们在听。比如在课堂上听讲时,先要想办法抓住学生的耳朵,学生的心在课堂了,我们才有可能实施教学。
然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听”的方法,使他们会听。引导学生抓住老师讲课的中心,记住重要地方,让他们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光听老师讲还不够,生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重要,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时,对他人的想法、回答要能适时给出评价或者做必要的补充。
再者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使他们能听。紧张的课堂之后放放英文歌曲、英文儿歌、英文小故事,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语的氛围,还能使他们的耳朵逐渐聪敏起来,渐渐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2.培养学生善读的习惯
(1)提供“多读”机会。农村的孩子读的少,发音不准,没有说英语的氛围,引导他们多运用、多锻炼,形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给学生单独读的机会,这样便于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开展“互读”活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多开展“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的活动。读和听结合起来,学生读、同学评,及时纠正不足,找出差距。这样学生听准了且学会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便不再那么呆板,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3)提供“竞读”平台。在课后,英语好像就与学生脱节了。要学好英语,光靠课内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掌握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之后,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竞赛,让孩子们以一些形式与大家交流,而不是读过之后就算了,学过之后就忘了,如利用演讲、朗诵、故事等形式,在同学之间开展读书竞赛。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教育实验“读写绘”给我的一些启发,我也就学着让学生读读喜欢的故事或儿歌,写写简单的单词和句子,画画儿歌中的物品或故事的情节等,学生分外有兴趣。这样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累知识。
3.培养学生乐学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学着学着,良好的习惯就逐步变成了他的本能;学着学着,学生就会学习了;会学习的孩子发现学习也不是那么枯燥、辛苦的,渐渐就爱学,乐学了,这些好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乐学。分组时,我们一般以六人为一组,每个小组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组内成员间,既是竞争者、监督者,也是相互帮助者。比如我要求各组会的同学要主动给不会的同学讲明白,不会的同学也要积极向已经掌握的同学请教,组里同学都不会的可以请人来教也可以分散到其他组去学。总之,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利用群体优势尽最大努力去解决,老师评价也采用捆绑式评价,设有专门的“小组表现摘星表”,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
4.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因此,听、说、读、写中,“说”是一个突破口,抓住了“说”就能促进其它方面的能力。如在平时上课时我喜欢训练孩子从一幅图片想出多种说法,提高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善于表达的习惯。
总之,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时代播下了良种,便可赢得未来人生的大丰收。学生从小养成了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非常自觉地、饶有兴味地去读书,去学习,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