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升学政策的调整,中职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大批基础薄弱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严重的畏惧心理,有的因此成为差生;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而作为中职学校重要基础课程的数学,是很多学生最头痛的一门学科。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改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模式,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中职学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呢?
一、结合专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南宋朱熹说:“教人不见乐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向往、有了动力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专业性。由于专业类型繁多,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差别很大,相近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习几何有所侧重;而职中则对统计初步以及数列等知识应用较多;计算机专业中,集合、矩阵、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方法等经常用到;电工电子对复数、三角函数、逻辑推理等知识的要求较高。同时,学生努力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有的立志于对口升学、继续升造;有的倾向于全面发展,从事融智能与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职业;有的希望扬长避短,从事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职业。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成效。
因此,作为中职的数学学习,就应着重于数学在专业上的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学习数学却看不到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掌握了大量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之后却不懂得如何在专业学科中应用,那么,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将无从谈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扩大专业学科向数学的渗透,填补数学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短缺,拉近数学与专业学科的距离,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关键环节,并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可以适当调整各个专业的数学内容,在不影响数学学习理论严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专业课教材中选取一些具体实例进行讲授,突出重点,弱化难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二、夯实基础,强化初中数学内容;分层教学,弱化高中学习难度
现在的中职学生进校就读,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的成绩考不上普通高中,走上社会年纪又太小,没有相应的社会经验和必需的学历,因此被父母送来,很多时候并非出自他们的本意,他们对学习自然会产生逆反情绪,尤其是数学上普遍存在问题。如何帮他们减轻学习数学时的痛苦和苦恼也就成为我们职业学校数学老师的一大职责。对于他们,仅仅有鼓励是不够的,毕竟基础有限,因此,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高一开学时花一定时间复习初中知识,夯实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因此,在中职教育的起始阶段,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还可以使他们在复习的成功体验中有效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激发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职高新教材已注意了这方面的改革,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淡化了学科本位思想,降低了教材的起点,注意了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特别是第一册在主要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高中数学内容,只是在系统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的顺序安排上较为粗糙,需要我们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二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学生的发展方向不一等因素,进行区别教学,降低难度,让他们学到有用、必需的知识即实用性的数学。因此,可采用数学教育的区别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产生经常性的成功体验,从而,使他们学有乐趣、学有兴趣、学有成效。在这方面,我校已经进行实践了:各个专业都针对各自特点,开发了校本教材,一方面节约了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分层教学,减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三、运用各种形式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学习效果
我们可以以探究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尽量以实例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情境增强数学的应用性,并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新教材中已有许多示例正是如此构思的,也可以联系本地、本校及本专业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生动有趣、切合学习内容的课例。如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时,我找了这样一个与其专业有联系的例子来引入:“某商品进货单价40元,若以50元出售,能卖50个,若单价提高1元,则少出售1个,为获得最大利润,最佳售价为多少?”这个例子对职中学生而言,可以说是个案例分析题,不过现在是以数学问题形式出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对于他们进行专业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可谓“学以致用”。
职中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数学成绩一直是限制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必须转变观念,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应用型转化,“以能力为本位”,学生只有看到数学能够应用到专业以及实际中去,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提高数学素养。所以中职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而我们教师,更应该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正视中职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以扬弃的态度进行改革,结合所教专业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如此,我们的汗水必定会得到回报,职业教育也将掀开一个新篇章!
一、结合专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南宋朱熹说:“教人不见乐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向往、有了动力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专业性。由于专业类型繁多,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差别很大,相近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习几何有所侧重;而职中则对统计初步以及数列等知识应用较多;计算机专业中,集合、矩阵、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方法等经常用到;电工电子对复数、三角函数、逻辑推理等知识的要求较高。同时,学生努力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有的立志于对口升学、继续升造;有的倾向于全面发展,从事融智能与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职业;有的希望扬长避短,从事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职业。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成效。
因此,作为中职的数学学习,就应着重于数学在专业上的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学习数学却看不到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掌握了大量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之后却不懂得如何在专业学科中应用,那么,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将无从谈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扩大专业学科向数学的渗透,填补数学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短缺,拉近数学与专业学科的距离,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关键环节,并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可以适当调整各个专业的数学内容,在不影响数学学习理论严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专业课教材中选取一些具体实例进行讲授,突出重点,弱化难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二、夯实基础,强化初中数学内容;分层教学,弱化高中学习难度
现在的中职学生进校就读,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的成绩考不上普通高中,走上社会年纪又太小,没有相应的社会经验和必需的学历,因此被父母送来,很多时候并非出自他们的本意,他们对学习自然会产生逆反情绪,尤其是数学上普遍存在问题。如何帮他们减轻学习数学时的痛苦和苦恼也就成为我们职业学校数学老师的一大职责。对于他们,仅仅有鼓励是不够的,毕竟基础有限,因此,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高一开学时花一定时间复习初中知识,夯实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因此,在中职教育的起始阶段,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还可以使他们在复习的成功体验中有效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激发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职高新教材已注意了这方面的改革,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淡化了学科本位思想,降低了教材的起点,注意了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特别是第一册在主要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高中数学内容,只是在系统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的顺序安排上较为粗糙,需要我们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二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学生的发展方向不一等因素,进行区别教学,降低难度,让他们学到有用、必需的知识即实用性的数学。因此,可采用数学教育的区别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产生经常性的成功体验,从而,使他们学有乐趣、学有兴趣、学有成效。在这方面,我校已经进行实践了:各个专业都针对各自特点,开发了校本教材,一方面节约了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分层教学,减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三、运用各种形式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学习效果
我们可以以探究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尽量以实例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情境增强数学的应用性,并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新教材中已有许多示例正是如此构思的,也可以联系本地、本校及本专业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生动有趣、切合学习内容的课例。如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时,我找了这样一个与其专业有联系的例子来引入:“某商品进货单价40元,若以50元出售,能卖50个,若单价提高1元,则少出售1个,为获得最大利润,最佳售价为多少?”这个例子对职中学生而言,可以说是个案例分析题,不过现在是以数学问题形式出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对于他们进行专业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可谓“学以致用”。
职中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数学成绩一直是限制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必须转变观念,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应用型转化,“以能力为本位”,学生只有看到数学能够应用到专业以及实际中去,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提高数学素养。所以中职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而我们教师,更应该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正视中职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以扬弃的态度进行改革,结合所教专业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如此,我们的汗水必定会得到回报,职业教育也将掀开一个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