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斯“追求卓越”的辉煌历程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管理学界,“创新”和“变革”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然而,能把“创新”和“变革”说得如同佛祖讲经那样口吐莲花、令听众如醉如迷的人,非彼得斯莫属。
  汤姆·彼得斯(TomPeters)被人称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大师之一。他的荣誉桂冠令人眼花缭乱。《财富》杂志称他为“管理领袖中的领袖”,《经济学人》称他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洛杉矶时报》称他为“后现代企业之父”。相当多的人们认为他是“当代管理学界最富有激情的布道者”,追随者奉送给他的最高头衔是“商界教皇”。
  1942年11月7日,彼得斯出生于美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Baltimore,Maryland)。1960年,彼得斯考入位于纽约州伊萨卡市的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习,1965年彼得斯顺利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取得了土木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彼得斯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当时,越南战争已经进行了四年,彼得斯被派往越南参战。1970年,彼得斯结束了军旅生涯,退伍后来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这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拉阿图市(Palo Alto,在硅谷)的世界著名学府,云集了美国优秀的专家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和哈佛大学商学院被认为是最有代表性的商学院,多次在美国的商学院排名中并列第一。哈佛商学院代表比较传统的经营管理培训,培养的是“西装革履式”的大企业管理人才;而斯坦福商学院则更强调开创新科技新企业的“小企业精神”,培养的是“T恤衫式”的创新型小企业家。斯坦福大学的这种学术氛围和创新理念对彼得斯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后来在变革、创新等方面的反传统的思想,与此有直接关系。在斯坦福大学学习期间,彼得斯有幸遇见了著名的管理学者吉尼·韦伯(GeneWebb)和哈罗德·利维特(H.J.Leavitt),奠定了他的研究基础。1972年,彼得斯获得斯坦福大学的MBA学位,1974年又获得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
  在彼得斯服役和求学期间,他曾在五角大楼工作过两年,并在联邦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工作过一段时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彼得斯进入了美国久负盛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McKinsey),开始了自己作为管理咨询师的职业生涯,麦肯锡公司成立于1926年,是全世界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专门为企业高层管理服务,目前在全球38个国家共有74个分公司。彼得斯进入麦肯锡公司时,正值公司发展遇到强有力的挑战。当时,另一个很有竞争力的更年轻的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开始在管理咨询领域展现出极强的实力,对麦肯锡公司形成了威胁。他们发明的波士顿矩阵,在当时深受企业高管的欢迎,很多经理把这个矩阵当作有助于明确而迅速地做出战略投资决策的指南,视为公司有效管理的圭臬,为了应付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挑战和威胁,麦肯锡公司设想了一个针锋相对的方案——“杰出公司”计划。彼得斯正是在这个计划中崭露头角。
  1977年,彼得斯、沃特曼(Robert Waterman)开始了“杰出公司”的研究,不久,安东尼·阿索斯(AnthonyAthos),还有理查德·帕斯卡尔(Richard Pascale)也加入了这个团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去找出让企业更加出色的经营管理特点,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追求卓越”的管理探索开始了。
  什么样的公司才算“卓越”?彼得斯和沃特曼首先设立了六个方面的指标,这六个方面包括:财产增长额、股票价值增长额、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投资效益、股票收益、销售赢利。然后他们选择那些在这六个指标上领先于其他企业20年的公司,企业的范围以《财富》(Fortune)杂志所列的500强为准,最后选择出制造、信息、服务、销售、交通和食品等行业的43家企业进行调研。
  在这一研究中,他们提出了有名的“7S”法则。这个“7S”法则影响巨大,孔茨的同事韦立克甚至把“7S”列入管理理论丛林的延伸,作为新诞生的有影响力的管理学重大流派,所谓“7S”法则,是对企业经营进行七个方面的分析,具体包括: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系统(System)、员工(Staff)、风格(Style)、技能(Skills)、共享价值观(SharedValues)。从1979年到1980年,“7S”提出后立即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后来的卓越企业系列研究,就是在“7S”框架下进行的。
  “杰出公司”计划经过将近四年的调查研究,彼得斯他们总结出卓越企业的八大特质,即: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为本、价值驱动、坚守本业、精兵简政、宽严并济。1980年7月,他们的研究报告首次发表于美国《商业周刊》,封面上的标题《把卓越带人管理,八项基本功夫》点明了报告的主题。随后,他们的思想在美国公司的高管中间迅速传播。
  1981年,彼得斯离开了麦肯锡。1982年,彼得斯和沃特曼合著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from America’s Best Run Companies)出版。这本书奠定了彼得斯的事业根基,很快成为了全美商业畅销书之一,仅在美国就销售了600万册,所谓“美国工商管理圣经”说的就是它。2002年,《福布斯》杂志评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有影响力的20本最佳商业畅销书,包括了《基业长青》、《引爆点》、《竞争优势》、《杰克,韦尔奇自传》、《从优秀到卓越》等,而这本《追求卓越》就在这次评选中名列榜首。
  《追求卓越》之所以能火起来,是因为80年代的美国经济正在面临日本的冲击而不知所措,而彼得斯的书试图给美国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日本乘石油危机之势,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有人认为,与日式管理相比,当时的美国企业管理在两个方面有明显的不足:(1)企业管理层热衷于“理性模型”和“企业战略范例”,而忽视了情感和非理性的作用;(2)职业经理人对计划模型和精确财务分析情有独钟,而忽视了管理中人的因素。为了迎接日本企业的挑战,有不少人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威廉,大内的《Z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彼得斯则强调,美国管理的本质是好的,只不过是在现实中被过分强大的理性传统扭曲了。然而,彼得斯没有从日本的做法中提炼管理思想,他选择了另一条别具一格的路径,把那些被理性分析弄得晦涩难懂的美国管理成功经验变成充满人性的一个个具体的小故事讲给大家,把数字化变成人本化。这正是彼得斯赖以成功的奥秘,也是他的不足所在,后来对他的赞扬和批评,都同这一特点有关。包括以通俗易懂见长的德鲁克,也对这本书不无揶揄地评价道:“当玛丽婶婶要为高校毕业的侄儿送一份礼物时,选择的是《追求 卓越》这本书。一彼得斯著作的力量就在于他强迫你关注最基本的东西……它使管理听起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容易。所有你该做的只是把此书放到你的枕头底下,一切便已做好了。”
  就连《追求卓越》出版的本身,似乎也不是严谨的学术追求,而是充满了商业化的冒险。按照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合同规定,合伙人在管理咨询方面的任何一笔收入都不属于单个咨询者个人。而是属于公司,然而,1981年彼得斯选择离开麦肯锡公司,其中的原因究竟是彼得斯觉得公司限制了个人发展而另谋事业,还是觉得手头的书稿有可能畅销而追求版税,我们无法得知他内心的想法。但是,他离开公司,却运用公司的研究资料和前期成果出版著作,完全合法地获得了巨额版税收入。这足以说明,彼得斯是不是大师另当别论,起码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专门为他写传记的罗伯特,海勒(RobertHeller)对此评价说:“这笔版税以及由这本书的巨大成功所带来的声誉,使他成为一名独立、富有、成功的专职作家、咨询专家(他由此拥有了自己的企业——汤姆·彼得斯集团),更重要的是,这使他成了一位具有强烈管理理念的改革者。”
  从1981年起,彼得斯在硅谷的帕拉阿图创立了自己的培训公司——汤姆·彼得斯集团,他和自己既是艺术家又是经营家的妻子凯特·阿贝(Kate Abbe)要么住在位于佛蒙特属于自己的达1600英亩的农庄,要么呆在帕拉阿图的公司总部。凯特·阿贝不仅在生活上而且在事业上给了彼得斯有力的帮助,为此,彼得斯称妻子为“配偶、诗人、出版商和好伙伴”。汤姆·彼得斯集团则成为他传播自己思想的基地,为各级的管理者提供相当广泛的培训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总能吸引公司高管的眼球。比如,“如何在企业中完成非同寻常的工作”、“把全公司的行动与价值紧密相连”、“提供杰出的服务使顾客发出‘哇’的赞叹声”等。从这里起步,彼得斯把咨询触角伸向全世界,在不同国家进行他那富有激情和煽动陸的演讲,传播他的管理理念,这中间自然少不了中国。1988年3月,彼得斯来到北京,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传道之行。
  1984年,彼得斯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他将其命名为“讨厌鬼营地”(Skunk Camp)。这个来自“臭鼬”(Skunk)的名称,试图形成一种与常见公司主体结构大相径庭的革新型训练营,彼得斯为他的“臭鼬”们发出了这样的邀请:“40个勇敢的精灵,他们以其自行其是的方式带着本人研究的、关注如何由普通人变成成功者的经验,有关如何与传统作战、如何变得伤痕累累的有待交流的故事,相聚于加利福尼亚州。”
  要了解彼得斯,必须抓住两个关键词——“激情”和“创新”。从赞扬的角度说,“激情”是指他对管理研究具有持久且高涨的热忱,“创新”是指他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彼得斯在听众面前,几乎是狂热的。人们甚至会怀疑,这种狂热会不会耗尽他的精力而走向崩溃?彼得斯具有杰出的演讲口才和表演能力,有人曾经形容说,“他有着运动员的身体,影视明星的眼睛,政治家的口才,所有这些都使他春风得意,左右逢源。”《经济学人》形容彼得斯的演讲风格道:“来回跨步,急切热情,时而慷慨陈词,时而幽默逗趣,谈笑间便让管理成了如此生动有趣的学问。”有人甚至统计出他在某一次演讲中来回踱步达10公里之多。据说,《追求卓越》出版的三年内,他曾经给10万至20万的听众做过“卓越”演讲,正是有着这种激情,使他近乎偏执地喜好“创新”。他形容当今时代的词汇,通常是“混沌”(chaos)、“疯狂”(crazy)、“湍变”(turbulent)这样的概念,他的口头禅是“疯狂的时代呼唤疯狂的组织”,等等。
  正因为如此,彼得斯在他的著作和讲演中犹如魔术师一般,不断甩出一个个新概念,令世人眼花缭乱甚至目瞪口呆。对以往的管理理论,他总是持有一种批判的眼光。他批判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官僚组织理论,认为仅仅依靠权责一致、任务合作和岗位责任等几条“原理”就能管好企业的想法,是极其粗浅和幼稚的幻想;他批判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认为梅奥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陷入经济人与社会人矛盾的困境,他批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批判“大批量生产,大规模营销”的传统战略,批判“规模经济效益”理论,批判“专业化分工”,批判“矩阵组织”,尤其是批判学界试图把管理上升为“科学”和“理论”的倾向。随着这些批判,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招数,人们全然不知道这位管理魔术师下一步会变出什么来。正因为不知道他的锦囊中还有什么宝物,所以,也就少不了期待的目光。有时候,彼得斯还把自己也拉人批判对象之列,不无揶揄地形容自己是一个“混乱王子”、“勇于失败的斗士”、“职业大嘴”、“企业的啦啦队长’、“市场拥护者”、“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会员”等等。不过,这种批判也包含了明显的自我褒扬。中国人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恶搞为“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做法,彼得斯深得其精髓。
  彼得斯是聪明人,他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富有批判性的言说,辅之以不断变革的激情,一次次地震撼着管理界,对现实中急于走出迷茫的企业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2002年由埃森哲战略变革研究所(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彼得斯在50位“最佳商业学者”中名列第二,仅次于迈克尔·波特,在德鲁克之前。《商业周刊》说:“无论你对汤姆·彼得斯的言论是喜欢还是嫌恶,他都称得上是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优秀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天才”。《财富》杂志把彼得斯和19世纪的美国名人拉尔夫·爱默森(Ralph w.Emerson,哲学家,号称美国精神之父)、亨利·梭罗(Henry D.Thoreau,文学家,以《瓦尔登湖》而出名)、瓦尔特,惠特曼(waltwhitman,诗人,以《草叶集》而出名)等人相提并论,声称“我们生活在一个汤姆,彼得斯的时代”。
  彼得斯从《追求卓越》以后,著作不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追求卓越的激情》(A Passion for Excellence: TheLeadershJP Difference)、《乱中求胜》(TPThriving on Chao:Handbook for a Management Revolution)《解放管理》(Liberation Management.Necessary Disorganization forthe NanosecondNineties)、《疯狂的时代呼唤疯狂的组织》(Crazy Times CaHfor Crazy Organizations)、《追求卓越个人成长版》(The Pursuit of Wowl very Person’sGuideto Topsy-turvy Times)、《创新圈》(The Circle of Innovation)
其他文献
企业文化的“血型”原则明显表现于企业核心精神和工作作风两方面。另外,企业文化的“血型”原则还具备同化功能,能将不同“血型”的人同化掉,使之具备同一“血型”。  可以说任何企业都会有企业文化“血型”特征,但是不管哪种“血型”,都基本反映这个企业的文化特质。  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血型”一般由企业决策者反映出来,他的企业文化的很大一部分是老板文化的反映,老板的喜好趋势决定企业文化的“血型”。  所
期刊
做企业就是两件事: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法律是分配财富、掌舵制衡的智慧,掌舵制衡做得好,创造财富也会顺利。    企业做大了以后,企业家往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了:名下的财产和自己能够控制的财产,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数字;而且,这两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动,无论怎样进行财务计算,总归只是永远不准确的“数字”。  财富是由包括现金、资产、权益在内的各种价值形态的组合。现金是与财富值最直接相关的形态,在战争或者其他
期刊
在提倡“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热潮中,发展与就业、赚钱、买房、买车、理财、炒股等话题一样,是中国人日常交流的话语磁场所在。然而,在大众的视阈和意蕴中,传统的“增长”发展模式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经济学为立论基础,将视野集中在经济发展上,并刻板地借“经济增长”来说明“经济发展”。这里的“增长”,实际上只是指某一单位相对于居民人数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规模,其考察的指标是收入与财富的单纯累积。二是把科技视为生
期刊
如何有效的实施自我时间管理,是现代经理人的重要课题,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问题是,经理人的一天也是24小时,如何才能创造出88小时的效益?  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被打扰”是头号时间大盗。日本的一个专业统计报告指出,“人们平均每8分钟会收到1次打扰,平均每次被打扰大约是5分钟,而且每次被打扰后重拾原来的思路平均需要3分钟,而且其中80%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极少
期刊
如果说金融是一个城市经济的血脉,那么金融生态则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当前,金融生态建设愈来愈成为城市管理、建设和发展的主流取向。  三门峡曾被河南省银行业协会列入“黑名单”,金融生态建设的忽视为三门峡经济发展带来了切肤之痛。可喜的是,知耻而后勇的三门峡人痛定思痛,依靠直面危机的勇气摘掉了高风险区的帽子,“信用高低”、“资金洼地”成为各界盛赞三门峡的常用词汇。   关于这种转变,三门峡金融系统有着怎样的
期刊
中国的古人,尤其是儒家先贤,经常把“智”与“仁”联系在一起,比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等。有些企业家,把这些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墙上,然而,这究竟是出于一种信念,还是一种感悟,或者仅仅是当作一种装饰,差别很大。  企业家肯定需要“智”,愚人当不了企业家。有些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憨厚的企业家,内心的精明是平常人难以比拟的。没有几分精明而经营企业,就好像不会水却要跳进大海
期刊
甲、乙、丙共同出资创办了A有限责任公司,三人在创立公司时约定,甲、乙以货币出资,出资额分别为200万元和100万元,丙以其知识产权作价100万元出资。取得营业执照后,A公司正式成立。一年后,丁以100万元货币入股。后因利润分配问题,四人产生了纠纷,丁诉至法院。  法院查明,甲并未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200万元出资额,丙在资产评估过程中有作假行为,其用以出资的知识产权的实际价额仅为50万元,乙
期刊
德加·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中提出“文化最显著的表现是共同语言和共同思维方式”,于是有人提出“企业文化‘血型’论”,认为企业从诞生之日就具有一些先天的文化特质,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淘汰与其宗旨不同的人,凝聚价值观相同的人,最终固化成鲜明的具有个性的企业“血型”。  而后美国学者罗伯特·奎因在1988年提出“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把“内在一外在”和“控制一灵活”作为两个维度,将组织文化分为目标、规
期刊
理性的人,使自己适应社会;非理性的人,使社会适应自己。因此,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由非理性的人推动的。  ——萧伯纳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组织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方法、行为等等会与已有的东西产生很大的差距,可以说,创新就是对已有事物的“背叛”和“抛弃”。敢于对人们已经熟悉并习惯的事物进行否定的创新者,必须具备十足的勇气和魄力,才能将创新进行下去。彼得
期刊
在大家还在欢呼盛世到来的时候,经济危机不合时宜地到来了,股市一蹶不振,制造企业纷纷倒闭。在这种情况下,郎咸平教授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他的大作《产业链阴谋》,按郎教授的说法,股市的崩塌,他在去年已有预见,当时他就提醒大家要谨慎,因为股市、房市的走高,原因是很多制造业企业玩不下去了,老板们把钱抽出来,投进了股市、房市,导致了泡沫的产生。至于制造业为什么玩不下去,郎咸平分析了不少原因,既有政府的失策,又有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