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较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牢固掌握临床知识,改变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沟通模式等方面的设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 教学模式 互动交流
近些年来,国内的学校多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现代教学理念则要求实行多向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互相启发,以教学为主线,教学相长,情景相融,促进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多点式发散式思维)。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如何使这种模式的应用达到更高的层次,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一、中医临床教学中师生交流现状
在中医临床教学中,互动交流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一是交流方式单向。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中,始终是以老师为主宰,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并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进行课堂讨论的可能。二是交流效果不明显。同学对中医理论的掌握处于基础阶段,没有临床实践经验,无法与老师进行相互交流、启发应用。
二、中医临床教学中师生交流不理想之成因
(一)与中医临床带教教师业务素质差异相关
中医临床互动式教学是对教师的师资水平的高端要求和师生关系的重筑,这与中医临床教师的业务素质形成差距。一方面是中医临床教师必须具备高知识储备量,具有精神性引导性,但许多临床带教老师不能胜任,因为他们多刚毕业于国内高校,或为本科或为硕士,临床工作时间不久,没有较多临床工作经验,在理解并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点上心力不足。二是中医临床教师在教学技能上少有创新能力。不能针对学生和中医专业特点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设计,仅仅将“讲、听”作为基本方法,没有设计出一套灵活的学习形式。三是中医临床教师不擅长使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图片、影像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致使学习内容枯燥难以领会。
(二)与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和参与意识相关
近年来,随着中医类专业就业形势的愈发严峻,中医类专业学生的临床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较往年均有所下降,多数学生有“专业自卑心理”及“学习无用论”,因此临床实习消极被动。加上医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差的学生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了惰性,没有学习要求,缺乏参与意识。其次,中医专业的学生,多数性格文静内向,临床实习中不善于主动提问。分析原因可能是“藏拙”,学生害怕知识掌握地不全面,不深厚,只是停留在书本的条条框框上,不能深层次的扩展,唯恐提问遭到老师和同学的耻笑。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而临床教学中,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与临床教学质量。
(三)与师生交流方式相关
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由于部份教师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及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仅以灌输知识完成任务为主,忽略了师生间还有平等的情感交流,从而导致学生也以应付为学习对策,使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大大降低。
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的对策探讨
(一)提升临床带教教师业务素质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挑选出一群年资较高、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临床医生作为带教老师。许多社会评价高、有成就的医生都是教学方面的能手。这些医生都反映,长期的临床教学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诊疗与科研水平,教学并未影响他们的临床治疗工作。同时,不断提升医生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也至关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仅靠教授课本知识是难以做到的。病房里的实际病例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带教医生可以将专业杂志及学术会议中汲取的最新专业知识与实际病例结合起来,讲授新的知识点,讲授临床工作经验才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大开眼界的感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医生的教学意识及业务水平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就有了基础。
(二)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及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以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等病房学习模式作为师生交流学习的平台。针对重点病例的教学查房,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复习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查房中,适时提问并给学生留出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提问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记忆。当回答正确后,要及时给予肯定,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针对病例讨论,教师将其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分解提问,要求学生进行主题发言,逐一弄懂解决,最后再将分解的问题重新整合并得出结论,训练学生的临床思辨及逻辑归纳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身份平等,配合协作,构建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教学模式。教师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和学生沟通,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训练,从而使学生迅速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
四、结语
中医临床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十分重要。教学互动中教师仍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例如,要设计出有效互动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参与,还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归纳,既能围绕教学大纲,又能发散提升,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以平等的身份,收集学习过程中学生反馈的信息,充分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作为不断改进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互动交流,既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使学生的临床学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 教学模式 互动交流
近些年来,国内的学校多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现代教学理念则要求实行多向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互相启发,以教学为主线,教学相长,情景相融,促进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多点式发散式思维)。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如何使这种模式的应用达到更高的层次,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一、中医临床教学中师生交流现状
在中医临床教学中,互动交流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一是交流方式单向。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中,始终是以老师为主宰,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并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进行课堂讨论的可能。二是交流效果不明显。同学对中医理论的掌握处于基础阶段,没有临床实践经验,无法与老师进行相互交流、启发应用。
二、中医临床教学中师生交流不理想之成因
(一)与中医临床带教教师业务素质差异相关
中医临床互动式教学是对教师的师资水平的高端要求和师生关系的重筑,这与中医临床教师的业务素质形成差距。一方面是中医临床教师必须具备高知识储备量,具有精神性引导性,但许多临床带教老师不能胜任,因为他们多刚毕业于国内高校,或为本科或为硕士,临床工作时间不久,没有较多临床工作经验,在理解并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点上心力不足。二是中医临床教师在教学技能上少有创新能力。不能针对学生和中医专业特点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设计,仅仅将“讲、听”作为基本方法,没有设计出一套灵活的学习形式。三是中医临床教师不擅长使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图片、影像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致使学习内容枯燥难以领会。
(二)与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和参与意识相关
近年来,随着中医类专业就业形势的愈发严峻,中医类专业学生的临床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较往年均有所下降,多数学生有“专业自卑心理”及“学习无用论”,因此临床实习消极被动。加上医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差的学生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了惰性,没有学习要求,缺乏参与意识。其次,中医专业的学生,多数性格文静内向,临床实习中不善于主动提问。分析原因可能是“藏拙”,学生害怕知识掌握地不全面,不深厚,只是停留在书本的条条框框上,不能深层次的扩展,唯恐提问遭到老师和同学的耻笑。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而临床教学中,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与临床教学质量。
(三)与师生交流方式相关
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由于部份教师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及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仅以灌输知识完成任务为主,忽略了师生间还有平等的情感交流,从而导致学生也以应付为学习对策,使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大大降低。
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的对策探讨
(一)提升临床带教教师业务素质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挑选出一群年资较高、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临床医生作为带教老师。许多社会评价高、有成就的医生都是教学方面的能手。这些医生都反映,长期的临床教学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诊疗与科研水平,教学并未影响他们的临床治疗工作。同时,不断提升医生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也至关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仅靠教授课本知识是难以做到的。病房里的实际病例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带教医生可以将专业杂志及学术会议中汲取的最新专业知识与实际病例结合起来,讲授新的知识点,讲授临床工作经验才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大开眼界的感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医生的教学意识及业务水平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就有了基础。
(二)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及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以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等病房学习模式作为师生交流学习的平台。针对重点病例的教学查房,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复习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查房中,适时提问并给学生留出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提问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记忆。当回答正确后,要及时给予肯定,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针对病例讨论,教师将其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分解提问,要求学生进行主题发言,逐一弄懂解决,最后再将分解的问题重新整合并得出结论,训练学生的临床思辨及逻辑归纳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身份平等,配合协作,构建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教学模式。教师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和学生沟通,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训练,从而使学生迅速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
四、结语
中医临床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十分重要。教学互动中教师仍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例如,要设计出有效互动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参与,还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归纳,既能围绕教学大纲,又能发散提升,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以平等的身份,收集学习过程中学生反馈的信息,充分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作为不断改进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互动交流,既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使学生的临床学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