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差生心理有压抑,往往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同学的支持和理解,也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来实现心理活动的迁移,在活动中忘却过去,找回无忧无虑的自我。其实,简单的快乐才是孩子们需要的。
【关键词】心理负担产生原因方法策略
小学生负担过重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的负担特别是学生中的中差生除了课业负担外,还包括严重的心理负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特别是中差生的心理负担更为重要,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中差生心理负担产生的原因
1、社会氛围对中差生心理负担产生的影响。
受中国"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影响,受"金榜题名"的鼓舞,社会的人才观一直得不到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取得最好成绩,为以后考进"名校"打好基础。因而,成绩优秀者往往是人们关注的中心,而中差生得到人们的关注则有些另类,例如,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事件"等。由此可见,社会的心浮气躁对中差生的心理影响有多大。
2、家长的焦虑对中差生心理负担产生的影响。
中国进入少子女或独生子女家庭时代,家长都对自己孩子充满期待,受传统影响,管孩子一直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依法教育和抚养孩子却没有多少人知晓。加之当前社会就业生存压力的存在,多数家长把对孩子未来的憧憬归因于眼前孩子学习成绩、分数的高低,有的甚至把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来完成,由此造成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学业负担。在任何学校里,中差生都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这些中差生的家长总认为他们的子女成绩可上可下,或许推一把就能成为优等生,因此常常对子女发怒,总对子女说别人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等等。由此加重了中差生的心理负担。
3、学校及教师功利性对中差生心理负担产生的影响。
中差生心理负担过重,学校教育及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特别是一些地区、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在升学愿望强烈的需求、追求学生成绩的评价下,采取延长讲授、题海战术、反复训练等,对优生来说,尚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对于中差生,由于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常此以往,往往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二、减轻中差生心里负担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快乐轻松的生活和学习,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呢?笔者认为:要减轻中差生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之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都有个别差异,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时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切忌一刀切,否则教育过程本身就变得枯燥乏味。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往往给学生设计了他们想象中的发展方向,如果学生的发展稍有偏差,就会受到责难,这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实践证明,只要学生个性的发展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我们就应该支持和鼓励。
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中差生心理发展的水平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课堂上,对中差生异常表现或送去一个眼神,或结合教学内容给予提醒,宽容中差生暂时的不足,切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减少中差生被教师评价的焦虑,鼓励中差生争辩,鼓励中差生质疑,鼓励中差生标新立异,使中差生放下心理顾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给中差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是减轻中差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通常,中差生心理有压抑,往往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同学的支持和理解,也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来实现心理活动的迁移,在活动中找回无忧无虑的自我。其实,简单的快乐才是孩子们需要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遇到种种的困惑和烦恼,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烦恼。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有心理负担的学生要积极疏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心理负担,树立战胜不健康心理的自信心。
要切实减轻中差生的心理负担,还必须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本位观,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地方。教师要注意优化课堂气氛,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只有时时体现教师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的能动性才会真正发挥出来,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是重视情绪的感染,增强中差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中差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树立坚定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三是愉悦体验作业,改革成绩考察方法。
作业负担对学生来讲既是一种身体和生理上的负荷,也是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负荷。因此,教师多布置一些突出主体性、形式灵活多样、思路拓宽的作业,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成绩考察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负担,但是我们应淡化期末,重在平时,也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段考察,期末做一個综合评定,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这样做不但便于教师经常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还可以促使学生天天复习功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生平时学得扎实,考试也就不会紧张了。这样做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达到了长善救失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减轻中差生的负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的举措,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心理负担产生原因方法策略
小学生负担过重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的负担特别是学生中的中差生除了课业负担外,还包括严重的心理负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特别是中差生的心理负担更为重要,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中差生心理负担产生的原因
1、社会氛围对中差生心理负担产生的影响。
受中国"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影响,受"金榜题名"的鼓舞,社会的人才观一直得不到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取得最好成绩,为以后考进"名校"打好基础。因而,成绩优秀者往往是人们关注的中心,而中差生得到人们的关注则有些另类,例如,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事件"等。由此可见,社会的心浮气躁对中差生的心理影响有多大。
2、家长的焦虑对中差生心理负担产生的影响。
中国进入少子女或独生子女家庭时代,家长都对自己孩子充满期待,受传统影响,管孩子一直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依法教育和抚养孩子却没有多少人知晓。加之当前社会就业生存压力的存在,多数家长把对孩子未来的憧憬归因于眼前孩子学习成绩、分数的高低,有的甚至把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来完成,由此造成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学业负担。在任何学校里,中差生都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这些中差生的家长总认为他们的子女成绩可上可下,或许推一把就能成为优等生,因此常常对子女发怒,总对子女说别人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等等。由此加重了中差生的心理负担。
3、学校及教师功利性对中差生心理负担产生的影响。
中差生心理负担过重,学校教育及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特别是一些地区、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在升学愿望强烈的需求、追求学生成绩的评价下,采取延长讲授、题海战术、反复训练等,对优生来说,尚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对于中差生,由于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常此以往,往往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二、减轻中差生心里负担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快乐轻松的生活和学习,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呢?笔者认为:要减轻中差生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之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都有个别差异,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时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切忌一刀切,否则教育过程本身就变得枯燥乏味。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往往给学生设计了他们想象中的发展方向,如果学生的发展稍有偏差,就会受到责难,这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实践证明,只要学生个性的发展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我们就应该支持和鼓励。
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中差生心理发展的水平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课堂上,对中差生异常表现或送去一个眼神,或结合教学内容给予提醒,宽容中差生暂时的不足,切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减少中差生被教师评价的焦虑,鼓励中差生争辩,鼓励中差生质疑,鼓励中差生标新立异,使中差生放下心理顾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给中差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是减轻中差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通常,中差生心理有压抑,往往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同学的支持和理解,也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来实现心理活动的迁移,在活动中找回无忧无虑的自我。其实,简单的快乐才是孩子们需要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遇到种种的困惑和烦恼,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烦恼。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有心理负担的学生要积极疏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心理负担,树立战胜不健康心理的自信心。
要切实减轻中差生的心理负担,还必须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本位观,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地方。教师要注意优化课堂气氛,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只有时时体现教师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的能动性才会真正发挥出来,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是重视情绪的感染,增强中差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中差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树立坚定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三是愉悦体验作业,改革成绩考察方法。
作业负担对学生来讲既是一种身体和生理上的负荷,也是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负荷。因此,教师多布置一些突出主体性、形式灵活多样、思路拓宽的作业,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成绩考察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负担,但是我们应淡化期末,重在平时,也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段考察,期末做一個综合评定,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这样做不但便于教师经常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还可以促使学生天天复习功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生平时学得扎实,考试也就不会紧张了。这样做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达到了长善救失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减轻中差生的负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的举措,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