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教媒体以其畅通的信息渠道,集光、影、信息处理、传递、文字输送等功能于一身,直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教材以外丰富多彩的素材。但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只有正确地使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俨然成了“时尚”,不管是教研课、公开课、优质课等,电教媒体也正逐步走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它将弥补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优点,我为教学技术的先进化深感欣慰的同时,也为一些教师盲目运用电教媒体教学颇为忧虑。
一、创设生活问题的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小学数学的问题必须联系实际生活。为此,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生活中创设问题的情境,这样有得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画面:国庆节放假期间,黄红和妈妈去买学习用具,两个商店分别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活动。甲商店笔记每本2元,每买5本送1本;乙商店笔记原价每本2元,现降价为每本1.8元。如果两个商店的笔记质量一样,请问要买10本笔记,你帮黄红母女合计一下,在哪个商店买更合算?这一情境问题的创设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这样能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下一步探究活动的欲望,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旧知识——新知识——新知识生长点。如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找准旧知,寻找新知,找到沟通新旧知识的桥梁,达到有序渐进。教学《比的应用》,例题5是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按照传统教学,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依照例题依葫芦画瓢。其实他们并未掌握其中实质,换一个不同类型题,他们常常便束手无策。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步:让学生自学,如何利用旧知来解决新知的。课件显示旧知:1、用比的意义理解3:2,表示把30个格平均分成(3+2=5)5份,红色占其中的3份,黄色点2份。2、利用分数的意义理解比,又可看成是红色占总数的2/5,黄色占3/5。新知:1、根据旧知1可得出解法一:用整数法理解为已知5份是30格,先每份是多少个?再分别求3份和2份各是多少?30÷(3+2)=6个,6×3=18个,6×2=12个或30-18=12个。2、利用旧知2可得解法二:用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30×3/5=18个,30×2/5=12个或30-18=12个。这样新知完全是在旧知的基础上解题,旧知转化成新知的过程中过度自然,学生真正理解其中解法要點,而不是模仿式。有了这个基础,学生们在解答较复杂的习题时便有了底气。
三、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
在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最容易接受新知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相结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故事、游戏、直观、演示设疑等激情引趣,创设出一个个引人入胜最佳心理状态的情境,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求知欲。把学习知识的经过精心设计,载入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去,学生往往就被生动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法、活泼的教学情境所感染和吸引。
教学《圆的认识》将近尾声时,学生比较疲惫,我乘机提出问题:“哪个同学看过汽车的车轮是方的?你能用圆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吗?”在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片刻后,老师演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道笔直的黄土路,一辆方形车轮在行驶,车上坐着一只小猴子,汽车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看到小猴子被车颠的一上一下,学生开怀哈哈大笑。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颠簸?”有的学生说:“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老师再问:“难道坐在车轮没棱没角的车上就不会感到颠簸了吗?”教师继续演示,屏幕出现小猴子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伴着音乐声向前进的画面,仍见小猴子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这又是为什么?”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再次引导学生看屏幕:一只小猴子端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中平稳前进。车轮向前滚动时,车轴“画”出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鲜明地揭示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道理。教师抓住教学内部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运用课件对学生认识心理具有定向聚集思维的优势,确立形成表象思维的强化点。通过三次演示,反复刺激,启迪思维,既加深了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又使学生趋与降低的兴趣有被激发起来,学习欲望有被调动起来。
总之,充分有效地运用电教媒体技术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便电教媒体在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最优化的作用。当然,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数学课堂,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教法。教师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充当放映员。只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遵照“适时、适当、适度”原则合理运用电教技术,才能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对创新教学,优化课堂有着不估量的作用,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将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而丰富。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俨然成了“时尚”,不管是教研课、公开课、优质课等,电教媒体也正逐步走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它将弥补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优点,我为教学技术的先进化深感欣慰的同时,也为一些教师盲目运用电教媒体教学颇为忧虑。
一、创设生活问题的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小学数学的问题必须联系实际生活。为此,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生活中创设问题的情境,这样有得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画面:国庆节放假期间,黄红和妈妈去买学习用具,两个商店分别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活动。甲商店笔记每本2元,每买5本送1本;乙商店笔记原价每本2元,现降价为每本1.8元。如果两个商店的笔记质量一样,请问要买10本笔记,你帮黄红母女合计一下,在哪个商店买更合算?这一情境问题的创设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这样能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下一步探究活动的欲望,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旧知识——新知识——新知识生长点。如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找准旧知,寻找新知,找到沟通新旧知识的桥梁,达到有序渐进。教学《比的应用》,例题5是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按照传统教学,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依照例题依葫芦画瓢。其实他们并未掌握其中实质,换一个不同类型题,他们常常便束手无策。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步:让学生自学,如何利用旧知来解决新知的。课件显示旧知:1、用比的意义理解3:2,表示把30个格平均分成(3+2=5)5份,红色占其中的3份,黄色点2份。2、利用分数的意义理解比,又可看成是红色占总数的2/5,黄色占3/5。新知:1、根据旧知1可得出解法一:用整数法理解为已知5份是30格,先每份是多少个?再分别求3份和2份各是多少?30÷(3+2)=6个,6×3=18个,6×2=12个或30-18=12个。2、利用旧知2可得解法二:用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30×3/5=18个,30×2/5=12个或30-18=12个。这样新知完全是在旧知的基础上解题,旧知转化成新知的过程中过度自然,学生真正理解其中解法要點,而不是模仿式。有了这个基础,学生们在解答较复杂的习题时便有了底气。
三、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
在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最容易接受新知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相结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故事、游戏、直观、演示设疑等激情引趣,创设出一个个引人入胜最佳心理状态的情境,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求知欲。把学习知识的经过精心设计,载入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去,学生往往就被生动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法、活泼的教学情境所感染和吸引。
教学《圆的认识》将近尾声时,学生比较疲惫,我乘机提出问题:“哪个同学看过汽车的车轮是方的?你能用圆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吗?”在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片刻后,老师演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道笔直的黄土路,一辆方形车轮在行驶,车上坐着一只小猴子,汽车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看到小猴子被车颠的一上一下,学生开怀哈哈大笑。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颠簸?”有的学生说:“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老师再问:“难道坐在车轮没棱没角的车上就不会感到颠簸了吗?”教师继续演示,屏幕出现小猴子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伴着音乐声向前进的画面,仍见小猴子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这又是为什么?”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再次引导学生看屏幕:一只小猴子端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中平稳前进。车轮向前滚动时,车轴“画”出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鲜明地揭示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道理。教师抓住教学内部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运用课件对学生认识心理具有定向聚集思维的优势,确立形成表象思维的强化点。通过三次演示,反复刺激,启迪思维,既加深了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又使学生趋与降低的兴趣有被激发起来,学习欲望有被调动起来。
总之,充分有效地运用电教媒体技术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便电教媒体在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最优化的作用。当然,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数学课堂,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教法。教师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充当放映员。只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遵照“适时、适当、适度”原则合理运用电教技术,才能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对创新教学,优化课堂有着不估量的作用,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将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