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车液压系统泄漏故障诊断分析

来源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液压系统若发生故障热会使得机械装置的正常生产活动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使得周边的环境受到一定的污染。但是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液压系统的泄漏故障问题,这种故障在起重吊车上尤为显著。起重吊车在正常的作业过程中,其液压设备和管道在进行流动时,往往会生成一定的压力差,进而使得间隙存在于液压缸活塞以及设备的密封器件之间。此外,起重吊车的施工环境往往在室外,且环境极为恶劣,这都会导致液压系统的密封特性被干扰。所以,我们需要对起重吊车的液压系统的泄漏故障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诊断,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保证起重吊车的正常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起重吊车;液压系统;泄漏故障;诊断;分析
  一、泄漏及其危害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在液压元件(包括管道)的容腔内流动或暂存,循环的液压油应该在规定的容腔内流动。然而,由于压力、间隙等原因,会有少量液压油越过容腔边界流出。液体的“越界流出”现象称为泄漏。单位时间内漏出的液体体积称为泄漏流量,简称泄漏量。泄漏分内泄漏和外泄漏两种。内泄漏指液压元件内部有少量液体从高压腔泄漏到低压腔;外泄漏指有少量液体从液压元件内部泄漏到液压元件外部。泄漏的存在对液压系统及起重运输机械的工作造成危害,如使液压系统压力调不高,工作能力降低;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不稳定;液压系统工作效率降低、油液温度升高,造成油液和其他物质的浪费,有可能引起液压系统甚至整个机械控制失灵;还会污染环境,甚至引起火灾。
  二、引发泄漏故障的原因
  2.1 来自设计方面的原因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液压系统的密封性能决定了其性能,因此密封设计以及密封件的选择至为重要。如果设计的密封结构不合理,所选择的密封件与相关规范要求不符,或者设计过程中忽略了液压油和密封材料的相容性、负载、极限压力、环境温度等因素,均会导致液压系统不同程度的直接泄漏或者间接泄漏。通常密封件会选择橡胶材质的0型圈,它受到油压的作用可以紧紧抱住轴面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这种密封圈成本低,加工、更换均比较方便,只是橡胶老化后密封效果无法得到表1-4-保证。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运动表面的几何精度、粗糙度与相关规定的要求不符,或者维修过程中未对连接部位进行强度校核等,也会导致泄漏故障的出现。
  2.2 来自制造与装配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制造方面的原因,液压元件与密封件在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以及表面处理和表面光洁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制造时出现超差,或者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元件自身存在失圆、镀铬脱落、有毛刺或者洼点等缺陷,就会造成密封件的划伤、压死、变形或者压不实等问题,最终降低元件的密封性能,导致进行工作时出现泄漏的故障。在装配方面,在装配液压元件时要坚决禁止野蛮操作,比如不得用力过度导致零件变形,特别是不能敲击缸体的密封面、活塞杆以及密封法兰等部位,否则会严重影响到密封效果。装配过程中要在零件上涂少许液压油,将零件轻轻压入,密封圈、防尘圈以及0型圈等橡胶元件要用柴油清洗。
  2.3 油液受到污染以及零件损伤
  油液受到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①气体污染;②颗粒污染。气体污染是由于液压油在大气压下可以溶解约10%的空气,如果有高压作用于液压系统,则油液可以溶解的空气更多,这些气体在油液中产生气泡,一旦油缸处于工作状态,在高压侧就会由于高低压的迅速变换而产生气泡,而低压处就会发生爆裂,密封圈上就会因此出现坑洼的现象,这些密封件的表面出现损伤或者凹点时,液压油就会以极高的速度冲击元件表面,表面的磨损速度加快导致泄漏。而颗粒污染是由于活塞杆不断伸缩导致其裸露在外与环境直接接触,尽管导向套上设置有防尘圈与密封件,仍然不可避免的往液压系统中带入尘埃或者污物,而吊车支腿与伸缩缸又是主要的执行元件,因此密封件与活塞杆就会加快磨损或者划伤,最终导致泄漏。此外密封件损伤也是造成泄漏的一个原因,因为密封件的材质通常为耐油橡胶,如果其长期在高温油液中使用,就会出现老化、损伤等问题,从而造成系统泄漏。
  2.4 由于設备的设计问题使得液压系统发生泄漏
  起重吊车的液压系统的密封特性是确保液压系统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对起重吊车的液压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其设备的密封特性方面的研究,若设备的密封特性的设计达不到密封的标准,则会使得液压系统发生直接泄漏或者间接泄漏。所以,在对液压系统进行设计时,往往采用橡胶材料,该材料在油压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轴面被紧密的贴合,进而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此外,在对液压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设备连接处的粗糙程度以及运动的表面,并对连接处的强度进行控制,避免泄漏现象发生。
  三、防止液压系统出现泄漏的措施
  3.1 设计方面
  出现泄漏的主要部位通常是各种管道的连接件,所以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使液压系统简化,将管路、管接头以及法兰的用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焊接工艺,尽量不用管接头,降低出现泄漏故障的机率。利用集成化液压阀与阀块组成液压系统,可以有效的简化管路布置,控制联接件的使用数量。在选择管接头与密封件时,要结合实际条件确定其材料与类型,尽量少用非标件或者自制件,多用标准件。在选择密封件时,要将影响密封性能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比如0型圈内的聚四氟乙烯平垫尽管耐磨性较好,但是弹性较差,很容易就失去密封效果;而有些液压系统比如吊车旋转中心的液压缸,其受到结构限制无法进行大的改动,所以在选择密封件时可以用内带凸台的密封垫代替聚四氟乙烯平垫,密封面采用点接触的形式代替面接触,从而元件内圆即使受到磨损也可以得到压力补偿,所以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可以得到大幅提升。提高密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严格控制密封部位沟、面、槽的加工精度。液压设备要尽量远离振源,可能采用软管连接或者设置蓄能器等脉动吸收器,将泵出口的压力脉动消除。   3.2 加工装配方面
  密封件的沟槽尺寸精度、工艺要求、阀芯与阀孔的所有接合面、螺纹精度等,这些部位的加工过程要格外小心,必须严格依照设计的要求实施,并且加强质量检验,确保流入装配工序的零件均是合格的。在装配前要对零部件进行彻底清洗,谨慎选择清洗剂,保证清洗剂的适用性,装配过程中要精心操作,严禁将零件碰摔,以免损伤密封面:在装配紧固件与接头时,要保证拧紧力矩的均匀性;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接头与法兰进行焊接,并采用合理的焊后处理手段;为了控制管路的长度,尽量将控制元件安装在对应的执行机构附近。
  3.3 使用与保养方面
  在使用起重吊车时,要保证不超工作范围、不超压,要实时关注液压系统是否存在振动或者共振的现象,如果发现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制定科学、合理的液压系统保养维护计划,定期检查、更换密封件;要保证螺纹接头以及螺栓的紧固性,如果发现泄漏则要及时更换受损工件,保证机械性能不受影响。如果起重吊车及其液压系统工况允许,为了防止换向阀速度过快形成冲击压力,要使换向阀的换向时间尽量延长。在选择液压油与密封圈时要参照相关手册或者使用说明书,以解决相容性的问题,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为避免密封件老化、变质的速度过快,要对液压油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冷却装置的应用要合理,控制油液温度保持在65。C以内规定最高油温的范围内。从源头上控制油液尽量不受污染,提高防尘措施的有效性,重视防尘圈的重要作用,其可以有效的防止杂质、灰尘进入油液中。现在很多技术人员认为防尘圈设置在最外侧,并不直接作用于液压缸的密封件,在系统维护时未及时更换,造成杂质、尘沙等杂物在液压缸中聚积,导致密封件的慢性的损害,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活塞杆被拉缸或者拉伤等故障。由于起重吊车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对于防尘圈密封性能的保障是其维修、保养过程的关键环节。
  四、外泄漏主要部位及原因
  4.1 壳体壳体的泄漏主要发生在铸件或焊接件上,是由铸造或焊接时产生的缺陷在液压系统的压力脉动或冲击振动作用下逐渐扩大引起的。
  4.2 密封件密封件的损坏或密封作用的降低,造成液压油液泄漏。密封件引起泄漏的主要原因有:密封件的材料或结构类型与使用条件不符;密封件失效;密封件压缩量不够;密封件老化、损伤;密封件的几何尺寸不合格;加工质量低劣,非正规合格产品;密封件的硬度、耐压等级、变化率和强度范围等指标不符合要求;密封件寿命到期未及时更换;密封件安装不当或密封垫老化。
  4.3 元件接合面由元件接合面引起泄漏的主要原因有:密封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密封沟槽的尺寸不合理,密封配合精度低、配合间隙差;密封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误差大,加工质量差;密封结构不合理,造成变形,使接合面不能全面接触;装配不细心,结合面有沙尘或因野蛮装配造成损伤,致使接合面产生塑性变形。
  4.4 管接头管接头的泄漏主要与连接处的加工精度、紧固强度及毛刺是否除掉等因素有关。由管接头引起的泄漏主要原因有:选用管接头的类型与使用条件不符;压力脉动引起接头松动;紧固螺栓蠕变松动未及时拧紧;接头拧紧力过大、不够或不均匀;管接头结构不合理;接头加工质量差,起不到密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得起重吊车的液压系统的泄漏故障得到科学、合理的防治,需要从液压系统的设计上、安装配置以及保养方面等来对液压系统进行防漏,进而确保起重吊车的液压系統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鹏.起重机液压起升机构可靠性分析及安全评价[D].太原科技大学,2017.
  [2]王尚.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D].广西大学,2017.
  [3]杨东,刘发.起重吊车液压系统泄露故障的分析[J].大科技,2017(3):244-24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中普遍应用的设备之一,其可以依据设定好的程序,进行操作控制,促使整体系统自动运行。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现阶段,各行各业都广泛使用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设备来进行生产,但是,每个行业的具体情况,背景环境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就需要根据行业的差异进行灵活的调节,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虽然,近些年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各种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加强对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但是,随着近年来实际施工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仅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期刊
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软土地基会对市政道路工程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会导致道路工程出现崩塌或者沉降等现象,一旦道路工程出现崩塌或者沉降等现象,很容易造成重大的交通安全事故,给人们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应注重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大范围普及和应用暖通空调,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空调的节能环保性能。所以,空调制造单位要高度重视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和运行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再生能源利用,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使室内生活品质得到充分改善,对环境和资源起到保护节约的目的,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管理;暖通节能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是体现建筑物建设使用舒适
期刊
摘 要:就我国基建行业的目前形势来看,基建项目逐渐增多,各基建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怎样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基建企业工作者们首要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现场施工管理是基建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对基建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基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使基建工程可以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中进行施工,从根本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基建
期刊
摘 要: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推动了我国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大量道路工程涌现出来。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实际施工常常会受到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例如遇到软土地基施工条件,这给公路整体质量以及后续安全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基于以上,本文主要详细探讨了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希望能为公路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工地基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
期刊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科技领域不仅需要重视自身的技术提升,还需要与其他技术领域的技术实现互相交融,以促进生产生活的最大化效益,满足科技领域的创新完善发展。材料技术领域与自动化技术融合的今天,这两个在实际应用中关联性较强的科技项目,通过有效结合,有效解决了当前许多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大大提升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效果。材料成型及其控制技术与自动化技术之间需要有
期刊
摘 要:相比于普通工程项目而言,路桥工程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需要在业主单位的牵头下,向社会监理单位做出相应的委托,在专业项目团队的带领下展开监督工作,并广泛覆盖至项目全周期之中。事实上,路桥工程并非传统层面上的发包与承包关系,其借助发包单位的合同要求,完成工程各个环节的指导。基于此,以下对对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问题分析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期刊
摘 要:公路项目工程是一项繁杂而又庞大的系统项目,其任何一个程序都要严格依照施工技术标准实施施工。施工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程序是路桥过渡段,因为施工不当常常出现各类病害(比如路面的不均匀沉降),严重关系着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一、路桥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  近年来,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使得车辆数目集聚增加,给路面的使用寿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意义,接着分析了BIM技术的特点,最后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也会大幅度的提升。建筑企业也要加大研究力度,培养技术性人才,使BIM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真正的发挥作用,利用BIM技术的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