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思路探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病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各级卫生部门对如何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尚在探索中。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上海、天津等地开展较好,其后一些地区也陆续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慢性病防治工作急需解决困难与问题较多,防治模式、相应政策与经费支持等严重影响着慢性病防治工作。但目前缺乏成熟的慢性病防治方案和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体系。慢性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下,许多患者就诊多年,还没有找到一位对自己病情知根知底的能够长期照料自己的医生。医生也需要有相对固定的能够长期随访的患者来了解医疗效果和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慢性病是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终身性疾病,要特别强调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患者治疗的顺从性,强调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治疗能否成功,并发症能否预防,这些不仅与药物有关,更与患者的行为有关。同时,慢性病患者的教育与管理特别重要,要宣传健康行为和科学的知识,要充分调动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并要注重评估患者行为改变以及行为改变的结果。从2008年以来,我们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上进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如与一些单位工会合作,开展建档体检;与企业合作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和调查工作;与社区合作开展慢性病社区干预工作。在工作中,但总觉得力度不够,本人认为在慢性病防治中,要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有计划、有组织、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保证工作的成效。于是,产生了建立慢性病防治合作联盟工作任务思路。
  1 慢性病防治
  合作联盟工作原则要树立多学科协作和综合防治的观念,充分发挥和调动慢性病防治机构、医院、社区各级各类医务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会、医疗保险机构和个人及其家属等全社会人员的积极性,由慢性病防治机构、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工会、医疗保险机构和个人采取按一定的比例投入资金自愿合作的方式,建立慢性病防治合作联盟,共同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2 资金来源
  资金解决可以采取由慢性病防治机构、企事业单位工会、医疗保险机构和个人按一定的比例投入资金,相互合作的方式筹集。
  3 工作方法
  3.1 采取慢性病防治合作联盟的形式 它是由市慢性病防治所和需要进行慢性病防治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原则发起成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慢性病防治合作组织,并与各医院的专家、社区服务站的医师结成联盟,对慢性病人进行管理、监测和治疗,实行轻病人在家或社区治疗,重病人转医院住院,平常病人实行定期监测的相互补充的模式。同时,建立各种疾病的慢性病防治专家委员会,负责全市的慢性病的防治方案和操作规范的制定,业务人员的培训、指导和技术把关等工作。
  3.2 充分发挥疾病控制中心预防指导作用 以带动本地慢性病防治工作,不断探索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利用已经形成传染病防治结合三级网络,应将慢性病防治纳入常规工作安排,如建立各医疗机构的慢性病报告制度,即市、区或县疾病控制中心内成立慢性病筛检中心,全面进行慢性病防治工作,并充分发挥疾病控制中心信息网络功能,抓好慢性病报告制度等,以指导慢性病防治工作。
  3.3 建议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进行慢性病防治工作 即地段保健(社区服务站)应进行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工作,着重进行第一级病因预防和第三级的伤残或死亡预防。县(区)疾病控制中心对县(区)属单位群体等重点人群进行慢性病筛检,开展慢性病防治结合工作,市疾病控制中心对市属单位等重点人群进行慢性病筛检。通过加强建档体检监测慢性病,可以增加业务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了在慢性病的防治中,投入资金难有回报问题,形成慢性病防治的良性循环。
  3.4 如果条件成熟,可以成立专门的慢性病防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共同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慢性病防治院要购置必要的设备,更新和完善检验、放射、功能、康复、急诊、五官和手术室等的医疗器械,能够完成常规的体检和治疗工作。同时要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慢性病防治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同时,开展合作办医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建议通过合作办医的形式,设立糖尿病、肾病、肝病、口腔等预防专科。建立慢性病教育室,专门进行慢性病咨询、慢性病的科学知识宣传、健康行为的促进和干预措施指导。成为有特色的专科医院。
  3.5 要与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之间建立对话机制和合作关系 特别是领导层的开发,使他们认清慢性病流行形势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到慢性病防治是政府行为,从高层次营造慢性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办宣传橱窗、上街宣传和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慢性病的相关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慢性病的危害,重视慢性病的防治,支持我们的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例十二指肠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确诊为十二指肠损伤,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1例为十二指肠二、三段损伤,1例为十二指肠第一段掼伤。其中1例因破裂口较小而行单纯缝合修补,另1例因十二指肠损伤严重而行了破裂口修补,胃窦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同时作胃造瘘插管和经空肠上段造瘘插入两根导管,其中一根导管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经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输精管结扎术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并发症的类型和原因以及防治方法。结果:600例输精管结扎术均成功,并且都达到了绝育的目的,但是有3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5%,其中有1例属于神经官能症,1例属于性功能减退,4例属于腰痛,4例属于血肿,5例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在消化内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使用微量泵注射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较措施执行前后的效果。结果 微量泵管理措施在消化科病房执行后,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率由6.59%降至2.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化科护士在应用微量注射泵时严格按照护理流程操作,保证了注射泵的使用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消化科病房;护理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84例肝硬化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经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经常规健康教育。再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为100.0%,对照组患者为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天数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上,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氧驱动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8例分为观察组34例以及对照组34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88.2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TURP术围手术期管理,明确术后不良血管事件的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TUR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TURP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过积极治疗痊愈,但经调查发现TURP术后发生猝死的报道不少结论开展TURP术应严格围手术期管理和干预,防止术后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术前充分评估、术后及时有效的专科观察和护理重要措施       TURP术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方法对1例乳腺分泌型癌进行临床特点、影像学、大体、光镜和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并讨论。结果分泌型癌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钼靶BI-RADS 4级以上;大体上肿物呈灰白分叶状,界清,类似纤维腺瘤;镜下肿瘤被胶原纤维分隔呈分叶状,由类似甲状腺滤泡的微囊构成,细胞中等大小,轻度异型,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 EMA及S100强阳性,ER、PR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进行定期体检的顾客越来越多,体检中心在各医院相继成立,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体检中心的形象和体检质量。但目前,体检档案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因此,加强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微机信息化平台对体检人员的体检档案按单位、年度、阳性体征进行集中管理,使体检者个
期刊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永恒话题,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管理【1】,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决策【2】。针对老年骨科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制定并落实各项风险管理措施,确保了护理质量,有效规避护理风险,其心得休会,现介绍如下:  1、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  1.1老年患者的特殊性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一旦受到外伤,不但机体防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护理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我科室收治的患者58例,对这58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总结危险因素,并且对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结果:在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在耳鼻喉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率,该种风险管理方法值得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