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课堂趣味横生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当前的高中化学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教学内容之多、深度要求之高、考试难度之大使得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望而生畏,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更加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多角度地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调动其情绪的活跃性,最终使其产生要学习的愿望。
  一、语言激趣
  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语言的修炼,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设法用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话语,精妙而诙谐的比喻和联想使学生惊异、兴奋,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时,方程式的书写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比如复习到 Fe、Fe2+、Fe3+的转化关系时我就说“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题目叫男女大比拼,男女生各派一位同学代表,将你们认为可以实现三者转化的方程式写在黑板上,是离子反应的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其他同学作为后援团,可随时提供帮助,时间5分钟”学生听完,情绪盎然,立即抓紧时间板书起各个可能的方程式,有的同学还翻起了参考书,显然,原本让同学们觉得枯燥和头疼的方程式此时已不再枯燥,因为“游戏”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激励他们去回忆旧知识,探索发现新知识,同时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默契合作提升了他们愉快的情绪状态,进一步让他们感受到化学课堂的魅力。
  二、 情境激趣
  课堂上师生情感、学习情境的氛围营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学生对于新知识、新的实验现象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假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的“欲望”和“满足”心理,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出符合这一心理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机会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条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他们的创造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就能亲身体验到人类驾驭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自豪感。这种内在的情感体验,又会反过来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激励他们再探索,再创造。比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历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 ,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
  三、 设疑激趣
  “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育家苏格拉底的这句话告诉我们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去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巧妙地设置挑战性的问题,置问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知识的引伸处和探索处,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也只有跳一跳才能摘到桃”。
  例如在新授过氧化钠性质时,我先做演示实验: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同学们观察到棉花剧烈燃烧起来,此时我抓住机会就问:“我们都知道水可以用来灭火,可是今天我们却用它可以生火,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一下子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纷纷讨论起来,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
  四、体验激趣
  化学的最大特点是知识来源于生活,验证于实验。在教学中将化学知识巧妙地融入生活和实验中,犹如盐溶入水中形成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一样,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在体验中实现理性到感性的转变,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对知识研究的浓厚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将化学知识生活化,比如可通过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同学们熟悉的物质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从而加强对官能团的学习,并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原则;在研究有关工艺流程象海水利用、工业制备硫酸、铝土矿提取铝等时教师可以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相关调查,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化学原理,知道工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 ,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在“甲烷”教学时,当学生已经顺利推出甲烷分子组成后,要进一步探究甲烷空间结构的时候,我就当场发给每位学生若干牙签和橡皮泥,说:“同学们,现在请你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手中的牙签和橡皮泥,将你认为甲烷可能出现的空间结构搭出来…”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就按捺不住好奇和激动的心情开始探究起来,有平面正方形的,有正四面体的,也有正四棱锥的…此时的同学们俨然成了一个个探究家,随后我又向同学们提供了科学家对甲烷结构研究的有关信息如其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等,再让同学们结合自己搭出的模型来讨论其存在的可能性, 通过同学们的积极讨论和交流,最后确定甲烷的空间结构应为正四面体,虽然有些同学搭出的结构最后没有被认可,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全部被调动起来了,问题活了,课堂活了,学生也活了。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化学教学的特点,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主动融入新课改的潮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用兴趣唤醒学生的心灵,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到化学课堂趣味横生,乐在其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和幸福体验,以人本主义理念鼓励人们采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认识人类的潜能和优秀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幸福感;情绪体验;心理能量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主要标志,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在与消极心理学
期刊
摘要: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树立崇高目标,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历史可看作“豆芽儿学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加之文字学科的学习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  关键词:设置悬念;创造请景;电教媒体;学习兴趣;历史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教育,提高学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我们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实践者,每个人都不可以无动于衷。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推动下,各级各类学校的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下面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教师要先“心动”,再“行动”  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之低效所提出的一个命题。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
期刊
[摘要]: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化是每个教师实施教学理想目标。如何实现高效课堂,除了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理念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外,还须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去落实。本文从把握教学目标、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优化教法、教会学法等几方面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教法;学法  高效课堂应是最近教师们都耳熟能详的最热门的一个词。“高效课堂”的提出点燃了老师们
期刊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  教师热爱学生,主要是受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的支配,富有理智特征。而学生的尊师,则是对教师爱生的回应,往往是根据
期刊
语文是什么?语文学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这一系列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要想回答好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当我们在漫无边际的沙滩上寻找出路的时候,《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粉墨登场了。它给我们诠释了语文课程的真正内涵,像一盏明亮的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们的语文课改方向。  一、语文是什么  《2011版课标》将“语文”定位于“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
期刊
“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论的。新的课程设计在设计时注意了这种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到更多,学会更多。我想针对新课程设计的特点,结合自己在教学时的体会,阐述以下两个问题:生活中的语文和语文中的生活。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
期刊
新的时代对教师也有新的要求,不能再做“教书匠”,而要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师,笔者认为做新型教师以下两点非常重要:  一、做有“心”教师,善于思考  当你读报时,不妨思考:如今的报纸标题为什么这么长?这么具体?当你参观世博会,看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旨时,不妨思考:为什么用这样一句口号?它想表达什么理念?当你在报刊上看到一篇时文时,不妨思考:它为什么被编辑选中?当你看到一个城市徽标时,不妨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为根本追求,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如何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正确认识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数学知识结构只有通过学生
期刊
自2011年河南省实行新课标考卷以来,一道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了很多老师和考生的注意,它就是选做题中的第四小题,无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都具备的,它考查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分值是8分。  这道题的设题方式灵活。材料方面的纵横杂谈自不必说,出题方式也是变化多端,给人以云山雾罩、扑朔迷离之感,似乎让很多学生甚至包括一些老师都感到无所适从。笔者近三年一直在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