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临海人王士性说:“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苏州的风尚,不仅仅是一种炫耀性的风尚,还是品位和身份、意韵和境界、风雅和脱俗的象征。
说风雅,苏州人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这种风雅,不单指文化,退了休的达官贵人们,做生意的各色商贾,有钱又有闲,于是处处精致讲究,并将这种要求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园林、宅院,
精巧的心灵家园
苏州人的风雅,首先体现在环境。为自己搭建一个同时装载了自然、文化与心灵的家园,是苏州人最拿手的事。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园林。可以说,园林奠定了苏州人一生的美学基础。在这座具有“园林之城”称谓的城市里,最早的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到了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在当代,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的园林是宅园合一的,人们打造的这方天地可赏、可游、可居,也体现了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园林,因此被叫做“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园林曾是官宦、文人的精神家园,古城街巷里的老宅小院则也是苏州人的风雅天地。一口井,一个小花园,种上一些藤蔓,摆上几个盆景……一样是清风明月,舒心养性。
苏作、匠心,
生活中的巧夺天工
鱼米之乡的苏州,风调雨顺、繁华富庶,不为生存而挣扎的人们,更能潜下心来,精雕细琢,创作出巧夺天工的“苏作”。苏州的玉雕、刺绣、乐器、缂丝、传统服饰等苏作工艺,以精美、隽秀、极富人文特性而享誉海内。
明清之际,苏州的丝绸业、盐业非常发达,苏州的玉雕更是达到顶峰,尤其是明中叶以后,苏州号称“江南首都”,不但生活奢华,而且引领时尚潮流。“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就是对当时玉雕行业的形容,而陆子冈等代表人物更是名震京师,誉满四方,被人们誉为“鬼斧神工”。苏州匠人善雕琢中小件,以“小、巧、灵、精”出彩。
苏作中的家具更是园林中亭台楼阁的绝配,它造型简约清秀,线条优美,尺寸合理,装饰部分往往点到为止,像文人学子暗藏着一股傲气。
苏绣、缂丝、宋锦等,更是将精致二字体现到了极致。苏州人因刺绣与丝绸驰名中外,平日里对细节更是考究。当时的人们将这种现象或潮流称为“苏样”“苏意”。 服饰穿着、器物使用、饮食起居、书画欣赏、古玩珍藏、戏曲表演、语言表达,都要向苏州看齐。看戏,要看苏州戏;头饰,要梳苏州头;穿衣,要穿苏州样式服装;用具,用苏州式样器物,行为举止更要如苏州人,亦步亦趋,惟妙惟肖,尽量体现出苏州风格。江南美,江南核心地的人们,怎么会不美。
古琴、昆曲,
从天地到红尘的从容与美丽
苏州的风雅,也体现在艺术。书画自不必说,推动了明清绘画深入发展的吴门画派走出了众多大家,自古诗书画为一家,书法家、诗人等也举不胜举。
回归到苏城里的生活,古琴、昆曲、评弹,这些江南丝竹声,也让古城覆盖了一层风雅情调。
古琴与苏州,这两者都婉转绵长,深藏韵味。燃一支香,抚一曲琴,品一壶茶,是苏州文人最享受的风雅之事。自古以来,琴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琴与茶的殊胜之旅,能令身心舒适,让生活静好。
昆曲则一直以一种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文化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
评弹则将苏州这座江南之城演绎得活色生香。大弦嘈嘈切切,小弦错错杂杂。历史再怎么纷扰,评弹都能将它们变成传奇,生活再怎么忙碌,评弹都能让它变得舒心。
不时、不食,
美学是对生活的最好点缀
苏州人对待吃,也是有腔有调有文化,不时不食,且食不厌精。据传说苏州菜起源于公元前514年,而如今的苏帮菜,不仅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更是因材施艺,四季有别,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苏州人吃东西,是与文化与自然挂钩的。华永根的《苏帮菜》记录:“那春风中的菜花塘鳢鱼、夏雨中的荷叶粉蒸肉、秋叶中的阳澄湖大闸蟹、冬雪中的美味酱方,引人入胜的官宴、船宴、风味宴,让人忘不了的药膳、素菜及糕团小吃,还有那条会‘叫’的松鼠鳜鱼、鲜灵灵的西瓜鸡、金灿灿的秃黄油、洁白如乳的羊汤。即使是家常餐桌上的碧绿马兰头、葱油萝卜丝、瓜皮炒毛豆子,都会让你魂牵梦萦。”
苏州菜因为好吃又风雅,于是也成为了宫宴。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中有详细描述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十四日皇帝宴请群臣,器具考究、菜式丰富、排场浩大、礼仪复杂,令人惊叹。
这就是苏州人,好园居、乐山水、着华衣、精料理、习书画、喜吟唱,他们精致地生活,也优雅地工作,将苏式生活的精髓体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在这样的城里,即便只是简单地生活着,就够风雅无边了。
说风雅,苏州人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这种风雅,不单指文化,退了休的达官贵人们,做生意的各色商贾,有钱又有闲,于是处处精致讲究,并将这种要求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园林、宅院,
精巧的心灵家园
苏州人的风雅,首先体现在环境。为自己搭建一个同时装载了自然、文化与心灵的家园,是苏州人最拿手的事。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园林。可以说,园林奠定了苏州人一生的美学基础。在这座具有“园林之城”称谓的城市里,最早的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到了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在当代,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的园林是宅园合一的,人们打造的这方天地可赏、可游、可居,也体现了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园林,因此被叫做“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园林曾是官宦、文人的精神家园,古城街巷里的老宅小院则也是苏州人的风雅天地。一口井,一个小花园,种上一些藤蔓,摆上几个盆景……一样是清风明月,舒心养性。
苏作、匠心,
生活中的巧夺天工
鱼米之乡的苏州,风调雨顺、繁华富庶,不为生存而挣扎的人们,更能潜下心来,精雕细琢,创作出巧夺天工的“苏作”。苏州的玉雕、刺绣、乐器、缂丝、传统服饰等苏作工艺,以精美、隽秀、极富人文特性而享誉海内。
明清之际,苏州的丝绸业、盐业非常发达,苏州的玉雕更是达到顶峰,尤其是明中叶以后,苏州号称“江南首都”,不但生活奢华,而且引领时尚潮流。“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就是对当时玉雕行业的形容,而陆子冈等代表人物更是名震京师,誉满四方,被人们誉为“鬼斧神工”。苏州匠人善雕琢中小件,以“小、巧、灵、精”出彩。
苏作中的家具更是园林中亭台楼阁的绝配,它造型简约清秀,线条优美,尺寸合理,装饰部分往往点到为止,像文人学子暗藏着一股傲气。
苏绣、缂丝、宋锦等,更是将精致二字体现到了极致。苏州人因刺绣与丝绸驰名中外,平日里对细节更是考究。当时的人们将这种现象或潮流称为“苏样”“苏意”。 服饰穿着、器物使用、饮食起居、书画欣赏、古玩珍藏、戏曲表演、语言表达,都要向苏州看齐。看戏,要看苏州戏;头饰,要梳苏州头;穿衣,要穿苏州样式服装;用具,用苏州式样器物,行为举止更要如苏州人,亦步亦趋,惟妙惟肖,尽量体现出苏州风格。江南美,江南核心地的人们,怎么会不美。
古琴、昆曲,
从天地到红尘的从容与美丽
苏州的风雅,也体现在艺术。书画自不必说,推动了明清绘画深入发展的吴门画派走出了众多大家,自古诗书画为一家,书法家、诗人等也举不胜举。
回归到苏城里的生活,古琴、昆曲、评弹,这些江南丝竹声,也让古城覆盖了一层风雅情调。
古琴与苏州,这两者都婉转绵长,深藏韵味。燃一支香,抚一曲琴,品一壶茶,是苏州文人最享受的风雅之事。自古以来,琴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琴与茶的殊胜之旅,能令身心舒适,让生活静好。
昆曲则一直以一种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文化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
评弹则将苏州这座江南之城演绎得活色生香。大弦嘈嘈切切,小弦错错杂杂。历史再怎么纷扰,评弹都能将它们变成传奇,生活再怎么忙碌,评弹都能让它变得舒心。
不时、不食,
美学是对生活的最好点缀
苏州人对待吃,也是有腔有调有文化,不时不食,且食不厌精。据传说苏州菜起源于公元前514年,而如今的苏帮菜,不仅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更是因材施艺,四季有别,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苏州人吃东西,是与文化与自然挂钩的。华永根的《苏帮菜》记录:“那春风中的菜花塘鳢鱼、夏雨中的荷叶粉蒸肉、秋叶中的阳澄湖大闸蟹、冬雪中的美味酱方,引人入胜的官宴、船宴、风味宴,让人忘不了的药膳、素菜及糕团小吃,还有那条会‘叫’的松鼠鳜鱼、鲜灵灵的西瓜鸡、金灿灿的秃黄油、洁白如乳的羊汤。即使是家常餐桌上的碧绿马兰头、葱油萝卜丝、瓜皮炒毛豆子,都会让你魂牵梦萦。”
苏州菜因为好吃又风雅,于是也成为了宫宴。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中有详细描述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十四日皇帝宴请群臣,器具考究、菜式丰富、排场浩大、礼仪复杂,令人惊叹。
这就是苏州人,好园居、乐山水、着华衣、精料理、习书画、喜吟唱,他们精致地生活,也优雅地工作,将苏式生活的精髓体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在这样的城里,即便只是简单地生活着,就够风雅无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