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为导向的城市公交车站包装设计研究

来源 :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忙碌的都市生活使人们愈发迷失自我,心灵归属感也愈发缺失。本文从城市公交车站的形象包装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公交现状以及城市居民心理状态,引入心灵归属感的概念,通过改变公交车站这个城市设施的造型设计,改变人们对城市的印象,进而帮助忙碌的人们缓下前进步伐,更好地生活。
  【关键词】归属感 城市公交车站 包装设计
  1 我国城市公交车站现状
  城市公交作为反映城市形象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城市与外界接触面最多、最广的地方。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先后提出塑造城市形象的问题,也逐渐意识到城市公交是个很好的平台,好的设计能够促进城市的视觉识别、体现城市特色。
  公交车站作为出入公交的门户,是城市公交的主要载体,深刻地影响着出行者对该城市的第一印象。目前城市公交车站主要有两个至关重要的职能,一是为出行者提供等候空间,二是为出行者提供信息服务,缓解出行的焦虑心理,并且引导其出行。现有的公交车站基本上实现了第一个职能,而在第二个职能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信息布局不合理;(2)功能设备不齐全;(3)过分的侧重广告宣传;(4)缺乏标志性的形象特征。除此之外,部分城市的公交车站还存在站牌标识不明显、摆放位置不合理等问题,甚至某些城市的站牌摆放方向与马路平行,不但不便于出行者观看,还存在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未来城市公交车站的发展,除了标准化的设计,还会更多地去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考虑其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度。公交车站既是个使用空间,也是一个形象、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造型的包装设计也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2 归属感与城市公交车站包装设计的联系
  弗洛伊德将归属感定义为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落实感,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
  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归属感是一种主观心理上的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涉及到某些已存在的属性,若缺乏归属感,个体将很难正常地生存。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整个中国城市的面貌越来越趋同,批量化生产让城市充满了现代感的同时,也充斥着冷漠感。
  随着中国城市小区绿化带以及饭后散步场所的减少,高速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环境中。在丰富的物质面前,人们不断享受物质带来的满足,同时也感到了内心的孤独,当物质方面的要求逐渐得到满足后,生存本身的困惑就日益引起大众关注。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归属的问题,所谓安居乐业,所谓落叶归根,所谓衣锦还乡,都说明传统中国是个重群体轻个体的文化国度。在传统社会,每个人生而从属一定的群体,随之人们便有了对个人角色以及对所从事活动的认知,这些认知构成了个人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那时的人们很少缺乏安全感和具有不确定感,他们拥有的是很强的归属感,这些归属感给了人们生存、生活、工作的精神支持和动力。而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城市人们的归属感具有很大的冲击,城市的发展也使其难以成为所有人的家园。
  公交车站作为城市的标配,是一个很好的带给人们归属感的载体。空间的存在既是相对固定的,又是可变化、可转移、可以相互转化的,它的属性是由人的行为所决定的。若公交车站没有与人的活动产生联系,那它只是一种冰冷的功能载体。但若其与人们具有一定的互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唤醒人们心中的追求,从心里暗示层次带给人们归属感。归属感将会成为人们对于公交车站设计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3 归属感为导向的城市公交系统包装设计
  公交车站是个与人们生活尺度最为贴近的公共设施,可以通过设计它来帮助人们找到归属感、引起内心共鸣,那么寻找人们归属感缺失的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归属感缺失主要有以下原因:(1)人们生活节奏太快,造成的自我空间封闭;(2)城市人群差异化;(3)安全感的缺失;(4)居住环境忽略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无根可依。
  综合分析公交车站的使用人群、其归属感缺失的原因以及现有的设计原则,笔者认为具有归属感的城市公交车站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气候、文化、互动空间、色彩以及材质等设计元素,其中文化、互动空间尤其重要。气候决定着设计的形态特征,色彩和材质决定着设计的质感,而文化和互动空间则促使人们归属感的产生。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地方特色,当地人对这些文化特色有其独特的感情,这些感情促使人们归属感的产生。互动空间帮助人们走出固有的圈子,打开心扉与人互动交流,融入新的集体,产生归属感。
  结语
  优秀的城市公交车站包装设计,能够更好的体现城市正面的形象,提升城市可识别度。以归属感为导向设计出的公交车站,能够帮助城市居民在上下班的过程中,舒缓一天的情绪与压力。这些城市里看似不起眼的设施,都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一部分社会问题,同时也提醒人们“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玉军.归属感的匮乏:现代性语境下的认同困境[J].《求是学刊》,2005.
  [2]卢菲菲,张蕾蕾.城市公交车站视觉形象设计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对跆拳道竞技比赛前的心理调整以及器材包装设计作用进行介绍,并对赛前心理因素对成绩的影响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导致运动员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心理因素的调整方法,结合器材包装设计来进行,帮助运动员在跆拳道竞技比赛中更好的发挥成绩。  【关键词】跆拳道 竞技比赛 状态调整  1 跆拳道竞技比赛前心理调整以及器材包装设计的作用  跆拳道竞技比赛开展前,参赛运动员心理上会产生
期刊
【摘 要】在香水的销售过程中,香水容器的设计优劣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购买决定。  本文从满足女性消费者的视角探讨了女性消费者对于香水的消费需求,并从女性消费需求的指引下探讨了香水容器设计的构成要素,希望能够给我国女用香水容器设计带来点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女性消费者 消费需求 香水容器设计  香水的发明给人类的嗅觉带来美的享受,西方的专家认为在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8世纪的古埃及是香料的发源地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甘肃落后的包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甘肃包装产业落后的原因,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产品包装对于促进甘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甘肃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之际,整体上推进甘肃包装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认为甘肃包装业的发展需与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并分析指明结合的途径。  【关键词】甘肃 文化资源 产品包装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教育恰好填补了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量,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关键。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创新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变革,由培养知识型管理人才转向技能型创新人才,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人们在产品的包装方面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社会倡导经济环保,在这样的局势下景观包装设计中也应当积极的融入绿色设计理念,从而促使设计能实现环保性,为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主要对景观包装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景观包装设计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景观包装设计 绿色设计理念 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
期刊
【摘 要】近几年以来,我国对职业院校教育的指导方针进行了改革,其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将包装工作过程作为导向。在高职院校里,机械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课程包括液压与气压传动,教育部也将其进行了改革。本文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改革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从教学的新内容、新方法以及手段和教材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并且阐述了其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包装工作过程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改革  在职业
期刊
【摘 要】药品是一种特殊化的商品。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各种保健、治疗等功能不同的药品层出不穷。而影响药品销售的原因除了质量、效果外,与其外部包装也息息相关,药品的从内到外设计不仅要达到治疗患者身体疾病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去讨好患者的心理要求,增加药品的利用价值。所以情感化的药品包装设计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其也是现代衡量药品的一个尺度。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 药品包装 包装设
期刊
【摘 要】图书馆是政法院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而藏书建设则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政法院校图书馆要根据本校学科结构和藏书建设的一般性规律,重视法学类书刊的收录整理,认真开展剔旧入新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网上图书馆和电子数据库,建设出具有独特风姿的藏书包装系统。  【关键词】政法院校 图书馆 藏书包装 藏书建设  政法院校是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政法人才的基地,图
期刊
【摘 要】在可持续背景下,为了满足景观设计的各种要求,对景观格局规划概念也做出了进一步研究,并结合生态优先、全面性等原则,对规划方法做出了重新拟定,对于城市景观建设事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性 城市景观 格局规划 概念与方法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公园、滨水绿带等景观的各方面生态功能,也给予了足够重视。而在强调加强优美景色构
期刊
【摘 要】丰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文化、灿烂的民间文化、绚丽的民族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坚实的现代文化,使甘肃艺术文化资源潜藏着诸多优势。作为艺术文化资源大省,本文从地域文化、城市包装和特色城市文化建设三个方面,以“城市包装”的角度对甘肃城市特色建设的文化价值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包装 地域艺术 文化特色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包装是对商品不断进行保护和美化,优化后创造经济价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