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案的蝴蝶效应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_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是蝴蝶效应①的描述。
  从南京彭宇案到近期备受社会关注的“天津彭宇案”、各地频繁出现的类似“彭宇案”事件,这些极其相似的事件以及判决结果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道德、信任危机、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大讨论。人们的道德观念渐渐由“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甚至到“见义不为”。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信任”怎么了?彭宇案及类似事件引发的连锁效应,值得我们深思。
  主要人物:许云鹤 王秀芝
  事发地点:天津
  事件扫描
  对于29岁的许云鹤和69岁的王秀芝来说,这是一个有些煎熬的夏天。两年前的一起民事纠纷,近日的一纸判决,让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同时陷入舆论漩涡。没有摄像头,没有目击证人,司法鉴定无法确定“原告与被告车辆是否发生接触”,两年前那个上午所发生的事,如今已变成一场说不清楚的“罗生门”,且因赔偿款高达10万余元而备受关注。
  2009年10月21日上午,当时担任天津电视台“综艺食八街”栏目摄像的许云鹤驾车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由南向北行驶,准备去给天津市消防演练做导播。王秀芝则提着一个紫色手提袋,刚从大女儿家回来,打算横穿这条双向八车道的马路。然而,接下来的故事,有了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
  许云鹤说——王秀芝第一次进入视野时,我还在对面的车道里横穿。那时,我还在以30公里左右的时速行驶在左转车道。“你抢,就让你过,你要站着不动了,我就自己先走。”我这样想着。然而,就在距离王秀芝只有一个车位的距离时,这个“头发全白了”的老太太好像被护栏绊住,没站稳,向前踉跄了一下摔倒在地。我将车停靠在距离王秀芝两米左右的地方。下车后,曾尝试扶老人坐起来,可只要稍微一动,老太太就发出“哎哟”的呻吟。于是,我拨打了120。这时,王秀芝突然问:“你有电话吗?我给家里打个电话。”当时我还担心自己手机键盘小,就对她说:“您说号,我给您拨。”然而王秀芝在电话里对家人说:“我让人给撞了!”随后赶到现场的家属对我说:“掏8万块钱,要不找人弄你!”
  王秀芝说——他开得快!当时我已经迈过护栏,可有一辆车斜着开过来,我退了好几步,还是没躲开。当时我被撞得趴在前车盖上,然后滑下来摔倒在地。我还记得,许云鹤的前车盖上留下我的两个手印,而直到下车,这个年轻人都在接听手机,嘴里说着:“坏啦坏啦,没踩住,我过不去啦。”当时我躺在地上对他说:“找管马路的人!找管马路的人!”
  王莉萍(王秀芝的女儿)说——我没有威胁过许云鹤。在医院里,我还安慰许云鹤:“老太太没事,嘛事儿没有。”然而,经医生诊断,我妈右胫骨平台骨骨折、右膝内外侧半月板损伤,需要手术治疗。我曾试图让许云鹤垫付医药费,但他表示自己“不是本地人,父母都不在天津”。(后许云鹤承认自己的确“扯了个谎”,因为“当时有点害怕”。)此后,我多次拨打他的手机,均无人接听。(而许云鹤则坚称,双方再也没有联系过。)
  张寅龙(王秀芝主治医师)说——王秀芝自己摔伤的可能性很小,这是根据医学上多年的医学积累和实验数据得出来的。只是做医学上的推断。
  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就此事作出判决。法院确认原告损失范围11万余元,被告许云鹤在40%责任以内赔偿被告1400余元,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10.7万余元,许云鹤未及时投保交强险系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违法行为,故交强险限额内的无过错责任应由被告许云鹤承担,所以许云鹤总计赔偿王老太太10.8万余元。法院判决的理由是,“不能确定小客车与王老太身体有接触,也不能排除小客车与王老太没有接触。被告发现原告时只有四五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2011年8月22日,许云鹤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在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事件相关:
  一审判决后,许云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我不相信世界是这样的。但这件事情以后,我要助人为乐一定会三思而后行。”一位一直关注此案的网友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如果这是真的,我不敢转给孩子看。”
  二审结束后,《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石述思在微博上披露这样一幕:涉嫌违章翻越护栏倒地被车主许云鹤扶起后索赔巨款的王老太一家打算打车回家,却在门口遭到众人的围堵,咒骂声和怒斥声不绝于耳。不久,王老太家属打到一辆出租车,但当司机师傅知道这件事后,声称怕被碰瓷,而选择了拒载,并且说不怕拒载被告,挨罚我也不怕。
  主要人物:彭宇徐寿兰
  事发地点:南京
  事件扫描
  2006年11月20日早晨,徐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时,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徐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彭宇,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三辆车,而自己从第二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但徐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咬定彭宇是“肇事者”。
  2007年9月4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此案主要存在两个争议焦点:(1)彭宇与老人是否相撞;(2)应赔偿的损失数额问题。 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当天,老太的代理律师表示:对判决事实感到满意,但40%的赔偿比预期要少。而彭宇则表示不服此判决。
  事件相关
  “彭宇案”发生后,仅在南京一地就出现了多起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敢上前搀扶的情况。一位80多岁的老人早上骑电动自行车买早点不慎摔倒,满脸是血,蜷缩在地,随后他喊了一句:“没人撞我,我自己摔倒的,帮帮我。”还有一位82岁的老人,摔倒在地后不停呻吟,路人围观了15分钟,终于有三个人站出来,相约互相作证,才把老人扶起来。
  主持人:二审开庭前,许云鹤在天津汽车论坛发了一个题为《助人为乐,反被讹10万,法院乱判葫芦案,何处申冤》的帖子,后被网友转发到微博上。很快,这条微博点击率突破了五位数。有人感叹,“彭宇案”后,“社会道德滑坡三十年”。 具有高度新闻性的彭宇翻版案挑动大家的神经,“彭宇案”后遗症已成为道德丧失和信任危机的表现,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文化和道德现象。“不扶,涛声依旧。扶,倾家荡产。”各位专家、媒体代表及网友,对此,你们怎么看待?
  
  何兵(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彭宇案”是一种“墓碑式”的判决。它传递了一个恐怖的信号——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则可以被模糊掉,在双方都没有确实的证据下,这样的判例意味着,“没有证人证明我没撞的情况下,就算我撞了”。
  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制度的不完善让这个问题变成了令人心寒的伦理问题。当社会规范、法律规范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还原成丛林法则般力量对比的关系,所有人都在黑暗中互相撕咬着,必须要找到一个人来承担责任。这个社会,人们还敢做好事吗?司法失去了权威,大家只能在舆论中寻找相对的客观性,最后变成了主观与主观之间的较量。
  李千帆(媒体人):法理和伦理角斗,必然鲜血淋漓。作为一个观察者,每每看到这样的一幕都颇为纠结。通过此案,我们应该看到,司法不是万能的,无法救赎恐惧的人心。在道德滑坡的现实中,最大的司法公平或许会是“各打五十大板”,我们也只能在叹息中接受。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信任机制是指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潜在契约,在一个潜在契约和公正意识健全的社会中,人们一般比较容易做到“好好对待他人”,一旦潜在契约和公正意识遭到灾难性的全面破坏,人人都变得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有谁受到迫害,其他人都会袖手旁观,拒绝出面相助,有人甚至还会落井下石,助纣为虐;人和人之间充满了恐惧、戒备和猜疑,生活在一个与利他、信任和社会公正相陌生的世界里。
  社会变恶是由一件件具体事件累积起来的。各地频现的类似“彭宇案”发出了关于道德缺失和信任危机的强烈信号,而各级政府对于这些情况的反应却是异常迟钝,致使这些情况不断“反教育”着现实里的人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观念和行动已被“农夫和蛇”“狗咬吕洞宾”等世俗故事所击溃。
  
  网友A:谁在说谎?撞人还是没撞,本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但在“许云鹤案”中,当事双方各执一词,让事件真相变得扑朔迷离。无论最终审判如何,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次事件中一定有人说了谎。如果许云鹤是开车撞了人,就应该站出来承认事实、承担责任,但若是好心停车救人却被冤枉,法理上就应该还好心人一个清白。
  网友B:“扶”还是“不扶”这成为纠结在人们心目中“哈姆雷特”式的命题。“不扶”,道德良心过不去;“扶”了,万一惹上麻烦怎么办?在这样的思维角力下,我们还会乐于助人吗?在这信任缺失的社会里,人们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了。好人难做,看到摔倒的老太太跑去救助,一旦吃官司,时间和精力都耗不起。要救助,也要寻找证据,找到摄像机、找到目击证人、找到一切证明自己不是肇事者的证据……如果救人还要如此大费周章,如果大多数人都“见义智为”甚至“见义不为”,这不仅是救助者的悲哀,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
  
  
  一、翻版“彭宇案”
  2009年5月20日,福建厦门市同安区五显店仔村的陈良招突然收到一张法院传票,被告是他12岁的儿子小陈。起诉状上,小陈被指无故撞倒了村中的杜金聪阿婆,被索赔7.5万元。但小陈说,他是看到杜阿婆摔倒,好心去扶她。双方各执一词,事实扑朔迷离,最后,陈良招父亲陈国华和杜阿婆家签下了一份私了协议书。
  2011年8月27日,在江苏南通,大巴司机在立交桥上发现一位骑三轮的老太太倒在路上,便前去搀扶,却被老太家属诬为肇事者。幸好,大巴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录像还给了司机清白。
  二、一跤归西
  2011年9月2日,武汉一位88岁的老人,在离家不到100米远的菜市场里脸朝下摔倒在地,想挣扎着爬起来但没有成功。老人躺倒地上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围观的人虽然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人敢向前,就这样,老人因窒息而死。
  三、如此教育
  一母亲对儿子说:“儿子,看到老太太摔倒,你千万别去扶。”“为什么?”“今天妈妈看了一条新闻,两名中学生把摔倒的老太太送往医院,赔了4万元,你想想,妈妈一年也赚不了2万元。所以啊,以后看到老太太摔倒千万别去扶。”听罢,孩子的眼里充满了困惑和迷惘。
  深圳罗湖区两名高三学生在路边看到一位老奶奶跌倒,满脸是血,路人都不敢搀扶,他俩扶起老人,将老人送进医院并垫付医药费。学校奖励两人每人800元奖金。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也宣布给每人颁发1万元奖励慰问金。
  
  
  一、“上海大叔”的援助
  2011年8月29日,58岁的“上海大叔” 黄上炎在海拔超千米的张家界天子山顶,遇到一名晕倒在地的老太太,并未顾虑,对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第一时间用自己的医术将老太救醒。“事后,我们随团的人员对我说‘出来不要惹事,万一没有救醒,就麻烦了’。”“上海大叔”说:“做人还是要实在点,虽然有时好心反被人误会,但我们不应该不敢行善,应该倡导多帮助别人,不应该在行善时被加上厚重的负担。”“上海大叔”毫不顾忌地向晕倒在地的老太施以援手,不仅是救了老太一命,更是对当下日益下滑的公共道德的一次救赎,尤显难能可贵。
  二、“最美姑娘”火中救人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出了个“最美姑娘”,她叫叶霄雯,2011年7月16日凌晨,她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中临危不惧,救出两位老人,成为当地人心目中的“最美姑娘”。
  当日零时10分左右,叶霄雯家因为电线起火引发火灾。眼看着大火开始向周边蔓延,叶霄雯想到邻居家的两位老人,毫不犹豫地冲进邻居叶火高家,本能地拉着老人跑出火场。接着,叶霄雯又和妈妈一起跑向了邻居太婆何金凤家。因为还有钱在房间里,老人使劲拉住门框不肯出来,叶霄雯果断地和妈妈一起将老人抬了出来。刚走出房门没多久,二楼便坍塌下来,烈火瞬间吞噬了老人的整个房间。
  【观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个人都会有迈入老年的一天,每一个人都有需要路人伸出热情之手的时候。“彭宇案”不应成为绑架社会良知的魔咒,更不能泯灭人性应有的光辉。一个社会道德水平是进是退,是高是低,不是由一两起社会事件能够决定的。如果以“彭宇案”做掩护,那么就可以在跌倒的老人面前袖手旁观且振振有词吗?我们最需要的,是抛弃顾虑,伸出我们的双手。
  
  “彭宇”似乎成了一个标签,很多见死不救的事件都被“链接”到2007年南京法院判决的这个案子上。简单的“扶起跌倒老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理应得到全社会救助的老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弃儿”。律师认为,这实质是转型期环境中,传统的道德义务和现代的法律权利发生了碰撞:个人如何在履行自我认同的道德义务时,保护好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避免遭受误伤?这个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反思与求解。
  面对此起彼伏的“彭宇案”“许云鹤案”,一些法官曾劝告社会公众,在实施道德救助之前,要先留有证据(如监控录像、手机录像、目击证人等),没有证据就不要轻易救人。
  【分析】这或许是一种现实困境之下的无奈求解,也确有一些人采用了这种令人尴尬的办法,但依然有许多人没去采用或干脆就走开。因为伸出道德援助之手是一种下意识,很多人来不及“多留一个心眼儿”。此外,这种幸有监控录像提供有力证据的事情并不常有。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面对证据缺失的“黑洞”,只有各执一词。没有证据,一些法官也“难为无米之炊”,用推理和揣测的方式断案,或者作出偏向于已受伤害的“弱者”的决断,最后不管是否能求得公平正义,最终都深深伤害了社会公众的道德良心。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怎么办?卫生部9月6日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下称《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指南》发布后,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对此,新浪微博发起了投票,但仅有19%网友选择“肯定会扶”。有网友甚至要求出本《扶跌倒老人如何避免被冤枉指南》,提出做好事“要上看下看左右看”才好避风险,即:上看有无治安摄像镜头;下看老人是否带有欺诈性质,故意讹人;左右看有无证人。
  【分析】《指南》解决的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即在老人跌倒时,用什么方式将老人扶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在扶起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可能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显然,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更大程度上是道德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客座教授沈阳认为,各地频现的翻版“彭宇案”,反映出社会信任度的滑坡。诚信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重建社会信任首先要从政府和司法机构做起,该放权的要放权,该鼓励第三方民间机构去做的事情要鼓励,如设立第三方基金来实施救助等。同时政府也给予财政支持,对这类事件中的老弱病残孕实行一定程度的医疗补助。对于行政干预司法的冤假错案要严肃处理,出现失误的该严厉追责的要追责。政府应该尊重和欢迎民众的理性善意监督。司法系统应该确保在审判之初就独立客观,否则由此形成的朝令夕改带来的公信力损失后果非常严重。
  早在2011年3月5日,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教授谈方就倡导设立了“搀扶老人风险基金”。“不管是谁,你见到有老人摔倒你大胆去搀扶,由此引发的官司,我们律师免费帮你打,你如果真败诉了,我们给你赔偿。”谈方说,基金成立的半年来,已经募集到4万多元的捐款,60多位律师参与其中,至今已经接触过三起类似案件。但让谈方没有想到的是,“搀扶老人风险基金”半年仅成功援助了一起,发放了508元。其余的两起当事人最终都放弃了法律维权。
  【分析】在英美法系国家有一种法则被称为“好撒玛利亚人法则”,即在紧急状态下行善,即使造成了一定后果,也可以减轻或免除行善者的民事责任。如果能从法律上给行善者一定的支持和帮助,相信社会上的善良与正义之举会更多。
  但是必须注意,用法律匡扶善良与正义,还不足以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真正文明、健康、有正义感的社会,还需要有较高的道德氛围做基础。一方面,被行善者要有认“善”的素质,不能善恶颠倒;另一方面,其他人对别人的行善行为要予以全力支持和配合,在遇到不道德行为时,能够毅然站出来,帮助行善者摆脱可能出现的“不公正”困境,消除行善者的后顾之忧。
  而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法律制度、社会救助体制及社会道德的自我救赎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这些个案最终影响如何,给我们这个社会敏感的神经多大的刺激,我们依然相信,这种因“扶老”而被诬陷为“伤老”的个案,不会长久存在,这种现象也必将被我们这个主流社会所唾弃。因为良知,是我们普度众生的人性的光辉,它终究战胜人性的黑暗。我们也相信,道义、良知、信任与道德终将战胜自私、无良、背信与失德。因为只有有道义、有良知、有道德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社会才是人类最安全的社会,也只有安全的社会才能让我们安心地生活。或许是因为我们在过往的日子里,忽略了道德力量的“锻炼”,今天才会这么突然地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里,道德力量变得这么脆弱,也才让我们感觉到这么“无奈”。现在是我们拿出道德的勇气来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时候了。这才是我们最终的希望和要求。
其他文献
在此所说的小功夫,是指讲故事的能力。讲故事,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就事论事,它是要为你笔下的人物服务的。故事的写作核心在于情节设计及其描述,亦即如何使人物和事件从细节上得到深切的体现。总的来说,故事本身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故事的发展也大有可能为人物命运确定了大致的方向。福斯特认为,故事是“对一些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这说明故事是一种线型的艺术。  讲故事,基于一种现实的策略,基于一种抒写的便利。在诸
期刊
“贺岁”一词源于中国古时的梨园传统。每逢年关岁末之时,梨园名角便齐聚一台,不计报酬地演一出大戏以答谢戏迷一年来的厚爱。由于有这层含义,每近年关,戏曲内容自然是吉祥喜庆,形式则是欢喜好看,场面也最为盛大,大小名角均倾力演出,以博得好彩头,呈出新年的新气象来。这岁末年初的表演就称之为贺岁,甚是应景。  古有大戏,今有电影。中国贺岁电影的概念,是从冯小刚所引领的一系列冯氏幽默喜剧开始的。从1997年第一
期刊
琴棋书画须臾,一曲高山流水涤尽路上烟尘,我们都成了自食其力者。从此你将看见最后是怎样的一些人,远离儒林托以写字的一双破蒲鞋,甚至还以为是一条疯狗,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远离无限沉默或喧哗的大多数。从此我会一直扎根在泥中,向野老学习如何烹茶,向园丁学习如何剪接花木……    一部《儒林外史》,既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也没有情意绵绵的故事,却道尽了百年士林的风霜雨雪和辛酸苦叹。作者吴敬梓串联雅士俗子,施展讽
期刊
日前,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和青年网友热烈交流,分享创业心得。面对学生们“冲向话筒”提问的热情,曾被媒体戏称为“狂人”的马云,这一次更多的是教会80后的年轻人脚踏实地。  马云首先说,如果你愿意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一点一滴去做,那成功就不是浮云。什么是伟大的事?伟大的事就是无数次平凡、重复、单调、枯燥地做同一件事,就会做成伟大的事。马云又说,创业要
期刊
喜欢抬头对着阳光微笑,渴望透过云层里的温暖,去捕捉宿命的最后一丝微光,然后年少的我们在这里,继续高调成长。  1书信纸条  我渴望再次触摸到定格在黑白底照上拥有阳光般笑容人儿的质地,渴望再次站在午后阳光回廊上的眺望以及心电感应般的呓语交集,怀念小卖部里丰盈的一元面香,那些轮廓沧桑的旧时态,像远处投来冬日的“一米阳光”直直地拍在我的头顶上,晃动着内心那最深的记忆。  曾安然享受着被自己视为理所当然的
期刊
说起月季这种植物,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其名气终究还是比不上玫瑰。现在人们说起月季,多半是将其与玫瑰进行比较,然后得出月季即便很像玫瑰但还是不如玫瑰的结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月季的悲哀。不过评论着月季的中国人也许并没有发现,月季其实是中国人人性的一个投影。  古时候的月季其实是一种“血统”很纯正的植物,它的美当然是不言而喻的。要不然,当年叱咤风云的黄帝也不会以它为图腾了。后来,少数民族文化、西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 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
期刊
喧嚣沉寂后,王晓佳的心里涌起一股酸酸的滋味。两天的高考转眼就过去了,除了那两个晕场的考生,监考员令人焦躁的脚步声和来回考场时六十个人挤一辆车的痛苦以外,就再也不记得什么了。正午的阳光尤为强烈,特别是六月。王晓佳抹了一下额上的汗,抬头看看天,却没找到原本以为会有的那片蔚蓝。她四下看了看空旷的校园,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提起沉重的行李,慢慢踱步,想起云晓走时说的那句话,王晓佳心里着实有点难过。  云晓说:
期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时代,是一个信仰崩溃的时代,是一个迷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却有七个人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常在竹林下聚会,纵情饮酒,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这七人的名字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千百年来,“竹林七贤”已经幻作美丽的七彩长虹,悬在中国历史的天空,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之注目。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    你
期刊
自从走入大人的世界,我们便发誓要做一个有深度的人,然后,有意无意地“摒弃”那些曾经肆无忌惮的无聊和幼稚,再在这个世界里,为了所谓的深沉而越发的无趣和少语。“春不捂而美丽冻人”的姑娘,也许让我们看到了时光的另一种意义,偶尔“违背常识”,能收获如孩童般的“幼稚美好”,毕竟再无聊的时光,也是限量版,错过了,永不再来。  ——题记     “春天不怕捂,秋天不怕冻”,是我从小就听妈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意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