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1-021-02
摘 要 众所周知,武术乃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等特点,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更是我国武术的根和魂。近年来,随着武术逐渐走向世界,深受到国内和国外人们的青睐,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而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城市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武术的发源地,本文笔者以广东粤西地区为例,就该地区的传统武术发展进行了简单探究,希望为促进粤西传统武术文化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 粤西 传统武术 发展策略
武术属于文化形态的一种,是传统文化积累的产物,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其本质特征、行为方式还是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均无可避免会受到传统文化整体环境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的武术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但也具有传统武术的整体特征。由于粤西传统武术受到游神文化、粤西海洋文化以及抗法斗争等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武术文化。
一、粤西传统武术发展现状
粤西地处广东省西部地区,共包含阳江、湛江、茂名以及云浮4个地级市,粤西地区的文化是以雷州半岛文化的代表雷阳文化为主,该文化又包含闽越文化、本土原生文化、海外文化以及中原儒家文化构成。广东省历来习武之风浓厚,并且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李小龙、黄飞鸿、黄萧侠等注明的武林英杰。近年来,广东省传统武术的规模不断扩大,从2003年的3000人参赛,2010年,已经增加至6千余人次,即便在全国传统武术整体发展低迷的背景下,广东省传统武术依然规模空前。但是就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的这三届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开展情况来看,粤西地区参与传统武术竞赛的队伍数量位于第三位,共92支,其中第一位为珠三角;第二位为粤东地区;就参赛的人数来看,珠三角地区共17892人参赛,粤东地区共2068人参赛,而粤西地区共1095人参赛,具体如表1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粤西地区传统参与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的人数还较少,其主要原因为粤西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还未形成规模的武术表演和健身娱乐市场。即便依然还有很多拳派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依然不为之动摇,依靠自身其他方面的经济收入来实现传统武术的传承。当前,粤西地区的武术传承主要为“以狮养武,以武壮狮”,而该传承模式主要依赖于两个前提:第一为粤西地区依然保留着从大年初一至农历三月的“年例”,这段期间每家每户都设酒作宴,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节日;第二为在改革开放以后,湛江和茂名等一带的年轻人常常到珠三角务工或者经商。
二、影响粤西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
(一)粤西传统武术自身存在缺陷
当前,传统武术具备的技击价值已经不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封建社会,只要签订“生死文书”便能够随便跟人切磋武艺或者在擂台上比武。但当今世界乃法制社会,即便跟人切磋武艺,打死或者打伤谁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时还可能被判处死刑。因此,热兵器的诞生、社会的安定以及法律制度等不断建立、健全均促使传统武术搏杀功能的施展舞台骤减,这无疑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另外,粤西传统武术的传徒意识落后,传授方法落后,武术的教学方法主要沿用传统的手把手教学,这种机械、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无法取得显著的效果[1]。因此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均阻碍了粤西传统武术的发展。
(二)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力度不够
传统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唯有政府部分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为传统武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例如:佛山市的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本地区的传统武术,因而该武术在广东省发展较好,但是就粤西来看,传统武术的开展便不尽人意,这很大程度上跟该地区的政府部门缺乏对传统武术的高度重视有关。
(三)对传统武术的科研比较之后
很长时间以来,粤西传统武术的教学形式以口传身教为主,因此留下来的现有理论成果也仅仅停留在对经验理论的认识,缺乏对传统武术的科学认证分析,这无疑阻碍了传统武术的健康发展。传统武术本身要求对传统的拳术、攻法以及技法等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科学论证和揭示。就目前来看,粤西仅仅只有少数人员在开展关于传统武术的研究工作,形成的理论成果更是少之又少,这势必将会直接影响粤西地区传统武术的科研水平。在这少数从事传统武术科研工作的人员中,还有一部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从而导致粤西地区传统武术的科研成果存在滞后性[2]。
三、粤西发展传统武术的契机
(一)广东省传统武术比赛整体带动作用
近年来,广东省传统武术比赛组的组委会认真听取了广大传统武术参赛选手和教练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将各种影响传统武术参赛人员积极性的因素剔除掉,以推动传统武术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争取将广东省传统武术积极打造成公正、公平的广大选手激情角逐的大舞台。近年来,广东省参与传统武术比赛人数的不断增加也极大地推动了粤西地区传统武术的发展。
(二)政府的政策推动了传统武术的开展
首先,粤西地区已经将传统武术纳入了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传统武术的社会地位;然后,当地政府部门通过对武术馆校减免税收等方式来坚强武术馆校的负担;最后,粤西当地的管理部门按照传统武术参与者的比赛成绩授予参与者相应的奖牌和资格证书,如此便极大地刺激了传统武术人员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四、粤西发展传统武术的策略
(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建立粤西传统武术品牌
截止目前,就广东省整个地区来看,只有拳种蔡李佛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拳种主要有李家拳、南枝拳以及莫家拳等。因此粤西地区应充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在国内外树立起知名的品牌拳种,并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来讲,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粤西传统武术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借助媒体宣传等将该地区优秀传统武术的创始人或者该传统武术的代表人物推向市场,运用名人效应再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条件,将粤西的各种传统武术资源整合起来,进而创造出更大的影响力。例如:可以充分用叶问、李小龙、黄飞鸿等名人进行宣传,从而提高传统武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针对还没有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应积极进行申遗,因此一旦申遗成功,政府部门不仅会给予资金补助,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扩大该传统武术的影响力,提高了其知名度。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有知名度就代表有市场,有了经费,从而解决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场地设施、人才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3]。 (二)以行政为手段,推动粤西传统武术发展
要想推动粤西传统武术的发展,首先需要当地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另外,还应该充分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发展传统武术。当前,社会办体育已经成为大趋势,怎样才能通过社会办体育来促进传统武术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粤西传统武术的关键。对此,粤西政府可以组织以此全区的传统武术比赛,并精心策划比赛的投入和组织。例如:可以借鉴2004年我国郑州举办的首届传统武术节,从而让更多的群众认识传统武术。另外,还可以借助已经举办过的大型传统武术节或者武术活动,来提高民众对传统武术的知晓率,如此推动粤西传统武术更快、更有效地发展。
(三)以学校为阵地,推动粤西传统武术发展
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学校教育在粤西近代体育发展中成绩显著。但是据调查,粤西地区学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传统武术,将其认为是一种新鲜的外来事物。所以想要发展粤西传统武术,还需要当地相关部门组织传统武术专业人员系统整理出广泛的传统武术,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编出一些简单、容易练习、易于推广的传统套路,将其适当地加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另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开展传统武术教学,将学校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将传统武术纳入体育达标的标准中,并适当加强学校传统武术教学的师资的建设和培养[4]。
(四)以粤西特色传统武术为手段,推动粤西传统武术发展
鉴于当前粤西地区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要想推动粤西传统武术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针对该地区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武术资源的地区,应该大力号召发掘和发展传统武术,从而为该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当前,广东省“建设文化强县”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传统武术也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粤西传统武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广东省实施“建设文化强县”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粤西传统武术的发掘、传承以及发展,其实就是对广东省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以及发展,是广东省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粤西应该根据自身现有的传统文化现状,大力发掘并发展具有该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并将打造成武术产业,从而为粤西经济建设服务。若条件允许,可以成立跟传统武术相关的各类产业(如武术文化传播公司、武术馆校、武术表演团体、武术养生公司等等),例如:可以学习佛山成立的咏春拳武馆和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实现粤西旅游业跟传统武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将跟粤西优秀的传统武术相关的古迹以及武术创始人或者代表者故居作为旅游景点,从而实现粤西旅游业跟传统武术的互利互惠,为促进粤西经济建设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更是我国文明史的典型代表,在培养群众道德情操、增强体格、丰富文虎生活以及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粤西传统武术源远流长,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当前粤西传统文化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阻碍因素,为此还需要相关部门不懈努力,积极探寻发展粤西传统武术发展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02:51-57.
[2] 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04:85-88+93.
[3] 王岗,朱佳斌.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实施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4:292-295+312.
[4] 李龙.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2,01:35-39.
摘 要 众所周知,武术乃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等特点,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更是我国武术的根和魂。近年来,随着武术逐渐走向世界,深受到国内和国外人们的青睐,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而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城市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武术的发源地,本文笔者以广东粤西地区为例,就该地区的传统武术发展进行了简单探究,希望为促进粤西传统武术文化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 粤西 传统武术 发展策略
武术属于文化形态的一种,是传统文化积累的产物,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其本质特征、行为方式还是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均无可避免会受到传统文化整体环境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的武术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但也具有传统武术的整体特征。由于粤西传统武术受到游神文化、粤西海洋文化以及抗法斗争等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武术文化。
一、粤西传统武术发展现状
粤西地处广东省西部地区,共包含阳江、湛江、茂名以及云浮4个地级市,粤西地区的文化是以雷州半岛文化的代表雷阳文化为主,该文化又包含闽越文化、本土原生文化、海外文化以及中原儒家文化构成。广东省历来习武之风浓厚,并且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李小龙、黄飞鸿、黄萧侠等注明的武林英杰。近年来,广东省传统武术的规模不断扩大,从2003年的3000人参赛,2010年,已经增加至6千余人次,即便在全国传统武术整体发展低迷的背景下,广东省传统武术依然规模空前。但是就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的这三届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开展情况来看,粤西地区参与传统武术竞赛的队伍数量位于第三位,共92支,其中第一位为珠三角;第二位为粤东地区;就参赛的人数来看,珠三角地区共17892人参赛,粤东地区共2068人参赛,而粤西地区共1095人参赛,具体如表1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粤西地区传统参与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的人数还较少,其主要原因为粤西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还未形成规模的武术表演和健身娱乐市场。即便依然还有很多拳派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依然不为之动摇,依靠自身其他方面的经济收入来实现传统武术的传承。当前,粤西地区的武术传承主要为“以狮养武,以武壮狮”,而该传承模式主要依赖于两个前提:第一为粤西地区依然保留着从大年初一至农历三月的“年例”,这段期间每家每户都设酒作宴,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节日;第二为在改革开放以后,湛江和茂名等一带的年轻人常常到珠三角务工或者经商。
二、影响粤西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
(一)粤西传统武术自身存在缺陷
当前,传统武术具备的技击价值已经不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封建社会,只要签订“生死文书”便能够随便跟人切磋武艺或者在擂台上比武。但当今世界乃法制社会,即便跟人切磋武艺,打死或者打伤谁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时还可能被判处死刑。因此,热兵器的诞生、社会的安定以及法律制度等不断建立、健全均促使传统武术搏杀功能的施展舞台骤减,这无疑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另外,粤西传统武术的传徒意识落后,传授方法落后,武术的教学方法主要沿用传统的手把手教学,这种机械、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无法取得显著的效果[1]。因此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均阻碍了粤西传统武术的发展。
(二)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力度不够
传统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唯有政府部分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为传统武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例如:佛山市的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本地区的传统武术,因而该武术在广东省发展较好,但是就粤西来看,传统武术的开展便不尽人意,这很大程度上跟该地区的政府部门缺乏对传统武术的高度重视有关。
(三)对传统武术的科研比较之后
很长时间以来,粤西传统武术的教学形式以口传身教为主,因此留下来的现有理论成果也仅仅停留在对经验理论的认识,缺乏对传统武术的科学认证分析,这无疑阻碍了传统武术的健康发展。传统武术本身要求对传统的拳术、攻法以及技法等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科学论证和揭示。就目前来看,粤西仅仅只有少数人员在开展关于传统武术的研究工作,形成的理论成果更是少之又少,这势必将会直接影响粤西地区传统武术的科研水平。在这少数从事传统武术科研工作的人员中,还有一部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从而导致粤西地区传统武术的科研成果存在滞后性[2]。
三、粤西发展传统武术的契机
(一)广东省传统武术比赛整体带动作用
近年来,广东省传统武术比赛组的组委会认真听取了广大传统武术参赛选手和教练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将各种影响传统武术参赛人员积极性的因素剔除掉,以推动传统武术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争取将广东省传统武术积极打造成公正、公平的广大选手激情角逐的大舞台。近年来,广东省参与传统武术比赛人数的不断增加也极大地推动了粤西地区传统武术的发展。
(二)政府的政策推动了传统武术的开展
首先,粤西地区已经将传统武术纳入了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传统武术的社会地位;然后,当地政府部门通过对武术馆校减免税收等方式来坚强武术馆校的负担;最后,粤西当地的管理部门按照传统武术参与者的比赛成绩授予参与者相应的奖牌和资格证书,如此便极大地刺激了传统武术人员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四、粤西发展传统武术的策略
(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建立粤西传统武术品牌
截止目前,就广东省整个地区来看,只有拳种蔡李佛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拳种主要有李家拳、南枝拳以及莫家拳等。因此粤西地区应充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在国内外树立起知名的品牌拳种,并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来讲,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粤西传统武术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借助媒体宣传等将该地区优秀传统武术的创始人或者该传统武术的代表人物推向市场,运用名人效应再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条件,将粤西的各种传统武术资源整合起来,进而创造出更大的影响力。例如:可以充分用叶问、李小龙、黄飞鸿等名人进行宣传,从而提高传统武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针对还没有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应积极进行申遗,因此一旦申遗成功,政府部门不仅会给予资金补助,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扩大该传统武术的影响力,提高了其知名度。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有知名度就代表有市场,有了经费,从而解决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场地设施、人才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3]。 (二)以行政为手段,推动粤西传统武术发展
要想推动粤西传统武术的发展,首先需要当地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另外,还应该充分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发展传统武术。当前,社会办体育已经成为大趋势,怎样才能通过社会办体育来促进传统武术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粤西传统武术的关键。对此,粤西政府可以组织以此全区的传统武术比赛,并精心策划比赛的投入和组织。例如:可以借鉴2004年我国郑州举办的首届传统武术节,从而让更多的群众认识传统武术。另外,还可以借助已经举办过的大型传统武术节或者武术活动,来提高民众对传统武术的知晓率,如此推动粤西传统武术更快、更有效地发展。
(三)以学校为阵地,推动粤西传统武术发展
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学校教育在粤西近代体育发展中成绩显著。但是据调查,粤西地区学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传统武术,将其认为是一种新鲜的外来事物。所以想要发展粤西传统武术,还需要当地相关部门组织传统武术专业人员系统整理出广泛的传统武术,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编出一些简单、容易练习、易于推广的传统套路,将其适当地加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另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开展传统武术教学,将学校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将传统武术纳入体育达标的标准中,并适当加强学校传统武术教学的师资的建设和培养[4]。
(四)以粤西特色传统武术为手段,推动粤西传统武术发展
鉴于当前粤西地区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要想推动粤西传统武术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针对该地区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武术资源的地区,应该大力号召发掘和发展传统武术,从而为该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当前,广东省“建设文化强县”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传统武术也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粤西传统武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广东省实施“建设文化强县”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粤西传统武术的发掘、传承以及发展,其实就是对广东省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以及发展,是广东省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粤西应该根据自身现有的传统文化现状,大力发掘并发展具有该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并将打造成武术产业,从而为粤西经济建设服务。若条件允许,可以成立跟传统武术相关的各类产业(如武术文化传播公司、武术馆校、武术表演团体、武术养生公司等等),例如:可以学习佛山成立的咏春拳武馆和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实现粤西旅游业跟传统武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将跟粤西优秀的传统武术相关的古迹以及武术创始人或者代表者故居作为旅游景点,从而实现粤西旅游业跟传统武术的互利互惠,为促进粤西经济建设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更是我国文明史的典型代表,在培养群众道德情操、增强体格、丰富文虎生活以及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粤西传统武术源远流长,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当前粤西传统文化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阻碍因素,为此还需要相关部门不懈努力,积极探寻发展粤西传统武术发展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02:51-57.
[2] 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04:85-88+93.
[3] 王岗,朱佳斌.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实施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4:292-295+312.
[4] 李龙.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2,0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