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场上的“劳伦斯先生”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姬凯峰

国贸冰场最受欢迎的选手


  姬凯峰的速度有些缓慢,滑行时双手会配合着一些花手和云手的舞蹈动作,称不上优美,甚至显得有些笨拙和不协调。偶尔小跳,他的身体会晃荡一下才能站稳。但他看上去沉醉其中,头上那副旧旧的白色耳机帮他屏蔽了周围所有的声音,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音乐节奏中,那个枯瘦的身影反复练习几个单一的动作,如果成功完成,他的脸上会露出弧度很大的笑容。
  从专业角度来看,他的花样滑冰没有太多欣赏性,但如果你了解这些难度动作是由一位75岁的老人做出来的,评价可能会全然不同。
  姬凯峰是国贸溜冰场上一个特殊的存在,溜冰场已经开了21年,他在这里也滑了整整21年。用工作人员的话来说,他每天像打卡上班一样,冰场上午10点开门,他拎着一个蓝色挎包准时出现,包里是他穿了十来年的黑色冰鞋和一条擦拭冰刃的毛巾。12点多回家吃个饭、睡两个小时午觉,下午继续来“上班”,滑到四五点钟“下班”回家。
  几周前,有人拍了一段姬凯峰滑冰的视频发到微博上,背景音乐是冰场当时正在放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坂本龙一为电影《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创作的主题曲,因此拍摄者给这段视频起名叫“国贸的劳伦斯先生”。画面上,姬凯峰舒缓的动作和着那首略带悲伤的曲子,像一部电影里的慢镜头。
  在这里,姬凯峰有很多冰友,他乐于指导一些初学者,从冰场走过,他要停下来好几次和不同的人打招呼。姬凯峰昂着头告诉我:“在65岁以上的年龄组,我每年都拿第一。”然后补充一句,“我们组就我一个,没人和我竞争。”
  比赛时有个惯例,一些选手和观众会站在二楼观看,自己喜欢的选手比赛结束之后,他们会往场内扔一些布偶娃娃。姬凯峰是最受欢迎的选手。“其他运动员可能只有半筐娃娃,姬大爷的娃娃特别多,得有两筐吧。”工作人员说。
  肖雨红是国贸溜冰场的主教练,曾经是专业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退役之后在这里工作了20年。在她印象中,姬凯峰是一位体面的老先生,衣着朴素而整洁,有时会穿着一身黑色西装,戴着白色耳机滑冰。肖雨红见多了来这里滑冰的客人,有些熟客会做一些“工作人员不好意思说但实际上不太合适”的事情,但姫大爷从来不钻冰场管理的空子,一板一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会投机取巧或者倚老卖老。他在冰场唯一的特权是,能踩着冰鞋穿过员工通道到肖雨红的办公室,站在办公桌前跟她聊聊花样滑冰的动作,只要手里没有特别紧急的工作,肖雨红都会陪他聊聊天。
  姬凯峰最近在学的一个动作是后内刃转三,需要使用冰刀内刃倒滑出阿拉伯数字“3”的形状。他用刃不太准确,重心也找得不对,练了3个月,依然没什么进展,肖雨红能感觉到他的着急,经过冰场的时候看他立在那儿琢磨,尝试,却还是不能完成。他经常穿着冰鞋“噔噔噔”地进来,一遍又一遍地问她这个动作到底怎么才能完成。肖雨红觉得,那种执着和痴迷有时甚至近乎神经质,仿佛那是生活里唯一重要的事情,他反复跟她说:“我这个动作要是能成,可就太幸福了。”
  姬凯峰年轻时是个摄影师,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他喜欢优美的动作,发现别人在做好看的动作时,总会凑上去请教人家,有时候陌生人嫌他唠叨,不怎么理他,所以他更愿意去找肖雨红。有时某一个动作做成功了,他像一个老顽童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拉肖雨红上冰来看:“你看我滑一段。”他喜欢在人多时滑冰,只要逮到机会,就给其他冰友“滑一段”。


姬凯峰画的水粉画

  “他那个状态会让你感觉到很开心,他喜欢别人欣赏他,喜欢别人看他滑冰。”肖雨红说。
  老头也有顽固的时候,他常常劝肖雨红多上冰,她滑得那么好,不滑可惜了,但肖雨红负责整个冰场的管理工作,挪不出太多时间。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气冲冲地到她办公室:“我跟你说,我自从认识你,你就坐在这个位置上,你坐了20年还坐在这儿,你就坐这儿吧!”说完觉得还不够解气,又补了一句,“我说这话啥意思,你好好想想吧!”然后掉头“噔噔噔”走了,肖雨红愣了一会儿,哑然失笑。

忘记生活的重量


  姬凯峰痴迷在冰上的感觉,前进、后退或旋转,让他感到自由,风从耳边吹过,他张开双臂,有飞翔的感觉。
  对姬凯峰来说,在漫长的时间里,溜冰可以让他忘记生活的重量。他当了将近30年的摄影师,先后在故宫研究院、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和外经贸部工作过。但那不是他喜欢的工作,总体来说,“没啥意思”,忙活一天,总是很疲惫,“为了吃饭,为了谋生,为了生活,我必须得做这一项工作”。
  1978年之后,中國实行改革开放,北京有了第一家室内溜冰场,位于首都体育馆。那时候姬凯峰30出头,结婚没多久,儿子刚出生,他在体制内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无论白天工作有多累,晚上都会去首都体育馆滑上两个小时。那时候他还年轻,体能好,玩的是速滑,速度一起来,“就跟小鸟飞似的,特别舒服,心情特别愉快”。
  白天上班,晚上滑冰,生活里一直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他和妻子的收入都不错,儿子也一天天长大,和姬凯峰一样,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但不幸遗传了母亲的心脏病。儿子15岁的时候,姬凯峰和妻子上班,儿子一人留在家里,晚上夫妻二人下班回家,看见孩子躺在地上,已经不行了。
  姬凯峰没有哭,他心中难受,但想着如果自己不去跳楼自杀,还是得往开了想。“一想起这事我就难受,难受我就滑冰,我一滑冰就忘了这些不高兴的事。”   开心的时候,痛苦的时候,他总是在冰上。去年老伴儿也去世了,他说:“家里现在就我一个人,没人了。”他从北京城南边搬到了距离冰场只有10分钟路程的小区。他以前一天来一次,现在变成了一天来两次。
  姬凯峰没有手机,我问要怎么联系他时,他说:“你给冰场打电话就行,我就在这儿。”
  疫情期间,冰场关闭了3个月,他觉得心里空得慌,只能在小区里跳绳,或者拿又大又厚的速写本画画。今年5月,妹妹在国贸吃完饭,看到冰场开了,打电话通知他。挂了电话,他拎上冰鞋就来了。
  疫情期间都需要扫健康码,不使用手机的姬凯峰没法进来。肖雨红记得,为了让他进来,冰场专门开了一个小会,讨论了半天,如何既不违反规定又能让姬凯峰方便。
  考虑到他没有离京的可能,冰场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些额外的照顾。“你会觉得他是我们冰场的一部分,好像跟冰场共存似的。”肖雨红说。
  他又回到了熟悉而舒服的环境,所有熟悉的人也在这儿。和我聊天的那天,他给一位熟识的冰友带了一幅自己的水粉画,是夕阳下的一叶小舟,底下还用俄文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有可能就死在冰上了


  到今年,国贸溜冰场已经21岁了,一拨又一拨学滑冰的小朋友长大又离开,冰场的工作人员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周围的店铺名字换了好几轮。但在肖雨红的记忆里,冰场的模样一直不曾变过,冰面宽阔,围着冰面的栏杆还是20年前刚开业时的样子。
  姬凯峰也好像一直不曾变过,他总是按时出现在雪白的冰面上,他和冰场一起,成为这个快速变化的财富地标中一个缓慢而恒定的存在。
  姬凯峰近乎顽固地对抗着时间对肉体的侵蚀,多吃豆腐、鸡蛋、蔬菜和水果,绝不吃油炸食物和烧烤。夏天再热也不开车里的冷风,因为他认为“氟有毒”。他看不上那些过早“缴械投降”的人,小区里的老头儿老太太拉着小推车,装个两斤菜,他不想与其为伍,也许是常年运动的关系,他依然有一把好力气,去超市买东西,左手10斤米,右手10斤面。“跟玩似的我就拎回家了。”
  然而时间还是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冰场一面墙上贴着他2006年参加比赛的照片,他穿着白色的衬衫和西装背心,黑色的裤子,打着紫色的领结,双手张开,笑着感谢观众,有意气风发之态。现在,他的牙齿已经掉光了,参加比赛每次都要戴假牙。这几年,肖雨红看着他在冰场上,腿哆嗦得越来越厉害,内心有些胆战心惊。
  他的记忆力也在下降。去年的比赛,他忘了动作,下场的时候很沮丧,妹妹和她的孩子都来了,给他扔了小猫小狗的布偶。他有些难过地跟他们说:“你们来看了我最糟糕的一次表演。”
  但他总是记得自己最成功的一次表演,那是在3年前,他戴着红领巾成功地跳完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谢幕时楼上一片欢呼声,一群俄罗斯小孩也给他鼓掌。他像个小孩儿一样高兴,因为俄罗斯领队对他说:“你滑得挺好。”
  他觉得自己也许滑不了几年了,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一身病的人没准比活蹦乱跳的人活得还长,现在看上去一切都好,“没准得个暴病,一下子就完了”。
  有时候姬凯峰家中有事,一段时间不来,李岩和其他教练会有些不习惯,但又不敢打电话去问。“人到这个岁数了,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们还是不想往那个方向去想。”过了几天,姬凯峰又出现了,李岩不会表现出来什么,但心里会暗暗松一口气。
  姬凯峰不存钱,每个月的养老金和退休工资一到账就从银行提出来。每个月各种花销有一万块,他把妻子留下的存款都交给了妹妹,妹妹比他年轻,刚刚60出头,为了相互照应,和他的住处只隔着一条街。“我以后有什么事,让她料理我一下就完了,我不费那脑子。”
  他想把脑力和体力留给滑冰。直到现在,他还想做一些难度动作。李岩记得,姬凯峰一直想要完成一周跳,但被他劝住了。还有后内刃转三,他自己知道不理智,但还是想要尝试。“我都75岁了,还追求这么高难度的动作,有点过头了。”他看着我,缓慢地说,“我有可能就死在冰上了。”
  但那是个小概率事件,如果让他选择,他理想中的结局是能回到老家定州市西城村,那是他6歲以前待过的地方,死后可以和儿子葬在一起。
  聊完天之后,外面开始下雨,他开着一辆红色的小车送我回家,我的手机已经没电了,全凭他的方向感向前开,他说,自己到底还是做了喜欢做的事情,过了“happy and lucky(快乐和幸运)的一辈子”。
  “我这辈子没什么正经的,没啥能耐,也没给国家做什么贡献。我也有点儿狼狈,遇到了一些难事儿,你看我这辈子就是玩儿了一辈子,我还挺高兴的,什么也难不住我。”他把happy和lucky两个单词翻译成俄文念给我听,想了想,又在前面加上了“非常”这个副词。
  (云 英摘自微信公众号“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本刊节选)
其他文献
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我来到阿德莱德青少年法庭。看到我挂着的工作牌,一个气宇轩昂的澳大利亚男子立刻走过来,说他是被指控的孩子及受害者寄宿家庭的家长。因为中介在分配工作时并没有给我任何背景资料,所以我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他立刻会意,解释道:“家里住了5个学生,都是男孩。有一个中国孩子17岁,非常安静,不爱说话,每天除了上课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做功课或是玩游戏。家里还住了一个16岁的俄罗斯男孩,彬彬有礼,英
期刊
小时候家住台中,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那种比过年过节还了不起,重要到必须全家出动,并且请出“老爷相机”的日子,我就知道那天又要去台中公园了。到台中公园,为的是照相。只要父亲举起相机,大家就很自觉地站在背景是湖心涼亭的地方,一字排开,面带微笑……  有一次,父亲无缘无故又召集全家去照相,事隔多年我才知道,原来那年父亲被误诊身患癌症。  (光 耀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送行》一书)
期刊
不过分奢求  上了年纪以后,我们会逐渐失去力量,疾病缠身。这么说起来确实很烦人,但我觉得这也是上天对我们的馈赠。我们会因此感到踏实——终于可以看到人生的终点了。上了年纪,大家不妨活得轻松些。不过分奢求,欲望这种东西是无穷无尽的。这并不是要我们知足,但是,量力而为,适可而止,这不就是人生吗?物尽其用  包括长靴在内,我一直以来都只有3双鞋子。长靴是我在大约40年前出于工作需要而购买的,一直穿到现在。
期刊
我在寒冷的一月清晨出生,妈妈给我取名呼春。听说爸爸本想给我取名春子或冬子,好对应妈妈的名字:秋子。我很喜欢自己这个名字,对爸爸、妈妈而言,我是特别的、无可替代的存在。  只是,给我取这个名字的妈妈,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她离开这个世界已有二十年。  在婚事已定、即将离开这个家的时刻,我终于察觉根植在我体内的“母亲”的存在。母亲的容貌像一张张被翻开的扑克牌,陆续涌现在记忆中,每一幅画面都很严肃。  我
期刊
临安城即将被攻破,文天祥对众幕僚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什么办法?”  他们说:“一团血。”  文天祥说:“什么意思?”  幕僚说:“文大人你先死,我們随后自杀殉国。”  文天祥笑着说:“你们知道昔日有一个叫刘玉川的人吗?他与一个妓女相好,二人情意绵绵,相约白头偕老。妓女因此拒绝再接待其他客人,一心一意地对刘玉川。  “后来刘玉川及第做官,妓女也准备跟他一起走。  “刘玉川害怕她跟去,就骗她说
期刊
河北省赵县古称赵州,这里有一座柏林禅寺,在唐代叫作观音院。禅宗史上一位特别受人尊崇的大师赵州从谂(778—897)曾在这里驻锡,他活到一百二十岁,真正是个老和尚,人们管他叫“古佛”。赵州在南泉普愿门下,由“平常心是道”这样一句很平常的话开悟,这也成为他传法的要旨。  《五灯会元》中记载了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有两位僧人到赵州这里来习禅,赵州问其中一人:“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我曾经来过。”赵
期刊
期刊
上大学时,《读者》还叫《读者文摘》。在宿舍里,我斜倚床边,翻看舍友从家里带来的《读者文摘》,这是我与它的第一次相遇,只一见便心生欢喜。自此三十年如一日,《读者》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我家的書柜、沙发、茶几、床头,随处可见《读者》。它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内容或深邃、感性,或温润、轻松。一切都是那么淡然随性,如行云流水般,引领读者触摸其心灵,从一篇篇美文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体味成熟和通透。  我最
期刊
你有没有在海边见过一块年代久远的灰色岩石?明媚的春日,高高的海浪卷着浪花,从各个方向击打着岩石——亲吻它,挑逗它,爱抚它——溅起珍珠般闪闪发亮的泡沫,洒在它布满苔藓的身上。  岩石依旧是那块岩石,它阴沉的表面因此盛开灿烂的笑容。  它诉说着遥远的故事,当岩石还是凝固的岩浆时,全身通红地映着火的颜色。  同样的,当我打开年迈的心扉,让一群年轻女孩的灵魂进入、包围……在她们的爱抚下,它又闪现出消失已久
期刊
1  在包子铺门口徘徊半小时后,我下定决心,捏紧手心里的零钱走上前,快速对服务员说了句:“买两个包子。”  热腾腾、软乎乎的包子拿在手里,我心想:好顺利,挺简单的嘛。心中平静又有些空荡。买完包子,我朝教学楼的方向走,教室里人声喧嚷,正要进去,不知为什么,我开始不由自主地喘粗气,额头不断往外冒冷汗。  像是有一根和过去连接的弦被切断了,我竭力克制着颤抖的身体,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公共厕所,锁上门,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