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读者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_me_the_m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大学时,《读者》还叫《读者文摘》。在宿舍里,我斜倚床边,翻看舍友从家里带来的《读者文摘》,这是我与它的第一次相遇,只一见便心生欢喜。自此三十年如一日,《读者》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我家的書柜、沙发、茶几、床头,随处可见《读者》。它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内容或深邃、感性,或温润、轻松。一切都是那么淡然随性,如行云流水般,引领读者触摸其心灵,从一篇篇美文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体味成熟和通透。
  我最喜欢的是周末,先把家收拾得整洁有序,然后坐在窗前尽兴地阅读,不疾不徐。温暖的阳光透过纱帘斜照进来,窗角的花儿在阳光里兀自开着。这个时候,若恰好读到《读者》中丰子恺的随笔散文,再配上他的画,我将不胜欢喜。丰子恺的散文朴实纯真,他的画也总给人自由与空灵之感。我爱不释手,似乎已融入文中,置身画中,一任时光流淌。更多时候,面对一本新到的《读者》,我会先翻看名家散文。在《读者》上,经常可以邂逅我喜欢的作家:三毛、林清玄、毕淑敏、莫泊桑、村上春树……他们各有风格,循着他们的作品,我能感知他们的思想和呼吸,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善美有如抚慰灵魂的清风,让人体味人间真情,感悟人生真谛。
  儿子上学期间课业繁重,没有太多的时间涉猎课外读物。我把《读者》里打动我的文章标注出来,推荐给他,或者直接把精美的段落勾画出来,以期能让儿子以最快捷的方式感受《读者》丰富而美好的精神内涵。
  婆婆几乎每个月都会来我家小住些时日。以前,婆婆总是读一些老年类报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也爱上了《读者》。后来,每次婆婆来之前,我都会把《读者》放到阳台边她常坐的藤椅上。偶尔忘记,老人家便会主动提醒我,有时放错了期数,她还会提高嗓门儿冲我们喊:“这期我上次看过啦,给我把最近几期拿过来!”说话间,老花镜已架在鼻梁上,甚是可爱。如今婆婆80多岁了,依然保持着对《读者》的喜爱,十几年如一日,稳居我家最年长的《读者》的读者之位。
  看过的《读者》就像曾经的朋友,带着生命的温度、岁月的记忆,让人不忍丢弃。它静处一隅,有时,我会随手取出一本重新捧读。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以贯之的温情从未改变,如启迪心灵的涓涓细流,让内心安静而丰富。
  正如作家邓康延所说:“在中国的刊物里,我最喜欢《读者》,觉得那留白天地宽的风格宛如清丽少女,带着白云风清的心事,幽幽走过,把半条街静了。同她携手暮归的朋友应是有福的。”
  (长 升摘自《中国邮报》2019年11月13日,黄思思图)
其他文献
普通人中有20%的人会经常拖延,但也有一部分人不仅无法忍受拖延,還喜欢早早完成任务。这叫作提前症。有提前症的人通常会在一件事情的截止日期到来之前就早早地把这件事解决了,因为他们无法忍受一件事情一直拖着不做。  有科学家设计了实验来研究提前症的心理根源。参与实验的大学生需要穿过一段长长的通道。在穿越通道的过程中,通道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重量相同的小桶,但两个桶到终点的距离不一样。实验参与者需要在穿过
期刊
在中文写作中,要尽量避免过多使用“了”这个字。首先,在正式文告、通知里,“了”字会破坏文体风格,显得不够专业、严肃和简洁,感觉在中文水平上有问题。例如:  17日下午2点,公司召开了今年第四季度工作计划会。李总经理主持了会议,就公司上一个季度的工作做了总结,在为全公司员工部署了下一个季度的工作任务的同時,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以上有4个“了”字都是冗词,全部可以去掉,并不影响原意。相反,
期刊
剩食超市:临期食品也能吃  食物浪费并不只是发生在餐桌上,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供应商对食物零瑕疵的挑选标准,让很多食物离开土地就直接进了垃圾箱。伤痕累累的番茄、不慎被刮掉一层皮的洋葱、直径小于11厘米的花椰菜……不达标的“丑货”统统被倒掉。  超市、餐厅为了保证出售的食品足够新鲜,常常会在一天结束之时扔掉没卖完的食品。  根据欧盟2019年的最新统计,仅欧盟国家,每年
期刊
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我来到阿德莱德青少年法庭。看到我挂着的工作牌,一个气宇轩昂的澳大利亚男子立刻走过来,说他是被指控的孩子及受害者寄宿家庭的家长。因为中介在分配工作时并没有给我任何背景资料,所以我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他立刻会意,解释道:“家里住了5个学生,都是男孩。有一个中国孩子17岁,非常安静,不爱说话,每天除了上课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做功课或是玩游戏。家里还住了一个16岁的俄罗斯男孩,彬彬有礼,英
期刊
小时候家住台中,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那种比过年过节还了不起,重要到必须全家出动,并且请出“老爷相机”的日子,我就知道那天又要去台中公园了。到台中公园,为的是照相。只要父亲举起相机,大家就很自觉地站在背景是湖心涼亭的地方,一字排开,面带微笑……  有一次,父亲无缘无故又召集全家去照相,事隔多年我才知道,原来那年父亲被误诊身患癌症。  (光 耀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送行》一书)
期刊
不过分奢求  上了年纪以后,我们会逐渐失去力量,疾病缠身。这么说起来确实很烦人,但我觉得这也是上天对我们的馈赠。我们会因此感到踏实——终于可以看到人生的终点了。上了年纪,大家不妨活得轻松些。不过分奢求,欲望这种东西是无穷无尽的。这并不是要我们知足,但是,量力而为,适可而止,这不就是人生吗?物尽其用  包括长靴在内,我一直以来都只有3双鞋子。长靴是我在大约40年前出于工作需要而购买的,一直穿到现在。
期刊
我在寒冷的一月清晨出生,妈妈给我取名呼春。听说爸爸本想给我取名春子或冬子,好对应妈妈的名字:秋子。我很喜欢自己这个名字,对爸爸、妈妈而言,我是特别的、无可替代的存在。  只是,给我取这个名字的妈妈,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她离开这个世界已有二十年。  在婚事已定、即将离开这个家的时刻,我终于察觉根植在我体内的“母亲”的存在。母亲的容貌像一张张被翻开的扑克牌,陆续涌现在记忆中,每一幅画面都很严肃。  我
期刊
临安城即将被攻破,文天祥对众幕僚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什么办法?”  他们说:“一团血。”  文天祥说:“什么意思?”  幕僚说:“文大人你先死,我們随后自杀殉国。”  文天祥笑着说:“你们知道昔日有一个叫刘玉川的人吗?他与一个妓女相好,二人情意绵绵,相约白头偕老。妓女因此拒绝再接待其他客人,一心一意地对刘玉川。  “后来刘玉川及第做官,妓女也准备跟他一起走。  “刘玉川害怕她跟去,就骗她说
期刊
河北省赵县古称赵州,这里有一座柏林禅寺,在唐代叫作观音院。禅宗史上一位特别受人尊崇的大师赵州从谂(778—897)曾在这里驻锡,他活到一百二十岁,真正是个老和尚,人们管他叫“古佛”。赵州在南泉普愿门下,由“平常心是道”这样一句很平常的话开悟,这也成为他传法的要旨。  《五灯会元》中记载了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有两位僧人到赵州这里来习禅,赵州问其中一人:“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我曾经来过。”赵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