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构建探索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xffx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一项重要大学教育课程,旨在帮助新生加深对学校的认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试图了解新生的实际状态,并分析其对入学教育的需求,最后从入学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考核等方面构建一套规范的入学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02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因此高校如何确立适应社会的人才教育模式不仅成为了高等院校,更成为了整个民族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学一年级是衔接高中时代与大学时代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整个大学期间最为关键的阶段。因此,对大一新生展开入学教育,以帮助大学新生能够尽快地转变人生角色,调整学习和思想状态,全力投入火热的大学生活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对安徽大学2009级大一部分新生的调查,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试图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为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入学教育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与结果分析
  
  本调查选取了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法。一共发放问卷401份,回收有效问卷490份,回收率为97.26%。问卷调查对象中,图书档案学占18.21%。公共管理占33.85%,物流管理占22.05%,人力资源管理占9.4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占16.41%;男生比例是47.56%,女生比例是52.44%;来自城市的有30.81%,农村的占69.19%。
  2.1 思想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当今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是否赞成“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观点时,62.18%的新生完全不同意,23.06%的新生基本上不同意,6.74%的新生不能确定,5.18%的新生基本上同意,2.85%的新生完全同意。显然,大都数人都不赞成这一观点。对于是否赞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时,1.29%的新生完全不同意,1.55%的新生基本上不同意,2.06%的新生不能确定,29.38%的新生基本上同意,65.72%的新生完全同意。从数据显示来看,绝大多数的新生都赞成这一观点。以上可以说明大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能够明辨是非。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乱扔垃圾、口出脏话、对党的漠视等等现象也并不少见。因此,思想道德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2 生活适应能力较强
  从高中跨入大学,方方面面都面临着转变,首先就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国外一些研究认为,高校新生心理适应主要是生活的适应和人际关系的适应。[1]本调查得出的数据却恰恰相反,如表1是大一新生对自己独立能力的评价。可见,可以看出大部分新生对自己的独立能力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但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基本满意或不满意,这说明在生活中,新生还有许多事不能自理。这主要与中学时代所形成的行为习惯有关。中学时代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闲暇时间做家务,从而形成父母包办的习惯。然而到了大学,远离父母,一切事情都由自己打理,才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会。
  2.3 学习方向和方法不明确
  大一新生除了面临生活中的变化以外,在学习上,中学与大学也是迥然不同的。调查情况如表2和表3。由表2知,新生对于课程的转变有些应接不暇。在大学里,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都是必须要修满相应的学分的,但是显然大一新生对于这些课程了解都比较浅显甚至完全不了解。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中学时代每年学的都是相同的课程,而且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而到了大学阶段,所有的课程都是自己选的,如何选、怎么选就成了学生非常头疼的事情。表3中,选择不能确定和基本上同意的同学占到大多数,这反映出大多数的新生对于学习的目标时还不够明确,基本上处于一种迷茫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从高三到大学,或许还沉浸在某种喜悦之中,没有任何压力,也丧失了追求的目标。
  2.4 社会实践认同度较高
  大学与中学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大学处于社会的边缘,是接触社会的一个纽带,因此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问卷中问及到大学新生对于勤工俭学的态度,结果见表4。可见,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勤工俭学不会影响学习,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处理实践与学习的关系,也赞成这种实践活动。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不能确定”,这说明还有部分同学不能确定这一实践活动,尚处于彷徨时期,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于勤工俭学不甚了解的缘故。在问及学生理想的学习方式时,有65.81%的学生都选择“在实践中学习”,他们认为实践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肯定社会实践的作用。
  2.5 人生规划不明确
  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时代是他们走上社会之前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驿站,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也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2]因此,大学新生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以学习为中介的新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调查问卷中,对于“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了规划”,统计结果显示如表5。可见,只有极小部分新生制定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按照目标去做,而剩下绝大多数的新生却没有制定规划,即使制定了也没有按照预期目标努力。这一结果与上述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是一致。因此,如何帮助大学新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树立人生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成功大学教育和良好学生工作的开端和基础,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所以,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保证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3.1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1.1 大学入门教育
  这部分教育里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高等院校的概况介绍,学籍管理、教学常规及相关规定的教育,大学生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条例的教育,各项评优、测评和奖励办法的介绍,贫困生的优抚政策介绍、安全常识教育以及最基本的礼仪教育。
  3.1.2 思想政治教育
  这部分教育主要包括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入党启蒙教育等等。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大学阶段正处于发展期,在入学的系列教育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是各项教育的中心内容,其它教育要围绕中心展开。[3]入党启蒙工作主要是要求基层党组织积极向新生介绍党的相关知识,引导新生政治上进步,向党组织靠拢,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入党,并且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处处勤勉自己,努力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1.3 专业教育
  这里所指的专业教育不仅包括专业思想教育,还包括学习方法教育。在专业思想教育中,要着重介绍本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相关专业课程安排、科研情况、专业的发展现状、就业趋向等等。学习方法教育主要是引导新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观念,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习惯,完成从高中被动的学习模式到大学积极主动学习模式的转换。
  3.1.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所进行的设计和规划。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需要对个人的特质、职业环境进行探索,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并建立生涯目标,进而投身到职业生涯当中,最终获得自我实现。[4]进入大学后,新生往往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混混沌沌过了四年。针对这一问题,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大一开始抓起,科学地引导新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充分认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在制定规划时不能好高骛远,以免制定了计划却无法实施。
  3.1.5 个性化教育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气质、兴趣等等各不相同,因此高等教育一定要注意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这里的个性化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教育。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问题也更加突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首先要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个人心理档案,然后开展各种心理健康讲座,宣传各种相关知识,为大学学习和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生活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的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扩大人际交往等。
  3.1.6 社会化教育
  高校的社会化教育是指为了保证高校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按照社会对合格人才的定位而确立目标,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完成人生的重要过渡。这里主要指的是军训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军训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有利于树立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荣誉感。社会实践教育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只会死读书的大学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在学习之余或在学习中加入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3.2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方式体系的构建
  3.2.1 集中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
  大学新生入校后,一般要集中3~4周的时间进行集中的入学教育。长期教育则是对集中教育的有力补充。因为在短短几个星期中,不可能向学生灌输太多的知识,而且有些教育并不能在短期内收效,因此必须结合长期教育对新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应有的目标。
  3.2.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作为教育主要载体,进行入学教育当仁不让,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家庭在教育中所充当的角色。学校教育主要是进行大学入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人生规划教育、个性化教育以及社会化教育。而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5]在这里主要指学校在开学初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并且就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家庭的力量来影响孩子,并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3.2.3 团体辅导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团体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6]大学新生刚入校,进行团体辅导有利于新生交流感情,扩大交际圈,同时还能节约教育的成本。但是在进行团体辅导的同时,还应针对新生个体的不同,展开个别教育。只有把团体辅导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才能做到节约成本的同时面面俱到。
  3.3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考核体系的构建
  在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应对这一学期的成果进行评价和考核,只要经过认真的考核才能促进入学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一方面,对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考核。要把人学教育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主要对相关部门职责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采取院系相互评比打分或者学校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进行。另一方面,对新生的考核。可以将新生入学教育设置成一门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学分1分,考核方式以辅导员为主考人或召集人,采取各种活动出勤率、参与讨论的次数及活动总结或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并将其加权平均作为分数。
  
  4 结语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对高等院校的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符合高等教育目前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新生的实际需求。高校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高校新生入学体系势在必行,但是该体系并非一层不变,还应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特点等因素不断变化。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深入研究,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该体系,才能最终把这项工作落实好。
  
  参考文献
  [1] TRACEY TJ,et a1.College student distress as a function of Person environment fi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J].1984,(9):201—210.
  [2] 李学明.大学新生角色适应与定位教育探讨[J].世纪桥,2008(7):102.
  [3] 王红霞,刘小平.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J].西昌学院学报,2008(3):131.
  [4] 韩争艳.与时俱进地创新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J].高等教育在线,2009(9):121.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81.
  [6] 卢文学,姜红娟,罗尔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新概念[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1:199.
其他文献
大多数人秉持着一个人违反了规范,且造成了危害后果就要对此负责的观念,因为在一个行为人“犯错”、受害者权益因行为人的行为遭受侵害的事件中却无人担责,无论是从惩罚行为人的错误行为,还是应该给受害者及其家属一个交代,又或是要平息社会大众对于受害者的怜悯和对于肇事者的愤怒的角度来说,这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目前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对于过失犯采用结果归责的普遍现象,只要危害后果由行为人引起,法院便判定结果归责于行为人。但是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能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让人生疑的。立法者设定一项规
撤销仲裁裁决是法院对仲裁活动事后监督的方式之一,也是仲裁当事人穷尽仲裁手段后寻求司法救济的重要渠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撤销仲裁裁决程序的完备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法院充分发挥监督和支持仲裁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检视中国关于撤销仲裁裁决程序,可以发现该程序总体上呈现出立法不完善、司法适用不规范的特点。集中表现为该程序在设计上,忽视了程序本身的价值理念,仍坚持以效率为其基本价值遵循;对该程序机理变化把握不准确,试图以诉讼和非诉简单的二元化标准定位其性质,并确定以非诉审理模式为程序设计理念,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是贸易当事人仲裁的最终目标,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亦是当事人选择仲裁的应有之意。在《纽约公约》的规制下,主权国家依据各异的法源形成的内国法进行的司法实践依旧给国际裁决的承认执行带来了不同的声音。《纽约公约》第5.1条赋予了仲裁地法院以撤销权的同时,其中的“may”也给了执行法院去承认执行已撤销裁决的剩余裁量权。诸如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国法院行使剩余裁量权去承认执行了已被仲裁地法院撤销的国际裁决,此行为打破了理论界对承认与执行标准的传统认知。
  剩余裁量权在已撤销国际裁决的承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公共事件中日趋凸显的图像牵引现象,本文聚焦于学术考察层面稍显研究不足的图像赋权议题,希望根植于本土经验,深入到具体的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以及法律法规层面探讨图像表达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图像作为一种重要的赋权工具,承担着生产概念、阐释缘由、塑造舆论的传播重任。另一方面,图像来回穿梭于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针对公民的权利生活而言,行动者借助图像所赋予的权力与被挖掘的潜能,进行诉求表达以维护、救济个人合法权利,即维权事件;针对国家权力而言,行动者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制约公权力,即舆论
【摘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企业能力系统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本文认为企业的能力系统主要包括战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财能力四个方面,并阐述了企业能力系统如何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条件下保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能力 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
期刊
【摘要】物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问题一直以来颇受业界关注,通过对周宁上海钢市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现状的调研,针对其在实际中存在的认识、管理机制等诸多问题,提出或许有效之解决方法,提高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人员素质,完善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提升服务质量,以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钢材专业市场 物业管理 人力资源 周宁 上海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
期刊
【摘要】教学评估是从机制上促使高等学校重视并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提高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推动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本文通过对建立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作用、必要性和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 教学评估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
期刊
【摘要】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当今时代提出的战略性需求,也是高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这种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和创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学生以学为主的情况下,科研能力培养客观上与之存在着时间上的冲突,而结合课程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可以确保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合理协调发展。  【关键词】科研训练 体制与机制 人力资源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01    我非常喜欢看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除了对艺术家们的崇敬和渴望对其了解之外,更多的是感动于整个节目自始至终洋溢着的真诚。不难发现朱军每次都是用心去说,用心去问,才使得接受访谈的艺术家真情流露,所以出现了一系列动人场面,时常感动得台上台下所有人泪水涟涟。正是有了朱军的真心问话,才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工作者十分注重智慧性的开展教学工作。高校教师相比之下则较少探讨教育智慧,对教育智慧的重视不够。但是高校教师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要提倡和引导教师注重教育智慧;第二课堂的开展要求高校教师具备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想成为智慧型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灵活应用本专业知识的能力,必须对正确理解高等教育职业的性质,必须对学生有真诚的爱心,必须善于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高校 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