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将谱写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崭新诗篇,让农村更加美丽、农业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庶、生活更加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转化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战略决策。“振发兴盛,增强活力”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将谱写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崭新诗篇,让农村更加美丽、农业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庶、生活更加幸福。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乡村旅游要有新作为、大作为。在乡村文化振兴上发挥引领作用。乡村美,首先是文化美;乡村振兴,文化引领;乡村旅游,文化为本。目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乡村文化凋敝甚至“消失”的问题,乡村旅游担当着保护和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要更加注重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乡村民俗、乡村非物质遗产,以更加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让人们体验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在共兴共享的乡村旅游中发扬光大,再续辉煌。在生态生产生活上发挥促进作用。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关键在于保护农村生态、发展农业生产、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事实证明,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实现了“农村增美、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转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聚焦,有更多担当。在乡村旅游扶贫上发挥推进作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业打造成地区性的支柱产业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要把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精准发展、集聚发展、加快发展;让农民既是乡村旅游的建设者、经营者,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得益者、乡村美好生活的享受者。同时,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也将为城市居民和旅游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乡村生活,进而促进和增加乡村旅游生活消费,必将大大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一起奔小康”的步伐。在城乡一体发展上发挥融合作用。提升乡村的自身价值,实现“三农”要素的重新定位和组合,促进城乡之间资本、人力、知识、消费等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和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使得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城乡之间各种要素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农民身份、职业的转换和“就地城镇化”,吸引城市居民融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的幸福事业。同时,在乡村旅游中,农民实现与城市文化、生活的交流,城市居民实现“回归乡村生活”的梦想。乡村旅游在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融合作用将日益显现。十九大报告两次提到乡村振兴,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对乡村振兴做了总体要求。乡村旅游通过提供旅游接待服务,满足市民观光、度假、娱乐、体验乡村生活和乡村情趣等需求,带动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以下方面:(一)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转变乡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入结构和生活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户家庭收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首先,传统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特征,乡村旅游都具备。乡村旅游中,游客享用新鲜食物,品尝绿色蔬菜,体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分享农民当地娱乐活动。对于农村新鲜的瓜果蔬菜、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游客有足够的消费热情;对农民来说,游客到乡村来购买农副产品可以省下运输和时间等交易成本,并且收款及时。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刺激农产品流通。其次,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口多的特征。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直接带动种养业的发展,而且能带动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工艺美术品及餐饮服务业消费,为目的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非农收入,改善乡村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向农业和非农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结构转变,从而实现三大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带动乡村产业兴旺,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包括环卫一体化、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一揽子治理措施,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实现村容整洁。在改善和提高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项目。观光农业将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休闲旅游结合,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为人们提供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为乡村农业观光旅游的一道风景。尤其是以城市近郊的采茶、赏花、摘果,享受田园乐趣为主题的亲子游十分火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起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成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提升目的地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旅游即生活的今天,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旅游,说到底是在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是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优化乡村生活环境、丰富乡村生活产品、拓展乡村生活空间、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上更有作为,在创造美好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担当起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使命,有新作为、大作为,乡村旅游需要新思维、新举措:实施集聚发展,创造美丽的乡村生活空间。在乡村振兴的大局中,聚焦“农村农业农民”,关注“生态生产生活”,在发展路径上要实施集聚战略,把传统村落、美丽乡村、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特色庄园、田园综合体、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度假区等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整合城乡各种要素集聚发展,创造更多的美好乡村生活空间,让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集聚发力。注重产业培育,提升供给和带动双重效应。产业兴,旅游兴,农村兴。把握人们对于美好旅游生活需要的变化和升级,以“乡村+”“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在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产业;通过“+文创”“+电商”“+养生”“+养老”“+体育”“+健康”“+研学”“+文艺”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培育多样化、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业态。在增加乡村旅游有效供给的同时,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乡村振兴中多做贡献。激活发展主体,实现乡村旅游的共建共享。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乡村旅游要有新作为、大作为。在乡村文化振兴上发挥引领作用。乡村美,首先是文化美;乡村振兴,文化引领;乡村旅游,文化为本。目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乡村文化凋敝甚至“消失”的问题,乡村旅游担当着保护和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要更加注重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乡村民俗、乡村非物质遗产,以更加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让人们体验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在共兴共享的乡村旅游中发扬光大,再续辉煌。在生态生产生活上发挥促进作用。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关键在于保护农村生态、发展农业生产、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事实证明,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实现了“农村增美、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转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聚焦,有更多担当。在乡村旅游扶贫上发挥推进作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业打造成地区性的支柱产业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要把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精准发展、集聚发展、加快发展;让农民既是乡村旅游的建设者、经营者,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得益者、乡村美好生活的享受者。同时,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也将为城市居民和旅游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乡村生活,进而促进和增加乡村旅游生活消费,必将大大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一起奔小康”的步伐。在城乡一体发展上发挥融合作用。提升乡村的自身价值,实现“三农”要素的重新定位和组合,促进城乡之间资本、人力、知识、消费等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和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使得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城乡之间各种要素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农民身份、职业的转换和“就地城镇化”,吸引城市居民融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的幸福事业。同时,在乡村旅游中,农民实现与城市文化、生活的交流,城市居民实现“回归乡村生活”的梦想。乡村旅游在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融合作用将日益显现。十九大报告两次提到乡村振兴,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对乡村振兴做了总体要求。乡村旅游通过提供旅游接待服务,满足市民观光、度假、娱乐、体验乡村生活和乡村情趣等需求,带动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以下方面:(一)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转变乡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入结构和生活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户家庭收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首先,传统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特征,乡村旅游都具备。乡村旅游中,游客享用新鲜食物,品尝绿色蔬菜,体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分享农民当地娱乐活动。对于农村新鲜的瓜果蔬菜、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游客有足够的消费热情;对农民来说,游客到乡村来购买农副产品可以省下运输和时间等交易成本,并且收款及时。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刺激农产品流通。其次,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口多的特征。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直接带动种养业的发展,而且能带动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工艺美术品及餐饮服务业消费,为目的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非农收入,改善乡村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向农业和非农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结构转变,从而实现三大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带动乡村产业兴旺,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包括环卫一体化、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一揽子治理措施,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实现村容整洁。在改善和提高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项目。观光农业将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休闲旅游结合,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为人们提供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为乡村农业观光旅游的一道风景。尤其是以城市近郊的采茶、赏花、摘果,享受田园乐趣为主题的亲子游十分火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起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成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提升目的地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旅游即生活的今天,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旅游,说到底是在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是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优化乡村生活环境、丰富乡村生活产品、拓展乡村生活空间、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上更有作为,在创造美好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担当起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使命,有新作为、大作为,乡村旅游需要新思维、新举措:实施集聚发展,创造美丽的乡村生活空间。在乡村振兴的大局中,聚焦“农村农业农民”,关注“生态生产生活”,在发展路径上要实施集聚战略,把传统村落、美丽乡村、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特色庄园、田园综合体、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度假区等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整合城乡各种要素集聚发展,创造更多的美好乡村生活空间,让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集聚发力。注重产业培育,提升供给和带动双重效应。产业兴,旅游兴,农村兴。把握人们对于美好旅游生活需要的变化和升级,以“乡村+”“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在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产业;通过“+文创”“+电商”“+养生”“+养老”“+体育”“+健康”“+研学”“+文艺”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培育多样化、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业态。在增加乡村旅游有效供给的同时,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乡村振兴中多做贡献。激活发展主体,实现乡村旅游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