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国际事务学学科价值述略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i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事务学具有相对独立的学科特点:强调技术性和应用性,淡化理论性;强调公共事务性,淡化政治性和民族性;强调学科专业的开放方向,淡化专业的自我封闭倾向。作为本体论基础的国际事务学强调“以公管公”,优先关注“国际重大但不紧迫问题”,致力于角色扮演实践,以国际问题为导向,具有相对独立的本体特征。
   关键词:国际事务学;本体特征;差异;就业优势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与1987、1993、1998前三次修订不同的是,本次修订版专业目录在“政治学类”之下增加了编号为030204T的“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学”特设专业。关于该专业的学科特征与性质,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注意。2011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先获批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学专业设置,并于2011年迎来第一批本科生,比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早一年。随着该专业进入教育部特设专业目录,在国内出现了新建该专业的“小高潮”。暨南大学、湘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等等高校纷纷设立国际事务学专业,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通常是国际事务学专业特征是什么?它仅仅是过去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的换汤不换药吗?或者是这些专业的修修补补?又或者有相对独立的本体特征?本文认为,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以下行文简称国际事务学专业)是一个与国际关系专业、国际事务专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专业,具有相对独立的本体特征。
   一、国际事务专业和传统国际政治学科的差异
   国际事务专业和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无疑共同点居多,而不同点较少。国际事务专业更为接近国际关系专业,而更加远离传统的国际政治专业。但是国际事务学专业和传统的国际关系专业相比,增加了“国际事务”这个词语,并置于“国际关系”词语之前,反映了国家的教育导向。具体来说,国际事务专业和传统国际政治学科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强调技术性和应用性,淡化理论性
   国际关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与西方同行的研究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纵向相比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国际关系专业学科状况,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青壮年时期。表现在:产生了一批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的国际关系学者,如王逸舟、秦亚青、时殷弘、倪世雄、阎学通等,并产生了质量并举的青壮年学者梯队;初步编著了一系列方法论、本体论的教材,在国内外出现了大量颇有影响力的国际关系著作;由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坚持的方向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要维持学科的自尊与独立,必须提高学科介入的‘门槛’”,因而初步形成了国际关系专业特有的概念操作、理论逻辑和研究路径,形成了独立的专业特征,等等。由于国际关系学者在该专业的多年发展中,注意提高学科的准入门槛,因此高度关注科学性特征,进一步使国际关系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向理论化、精英化方向发展。国际关系专业走向独立的学科特征,对国际关系专业的发展和成熟是一大幸事。但也带有一些弊端,即对本科专业和社会需求而言,应用性和技术性才是主导方向。在强理论性、强科学操作性思路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在就业市场陷入了应用性困境。尽管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生就业难是大学生找工作难的整体社会环境决定的,但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带着“国际”字号光环的国际关系专业在就业上应相对较好才符合逻辑。这些问题表明,政治学类下设的各个专业,应进一步对本科培养和研究生培养进行区分。国际事务专业的出现,适应了这一需要。有学者认为,“‘地方化’、‘次国家化’、‘非政府化’或‘公共政策化’的国际关系研究,是我国国际关系研究有待开拓的新领域,也是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生日后就业竞争力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国际事务专业进一步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注重将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本科生也能够进行的操作实务,将相对发展成熟的国际关系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二外强调国际事务专业的外语特长,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强调与滨海新区取向结合,都是国际事务专业灵活地与应用需求贴近的写照。
   (二)强调公共事务性,淡化政治性和民族性
   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外交学专业等等都带有公共事务的特征,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习惯将国际社会按照活动主体区分为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国际政治专业一般是指国家间活动,而外交学则以一国政府为活动主体开展对外活动。这些与国际关系专业包含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社会个人有着显著不同,表现在国际关系专业对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社会个人作用的强调上。从国际关系专业中进一步区分出来的国际事务专业继承了国际关系专业这一取向,进一步淡化政治色彩,将带有国际公共性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强调国际社会中的共性问题,超越传统的国家利益,关注国际公共利益。这一点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保护更多的国际公共利益,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有着较强的逻辑联系。
   (三)强调问题的解决导向,淡化问题的解释倾向
   如果说,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意识形态上影响到执政党的文化取向,那么“经世致用”等口号则反映了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实用思维。从传统和现实、上层与民间等多个维度来审视,要求国际关系学科不仅仅要试图解释国际问题,而更要试图解决国际问题,提供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全球治理,则是对国际关系专业提出了“深化和扩展”的更高要求。从中国古典思维去理解,以往国际关系专业追求“道”,那么国际事务专业则倾向于如何使用已经初步“悟”到的“道”来实现儒家所言的“出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国际关系使用各种规范理论进行阐释,使人获得知识。而对于这些知识,应进一步关注其应用价值,使之向政策学、管理学渗透。
   (四)强调学科专业的开放方向,淡化专业的自我封闭倾向    国际关系专业从改革开放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强调独有的学科特征,也从历史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借鉴了不少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国际关系专业初步形成独有的学科特征,提升了学科准入门槛的同时,也逐步带有自我封闭的倾向,这不利于国际关系学科的深入发展。国际事务专业尽管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但国际事务专业横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多个学科,将它们对于国际公共事务问题的思路、模式和方法统筹于国际关系之中融合、转化、提升,成为国际事务特定的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从而出现国际关系理论统筹各学科的“位居其上”的局面,进一步将国际关系研究成果反馈回它在发展历程中所借鉴的那些学科,进一步相互交叉和融合,促进专业的开放,而降低专业的自我封闭倾向。
   除了以上几个差异外,国际事务专业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等专业的差别,还在于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和中国教育政策的导向发生了变化。国际事务专业更加强调中国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塑造和应用。与国际关系专业学者的“参谋”传统不同,国际事务专业培养的是既具备国际关系专业知识,又能直接从事国际公共事务的管理型人才。也就是说,尽量减少国际关系专业与社会具体事务脱节的程度,使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就受到一定的职业化实践训练。
   二、国际事务专业的若干性质
   以上的特点,是国际事务专业与相近专业的若干差异。在这个基础上,作为国际事务专业的本体基础——国际事务学还有一些独有的特点。试总结如下,以便读者加深对国际事务专业的理解:
   (一)国际事务学强调“以公管公”
   在国际活动中,外交学倾向于从国际社会满足国家利益的需要,可谓是“以公益私”,而国际事务学则与之相对,强调借助于国际公共组织,包括国际政府间组织和跨国非政府组织来应对、管理国际公共事务,着重于“以公管公”,在实现国际公共利益的过程中符合道义地实现国家利益,使国家利益“取之有道”。这也是阎学通“道义现实主义”所主张的内容。
   (二)国际事务学优先关注“国际重大但不紧迫问题”
   国际关系学者将国际问题区分为“第一类是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第二类是重大但不紧迫的问题,第三类是无关全局但紧迫的问题,第四类是无关全局并且也不紧迫的问题”等四类。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外交学,特别是国际危机问题倾向于解决“重大而紧迫”和“次要但紧迫”问题,那么国际事务学则除了这两个问题外,优先关注“重大但不紧迫”的问题。例如北京雾霾,在短时间内不会立即造成大量人员死伤,因此其紧迫性远远不如叙利亚内战和乌克兰危机。但是雾霾作为环境政治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具有国际公共事务的长远效应。在国际政治关注传统安全的基础上,国际事务学将跨国领域的非传统安全作为自己的优先考虑对象。
   (三)国际事务学致力于角色扮演实践
   由于国际事务专业强调应用性与技术性,因此在授课方式上,国际事务学致力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开展角色扮演。例如通过“外事礼仪”课程,教学者亲自演示礼仪的过程,甚至具体到外宾接待中的调酒、打领带等操作性细节。通过模拟联合国、模拟商务谈判、模拟外宾接待等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体验,积累他们从事国际公共事务的经验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国际事务学还聘请高端国际事务人才来为学生授课。
   (四)国际事务学对国际问题导向的结构性调整
   由于国际事务学面向国际社会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因此国际事务学也和相近专业相同,紧跟国际热点问题,但是在结构方面有所调整。除了国际热点问题外,国际事务学除了继续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外,也较多地关注国际长期、重大但非新闻焦点的问题,避免国际事务学受到媒体议程的操控。
   三、国际事务专业发展的若干障碍与问题
   国际事务专业作为新设置的专业,有着显著的知识储备和政策环境优势。它建立于国家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需求上,有经过长达三十年改革开放环境的哺育。它的天然优势还在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发展已接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人才、教学经验。尽管具备了以上的优势,国际事务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若干障碍和问题。
   (一)国际事务专业和国际关系专业在培养层次上的如何衔接
   由于本科生并非都直接从事外事活动,而是由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这些继续深造的学生如果也以应用性为主要方向,那么很显然不符合国际关系专业科学化、拔尖化的需要,因此从考研需要以及学界认可度而言,国际事务学的培养应相对二元化,一方面对有考研需要的学生在理论素养方面提出较高要求,另外一方面对直接就业的学生着重培养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国际事务专业如何不简单地办成国际关系专业的重复
   由于国际事务专业与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密不可分。如何避免把国际事务专业办成国际关系专业的简单名称改变,而不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法方面做认真细致的改革,那么国际事务专业就成了国际关系专业的附属品,而不具有独立的专业性质。由于国际关系专业在该领域中占据绝对的学缘、人才、资金优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既有专业利益格局”。如何超越专业利益形成的优势格局,难度甚大。
   (三)如何形成全国性的国际事务专业共享平台
   在国际关系专业的多年发展中,教师们通力合作,把分散的科研能力团结起来,形成拳头效应是保证国际关系专业建设成效的基本经验。但是国际事务专业是否能和外交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专业一样,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学科群和集体优势,建设诸如“外交学年会”等全国国际事务专业交流机制,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在建立 “国际事务学年会”,合办“国际事务学研讨会”,增强影响力方面,国际事务专业尚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当然,国际事务专业作为一门在大陆地区新兴的专业(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早已设置有该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收国际事务专业学生的过程中,与传统的国际政治专业相比,生源质量、社会评价都有极大的提升。这说明,加强国际事务专业的教学研究、本体论研究迫在眉睫。国际关系学界要抓住这一时机,继续推进国际关系学科向纵深发展,不辜负国家、社会,特别是师生们的期望。
   参考文献:
   [1]魏姝.政治学研究领域学者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年)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2).
   [2]苏长和.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J].国际观察,2005(04).
   [3]李晓蕾.经济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
   [4]张纯.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趋势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5]王文.中国国际关系学面临三大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5-06.
   [6]庄礼伟.涉外公共政策: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J].东南亚研究,2004(03).
   [7]马克思.费尔巴哈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张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清华路径[J].国际政治科学,2012(12).
   [9]冯维江.全球治理宜分轻重缓急[J].世界知识,2011(23).
   *本文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年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促进计划项目之研究生公共课质量提升工程(课程名《国际经济与政治》)资助。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国际政治系、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员工沉默行为开始逐渐引起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文章通过相关文献研究,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从个体行为、组织环境和个体认知三者互动的观点出发,以心理授权为中介变量,提出了变革型领导与员工沉默行为关系的理论框架,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推论出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对员工沉默行为及其三个维度均有负向影响,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沉默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沉默行为;变革型领导行为;心
期刊
摘要:山丹汉明长城是河西走廊长城之最,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其包容的军事防御、商贸流通、历史文化、文化旅游等价值却历久弥新,启迪我们沉思遐想,探索研究,保护开发。   关键词:“露天长城博物馆”;时代价值   甘肃省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县城三面环山,东部为郁郁葱葱焉支山地区,南部为山势陡峻祁连山地区,北部为峰峦屹立龙首山地区,山丹汉明长城即由焉支山北麓的“锁控金川”峡谷,自东向西蜿
期刊
摘要:在国内,伴随着企业“跳跃式”的发展,一些“快起快倒”的企业不断出现:巨人集团、三株集团、红高粱快餐等等。众多为大众追捧的企业纷纷倒闭,其原因大多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而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甚至资金流断裂。文章作者从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出发,结合企业财务风险的常见类型,并基于财务风险的基本识别方法,探讨应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识别;管理对策 
期刊
摘要:文章以北京市A高校14个院系的406名大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实证探索了大学生对于自我认知概念的了解程度、了解时间、了解渠道、重要性及实施障碍,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自我认知;大学生;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转型期,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变革不断推进,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而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
期刊
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号角,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活力。文章将从改革观念、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环境三个角度分析石油销售企业在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面临的困境,并就如何搞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石油销售企业;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思想认识;内部管理;外部环境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上海、深圳、四川等省市国有企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接触了解到的企业,从风险认识与防范偏差上总结原因。对风险认识偏差方面,就出口贸易企业对风险基本理论知识缺乏总结归纳,并从企业出口贸易业务面临的风险类别、属性、逻辑关系分析企业认识偏差;对风险防范偏差方面,从经营侥幸心理、财务安排管理、外部风险工具利用等方面总结分析,最后以信用风险为例具体分析出口贸易企业风险防范误区。   关键词:出口贸易;风险;认识防范;偏差   虽然1895美
期刊
摘要:地处四川省欠发达地区的达州市,小微企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因此,要积极探索加快达州市小微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对推动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达州市;小微企业;制约因素;发展途径  地处四川省东部欠发达地区的达州市,近年来小微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在推动本地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达州市小微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本文对达州市小
期刊
摘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推进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贵阳市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物量表)编制试点工作为例,在掌握编制试点对象、内容及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编制试点调查工作,经过内业判读、外业核实、数据整理等阶段形成最终成果数据。最后,通过白云区林业自然资产资产负债表(实物量表)编制试点工作对贵州省林
期刊
摘要: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 “一村一品”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降低了农业风险,提高了农户致富能力,极大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使农户的收入水平逐年稳步提升。文章在分析了成都市双流县胜利镇桂花村和永安镇白果村 “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后,认为 “一村一品”发展是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农户融资困难、风险规避机制缺乏以及农户整体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成为
期刊
摘要:根据国际金融的理论,国际收支状况与外汇汇率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即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会影响汇率的变动,而汇率的变动又会影响国际收支的状况。国际收支以经常项目为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又以进出口额为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文章通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上述理论并作相关的分析。得到了出口额的变动对汇率的变动是负向的且长期存在,而进口额对汇率的变动影响时正向的,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影响时长期存在的。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