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材设计构想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131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语文教材可以从“读”、“说”、“写”三个方面进行架构。在内容设计上突出“必需性”,在知识量上突出“够用性”,在效果上突出“好用性”。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材;读;说;写
  作者简介:谷荣(1981-),女,河北保定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徐俐(1957-),女,河北玉田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甘肃 兰州 73006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教研基金项目(J08-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9-0120-02
  
  一、定位高职语文课程
  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学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专家将语文的功效概括成三种:一是它的基础性、工具性,学习大学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它的审美性,学习大学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学修养;三是人文性,学习大学语文可以增进学生的文史知识,承袭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人文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高职语文课程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要求与普通高校一致,高职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上述功能。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要求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决定了高职语文课程在功能上的特殊性:高职语文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语文的能力,摆脱高中语文教学的应试教学弊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想自由空间,激发其创造精神。因此,高职语文既与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有所区别,更不能混淆于高中语文。高职语文的定位应该是:与普通大学语文相比,在内容上突出实用性价值,弱化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技能培养;与高中语文相比,注重体现知识结构与专业课的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服从于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办学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专业课和就业方向,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服务,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读、说、写训练,在实训中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充分发挥它的实用功效。高职学生在完成这一学科的学习后,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应用语言文字为专业服务。
  二、定位高职语文教材
  高职教育学制较普通高校短,多为2~3年;多是专科批次招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实践。客观上来讲,这些原因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低于高校本科生。加之部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目标的学习往往让学生急功近利、视野狭窄,形成了浮躁的学风和追名逐利的风气。这种情况反映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就表现为,为培养毕业生应用能力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操作技巧为师生们所重视,而未与就业直接挂钩,无助于直接换取市场优势,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的文学审美情趣、人文素养以及文化底蕴受到忽视。很多高职院校以《应用文写作》代替《高职语文》就是这种情况的表现,这在根本上是与高职语文教学之最终目标相背离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很普遍,那就是将高职语文教学等同于文学作品精读,将高职语文教材编写为各种各样美文的汇编。笔者并不否认这类教材可以刺激学生的审美敏感性,提高审美认知能力,在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文学精品,让高品位的阅读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但就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而言,仅有这样的功效显然并不完备。
  以上分析说明,进行科学、准确的教材定位是当前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一本合格的高职语文教材必须在“读”、“说”、“写”三个方面进行架构。在内容设计上必须突出“必需性”,在知识量上突出“够用性”,在效果上突出“好用性”。以“读”、“说”、“写”三个方面的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学习完高职语文课程后既能够有能力阅读、欣赏文学作品,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应用语言文字为专业和工作服务。
  1.“读”的方面
  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口语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水平较低(上述现象也普遍存在于高等院校,理工科高等院校尤甚)。高职语文的首要功能就要以篇章为载体介绍文学及文学史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文学的巨大成就,认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学意义和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等。因此,高职语文教材需以文质兼美为选文标准,兼顾古今中外,不以古代文本作为文学部分的全部内容,可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三部分,并特别选择影响当今世界文艺思想潮流的、代表近现代文学精华的作品。在提升学生美的感悟和鉴别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平衡地拉伸其思想的宽度和深度。
  此外,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个缓慢的过程。单纯依靠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目的的。因此,高职语文在进行课堂讲授的同时也承担着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责任。应充分调动学生独立品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情,给他们留下作为鉴赏主体对作品的再度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在教材设置上要考虑那些容易让学生引起阅读兴趣的作品,刺激学生课下自己找书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教材在设计过程中,可将选文分为精讲和泛读两部分。精讲内容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泛读部分则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为主。选用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的文本或著作。只有实现课堂内外阅读的良性互动,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成倍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才会突飞猛进。
  2.“说”的方面
  很多高职教材将“说”定位在演讲、辩论、谈判等较高层次的语言运用能力上,却忽视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载体——普通话。在当今社会中,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已经无需多言。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能够进行演讲、辩论、谈判固然锦上添花,而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却无异于雪中送炭,因此,在“说”的部分,教材可以紧密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进行以声母训练、韵母训练、声调训练、音变训练、朗读训练、说话训练为主的实际训练,达到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完成普通话测试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或以实训的形式教授演讲、辩论、谈判等内容;或开设相应的选修课;或通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多种形式,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写”的方面
  传统教学方式中刻板的介绍格式、功能和写法让许多同学对应用文写作有这样的误区:应用文无非就是行文格式,内容呆板,枯燥乏味,没什么好学的。而实际上,应用文是今后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是各行业、各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高职语文应结合专业课重点培养学生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在教材的编排上,可以强化实践课程学习,对于格式、功能和写法等理论知识作一般性介绍,将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力求让学生在实训中尽可能多地掌握各项应用写作技能。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例文或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文本,进行模仿写作,随后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熟悉应用文的格式,领悟各类文体的写作思路和一般格式,最后,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达到写作自如。这样的实践教学,可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从而接近或实现零距离就业,真正实现应用为主、能力为本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此外,应用文种类繁多,高职语文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应选择那些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文体,除了一般常用的行政公文之外,可加入简报、计划、总结等事务文书写作;申请书、感谢信、自荐信、个人简历等公共关系文书写作;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合同等经济文书写作;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大学生实用文书写作;申论写作等等。这些内容切合高职学生实际,实现学习与生活、工作的同步化,在保障语文教学本身的趣味性与指导性的同时,使其更具人性化、生活化、个性化特点,从而在保障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高职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应是学生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共同发展下的全面提高。学生在人文教育的引导下,在感受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发现文学之美,以更愉悦的身心状态投入学习、工作,并通过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更好地与人交流、协作,进一步激发创造能力,这便是高职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宋群.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何在——兼述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领域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与高等农业院校有效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为例,探讨了农业高等院校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运行和绩效,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创新  作者简介:刘辉(1974-),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许慧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招生生源的相对减少,导致独立院校生源质量出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势必会给独立院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巨大压力,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文章从独立院校学生的生源现状和特点出发,阐述在这种新形势下,提高独立院校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独立院校;生源质量;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胡桂华
期刊
摘要:在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有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网格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在定义技能向量,并对用人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各个技能点的重要性分值,通过计算形成针对某一岗位群的最佳技能水平组合,为形成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网格化  作者简介:陈建松(1979-),男,浙江宁波人,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助教;张晓芹(1983-),女
期刊
摘要: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期为三年,通过3年建设和改革,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工学结合紧密、水电建筑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全国示范性专业。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认识未来工作岗位的特性,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专门开设了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水工概论与职业情景认知”。该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将生活中接触到的大坝、水闸、厂房转化为真实的生动的记忆,还应培养学生对水工专业知
期刊
摘要:工程项目融资是工程项目实施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扩大,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工程项目融资正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这也使得我国迎来了项目融资应用的新一轮高潮。立足于教学实践,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已发现问题,提出从选择合适教材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强化案例教学、引入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和加强教师素养等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提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从提高“隧道工程”教学效果角度,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着重对“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合该学科特点,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实施互动式教学,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隧道工程”教学品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选题单一、设计内容陈旧、设计方法老化、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选题创新、引入网络图等先进设计手段、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改进措施,为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改革  作者简介:张礼华(1971-),男,江苏江都人,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朱红耕(1956-),男,江苏盐城人,扬州大学水利科
期刊
摘要: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了包含多种教学模式的多维教学模式,将不同的课程知识模块融入传递接受、自学辅导、范例教学和现象分析等教学模式中,并积极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多维教学模式可以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教学法研究;多维教学模式;环境工程学  作者简介:荆国华(1975-),女,土家族,湖南龙山人,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周作明(1975-
期刊
摘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缩小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措施  作者简介:邵娟(1985-),女,河南杞县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王小丁(1957-),男,四川内江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总结了本科生科研素质及能力与社会要求的差距。研究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并将其归纳为课程体系内培养和课程体系外培养两种方式。讨论了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和保障制度,并对开展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项目;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培养途径;评价机制  作者简介:郑丽(196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