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峤青 在水墨丹青中修炼人生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身处喧嚣的闹市,还能做到清幽自得,是因为心境离闹市很远,心远地自偏。在上海长宁闹市区,就有一位“隐于市”的画者——范峤青。她家学渊源颇深,从小学画,成名于平面设计,最终于水墨丹青中找到精神归宿。她说:画匠技法娴熟,专事临摹;画师以图画为职业;画家以画扬名得益;而画者则用生命拥抱艺术,已将画画内化为生活方式与内容。
  几年前,她生了一场大病。真是病来如山倒,迫使她停掉手上所有的工作。在那之前,她是出版社资深美编,手上的设计稿件很多要限时限刻,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 结果病魔来袭,索性就休养在家。
  范峤青的祖父是中医,但艺术修养颇深厚,尤擅画兰竹。父亲原在私塾里教书,写得一手好字,画兰竹也是一绝。抗战爆发后,父亲弃文从军,在新四军罗炳辉将军麾下任职。虽一生戎马生涯,但一直钟情于古典文学和艺术。范峤青说,小时候她随父去公园,看到好看的花想摘下来,父亲就制止她,说不要摘,爸爸回家画给你。
  6岁时,她开始学画。父亲曾历任上海水上公安局局长、建工局局长等,艺术圈子里不少朋友,就常带她拜访画家,还时常去逛古董店。他们家当时住在复兴路上的“文艺大楼”卫乐公寓,是当时的文化大家聚居地,包括美协副主席吕蒙、作曲家黄准夫妇、瞿维、寄明夫妇、吴应炬、作家王若望、孙峻青、吴强、翻译家罗稷南、导演陈鲤庭等。
  范峤青回忆说,那时的邻里关系都很亲密,小孩子就在各家中串来串去,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她就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氛围中长大。十一二岁时,父亲先帮她找了美术设计公司的设计部主任杨先生教素描,后又随孟光、俞云阶先生学素描。“文革”尚未结束时,她考上上海工艺美校,跟着申石伽学山水,随孙悟音学工笔画,还有国画老师曹简楼等,都是名家。
  美校毕业后,政治运动高潮迭起,她索性先留校任教,后恰逢李俊民先生组建古籍出版社,她就去了古籍社,专职美术编辑。其间,她去北京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师从余秉楠先生主攻平面设计,但是对于画画而言,当时并未全心投入,就那么一直断断续续地画。
  文化的品性和品质对中国画非常重要。它注重品性、注重人格体验、注重一种境界。要画好中国画,除了技法基础之外,还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浸淫和参透。反过来,中国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纯净心灵、磨练品性、颐养生息。范峤青说,她以前看古文往往读不进去,在家画画后才慢慢看进去,再加上老伴章先生国学基础很扎实,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每次画画之前,范峤青都会跟老伴谈谈自己的想法,章先生就会拟出一段题记,给她一些启发和提示。一幅画,往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她就那么磨啊磨,不温不火地,试图在现代都市环境中画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蕴和意境。
  她说,自己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包括水墨山水、佛像、水墨小品等,有时候精通古文的章先生也给她出“难题”,比如最近又出了四个水墨题目,画四幅动物条屏:鹿、玄武、鹤、猿——都是带有仙气的动物。
  “生病后画画其实也是一种修炼。”范峤青说,画画成了他和老伴日常精神交流的手段,一方面释放自己,另一方面也从中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绘画让她如获新生,也促使她在水墨丹青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除了画画,范峤青还治印章,写书法,研习古典文学。她说,现在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书,很多以前自己设计装帧的书没时间看,现在可以静心研读了。她说,现在每晚睡前都会抄一会儿佛经,精神也逐渐向往悲悯和宽广。“泰戈尔曾说过: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夜之静美。这就是我向往的人生境界。”
其他文献
艺术市场中总存在一些容易归类和不容易归类的艺术家。容易归类的艺术家一般在风格、地域等方面存在共性,在市场中会形成板块效应,领头艺术家的市场表现,可以作为判断同类艺术家行情的依据,典型的如赵无极之于朱德群,陈逸飞之于写实流派,还有当代艺术里的“川军”等等。不容易归类的艺术家则更易在市场中遭遇沉浮,可能长时间受市场冷落,也可能一朝走红,而向上的势头能持续多久,依然不太容易找到牢固的逻辑。  在进入拍卖
期刊
他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代宗师,现在却逐渐回归古典。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和另一位罗伯特——罗伯特·文丘里——成为“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吹鼓手。虽然斯特恩曾说他最钦佩的建筑师是现代主义四大师中的勒·柯布西耶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但是当文丘里用一部《建筑的矛盾和复杂性》来批判建筑界居于主流的现代主义思想时,罗伯特·斯特恩却站在了文丘里一边,为之深深折服,并从现代
期刊
看到标题,读者们或会狐疑说:“这不是一场艺术盛宴吗?怎么成了赶集呢?”我这里用的“赶集”两字,并非对展览内容的描述,而是对于类似我这样子第一次参加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藏家可能会出现的一种应接不暇的感受。  这个艺术集市中有太多太多的内容要看,有太多太多的人要沟通,所以,在5月下旬香港的那一周,ART BASEL HK的确让中国的艺术界人士上了一课。  作为VIP的我,一如既往地认为这个“贵宾”和过去
期刊
有没有几千元就可以买到原创艺术品的机会?答案是有。在今年6月初于豫园万丽酒店举办的上海艺博会上,细心的客人可以在全场找到80件贴有红犀牛标签的作品,它们的价格都不超过1万元。继去年在上海花园饭店成功举办后上海城市艺博会今年又在5月底至6月初拉开帷幕。此次有来自海峡两岸共计62家画廊,占据豫园万丽酒店6、7、8三层的近70间客房,展出作品达2000多件。  在戴着红犀牛标志的志愿者的引领下,人们穿梭
期刊
张坚简介  张坚,刘海粟美术馆馆长,上海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党总支书记,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理事长,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监管专家,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教育和心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发表数十篇有关策展和美术馆管理的论文,参与主持多项艺术交流和学术活动,主编出版有数十种画册和文集。  我们得悉,2013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将于11月10日至
期刊
“70后”策展人晏思·霍夫曼出生于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虽然年轻但已在国际艺术圈享有盛誉。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他在全世界策展了30多场展览,目前任旧金山加州艺术学院沃迪斯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这位洋策展人为双年展带来了国际范儿——邀请美国“大咖”艺术家Joseph Kosuth用灯光装饰发电厂的烟囱。不过他和本土文化之间还有些“时间差”,比如认为过去举办双年展的老美术馆和新的馆址只有20分钟
期刊
在电视上,他曾常年主持《天下收藏》节目,却坚决反对一锤子击毁赝品;在舞台上,他曾访问过一代歌后邓丽君,他甚至变身为世博汽车馆和电视真人秀的总导演,跨界为商界热捧的创意顾问。而回到工作室,他会安静地欣赏周春芽送他的《桃花太湖石》,也会凝神品味启功的《赤兔追风》——专业主持人曹启泰对艺术收藏有许多不为大家所知的心得。  “结婚那一刻,每个男人都认为自己娶的是如花似玉天底下最美的女人。当然,也有不这么认
期刊
随着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全球的热映,剧中奢华的戏服和全明星阵容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而担纲男主角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藉由该片强势回归公众视线。5月13日,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基金会及佳士得组织的以保护野生动物为目的“第十一个小时”(The 11th Hour)慈善拍卖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行:上拍的33件艺术品共为基金会全球保护项目筹得3170万美元,其中13件作品的拍卖纪录被刷新,9件作
期刊
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6月初宣布艺术家玛利亚·拉斯尼克(Maria Lassnig)与马里萨·默兹(Marisa Merz)荣获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终身成就奖(Golden Lions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玛利亚·拉斯尼克(Maria Lassnig)于1919年出生于奥地利,现生活并工作于维也纳。她在过去60年中一直致力于对身体和个人的表现的探究,她的画作通常描绘
期刊
根据笔者研究,老电影海报的集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后传及世界各地。上世纪90年代,老电影海报开始在国外拍卖场频频亮相,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加入,价格也一路飙升。特别是从1990年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第一次举办较大规模的专场拍卖以来,电影海报已经造就了1300万美元的拍卖市场总额,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收藏门类。之后,世界两大著名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每年都会推出各个时期的经典海报,创造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