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县域香蕉产业的发展研究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文章以勐腊县香蕉产业为例,在深入分析了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勐腊县香蕉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香蕉产业;勐腊县
  中图分类号:F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4-0038-02
  
  1云南省少数民族县域香蕉产业概括
  
  香蕉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引起贸易战的农产品之一,在世界水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到2008年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香蕉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在世界排名分别为第3 位和第6 位。
  1.1种植面积分布情况
  云南香蕉种植历史长,在全省14 个地、州(市)的60多个少数民族县都有香蕉种植。集中分布在红河流域的新平、元江、金平、河口、屏边和怒江流域的隆阳区、陇川、盈江、梁河、潞西、瑞丽以及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确定香蕉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有24个县(区、市),占全省县(区、市)的18.75%,其具体划分是:
  最适宜县:年均气温20℃以上,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000℃以上,夏季月均温20℃以上,1月均温10℃以上;无霜冻,无风害;年降雨量1 300 mm以上(若雨量满足不了则要有灌溉设施);四季均可供应香蕉。最适宜区有河口、金平、个旧(部分区)、元阳、红河、景洪、勐腊、元江、瑞丽、景谷、景东、新平(部分区)等12个县(区、市)。
  适应县:一般年均气温18℃以上,夏季月均温不低于19℃,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 000℃,1月均温10℃以上;冬春无霜冻灾害,无风灾;年降雨量1 000 mm以上。适宜区有:开远、潞西、盈江、富宁、巧家、华坪、澜沧、江城、西盟、双江、云县、耿马等12个县(区、市)。
  1.2香蕉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几乎各县的生产种植规模小而且分散,多以“一家一户”
  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很少有超过百亩以上的)。云南大部分热区为山地,
  香蕉大都种在海拔500~1 000 m 区域,加之云南交通条件跟不上、技术相对落后、经营观念封闭等因素的影响,香蕉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导致了香蕉总体产量低、外观质量差,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充分体现出内在品质优势。
  
  2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
  
  云南省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而勐腊县就是西双版纳的三县之一,也是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被确定为香蕉最适宜区之一。
  2.1与多国接壤和比邻,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地处北纬21°08'至22°25',东经101°06'至100°50'之间,东部和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县城离省城昆明725 km,距离州府允竟洪171 km,距离国家一级口岸磨憨58 km,距“澜沧江上第一港”—关累码头110 km,距举世闻名的”金三角“仅230 km,现有5条公路直达老挝、缅甸边境口岸,其中有3条柏油公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省会。勐腊还是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的澜沧江——眉公诃黄金水道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通向中南半岛的走廊。沿澜沧江顺江而下可打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诸国,进而可出太平洋到南亚个国,是澜沧江——眉公河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门户,为香蕉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2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香蕉种植的理想环境
  勐腊县国土面积7 081.2 km2,县境南北最大120 km,最大横距57 km。山区面积为6 783.32 km2,占95.63%,山间盆地只占4.37%,其中万亩以上的平坝有6个。全县平均海拔1 100 m,年平均气温21.0℃,年平均降雨量1 418.3 mm,是香蕉种植的理想宝地。
  
  3勐腊县香蕉产业的发展现状
  
  3.1种植情况
  由于勐腊县的60%~70%的农用山地种植橡胶,30%~40%的农用山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香蕉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所以勐腊的香蕉几乎种植在田坝。到目前为止,勐腊县的香蕉种99%的初产品销往内地(上海、武汉等地),只有1%的初产品出现在本地市场上。勐腊县香蕉产业的生产种植规模也很小而且分散,也多以“一家一户”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据勐腊县经济作物管理站副站长史永忠农艺师估计,勐腊县香蕉一亩可产2.8~3.5 t,一年销售一次,三到四年种植一次,27 km2左右需2个劳动力。
  3.2采取的种植模式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业是勐腊县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采用的模式是农户——种植老板(外地老板)——收购商——销售商,是一个开环模式。也就是,农户只与种植老板存在地租关系,而与收购商和销售商无关;种植老板除了与农户存在地租关系,还与收购商存在卖买关系,而与销售商无关;收购商除了与种植老板存在卖买关系还与销售商存在卖买关系,而已农户无关;销售商只与收购商存在买卖关系,而与农户和种植老板无关。具体来说,农户出租土地,按年收费,老板雇佣外地(一般是红河州劳动力)劳动力,按颗数收取劳动报酬,一颗30元,一颗投入30元成本(除工资)。种植技术由香蕉种植老板提供,一般是老板自己或老板请技术人员。
  到目前为止,勐腊县只有唯一的一个村子(曼降)是农户自己种植香蕉,但由于种植比分散,资金、技术短缺,政府不重视,导致产量、品质在市场竞争中显的不堪一击。
  
  4勐腊县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生产设施和技术低下
  勐腊县虽然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勐腊县的气候半年降雨半年干旱,而灌溉条件有限,灌溉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只能在平坝种植,丢失了在山区种植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香蕉采收的机械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采收,容易造成外皮刮伤,影响外观,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4.2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不便于政府管理
  种植分散、技术不统一,导致种植水平、产品质量不统一,加大了政府宏观管理的难度,是政府制定统一规范的钉子。
  4.3政府没有对香蕉产业给予重视
  由于勐腊县的主导产业较多,香蕉业又是才兴起的产业。因此,县政府对香蕉没有给予重视,对产业引导不足,没有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和提供交易平台。导致生产出来的香蕉不知要销往哪里,是当地农民不愿意自己种植香蕉的主要原因之一。
  4.4外来劳动力增多,导致本地剩余劳动力增多,引起众多社会问题
  一方面,由于外来劳动力比当地劳动力廉价,老板出于考虑成本问题,选择外来劳动力。这就导致外来人口增多,社会治安问题越来越突出,市民的安定生活的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的经济和教育问题,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没有想要就业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产生生产与我无关的念头,除了做好地主,就是整天出入娱乐场所(喝酒、赌博等)。接踵而来的是杀人、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
  4.5市场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
  由于香蕉的生长期只是3~4年,与其他作物相比时间较短。因此其市场不稳定,价格忽高忽低,不能有效的预测市场需求量,存在较大的风险。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文章以勐腊县香蕉产业为例,在深入分析了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勐腊县香蕉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香蕉产业;勐腊县
  中图分类号:F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4-0038-02
  
  1云南省少数民族县域香蕉产业概括
  
  香蕉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引起贸易战的农产品之一,在世界水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到2008年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香蕉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在世界排名分别为第3 位和第6 位。
  1.1种植面积分布情况
  云南香蕉种植历史长,在全省14 个地、州(市)的60多个少数民族县都有香蕉种植。集中分布在红河流域的新平、元江、金平、河口、屏边和怒江流域的隆阳区、陇川、盈江、梁河、潞西、瑞丽以及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确定香蕉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有24个县(区、市),占全省县(区、市)的18.75%,其具体划分是:
  最适宜县:年均气温20℃以上,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000℃以上,夏季月均温20℃以上,1月均温10℃以上;无霜冻,无风害;年降雨量1 300 mm以上(若雨量满足不了则要有灌溉设施);四季均可供应香蕉。最适宜区有河口、金平、个旧(部分区)、元阳、红河、景洪、勐腊、元江、瑞丽、景谷、景东、新平(部分区)等12个县(区、市)。
  适应县:一般年均气温18℃以上,夏季月均温不低于19℃,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 000℃,1月均温10℃以上;冬春无霜冻灾害,无风灾;年降雨量1 000 mm以上。适宜区有:开远、潞西、盈江、富宁、巧家、华坪、澜沧、江城、西盟、双江、云县、耿马等12个县(区、市)。
  1.2香蕉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几乎各县的生产种植规模小而且分散,多以“一家一户”
  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很少有超过百亩以上的)。云南大部分热区为山地,
  香蕉大都种在海拔500~1 000 m 区域,加之云南交通条件跟不上、技术相对落后、经营观念封闭等因素的影响,香蕉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导致了香蕉总体产量低、外观质量差,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充分体现出内在品质优势。
  
  2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
  
  云南省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而勐腊县就是西双版纳的三县之一,也是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被确定为香蕉最适宜区之一。
  2.1与多国接壤和比邻,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地处北纬21°08'至22°25',东经101°06'至100°50'之间,东部和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县城离省城昆明725 km,距离州府允竟洪171 km,距离国家一级口岸磨憨58 km,距“澜沧江上第一港”—关累码头110 km,距举世闻名的”金三角“仅230 km,现有5条公路直达老挝、缅甸边境口岸,其中有3条柏油公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省会。勐腊还是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的澜沧江——眉公诃黄金水道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通向中南半岛的走廊。沿澜沧江顺江而下可打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诸国,进而可出太平洋到南亚个国,是澜沧江——眉公河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门户,为香蕉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2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香蕉种植的理想环境
  勐腊县国土面积7 081.2 km2,县境南北最大120 km,最大横距57 km。山区面积为6 783.32 km2,占95.63%,山间盆地只占4.37%,其中万亩以上的平坝有6个。全县平均海拔1 100 m,年平均气温21.0℃,年平均降雨量1 418.3 mm,是香蕉种植的理想宝地。
  
  3勐腊县香蕉产业的发展现状
  
  3.1种植情况
  由于勐腊县的60%~70%的农用山地种植橡胶,30%~40%的农用山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香蕉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所以勐腊的香蕉几乎种植在田坝。到目前为止,勐腊县的香蕉种99%的初产品销往内地(上海、武汉等地),只有1%的初产品出现在本地市场上。勐腊县香蕉产业的生产种植规模也很小而且分散,也多以“一家一户”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据勐腊县经济作物管理站副站长史永忠农艺师估计,勐腊县香蕉一亩可产2.8~3.5 t,一年销售一次,三到四年种植一次,27 km2左右需2个劳动力。
  3.2采取的种植模式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业是勐腊县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采用的模式是农户——种植老板(外地老板)——收购商——销售商,是一个开环模式。也就是,农户只与种植老板存在地租关系,而与收购商和销售商无关;种植老板除了与农户存在地租关系,还与收购商存在卖买关系,而与销售商无关;收购商除了与种植老板存在卖买关系还与销售商存在卖买关系,而已农户无关;销售商只与收购商存在买卖关系,而与农户和种植老板无关。具体来说,农户出租土地,按年收费,老板雇佣外地(一般是红河州劳动力)劳动力,按颗数收取劳动报酬,一颗30元,一颗投入30元成本(除工资)。种植技术由香蕉种植老板提供,一般是老板自己或老板请技术人员。
  到目前为止,勐腊县只有唯一的一个村子(曼降)是农户自己种植香蕉,但由于种植比分散,资金、技术短缺,政府不重视,导致产量、品质在市场竞争中显的不堪一击。
  
  4勐腊县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生产设施和技术低下
  勐腊县虽然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勐腊县的气候半年降雨半年干旱,而灌溉条件有限,灌溉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只能在平坝种植,丢失了在山区种植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香蕉采收的机械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采收,容易造成外皮刮伤,影响外观,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4.2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不便于政府管理
  种植分散、技术不统一,导致种植水平、产品质量不统一,加大了政府宏观管理的难度,是政府制定统一规范的钉子。
  4.3政府没有对香蕉产业给予重视
  由于勐腊县的主导产业较多,香蕉业又是才兴起的产业。因此,县政府对香蕉没有给予重视,对产业引导不足,没有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和提供交易平台。导致生产出来的香蕉不知要销往哪里,是当地农民不愿意自己种植香蕉的主要原因之一。
  4.4外来劳动力增多,导致本地剩余劳动力增多,引起众多社会问题
  一方面,由于外来劳动力比当地劳动力廉价,老板出于考虑成本问题,选择外来劳动力。这就导致外来人口增多,社会治安问题越来越突出,市民的安定生活的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的经济和教育问题,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没有想要就业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产生生产与我无关的念头,除了做好地主,就是整天出入娱乐场所(喝酒、赌博等)。接踵而来的是杀人、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
  4.5市场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
  由于香蕉的生长期只是3~4年,与其他作物相比时间较短。因此其市场不稳定,价格忽高忽低,不能有效的预测市场需求量,存在较大的风险。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变得地位日益凸显。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任务与目标。那么,在建设精神文明时,要对实际的价值定位要实现自觉性。对于精神文明来说,它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更是构成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目标价值与重要部分。面对如今的精神文化发展态势,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转型。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价值定位;历史转型;深度探
期刊
摘要:当前,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崛起,如何以日趋完善的新媒体建设推动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助力企业内聚合力,外树形象,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笔者经验,在下文中展开关于推进“四位一体”新媒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宣传;实践  一、新媒体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新媒体成了一个相对的概念,逐步拓展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多种媒体形态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以重整C9芳烃为原料,用氯代叔丁烷为烷基化剂和金属氯化物为催化剂,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将C9芳烃中的邻间对甲乙苯、偏三甲苯转化为高沸点的烷基芳烃,使得能够利用常规精馏法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均三甲苯的新生产工艺。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烷基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反应条件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到用氯代叔丁烷为烷基化剂、AlCl3做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的最佳工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推广和应用,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尤其是当前,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开发网上学习平台,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本文从网上学习平台的构建、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网上学习;提升技能  当今,是一个学习的时代,进步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实用工具。互联网学习平台可以实现学习网络化、信息资源化、
期刊
摘要:在从事汽车再制造零部件的生产中,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回收率、回收量、回收时间、需求水平、回收零部件的质量和组成成分等,其中对回收量的准确预测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关系到整个运作生产计划和预期的利润。ARMA模型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时序短期预测方法,因此文章根据历史数据,运用残差序列相关图、偏相关图的分析,选择并建立ARMA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然后对回收量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以利于企业
期刊
摘要:文章从克鲁格曼对东亚经济“神话”的质疑出发,通过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讨论中国改革三十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得出要素积累是中国改革后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而技术进步也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关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增长模式;要素积累;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4-0042-02    在很多
期刊
摘要: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税种,我国从1990年开始征收,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期间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率做过多次的调整,每次调整对我国股市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选择近期的两次调整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调整前后股指走势的变化,以及对股指波动性的影响,从而来检验印花税税率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关键词:证券交易印花税;波动性;单因素方差分析  
期刊
摘要:送电线路的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送电线路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慎重地推广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结构等先进技术。文章简要介绍110kV送电线路设计、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情况,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送电;线路设计;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
期刊
摘要:韩国IT产业在韩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文章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分析了韩国IT产业的竞争力,对IT产业竞争力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运用了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以及世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韩国;IT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416.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4-0058-01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韩国的经济迅速复苏
期刊
摘要: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品牌在营销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构建消费者品牌信任已成为企业家们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品牌信任理论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界定影响品牌信任构建的三大维度:品牌声誉、品牌认同度和品牌文化。重点探讨了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培育品牌文化的基本要素及品牌文化在构建品牌信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希望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构建品牌信任。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