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

来源 :爱尚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影城,每年6月都会来此和电影相聚,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举办16届,也是我连续第四年参加。不同的是这次我有了迷影网提供的媒体资格,这为我“看电影、听学术、追明星”的三部曲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今年看了总计20部电影、一次论坛(奥利佛·斯通对话杜琪峰)和一场讲座(希区柯克默片修复),与“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女王”海伦·米伦、吉安卡罗·吉安尼尼等人都有过交流,签名、合照一大堆。和一帮好友看片聚会,也结交了许多新朋友,日子过得相当充实。由于排片冲突和赶场限制不得不放弃了几场电影和活动,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习惯了在电视机前、电影院中观看电影,偶尔抽离出来参加下电影节,是一种灵与肉的高端享受。因为你能在电影院看一部院线不会上映或即将上映的电影,也可以看到经典老片的大银幕版。连续参加四年,多少有了些经验,不像往年一样,把全部身家背在身上。每天的必备品只有行程便签本、相机、签名簿和录音设备(只针对访谈、讲座使用)。所住地点的性价比也最合适,距主会场上海影城步行仅一刻钟。不要小看这一刻钟,因为有些突发性活动就显出了你的地理位置优势。
  本届电影节从6月15日到23日,为期九天。14日在季风书店为Moviegoer电影学术网站众好友合著的电影学术著作《木乃伊防腐指南》的签售、Q&A捧场,算是电影节前夜的热身了。很荣幸能与Magasa、桃姐(桃桃林林小淘淘)、木卫二、何谓、谋杀电视机、感恩而死等著名影评人共聚一堂。面对读者和影迷的提问,大家显得都很严肃,只有人见人爱的桃姐频频以各种吐槽和冷笑话插科打诨,一次次将凝重的气氛搅得活泼起来。
  上海电影博物馆于17日开馆。我参加了第二天电影博物馆“电影大师班第二场”奥利佛·斯通对话杜琪峰的论坛。原本觉得这场论坛会是双雄对讲,但很可惜只能看到中间人周黎明分别对话二人,两位嘉宾并未形成很好的互动。好在奥利佛·斯通总能把一些低级问题回答得很高级,也会调动观众情绪,而且尺度放得开,许多尖锐问题都得到了大家的掌声。倒是老杜比较收敛,气势上稍逊一筹。虽然一个说英文,一个讲粤语,同声传译还是让我瞬间理解了他们各自的想法。
  18日当晚,由于要参加《亚历山大大帝》和奥利弗·斯通交流会,错过了上海电影博物馆“英国之夜”的希区柯克修复版默片《敲诈》的放映活动。这次希区柯克9大默片修复影展,其中有几部有英国作曲家John Sweeney的现场配乐。我参加电影节的原则是尽量不看已看过的电影,所以希区默片一部未看。虽愧对“老片迷”的称谓,但还是提前预约了21日晚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由英国电影学会(BFI)国家档案馆首席策展人罗宾·贝克主讲的希区柯克默片修复讲座。讲座上,罗宾不仅向大家一一介绍了大师早期的九部默片,还细化到每部影片的修复历程,让在座的很多门外汉对老片修复工作有了一定认识。此外,他还介绍到BFI即将发行的几部DVD,并很开心地告诉大家,“等我们发行以后你们很快就可以在上海买到DVD了”。他对国内盗版市场的了解可见一斑。
  23日闭幕式,距离主会场还有300米,却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了一把,不过这依然没有浇灭我的热情。在台下观看了整场金爵奖颁奖典礼,并与秦怡老师坐在一起观看了闭幕片《惊天魔盗团》。这部影片也为我的电影节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套用捷克电影大师伊利·曼佐(他也是本届金爵奖评委之一)的签名“Ahoj”,它在捷克语里既是“你好”也是“再见”的意思。我想对电影节说的也是“Ahoj”!
  《美姐》
  截至目前个人年度最佳独立片。和电影节展映的另外两部独立片《有人赞美聪慧看,有人则不》、《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一样,同属天画画天公司的片子,力量不容小觑。二台子文化在“文革”打压和流行冲击中流露出的原生态,和主人公铁蛋对大姐忘不了的隐忍一样纯粹。三位一体的“美姐”(性启蒙、性冲动、亲情)都不如热炕头被窝里的媳妇,因为前者是“在梦里,我一时想不起”,后者才是“花儿开在春风里”。
  《天津闲人》
  这是我的“二度重看”。本片去年也确实成为很多影评人交口称赞的优秀独立电影。把曲艺融入故事片(小剧场融入电影),复兴传统曲艺。掌故趣谈的大杂烩信口胡侃自然流畅,情节零散但不破碎,运镜平凡而鲜明活泼,颇有李翰祥民国片之神韵。婊子无情的喜到戏子有义的悲,过渡地有点儿紧。而戏曲/现实的平行扣应、打破叙事空间的手法都超乎精彩。
  《东京家族》
  山田洋次翻拍小津的《东京物语》。时隔六十年的新瓶装老酒,无非是让新一代年轻人重新认识到“我们最终都要无家可归”这一现实。从年少看待老去,从成长看待家族瓦解,从翻拍重新认识经典。而影片本身,前半段照葫芦画瓢毫无特色,后半段略有突破也顾此失彼。对没有看过《东京物语》和《东京家族》的观众来说,建议先看“家族”再看“物语”。
  《上海老爵士》
  德国电影人在上海拍摄的纪录片,讲述的是一群由平均年龄七八十岁的老人家组成的老年爵士乐团,驻扎在和平饭店,为人们带来悠扬的爵士老调,勾起浓浓老上海情怀的故事。老人群像口述历史与当下爵士音乐节齐头并进。不过作为外地人,很多上海方言的笑点、对历史细节的追忆无法体会。别以为都是老大爷的故事,特别喜欢那位打吊瓶的老大爷,“轻浮”得很呐!
  《无事生非》
  《林中小屋》编剧、《复仇者联盟》导演拍摄的现代莎翁剧。将《无事生非》的故事搬到美国现代,角色口中依旧嘟囔着莎翁的台词,老套正经的对白在现代不正经的世界中,与演员们的小动作营造出一种微妙的笑点。最早看1993年的版本,就觉得这个故事很适用于现代。而韦登的版本调动了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情绪,那种老片调调也为这个老套的故事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
  《亚历山大大帝》
  跟大导演奥利弗·斯通一起看《亚历山大大帝》第四版(导演剪辑版)会有什么好处?答案就是他能在电影结束以后帮你答疑解惑。由于是首次观看,无法对比与之前三版的不同,导演自己也表示不确保会不会出第五版。非线叙事平行引述亚历山大发迹和驾崩之始末,因果穿插互相对照,更展示了亚历山大脆弱阴柔的一面。将惯性思维中的史诗厚重变成同性悲剧,令人扼腕。
  攻略:
  如何提高电影节观影效率
  1. 买票不难:电影节有两种售票方式,一种是直接去影院现场购买,28家影院理论上都可以联网售票,一种是网络购买,今年主要是通过格瓦拉和豆瓣指定网络平台承担。但根据以往经验,排队不如走网购。
  2. 排片细化:电影节前夕,官方微博和官方网站都会公布电影节排片表,你要做出每天合理的观影计划,最好每场都在同一家或距离近的影院。毕竟你转站别的影院就要耗费一些功夫,况且很多电影还都有主创见面交流,肯定会在原始片长的基础上耽误不少时间。
  3. 距离要近:电影节主会场上海影城位于新华路和番禺路交界处,这附近的酒店、招待所有不少,你可以根据身上的银子合理选择你的住所。最近的住所当属和影城连为一体的银星皇冠假日酒店。每届电影节评委也都住在这里,因为步行到影城连一分钟都不用。
其他文献
什么是“私人感受”  这个很好理解:事物的高端性总与其和人们的差异化心理契合度成正比。往往适应大多数群体的事物,其价值必然也是大众性的,而能契合你内心深处某种独有的认同感的事物,你往往也乐意花更大的价钱去承认其价值。这便是私人定制必须顾及到的一个方面——私人感受。  人们往往在自己家中时舒适度最高,是因为对家来说,主人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装修装置。这便是一种定制行为。这样看来,对
期刊
什么是“更好的形象”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这绝对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仔细推敲,形象的价值点究竟在哪里?是否形象好就等同价值高?  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中,四大才子庙遇秋香,觉得她和其他三美站在一起时,“泯然众生矣”。而当秋香与一众奇葩蓦然回首,其清新的个人特质直让四才子惊为天人。由此桥段可以看出,形象好是基本必备条件,在好的基础上凸显出个人特色,才是脱颖而出的王道。  私家裁缝  先明
期刊
博物馆里,身着西裤的男人微探着身子专心浏览着眼前的展品;大学堂里,白人先生被一群学生簇拥着手舞足蹈比划着;女学教室里传出清脆悦耳的读书声;盲哑学堂里,孩子们专心摆弄着“特有”的学习道具……如果让你猜,会否觉得这是中国某个城市当下的景象?是的,它确实很像,只不过这是20世纪初的济南。  了解那段历史的人知道,那个让参观者连连惊呼的博物馆,是济南1904年建立的用于宣传西方基督教的广智院;那个身着西裤
期刊
什么是更棒的味道  吃饭皇帝大,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皇帝”般的存在,从“充饥”到“温饱”再到“精致”、“营养”、“考究”、“私房”,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瓶刻上了自己名字的专属美酒、一个为你量身打造的专属PARTY、一顿名厨上门亲自为你烹饪的精美大餐……如今,时尚界的“定制”服务已开始蔓延到餐饮行业。也许只需一个电话,在家也能享受到星级酒店的专业盛宴。毕竟“众口难调”,如若在吃的安全营养的基础
期刊
体味,成熟男人的标志之一,被认为曾经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过一定作用,在史前时代甚至能够增进性伙伴的愉悦感。然而在今天,一个身上总是散发着“上个月袜子”味道的男人不仅不会令人兴奋,还会让女人们闻“味”色变。那么,这个夏天,重寻健康男人“味”,刻不容缓。  揭秘异味男成因  1.有味型汗腺惹的祸  汗液是身体异味的根源,但汗液本身并没有味道。我们的身体中有两种类型的汗腺:一为普通型汗腺,它遍布于全身肌
期刊
跑车是什么?  如果非要回答这个问题:跑是速度,车是载体。那些肌肉线条下的进气口、排气口、导流槽、扩散器、排气管……方方面面都能给眼睛提供线索,从而推断这就是跑车,是跑车就能左右逢源,高贵惹宠。  敞篷跑车作为梦幻代表,以流畅的造型和强劲的动力,足以让流火的夏天迅速燃烧。如果赶上了阳光普照,到远离喧嚣的都市,吹着清凉的海风;抑或是繁华的夜,还有星星,伴着对天空的向往,操控起平时懒于上路的敞篷,一脚
期刊
《暗香浮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被称为是一场奇特的电影,无声但细致地展示了那个如威士忌般愈老愈醇的肖恩·康纳利的生活,展示了他的成功、他的失落、他的挣扎、他的释怀。  你眼里的邦德是什么样子?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绅士?一个眼神凛冽却散发着神秘和温暖之光的人?还是如作者亓冠奇在书中描绘的那样,仅仅是一个由名叫肖恩·康纳利的苏格兰人扮演的又一男性角色?而我敢打赌,太多人忘记了后者。因此,这世上大概没
期刊
“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这是歌手黄舒骏在纪念好友杨明煌《改变1995》中的一句歌词。  “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这是歌手黄舒骏在纪念好友杨明煌《改变1995》中的一句歌词。在他眼中,流行音乐已成为工业化的流水线产品,“音乐”属性越来越少,商业成分却不断增多。这对一
期刊
什么是“更早拥有”  第一支五大酒庄刚出窖的佳酿,第一批意大利刚出土白松露的奇香,第一只为左撇子打造的陀飞轮腕表,第一辆尾部喷绘姓名首字母的私人喷气机……高端私人定制的精髓,除了量身打造之外,消费者更注重其时效——一定要是第一时间,一定要比他人更早,一定要更早地拥有其他人难得拥有的东西或服务。说起来这也并非张扬势利,如果说奢侈品牌那耀眼的LOGO算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那高端私人定制的个性玩物,
期刊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  推荐理由:  现在很多年过30岁的读者一定有过一手捧着这本书,一边按图索骥在堆积如山的打口唱片堆中挑选CD的经历。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这本书算得上一本西方摇滚乐的百科全书,是文艺青年手中的中文摇滚圣经。其信息量之全、之大、之广,在当时的大陆中文出版界绝无仅有。虽然时代快速改变,但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依然是其他同类书籍所无法替代的。  《灿烂涅槃:柯特科本的一生》  推荐理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