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妫水如带串绿洲,叠山理水引飞鸟。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幕。苍翠茂盛的树木,碧波荡漾的湖水,嬉戏花丛的蝴蝶,振翅高飞的燕雀……鸟鸣啾啾,绿草茵茵,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让建筑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
长城脚下,占地5.03平方公里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宛如一扇绿色之窗,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
会“呼吸”的中国馆
锦绣园艺情,如意中国梦。作为园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国馆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间。展厅大部分处于梯田之下,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梯田上露出金色的钢结构屋顶,屋顶下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园艺精华。
这个优雅的设计始于对园艺、农耕和自然的理解——园艺脱胎于农耕,梯田是山区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借鉴人类早期“巢居”和“穴居”的古老智慧,中国馆被打造成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的耗能。
对大型公共建筑来说,空调是耗能大户。中国馆采用了“地道风”技术——外面的空气通过新风吹入室内前,会先在土壤里“过”一遍,好比让空气先在冬暖夏凉的地窖里待一会儿,最后再吹到室内。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地下管道,会让空气依然保持新鲜。“地道风”系统将大幅减少空调和采暖系统的使用时间。
中国馆的下沉庭院是天然的雨水收集系统。降落在屋顶或地面上的雨水,经过梯田绿地渗透、粗过滤后,会进入地下的雨水收集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将用于梯田灌溉和展览植物的滴灌、微灌,形成生态微循环。
叠山理水造景观
叠山理水,是中国古时建造园林的基本手法,讲究在原有山水肌理的基础上,就地取材营造自然景观,随形就势,挖低垫高,引水成池,筑土为山,使自然景观和人工修建有机结合。园区中的妫汭湖和天田山就来自这一手法。
园区核心景观区的妫汭湖,原是一片鱼塘,后被改造成湖面景觀,其产生的土方则就近堆筑成25米高的园区最高点天田山,便于游人俯瞰整个园区。园内还利用当地原有材料搭建了石笼墙、夯土墙、石板路等,营造出返璞归真的田园意境。
在室外展园区的国际马铃薯中心展园,则由3500条废旧轮胎打造而成。展园的外观是南美印加文明著名遗产“莫瑞梯田”的翻版。园中,4000余株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马铃薯、甘薯作物由高到低次第种植,铺垫在轮胎底部的塑料布可以防漏控温,让不同耐寒属性的马铃薯在对应区域中实现良性生长。一个轮胎生态园正在讲述着绿色、低碳、环保的生动故事。
“奇幻光影森林”
白天可以欣赏秀丽的园林风景,夜晚则是感受“奇幻光影森林”的好时机。在北京世园会中,最值得期待的科技感区域就是“奇幻光影森林”。
自然生态展示区的“奇幻光影森林”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山海经》为创作灵感来源。《山海经》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等角色,在声、光、电、影等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在自然园林环境中搭建的全景舞台上,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夜幕降临,园区景色与灯光融为一体,游客在此仿佛经历时空穿梭,进入《山海经》中,与神话世界进行奇妙的沟通。
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
世园会最不缺的就是植物,但走进植物馆一层温室,还是让人顿感大开眼界:约3000平方米的场馆内,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棕榈、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苔藓等600多种珍贵植物正旺盛生长,展现出植物王国的多样性,以及植物适应环境、获得生存的智慧。
其中,人工红树林再现了红树林适应海潮涨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特征,彰显了红树林作为海岸卫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态功能;热带雨林则着力展现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如“空中花园”“独木成林”“老茎生花”“滴水叶尖”“巨叶现象”“绞杀现象”等,让人过目难忘;棕榈科植物和蕨类植物展示的则是卓越的传播繁衍智慧;多浆植物展示的是通过茎叶的形态变化进化出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食虫植物展示的是如何靠“食肉”来摄取营养;苔藓植物展示的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一系列高科技创意手法,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植物的智慧”。
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珍视自然,当园艺与科技在世园会邂逅,碰撞出的智慧火花让人惊喜万分。
让建筑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
长城脚下,占地5.03平方公里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宛如一扇绿色之窗,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
会“呼吸”的中国馆
锦绣园艺情,如意中国梦。作为园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国馆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间。展厅大部分处于梯田之下,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梯田上露出金色的钢结构屋顶,屋顶下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园艺精华。
这个优雅的设计始于对园艺、农耕和自然的理解——园艺脱胎于农耕,梯田是山区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借鉴人类早期“巢居”和“穴居”的古老智慧,中国馆被打造成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的耗能。
对大型公共建筑来说,空调是耗能大户。中国馆采用了“地道风”技术——外面的空气通过新风吹入室内前,会先在土壤里“过”一遍,好比让空气先在冬暖夏凉的地窖里待一会儿,最后再吹到室内。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地下管道,会让空气依然保持新鲜。“地道风”系统将大幅减少空调和采暖系统的使用时间。
中国馆的下沉庭院是天然的雨水收集系统。降落在屋顶或地面上的雨水,经过梯田绿地渗透、粗过滤后,会进入地下的雨水收集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将用于梯田灌溉和展览植物的滴灌、微灌,形成生态微循环。
叠山理水造景观
叠山理水,是中国古时建造园林的基本手法,讲究在原有山水肌理的基础上,就地取材营造自然景观,随形就势,挖低垫高,引水成池,筑土为山,使自然景观和人工修建有机结合。园区中的妫汭湖和天田山就来自这一手法。
园区核心景观区的妫汭湖,原是一片鱼塘,后被改造成湖面景觀,其产生的土方则就近堆筑成25米高的园区最高点天田山,便于游人俯瞰整个园区。园内还利用当地原有材料搭建了石笼墙、夯土墙、石板路等,营造出返璞归真的田园意境。
在室外展园区的国际马铃薯中心展园,则由3500条废旧轮胎打造而成。展园的外观是南美印加文明著名遗产“莫瑞梯田”的翻版。园中,4000余株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马铃薯、甘薯作物由高到低次第种植,铺垫在轮胎底部的塑料布可以防漏控温,让不同耐寒属性的马铃薯在对应区域中实现良性生长。一个轮胎生态园正在讲述着绿色、低碳、环保的生动故事。
“奇幻光影森林”
白天可以欣赏秀丽的园林风景,夜晚则是感受“奇幻光影森林”的好时机。在北京世园会中,最值得期待的科技感区域就是“奇幻光影森林”。
自然生态展示区的“奇幻光影森林”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山海经》为创作灵感来源。《山海经》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等角色,在声、光、电、影等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在自然园林环境中搭建的全景舞台上,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夜幕降临,园区景色与灯光融为一体,游客在此仿佛经历时空穿梭,进入《山海经》中,与神话世界进行奇妙的沟通。
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
世园会最不缺的就是植物,但走进植物馆一层温室,还是让人顿感大开眼界:约3000平方米的场馆内,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棕榈、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苔藓等600多种珍贵植物正旺盛生长,展现出植物王国的多样性,以及植物适应环境、获得生存的智慧。
其中,人工红树林再现了红树林适应海潮涨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特征,彰显了红树林作为海岸卫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态功能;热带雨林则着力展现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如“空中花园”“独木成林”“老茎生花”“滴水叶尖”“巨叶现象”“绞杀现象”等,让人过目难忘;棕榈科植物和蕨类植物展示的则是卓越的传播繁衍智慧;多浆植物展示的是通过茎叶的形态变化进化出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食虫植物展示的是如何靠“食肉”来摄取营养;苔藓植物展示的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一系列高科技创意手法,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植物的智慧”。
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珍视自然,当园艺与科技在世园会邂逅,碰撞出的智慧火花让人惊喜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