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视听资料的收集研究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cl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听资料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具有其他证据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当前,由于受经济、科技、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司法人员在运用视听资料这种新型证据时,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问题最大的是视听资料的收集。但视听资料作为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型证据对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所以这里对视听资料收集的原则和规律作一探讨,以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本文主要就对视听资料收集的原则和规律作一探讨,以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一、收集视听资料的原则
  (一)合法原则
  视听资料的收集首先要主体合法,其次要程序合法,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这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客观充分的证据,而且关系到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能否得到保障。鉴于视听技术手段的特殊性,根据办案的需要,欲对已确定的犯罪行为人或犯罪的重大嫌疑人采取监听手段获取视听资料,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不得任意滥用,以防侵犯人权。
  (二)适时原则
  所谓适时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及时,二是指同时。实践经验证明,只有迅速、及时地将最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场景或人物言行的视听资料收集起来,才能为全案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材料。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为了掩盖罪行,极有可能破坏现场,伪造、隐匿或毁灭证据,如不迅速及时地收集视听资料,将会给侦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并有可能使犯罪分子逃脱法律的制裁。例如,将盗窃国家机要部门和国家银行的犯罪现场和盗窃过程迅速及时地全部录制下来,不仅可以迅速捉拿犯罪分子,而且就是犯罪分子再狡猾抵赖,也难以逃脱罪责。
  (三)全面真实原则
  真实原则要求收集视听资料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而不能先入为主、随意取舍,更不能用伪造、剪辑、编辑等手段弄虚作假、歪曲事实。收集的视听资料要求内容连贯、前后衔接,而不能断断续续、前后矛盾。只有坚持客观真实性,才能保证全面性;只有坚持全面性,才能保证客观性,二者辨证统一。
  二、视听资料的收集
  视听资料的收集是指法定人员依法定程序以合法方法所做的使客观存在的视听资料转变为诉讼法上的证据的行为,它是一种诉讼法律行为,目的是追求程序性后果。应当明确的是,视听资料的收集和提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视听资料的提供是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把自己所掌握的视听资料交给有关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都会向人民法院提交一定的证据。但提供视听资料并不是收集视听资料,而只是履行自己的举证责任。视听资料的收集是收集者主动发现和收取自己并不掌握的证据。有权收集视听资料的主体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律师。当事人或其他人员并不是收集视听资料的主体。视听资料的收集由发现视听资料、提取视听资料和保全视听资料三个环节组成,三者缺一不可,构成收集视听资料的完整内涵。
  当被收集的视听资料不是司法机关制作的时,其收集程序的合法与否对其证明力和能否被采信具有重要意义。视听资料的收集程序除遵循证据收集的一般法定程序要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由于视听资料易被篡改,为保持其真实性,收集视听资料时应保持原样,即保持其原始证据的地位,不得擅自删减、编辑。2、收集视听资料时,应当对其来源详细记录,需要鉴定的要有关的专家制作鉴定结论。3、对提供视听资料的人应当辩明身份,并向其了解该视听资料的制作过程。4、调取视听资料应当调取原件。对无法提取原件的视听资料,可以进行复制,但应当附有不能调取原件的原因、制作过程和原件存放地点的说明。复制时应注意视听资料形成的条件,尽可能减少失真度。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大余县人民检察院,江西 大余 341500)
其他文献
引言:  罪犯入狱了,服刑情况如何,向来是公众想了解又不得而知的内容。“暗箱操作”、“花钱买减刑”、“官民狱中差别待遇”等声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严重损害着司法形象和司法公信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如何规范当前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制度,杜绝制度背后的权力寻租,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  对在刑罚
期刊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它旨在通过鼓励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如实交代罪行,一方面它促使犯罪分子悔过自新,不在继续作案,另一方面使得案件得以顺利侦破和审判。该项制度对于节约国家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有效实现预防犯罪、保护法益的刑罚目的和贯彻、落实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刑法第67条之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该自首条
期刊
在公诉活动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对于被害人的效力问题,如果效力问题未能及时的得到回应,那么公诉的作用显然就会得到减弱。那么对于被害人的效力可以怎么样呢?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刑事诉讼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  一、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有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
期刊
量刑建议是指人民检察院对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依法就其适用的刑罚种类、幅度及执行方式等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建议。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公诉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检察机关推行量刑建议,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开展的。根据以上两个《意见》,从2010年10月1日起,全国各地检察院全面推进
期刊
【案情】:李某年满18周岁,刚刑满释放不久。2013年7月11日晚6时许,李某窜至漳州市芗城区江滨路海西排档城内“阿中排挡”找陈某,以要和陈某讲话为由将其叫到该排挡附近。对于刚年满16周岁的陈某来说,劣迹斑斑的李某的到来无疑让其产生了恐惧与不安,陈某隐隐感觉到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果然,李某劈头就问陈某身上有没有钱,陈某说没有。此时,李某见陈某左手无名指戴有一枚戒指,便对陈某说:“借我戴几天”,陈某
期刊
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都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它们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财产刑能够加大犯罪的成本,对贪利型犯罪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遏制作用。因此,财产刑能否得到切实地执行关系到刑罚预防犯罪的效果能否实现。  一、财产刑的执行现状  (一)财产刑在刑法条文中的分布  我国1997年刑法中共有147个条文规定了罚金刑,占全部分则条文数(350条)的42%,59个条文规定了没收财产刑,占全部分
期刊
邓州市作为一个人口和农业大市,下辖28个乡镇办、606个行政村、183万人,关注农民、农村、农业等涉及民生的问题显的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几年来邓州市检察院查办村级职务犯罪的情况,以反映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为切入点,找出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引起村官职务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当前控申举报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经调查发现:2009年至20011年,邓州市纪检部门受理反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社会上对03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同命不同价”规定的抨击越来越激烈,《解释》的规定是否真的违宪,“同命不同价”是否真的不合理。本文,我将从死亡赔偿金的本质出发,结合法律上的生命意义,对“命”与“价”进行详细论述,在结合法理及法学界普遍学说的基础上,阐述《解释》关于“同命不同价”规定的合理性,正面解析“同名不同价”的内涵,纠正
期刊
摘 要:  初查工作是立案程序中最主要最大量的工作,是正确决定是否立案,从而实现立案阶段的刑事诉讼目的的关键,它既是立案的前提,又是立案后的侦查工作乃至整个刑事诉讼的基础,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职务犯罪案件查办的成败。本文以当前职务犯罪初查为切入点,查找初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职务犯罪;初查工作;存在问题;成因;对策  2012年9月12日,最高检下发了《人民检察院直
期刊
摘 要:  如何在刑事司法体系内实现保护被害人利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与犯罪人复归社会这三者的平衡成为当今各国刑事政策的重大课题。20世纪下半期,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提出刑事和解理论,欧美国家在实践推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协商和解程序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刑事和解这一热点问题,积极倡导引进这一制度对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刑事和解;构建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和各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