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名片】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原籍河南省唐河县,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其长篇小说《东藏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人物琐事】
  “尚未上学,也就五六岁吧。”宗璞回忆,极像自语,目光淡远。那时冯友兰先生在清华当教授,清华大学校长是梅贻琦先生。因为寓所邻近,两家过从甚密,宗璞和弟弟冯钟越及梅校长的小女儿便常在一块儿嬉戏。小弟钟越同梅家小女谈笑甚欢,有意无意冷落了一旁的“小姐姐”。面对两个人的“统一战线”,宗璞表现出了委屈和不以为然。她不高兴的样子被冯友兰看了出来,平常不太过问家事的父亲便向宗璞招了招手:“你来你来!”
  宗璞来到父亲面前,父亲问了缘由,说:“我今天教你背一首诗。”诗是白居易的《百炼镜》:“百炼镜,熔铸非常规……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父亲一边教一边解释道:“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就是说,从别人身上,自己应该学习领悟一些东西……”道理被父亲讲得很浅显很明晰,而同时深深吸引她的,还有父亲那抑扬顿挫的朗诵声,这声音激发了宗璞对古诗词的强烈兴趣。
  冯友兰发现了她的这种兴趣,以后一有时间便教宗璞背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到上小学,宗璞已养成了一个极好的习惯:每天早晨上学离家时,先背书包来到父母床前,把刚刚学会的诗句对着父母再背一遍。兄弟也如此。家中不自觉地便形成了这么一种气氛。
  (节选自杨长春《一代宗师存风范——亲友漫忆冯友兰》,有删改)
  【写作风格】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人物的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中缓缓展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铭刻着浓重的精神创痕,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使人犹如置身于《红楼梦》的情境中。
  【经典掠影】
  我的母亲是春天
  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常和病魔作斗争。能够不断战胜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我有母亲。如果没有母亲,很难想象我会活下来。在昆明时严重贫血,上纪念周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当时的治法是一天吃五个鸡蛋,晒太阳半小时。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除延医服药外,母亲费尽精神护理,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覆在额上。有一次高烧昏迷中,觉得自己像是在一个狭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在挨千刀的过程中,也是母亲,一次又一次陪我奔走医院,医院的人总以为是我陪母亲,其实是母亲陪我。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
  母亲的爱护,许多细微曲折处是说不完也无法全捕捉到的。也就是有这些细微曲折才形成一个家。这家处处都是活的,每一寸墙壁、每一寸窗帘都是活的。小学时曾以“我的家庭”为题作文,我写出这样的警句:“一个家,没有母亲是不行的。母親是春天,是太阳。至于有没有父亲,不很重要。”作业在开家长会时展览,父亲去看了,回来向母亲描述,对自己的地位似乎并不在意,以后也并不努力增加自己的重要性,只顾沉浸在他的哲学世界中。
  在父母那时代,先生小心做学问,太太操劳家务,使无后顾之忧,是常见的。不过父母亲特别典型。他们真像一个人分成两半,一半主做学问,一半主理家事,左右合契,毫发无间。应该说,他们完成了上帝的愿望。
  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我们的堂姑父张岱年先生说,“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冯先生一辈子没有买过菜”。细想起来,在昆明乡下时,有一阵子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带我们去赶过街子,不过次数有限。他的生活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旧时有一副对联:“自古庖厨君子远,从来中馈淑人宜”,放在我家正合适。母亲为一家人真操碎了心,在没有什么东西的情况下,变着法子让大家吃好。她向同院的外国邻居的厨师学烤面包,用土豆作引子,土豆发酵后力量很大,能“嘭”的一声,顶开瓶塞,声震屋瓦。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这是当时西南联大一位校医郑大夫诊断出的病,治法是不吃饭,只喝流质,每小时一次,几天后改食半流质。母亲用里脊肉和猪肝做汤,自己擀面条,擀薄切细,下在汤里。有人见了说,就是吃冯太太做的饭,病也会好。
  (作者宗璞,选自《文摘报》2017年5月18日,有删节)
  赏读品析
  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好像总是忙忙碌碌、唠唠叨叨的,母亲做的事也总是琐屑细碎的。在宗璞笔下,母亲的一针一线、一衣一食,都显得温暖绵长。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但母亲的爱却犹如涓涓细流,温暖了作者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写作之道】
  语言是心之声,不是形式,不是能刻意追求的,而是靠内在的修养。“诚”和“雅”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诗歌理论,后来郭绍虞先生将之总结为“诚乃诗之本,雅为诗之品”,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但要做到“诚”,就要能够正视生活的很多问题。“雅”便是文章的艺术性,这只能靠改,不厌其烦地改。
其他文献
。。放下那些不能释怀的事情,敞开胸襟,尽情拥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吧。哪怕生活无常,我们都应从从容容地面对。。。。。。。。。  。。。。。。。。。。题记②。。  。。舞蹈排练室里,大家正紧张地排练着。③。。。。。。。。。。  。。老师紧盯着我们,眸光多次从身为领舞的我身上划过。我顿时更加紧张了。直到最后一个动作的结束,老师紧绷着的脸才稍稍松懈下来,嘴角扬起了一丝满意的微笑:“好了,大家休息吧。桐你过来
期刊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上器官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则双眉紧皱。   1.他把手头的事办完,领我走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在一大摞退货中挑拣起来,找出了一套最寒酸的衣服递过来。我换上了,感觉不合身,样式也不好看,可它总是件新货,而我正急着要衣服穿
期刊
【文题亮相】  2019年年底,《庆余年》的热播引发了众网友的热议。有人热议演员的演技,有人热议剧情的巧妙,有人热议剧中的表情包……以下是三位网友的评论——   小曹:人的心中必须有一团向往的火焰,向往未来,探索未知。不管前路如何艰难,终会收获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郝女士:我喜欢剧中陈萍萍的一句话——“人生一世选条路,不退让不更改,一直走到尽头,是件幸事”。是啊!只要我们选对方向,并不懈地奔
期刊
刘永坦所秉承的情怀,是敢于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的气魄,是身处困境中仍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决心。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有许多像刘院士一样的知识分子,不惜舍弃名利,只为报效祖国。他们每一位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生于乱世,历经国难。1936年出生的刘永坦,心中一直根植着“科学报国”的想法。   1979年,刘永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迈出国门的学者,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进修。当时,世界上少
期刊
文题亮相   李白有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杜甫曾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宇《月亮代表我的心》中也有这样一句歌词:“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限的情思。月亮,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又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   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
期刊
著名作家秦牧说过:“想象是一副能使思维飞翔起来的翅膀。”写好想象作文,对开阔视野、丰富思维、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所谓想象作文,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从未见过或根本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一种文体。   有以下方法可供大家借鑒:   1.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   对于已经发生的、不曾见过的事情,或
期刊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我国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疫防疫的过程中,有很多普通人用行动诠释了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书写了令人感动的战疫篇章!  【故事会】  那些醒着的人  我们在小区门外的冰天雪地里值班,值满8个小时,直到深夜。值守的第一天便赶上一场大风雪,刚刚有些回暖的二月,气温又驟降回零下20多摄氏度。寒风依旧
期刊
提到荔枝,你是不是口水直流呢?   广东的荔枝是极品中的极品,产量高,清甜解渴。北宋著名文人苏轼在《惠州一绝·食荔枝》中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荔枝这种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   有些荔枝的名字很有趣,如糯米糍、妃子笑等。说到妃子笑,我想起了一个令人愤愤不平的故事:传说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宠爱杨贵妃,她想要什么,唐玄宗不惜一切代价都会帮她得到。突然有一天,杨贵妃想吃荔
期刊
【文题亮相】   梅花是人们最爱观赏、栽种的植物之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奉献的品格,给人以激励。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富有梅花精神的人,他们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请以“梅花”为话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
期刊
在记叙文中,叙事之美,重在内容的生动;议论之美,重在思想的升华。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叙述过程犹如“画龙”,简洁的议论犹如“点睛”。行文时,若能在记叙中巧妙地穿插一些精到的议论,内容自然丰富,主题亦能水到渠成。  【文题亮相】  沉香树被划开缺口后,形成一道痂,这道痂燃烧后会散发出迷人的香气。犹如人生,人生有缺口,也有痂。不幸和磨难不可避免,但受伤未必是一件坏事。有时,它也可以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美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