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道歉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桑伟川”的名字,除了六十开外者依稀记得外,大多国人茫然不晓,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大辞典》则收入其人其事。
  人物的沉浮和事件的褒贬往往与一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桑伟川及其事件亦然。1967年7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丁学雷(“四人帮”写作班子)的文章,把周而复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说成是“为刘少奇复辟资本主义鸣锣开道的大毒草”,宣布它三大罪状:一是美化资产阶级,二是污蔑工人阶级,三是鼓吹修正主义路线。没过几个月,上海煤气公司助理技术员桑伟川撰写了《评<上海的早晨>——与丁学雷商榷》长文(周而复在《六十年文艺漫笔》中附录之)投寄《文汇报》,毅然发表不同意见,替《上海的早晨》翻案。张春桥看到了《文汇报》呈报的相关情况后,即刻批示:“抓住桑伟川这个活靶子,批深批透批一个时期。”一瞬间,不仅加大了批判《上海的早晨》的力度,对桑文的批判也是铺天盖地,报纸上连篇累牍,街市上标语成片,一年间的批斗会竟开了三百多次。桑伟川矢志不渝,坚持自己的观点:“《上海的早晨》是香花不是毒草”,终于下狱七年,一度精神受刺激失常。
  《上海的早晨》以我国民族资本家荣德生、荣宗敬纺织业的原始企业——申新一厂(解放后改为国棉21厂)为创作背景,当年作家周而复还多次来厂,查看史料,调查采访。该书成了大毒草,国棉21厂的工人被组织起来进行“批判”“聲讨”,那是自不待言的;桑伟川替《上海的早晨》“翻案”,工人师傅凭着朴素的阶级感情,当然“一百个不答应”。于是乎,上海的报纸和南京路“大批判”长廊上,屡有国棉21厂工人写的批判《上海的早晨》和批判桑伟川的文章。
  我于1968年11月初被分配进入国棉21厂,正赶上这一批判浪潮,我也被调动积极性起劲地写过这类批判文章,如《如此的“早晨”》《桑伟川的险恶用心》等。说来可笑,一个十七岁的初中生,连《上海的早晨》都没有看过,就按照“帮派文學”的调子,胡诌一气,与其说是“批判”,不如说是“抄袭”(在那个时期,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乃是一种时兴),竟然还自鸣得意。真可谓:荒唐年月荒唐事!
  更为荒唐的是,在批判“桑伟川事件”接近尾声时,国棉21厂迎来了一件“大事”:桑伟川被押到厂家批斗。记得那天,全厂大造“革命”声势,大标语、大字报比比皆是,似乎要将桑伟川“陷入大批判的汪洋大海”。我作为青年工人理论队伍的代表上台发言。一番声嘶力竭后,竟提出一个“严厉”的质问(恕我时间长久,已记不得质问的是什么内容),殊不料,桑伟川尽管被批斗了三百多次,但斗志依然坚贞不屈,对我的质问来了个反问,弄得我一时语塞,本想打打他的嚣张气焰,聪明反被聪明误,令我颇为尴尬,只得大声呼喊“桑伟川不老实就叫他灭亡!”之类的口号虚张声势。
  我从不讳言自己在“文革”中的“人生败笔”,参与批判《上海的早晨》及“桑伟川事件”即是一例。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每想起此事愧疚不已!
  近日,学兄钱勤发微信称:作家王周生日前去看望桑伟川,这位七十八岁的老人晚景凄惨,至今未婚,孑然一人,前年还患了脑梗,常被入狱留下的后遗症所折磨,背已经驼到连吃饭也只能站着吃,但他精神开朗,依然钟情于文学——读了寥寥数语的桑伟川近况介绍,我甚是感慨:对自己曾有的不敬行为和不实判词,向桑伟川表示我的真诚道歉,虽说它是迟来的。
  【原载2017年2月20日《上海法治报·法制随笔》】
  插图 / 《上海的早晨》封面 / 佚 名
其他文献
针砭时弊 批评世俗 反思历史 解读人生 公正深刻 辛辣幽默 雅俗共赏 生动鲜活  公民讲坛 巴马县之困 吳兴人  聊斋闲品 小蝌蚪找妈妈 翟 杰  立此存照 发死人财窝案究竟让谁 难堪 阅 尽  人生解读 唤醒仁爱 太行墨客  史海备忘录 沈从文的爱与不爱 陈 刀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拾 遗  见仁见智 “巨贪村官”的贵人是谁? 佚 名  社会档案 十五岁优等生杀人事件 杨 海  蓝
期刊
老家的土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我成年的时候,我离开了老家到外面闯荡。母亲就像一根线,连着我和老家。我就像一只风筝,尽管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但母亲这根线始终牵着我。  母亲走了,这根线也随着母亲飞走了。我就像一只无线的风筝,在天空漂泊。  母亲活着的时候,像风筝的线牵累着风筝一样牵累着我,让我疲惫不堪。母亲走了,我解脱了,不用再為尿床的母亲晒被子,不用再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不用再操心母亲的一日三餐
期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三十斤米交给食堂。儿子知道母亲拿
期刊
我记得我的母亲  当我在宽敞的厨房  用电脑微控的电饭锅蒸好热腾腾的米饭  我就忆起童年小偏房里呱嗒作响的风箱  我拉着风箱,看妈妈在灶台上忙碌  火光映着她的脸,汗滴像珍珠  我记得我的母亲  当洁净的卫生间里  全自动洗衣机嘀嘀鸣响  我的眼前就出现故乡的河流  我踩着浪花,妈妈在河边捶洗衣裳  最怕冬天,河水浸红了妈妈的双手  手上的裂口,滲出丝丝鲜红  我记得我的母亲  当我在明亮的书房 
期刊
神醫,因为给明星、官員看病,庸医成了神医;  神算,因为给官员们卜算过前程,神汉成了神算;  神药,一把芒硝一把绿豆经过不断的吹捧竟然成了神药;  神话,骗子做局骗到大量钱财,成了成功的神话;  神器,因为被“大师”开过光,那些普通的石头、木头制作的东西成了神器。
期刊
由江苏省属某文化单位纪委书记丁捷所著、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追问》一书,通过收录一批落马官员的口述实录,展现出他们由奋发有为到自甘堕落的人生轨迹,刻画出他们在贪腐面前复杂又矛盾的内心世界。在《追问》开篇第一章,作者写了一位因犯重婚罪,道德腐化,生活作风败坏而落马的副市长。  追忆往事,这位赵副市长借酒浇愁,他老泪纵横,一个劲儿地说:“我犯的不是罪恶,是罪孽。”  阴霾退去,爱情事业双丰收  我十八
期刊
一个村官平均一年私吞集体资产八百三十三万元,十八年后才案发,这么大的数额难道就没有一点蛛絲马迹?肯定有。不管这个村官伪装得多么“巧”,隐藏得多么“深”,总会露出“狐狸尾巴”的。这就提出这样一个疑问,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睁只眼闭只眼”,“民不举官不究”,不作为意识作怪;二是“屁股不干净”,本身就与村官有利益输送关系;三是“哥俩好”,成为村官“保护伞”,为村官私吞集体资产打
期刊
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名单都会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公布,这里也因此被称为“诺贝尔奖的摇篮”。  2010年10月4日,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揭晓日,按惯例,揭晓仪式要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讲坛”举行。为了能第一个进入这个令科学家们向往的殿堂,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精英们在早上8点就来排队等候。当他们站在这一被视为科学界最高荣誉、奖金高达百万美元奖项的地方时,每个人
期刊
“交流平台”栏目欢迎您的参与。您可就栏目、文章、版式以及题插图等发表意见,可抒发对于杂文、杂文创作的见解,亦可与编辑探讨或与读友交流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或疑惑。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字数二百左右。  投稿方式:寄信至(130022)长春市卫星路5758号(请于信封标注“交流平台”栏目);发送电子邮件至zwxkyc@163.com。  一个人的年龄越大,越喜欢热闹,越怕寂寞,做事不如以前利索了,记性也差
期刊
冬天的四川盆地阴霾而湿冷。然而,对于五十三岁的陈满来说,这样的天气里却有一种难言的亲切和温暖。  从无罪释放回家已经过去一年,面前的他神情有些疲惫,声音略显低沉,比起刚回家时平静了许多。  八十年代的陈满喜欢读尼采、弗洛伊德,每次到成都,都会带回许多书。他还喜欢去外文书店买磁带。《喜多郎》《施特劳斯钢琴曲》《梁祝》……如今,这些磁带还静静躺在家里,似乎讲述着,如果没有1992年12月25日的那件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