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哲学是整个艺术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最终的思想体系,同时也是艺术这个大世界中最后一个构架,是最基础的工程。艺术哲学研究艺术形式背后的逻辑,这里所提到的逻辑更多是观念与思想方面的。在艺术哲学的研究中,不仅要注重艺术与人类的关系,还要注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崇尚自然。艺术家是独特的,所创作的作品也应是独特的。每个作品以其独特的灵魂带领读者去体悟,去深思,去感受艺术的生命力。
  关键词:艺术;哲学;天人合一;境界
  中国艺术哲学,从文字上来看可将其拆分为三个词。其一,中国。这是一个有别于西方的概念,中国并非一个静态的、封闭的概念,在研究上,需在“古今中外”的时空维度中观察学习不同时期的中国艺术与哲学。其二,艺术。“艺”与“术”在古文中书写为“埶”与“術”,最早的艺术不仅是指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艺术,还泛指与特定工艺、特定技能相联系的人类的所有活动。《说文解字》说:“埶,种也。”这说明“埶”本身是种植的意思。《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树艺五谷”,意思就是种植五谷。在古代,种植五谷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也属于一种专门的技术,由此“埶”又引申为“技能”“才能”。东南大学教授王廷信曾说:“艺术就是以情感为内核的感性形式,这种形式是由一定结构组成的审美形式。”其三,哲学。哲学这个概念是由西方引进来的,在中国,古人称之为“形而上”。哲学是系统化以及理论化的世界观,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它所研究的是思想方面以及事物更深层次的内容。本文研究的是艺术哲学,也就是通过艺术这种形式来探究艺术的本质,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艺术家乃至艺术家群体的世界观、生命观与价值观。朱志荣教授的《中国艺术哲学》正是将中国的艺术与哲学结合起来,全面地探讨、研究我国传统的艺术思想与理论。
  一、主体与心态
  德国特里尔大学卜松山教授曾说:“中国美学的最高理想乃是境界。”在哲学这个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体系当中,美学与文学艺术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美学是文学艺术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之一。在主体论这一部分中,笔者认为作者最注重的是“虚静”“神韵”“情感”,每一种个体的心态都有一定的规律。
  其一,审美心态。首先,审美心态是与身心有关的,在身心投入的基础上要做到“虚静”。唯有做到虚静,主体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体会作品,从而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以及更高层次的情感。此外,超感性的体悟也非常重要,感性的逻辑正是体悟。这里所谓的“超感性”,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感性。主体并不滞于感性生命本身,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这也是更高意义上的清醒。“升华”即审美心态的最后一步,是真正发挥审美作用的一步。通过情感的升华,精神能够得到愉悦感以及满足感,并且,艺术上的审美和思想升华之后,创作技术也就有了突破的可能。
  其二,创作心态。在创作心态中,主体首先要做到养气,通过养气来沉淀自己,从而以一种更加沉稳的心态进行创作,不添任何杂念。“气”,易中天解释为生命力,正如人的生命一样,气最为重要,有气,人才得以生存。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要养气凝神,给作品注入充沛的活力和生命力。其次要做到感物动情,这也正是创作心态上所谓的“性情说”。古人认为,主体创作的心态都是外物的感发,接下来要以虚静为前提,以神思为基础,从而获得创造的灵感。
  其三,鉴赏心态。艺术作品只有在合适的鉴赏心态之下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成。鉴赏者需要以艺术作品为标本,以自身的生理节律与情感节律为基础,通过鉴赏者的鉴赏实践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反复体悟之后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鉴赏者基于特定的鉴赏心理才能够与艺术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艺术作品超出它本身的艺术价值,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在文中,朱志荣教授多次提到“虚静”,这种观点在佛教和道家中也都有体现。佛教有“明鏡说”,“以镜喻心,虚寂清净”,无论哪一种心态,“虚静”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在中国古人看来,“虚静”可以致远与返本。道家也有返璞归真的观点,顺应自然,恪守寂静。
  二、本体与境界
  朱志荣教授认为,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精神比较重要。艺术作品不是死板的,是有生命、有精神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生命,都与艺术家的灵魂相连。此外,在创作时还要注重物我之间的关系,中国艺术需要表现出物我交融的状态,人生、艺术与哲学三位一体。古人把艺术看作人生,认为艺术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而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作品这一个层次。古人将艺术看作一生的追求,他们非常注重境界,这里所谓的境界,是一种理想的心灵,纯净且美好。
  朱志荣教授指出:“中国艺术本体的内在结构,包括艺术语言、审美意象和内在风神。它们在本体中是有机统一、浑然一体的。这从根本上说便是统一于气,一气相贯,最终体现出生命之道。”在《中国艺术哲学》中,“天人合一”是很重要的思想观点。艺术就是灵魂的化身,古代圣贤对于艺术的追求可谓独具匠心,达到“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故而“天人合一”也是艺术追求的极致。
  朱志荣教授很认同古人的思想观点。作者结合多种思想观点进行阐述,例如道家、儒家与佛教思想,作者将这几种思想观点相融合,进行平行比较。但对艺术哲学的考察,不能仅仅集中在几个代表人物的著作上,因为这些著作基本都在儒家、道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中国艺术哲学的研究应该有更为丰富的材料。
  三、思路与方法
  第一,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运用。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属于自己独立的学术传统,但进入近代,这一现象发生了改变,大多数学者仰慕西方、效仿西方。所谓比附研究,就是把西方理论作为一种规范,在研究中国的问题时利用西方的理论方法,套用西方的理论框架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比较研究则是将中西方相近或相关的范畴放在一起,通过对照比较发现二者的异同,从而探究其变化发展。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形成属于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独立系统,方能更好地对中国艺术哲学进行研究,从而也为想了解中国艺术哲学的人们提供新的认知。此外,作者的研究用到了多种方法中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法就是多重证据法,将多部史书与文献记载的内容进行整合,相互印证。   第二,顺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重人情,思维方式与西方不同,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切不可照搬西方的艺术理论,需要理清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独立的研究体系。我们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本文采用中西互补的研究方法,并非全盘西化,也没有一味追求中国的思想观点,而是取长补短。在保持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基础上选择性地汲取外来营养,使我国的艺术和艺术理论更具生命力。使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创作,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彰显了独属于中国的艺术哲学精神。
  第三,多门学科综合研究。在《中国艺术哲学》中,朱志荣教授结合古代艺术与文献等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还结合文学、哲学、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等多种学科对艺术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哲学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是前人对各项知识理论进行统一的综合体,而现今的哲学家们大部分都被禁锢在前人所下的哲学定义里,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只是在前人不断咀嚼后产生的,他们不知道他们所认知的哲学从何而来,他们所了解的哲学只是哲学的表象。而朱志荣教授恰好打破了这一禁锢,利用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性的研究,通过对多门学科的不断整合,不仅更新了研究者的思路,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而且实现读者在思想上与古人保持高度一致。
  第四,研究体现当代意识。在当今这个时代,哲学思考并不表现为古代哲学传统的不中断的延续,因而古代艺术哲学与当代艺术哲学是有区别的。在今天的世界,我们应当顺应规律,以当代人的思想为旨趣,并自觉对其进行反思,不能完全受古代哲学的束缚,需要对这些思想展开新的认识,这也是一种当代意识。因此,提高当代意识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目的也是为现实服务,因此在研究中应当利用当代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
  总之,中国艺术以和谐、自然为主旨,追求“神似”与流动的气韵。如此,艺术与自然、人生得以融合,成为一种生命有机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赵以保.中国本色品格,全球多元视野:评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J].美与时代(下),2012(9):33-34.
  [2]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廷信.什么是艺术[J].艺术学界,2016(2):49-63.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學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常德丝弦在2006年被列为常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挖掘整理,并申报湖南省和全国非遗保护项目,2008年被成功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德丝弦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地方曲种,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然而迄今为止,常德丝弦在当地群众中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为了使这种曲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传播,文章在介绍常德丝弦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常德丝弦传承与发展的价值,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对常德丝
期刊
摘 要:笔者曾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资助项目“晋陕甘宁秧歌舞创新人才培养”的学习,并通过该项目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经验。分析和借鉴该项目的经验,以“秧歌舞”为例,剖析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创作、表演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围绕“创新”这一核心思想,论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创作和表演等方面的创新,不应只停留于内容或形式,关键是要让观念的创新融入教学、创作或表演过程中,从
期刊
摘 要:写意是中国绘画乃至文艺的一种审美理想,黄宾虹先生的写意山水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特点,也是近现代山水画的一座丰碑。文章从写意的特征及发展着手,通过对黄宾虹先生写意山水的美学特色与当代性意义的分析,揭示黄宾虹先生写意山水画的价值。  关键词:写意;美学;山水画;黄宾虹  一、写意的特征及发展  写意自古就是中国画极具特色的一个绘画美学范畴,也是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与写实绘画相比具有
期刊
摘 要:2020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全国各地院校的春季开学日期被不同程度地推迟。为了保证 “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突破空间的限制,替代了常规的线下教学,在这个特殊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教师备课、授课及课后三个阶段出发,浅析在舞蹈课程网络授课实施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等问题。  关键词:舞蹈;网络授课;线下教学  一、备课阶段  (一)教师
期刊
摘 要:创造性舞蹈作为当代新兴的舞蹈教学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依据舞蹈的基本要素设计游戏导入课程。黄琤圈老师于2019年4月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师生进行了四次关于“创造性舞蹈”系列工作坊的授课。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如何运用创造性的舞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内在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性舞蹈不但有效地推动了当代的舞蹈课堂变革,还对当代舞蹈课堂的教学方式起到深远影响
期刊
摘 要: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素质教育成了时代热议的话题,对于旨在培养高等人才的大学更是如此。高校教育中舞蹈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的重要补充,也是素质教育落实的重要推手,所以需要充分结合改革来做好相关业务,给学生个人成长带来更多可靠的帮助。文章试图结合引入线上模式谈如何做好相关的改革,就重要性和策略做出相关论述,进而为实际业务开展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商业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多级电影院线的逐步建成,一大批经由成熟市场检验的我国当代青年导演的优秀影视作品在视觉语言尤其是影像空间的建构上显示出了更为多元的话语路径。这一话语流变的产生依赖于新一代观众接受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整体视觉文化的进步,同时它也带来了电影视觉信息传达的全新可能。文章尝试从影像空间的角度探究我国当代青年导演作品中影像空间的建构路径及其隐藏的影像功能,在以
期刊
周嘉齊、黎美岁、田文雨、严波作品
期刊
李伟賢、叶子康、周已程、周正男作品
期刊
摘 要:《求证》是一部优秀的话剧作品,荣获了2001年度普利策戏剧文学奖、托尼奖最佳话剧剧本奖、外百老汇戏剧评论家最佳戏剧奖、戏剧编辑最佳剧作奖提名等。尽管《求证》整部剧作中贯穿着数学论证和数学家们之间的学术对话,但这并不是一部关于数学的剧作,父女关系才是“全剧的心脏”。父亲的离世对女儿凯瑟琳的精神打击,一度让她萎靡不振,逃避现实,情绪失控。文章试图从创伤角度,对女儿凯瑟琳的创伤表现以及复原之路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