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教多学、浅入深出”课堂教学模式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新授课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之下,教学模式众多,我校提出的“少教多学,浅入深出”课堂教学模式被立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该模式之下物理学科如何进行学科教学,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下面笔者就教科版中“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新授[JP3]课对该模式的教学过程和心得体会与同行分享,以期完善和提高.
  1 “少教多学、浅入深出”的含义
  “少教多学”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理念,说古老,是因为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说新鲜,是因为直到近年,随着对新加坡教育改革的评介的深入,“少教多学”这个概念才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少教多学”的“少”与“多”是个相对的概念,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多学,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
  “少教多学”蕴含着以下几个层次的涵义:一是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少教多学”从全面依靠教师的教转向更多地依靠学生的学,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二是在教学目标上,“少教多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三是在教学主体上,“少教多学”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四是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少教多学”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五是在教学过程上,“少教多学”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六是在教学内容上,“少教多学”突出教学内容的探究性、问题性及生活性.
  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把自己的活动减少到最大限度,让出讲台、让出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做到“五个杜绝”:杜绝“满堂灌”、杜绝“满堂问”、杜绝“满堂投影”、杜绝“满堂静”、杜绝“满堂闹”;坚持“五个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做到“六个精讲”,即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增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效发展.
  “浅入深出”就教学目标而言,是说课堂教学要设置一个较低的起点,让班级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任务,这是“浅入”;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而言,要留有继续探究和发展的空间,是为“深出”.就教学环节而言,所谓“浅入”,是说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最真实的体验开始浅入,符合认知心理规律,使学生成功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所谓“深出”,是说课堂教学虽然结束,但学生还有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2 “少教多学,浅入深出”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图
  3 “少教多学,浅入深出” 课堂教学模式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新授课中的应用
  首先,明确“少教多学”,学生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坚决不代做.本节课重点让学生利用向心力演示仪合作探究向心力与质量、半径、角速度的关系,培养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能力、观察实验、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其次,做到“浅入深出”,本节课中设想有三处达到这个目的:第一是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和圆锥摆两个模型的分析,由浅入深引出了向心力的概念、向心力的作用效果.第二是回归视频模型,分析向心力来源,引出了向心力可以由弹力提供,也可以由其他性质的力提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在受力分析的时候,向心力不是物体另外受到的力,不能作图画出向心力,加深了对向心力来源的理解.第三是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半径关系的时候,提醒学生实验中关注的几个问题,通过学生自学、互助合作探究总结出结论.
  第一步:情境体验
  这一环节的基本要求是:(1)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恰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设置问题,成功引入本节课教学内容;(3)展示教学目标,明确大多数同学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发展目标.(4)设疑、激趣的问题要浅易,导入要生活化、趣味化;教学起点要放低,使大部分同学能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和完成任务的信心.
  课堂实况1 新课引入.
  视频引入(视频中月球绕地球运动,小孩坐在圆盘上随圆盘一起转动),通过视频,教师提出:视频中的月球、小孩的运动均可抽象成圆周运动,虽然他们的运动比较复杂,但是我们研究复杂的问题总是从简单的模型入手,那么圆周运动中什么模型最简单呢?学生能够回答出:匀速圆周运动?教师刚好提问:这个“匀速”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刚好复习了前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点,强化了“匀速”是指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教师再次提出:如果把他们的运动都简化成匀速圆周运动,那是什么原因,使得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通过这个设疑,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课堂实况2 感受向心力大小.
  学生通过绳子系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按照以下几个步骤体验,(1)旋转半径不变,增加旋转的速度,拉力怎样变化?(2)增大旋转半径,拉力怎样变化?(3)松手后,物体如何运动?(4)换一个质量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拉力怎样变化?
  学生有兴趣体验,体验后也能得出向心力与质量、半径、角速度(线速度)有关的结论.这个时候,教师再提出:如何研究向心力和质量、半径、角速度的定量关系?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很容易回答出控制变量法.这样就引出了应用向心力演示仪探究向心力和质量、半径、角速度的定量关系.
  第二步:课内自学
  这一环节的基本要求是:(1)让学生看书,对教材内容进行概括和梳理;(2)让学生做题,通过尝试练习判断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3)让学生思考,明确重点难点并提出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的问题;(4)在进入自学环节之前,教师要先进行分层指导,通过比谁学得快、比谁学得多、比谁做得对的竞赛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5)学生进入自学状态后,教师要加强巡视并对部分学困生进行个别指导;(6)关注学生的自学进度、效果,指导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完成任务.
其他文献
新课程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可以肯定地讲,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无定法,笔者也难确定哪一种教学模式更好,但教学需要先进的教学方式引领是必须的.基于“问题·参与·体验”的智慧课堂是笔者所在学校的省级研究课题,笔者进行了多年实践研究,下面以“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一节的教学设计,基于“问题·参与·体验”的智慧课堂,探讨老师如何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过,自己家的灯一天内似乎不是一样亮的.每天的早晚感觉它们比较暗,而夜间又觉得它们比较亮.是的,这不是你的错觉,这是实实在在的现象.我们家的灯泡在早晚用电高峰时段会变得暗一些,而在夜间等用电低谷时段又会变得亮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  实验器材:两节新干电池、开关若干、小灯泡若干、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将上述器材按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要求的深入,高中物理学科面临着教学方面的创新,高中物理是一门富有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学科,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必要,以此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获得高中物理教学上的进步.本文主要阐述了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并探究了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方法及措施.  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但许多高
在一些物理习题中,如果通过公式计算来研究问题,往往很复杂,学生也不易接受.这时我们需用一些特殊方法和技巧,这样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从而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增强解题能力,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极端法”就是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特殊的方法.所谓“极端法”就是依据题目所给出的具体条件,假设某种极端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存在,并作出科学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的解题方法。  例1有完全相同的甲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课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把枯燥无味的物理理论课变得有趣味、更加形象生动,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本文就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一些试验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都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学生只能亦步亦趋的完成,真正让学生独立
电学是整个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点,使不少学生对其望而生畏.简化电路图,确定各电表的测量对象又是正确解答许多电学问题的关键.而如何正确地确定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题目中往往电路图情况复杂,变化多样,常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本文通过几个例题来谈谈如何用简单的方法确定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1“抱谁测谁”,单个表忠心  [TP12CW72.TIF,Y#]  问题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的
波的衍射、干涉等几个波的特有现象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就是抓住它们的共同点,统一认识思路,在同一个认识思路上发挥物理实验和物理事实的作用,不断加深对问题的探究,从而认识波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具体教学思路如下.  “一遇”  波遇到障碍物、孔、缝时,会怎样?——“波的衍射”教学  1.求证方法:引导学生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理事实求证.  物理事实1:水波遇到小石头、芦苇等细小物
测量电阻的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除了用“伏安法”,还有哪些方法呢?本文将围绕“伏安法”拓展介绍测量定值电阻的方法。  1常规方法——伏安法  (1)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R滑、待
物理学科是一门源自人们生产生活的科学,物理实验必不可少.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学校在物理实验上也特别乐于不遗余力的投入硬件设施以满足实验教学之必须.高中物理教师应将实验教学贯穿教学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环节的认知、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推定和验证,更好的掌握实验中蕴含的物理学知识,完整体现高中物理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效用  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这对教育也提
电路故障判断是初中电学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同时也是中考的热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电路故障的判断进行总结,望能对同学们学习有所帮助。  1串联电路故障剖析  1.1有电流电路——电流表有示数或部分电路元件工作  故障原因电路元件可能是被短路或实际功率太小  诊断方法测压法  用电压表测量电路各元件两端的电压.若元件两端“有电压不工作”,则该电路元件“实际功率太小”;若元件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