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内涵词比较与翻译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t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内涵词是语言中的特殊词汇,是翻译的难点,处理不当,会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因而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原语与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使译文最大程度地传递原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本文比较了英汉词语文化意义的差异,并探讨了文化内涵词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词汇 文化内涵 比较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特定的语言就是特定的文化符号。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最能体现文化差异。词汇本身具有的语言意义就是概念意义,而词汇的感情色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就构成了词汇的文化意义。翻译活动不单纯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它还涉及到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翻译与文化在实质上有着更为本质和深层的关系。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移植,翻译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英汉对译时,要把语言的翻译放到跨文化交际的大环境中加以观察、思考。意义的转换必须包括文化信息所包含的尽可能完整的内容和特色。因此,只有提高文化意识,了解比较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探索文化内涵词的翻译途径,才能有效地传递原语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二 词语文化意义的差异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赖以存在的支柱。词汇的意义由文化决定。英汉词语的文化意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非对应性和词汇的不同联想两个方面。
  1 词汇的非对应性:有两种情况,第一,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例如,汉语中的一句谚语“夏炼三伏,冬炼三九”,在英语中就没有“三伏”、“三九”,因此译成英文要说“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而英语中motel,指汽车旅馆(设在公路旁,供自驾汽车的旅客住宿,通常附有车库和停车场),在中文中找不到对应词,所以只好给予中文注释,才能让中国人明白。
  第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义大不相同。例如,汉语中的“知识分子”,英文是intellectual。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医生、工程师等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在农村甚至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指范围小得多。又如individualism译成中文是“个人主义”,但是,汉语中的“个人主义”是损人利己、唯我独尊之意,在西方文化中individualism一词,体现了西方人注重个性的文化特征,不含贬意。再比如,懂一些英语的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用lover一词,外国人对此颇为惊讶,为什么要公开声明自己有lover呢?因为lover表示情夫或情妇之意。其实,汉语中,“爱人”一词英文应该是husband(丈夫)或者wife(妻子),fiancé (未婚夫)或者fiancée(未婚妻)。
  2 词汇的不同联想:同一词汇在不同语言中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想象。例如:owl (猫头鹰)、dragon (龙)在中英文化中的联想各不相同。讲英语的人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有这样的说法as wise as an owl,但中国人把它当作不吉利的象征,怕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其叫声,认为碰上它要倒霉。“龙”在中国代表帝王,是一种象征吉利和权力的动物。如汉语中有“龙凤呈祥”、“龙袍”、“望子成龙”等词语。但西方人认为dragon是邪恶的象征,凶残的怪物,应予消灭。又如,中西文化中对颜色的联想又大不相同。例如红色(red)在汉语中象征喜庆和大吉大利。新娘着红装,过节挂红灯笼等。在英语中red与暴力、流血、负债联系在一起。汉语中“黄色电影 ”、“黄色书刊”译成英语不能是“yellow movies”,“yellow books”,应把黄色译成pornographic(色情的)、filthy(淫秽的),所以“黄色电影”该译为pornographic pictures,“黄色书刊”该译为filthy books。可在英语中,yellow pages译成中文是“黄页电话查号簿”,是一本很有用的黄纸印刷的分类电话簿。yellow pages与汉语中的“黄色书(yellow books)”的意义完全不同。
  
  三 文化内涵词——文化空缺现象
  
  从文化的角度看,词语的意义分为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词汇的文化意义取决于不同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词语的文化内涵是词义在跨文化交际中,以民族文化为比照所呈现出来的本族文化的映射。而词语的文化意义的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内涵词”,其中部分是“文化空缺词”。文化空缺词是只为某一民族所独有的,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既可以是该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词,也可以是该民族独创的词。空缺现象充分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理所当然地成为民族文化语义的保存者。
  文化内涵词或文化空缺现象的产生有其根源。语言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生活环境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从而表现在各自对方中的词汇空缺或概念空缺。地域差异使得英汉语言各自产生了许多文化内涵词。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了词汇空缺。基督教在西方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成为西方社会主要文化特征之一。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圣经》的典故家喻户晓,可对于不知《圣经》的人则不知所云;同样汉语中也有许多具有特定内涵的宗教词汇,如“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等,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中西方国家在自然环境、生活经历、风俗习惯、政治体制与宗教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出现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应词。许多例子说明,有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文化里有,在另一种文化里没有。例如,汉语的粽子、观音、中山装、旗袍、阴阳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同样英语中很多词汇汉语中也没有,如clone克隆(无性繁殖),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人人自由机会均等)。类似这样的词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词,译成汉语需要加些注释,才能让中国人理解。文化空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由两种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本民族语交际的双方以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对于另一语言文化的读者来说,则往往会不知所云。文化空缺的存在为翻译带来了困难,使文化内涵词的翻译更加充满挑战。
  
  四 英汉文化内涵词的翻译策略
  
  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手段,主要为了表达概念意义或为了承载文化内涵。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流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英汉文化内涵词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翻译时需注重其所体现和承载的文化。下面探讨几种翻译方法。
  1 音译或音译加注释
  英汉两种语言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这些外来词反映了本族语言中特有的事物,具有原语言特有的文化个性,在翻译此类不对应词或空缺词汇时,采用音译,能保持不失其异族语风味。如,英译汉的例子有:ballet(芭蕾)、aspirin(阿司匹林)、cool(酷)等;汉译英的例子有:功夫(kongfu)、气功(qigong)、二胡(erhu)等。
  有些文化内涵词只是音译,使人难以理解,而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既译音又释义,既保证其异族语风味,又能使人清楚地理解其含义。汉语中的阴与阳的概念,在英语里没有对应词,直接音译则西方人难以理解,所以只好加以注释。阴yin,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阳yang,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英译汉的例子如,bingo 宾戈(一种纸牌赌博游戏)等。
  2 直译或直译加注释
  当英汉词汇中两个词语字面意义和形象近似,隐含意义相同,可以直译保留原来的风格。汉语的“纸老虎”可直译成paper tiger;“一国两制”,译成one country,two systems。英语的black horse直译成“黑马”;cold war译成“冷战”等等。有时直译容易引起文化误读或文化缺损时,译者作些适当的注释,补偿直译带来的损失,可以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如,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表示暗藏的敌人或威胁),Achilles’heel(阿喀琉斯的脚踵,比喻唯一致命的弱点)。
  3 功能对等译法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大不同。翻译时必须作等值意义转换。在翻译文化内涵词时,可采用功能对等译法,即译出原文意思,不追求原文的语言形式。中国有着长期农耕文化的传统,民以食为天,汉语中有大量来源于“吃”的习语,如“吃香”、“吃亏”、“吃醋”、“吃闲饭”等,这些词汇用英语表达为“be very popular”,“suffer losses”,“be jealous”,“lead an idle life”。这样的翻译没有在意“吃”字的语言形式,但表达出了这些习语所要表达的功能意义。英语中有许多与Dutch有关的词汇,有其历史背景。16世纪以前英国与荷兰关系友好,到了17世纪,荷兰成为英国海上贸易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于是英国对荷兰产生了强烈的敌意。为了对竞争对手施以攻击,他们把轻蔑等情绪注入并表现在词语之中,于是就出现了许多与Dutch有关的词汇。如: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double Dutch(莫名其妙的话),go Dutch(各人付各人的账),Dutch uncle(不留情的训斥者,唠里唠叨训人的人)等。这些词汇反映了当时英国和荷兰的关系,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绪,翻译时要体现这些文化内涵词的功能意义。
  4 文化对等译法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不尽相同的,在不同语言的互译中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所以,文化内涵词的翻译,可采用文化对等译法,即把原语言中约定俗成的说法,译成译语中约定俗成的说法。汉语“红茶”的英语习惯表达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而英语的“black coffee”,译成汉语则是“浓咖啡”而不是“黑咖啡”。英国是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领先世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而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另外有些动物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方国家不一样,互译时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例如,汉语“爱屋及乌”,英语则表达为“Love me ,love my dog.”因为dog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汉语里形容一个人胆子小,常用“胆小如鼠”,但英语则说“as timid as a rabbit”。英语的“black sheep”,翻译成汉语为“害群之马”;“talk horse”则译成“吹牛”等等。
  
  五 结语
  
  文化内涵词是语言中的特殊词汇,是翻译的难点,处理不当会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如果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只注重词汇的表面意义,而忽视词语的文化内涵,就会犯错误,甚至闹出笑话。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失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翻译作为语际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内涵的转换过程。翻译文化内涵词时,只有充分考虑原语与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使译文最大程度地传递原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2] 徐:《文化内涵词——翻译中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其对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A.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5年。
  [4]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5] 沈善洪:《中国语言文化背景汉英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6] 庄和诚:《英语习语探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 曾鸣:《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版。
  [8]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作者简介:鲁阿凤,女,1965—,浙江绍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英汉语言文化比较,工作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人文观念泛指人的一切文化行为,强调人与自然斗争中的和谐,同时也表现为一种伦理价值。本文拟从中国神话的产生、要素、结构、内容和功能方面讨论中国神话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观念,并对其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尝试性的探析。  关键词:中国神话 人文观念 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1997年版《辞海》对“神话”定义是:神话是借助想象和幻想的方式,关于古代人们对世界起
期刊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身负复仇救国的重任,但他身上所具有哲学家和艺术家气质却使他的复仇变得延宕而缺乏决心和果断。学界认为哈姆雷特愤怒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父亲的死,而是母亲对爱情的背叛。而奥菲利娅的缺乏主见则让哈姆雷特加深了对女性软弱本性的坏印象。对女性的失望造成了哈姆雷特爱情理想的幻灭,这是他痛苦的根源,也是造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复仇 爱情理想 幻灭 愤怒
期刊
摘要写作成品价值的实现途径是读者的阅读。没有作家,就没有作品;但是没有读者,就没有作品价值的实现。作品中存在着丰富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等等,读者的阅读使这种价值得以实现。读者是作品的见证人,读者确认了作品的存在。  关键词:写作成品 读者 交流与接受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在以往的汉语写作学论著中,写作成品与读者的关系是较少为人们关注的领域,对它的研究往往浅尝辄止。然而它却是
期刊
摘要手机短信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从审美文化角度,具体分析了手机短信的积极文化意义,揭示了手机短信在哲学意义层面上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手机短信 审美文化 双刃剑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传播学领域,手机短信是指:“以文字这种符号系统为主要信息负载者,以无线电波作为传播渠道,以支持中英文显示的数字手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一种现
期刊
摘要吴虞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他一生排孔非儒,传播西方文明开风气之先,被胡适誉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名动一时;“五四”以后,这位在政治运动中崛起的先驱者思想在学术上却少有创新,他反孔被尊孔派排挤,他维新被维新派倒戈。在当时复杂的人文背景下,吴虞的人生充满了矛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至今仍有研究价值。  关键词:吴虞 旧文化 叛逆者 新文化 戏剧人生 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翻译是鲁迅文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文化语境的影响,其翻译策略从任意改写的意译嬗变为逐字译的“硬译”。鲁迅的“硬译”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认定,其最终目的是解剖中国传统文化,进而重构适应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新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鲁迅 翻译策略 “硬译”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翻译学界对鲁迅“硬译”(直译)的论争由来已久,贬多于褒。上世纪3
期刊
摘要近年来,翻译研究成为许多领域关注的对象,许多语言学专家开始从新的角度——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和语言对比研究。本文从意义单位、翻译单位和对应单位三个概念入手,解读语料库语言学专家进行翻译研究的不同角度和方法。  关键词:翻译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 意义单位 翻译单位 对应单位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翻译研究,
期刊
摘要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出发,以真实的英语演讲语篇为语料,分析其语法隐喻特征,发现无论一致式还是隐喻式,在英语演讲语篇中都广泛存在。一致式和隐喻式是获取不同演讲效果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英语演讲语篇 语法隐喻 隐喻式 一致式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在英语语言应用中,演讲语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篇形式。演讲又叫演说、讲演,最早见于古希腊的《荷马史
期刊
摘要儿童文学翻译是文学翻译中一个独特分支,除了文学翻译的一般标准,它还需要译者根据儿童心理及认知的发展规律来修正翻译标准。本文试图以儿童文学名著《柳林风声》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分析儿童文学翻译在语言文字上的特色,为儿童文学翻译者们提高翻译质量提供范本。  关键词:儿童文学 文学翻译 儿童心理 儿童认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柳林风声》又译作《柳树间的风》、《杨柳风》等,作
期刊
摘要奥古斯特·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哲学,在19世纪中后期不仅在欧洲哲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辐射到了艺术界,特别是对自然主义文学流派作家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家埃米尔·左拉笃信科学,是科学决定论者,一生致力于创作科学实证小说。本文试图分析左拉在文学领域的准科学实践,进而探求19世纪中后期,欧洲自然主义文学流派所受到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左拉 自然主义 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