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见风帆孤云独去闲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吴为山先生曾创作过雕塑《孤云独去闲—林风眠》。作品中,林风眠迎风而坐,衣袂飘举,表情宁静隐忍而慈悲……吴为山曾讲述这件作品的由来:“……前贤之歌,不负千秋。根据题材和内容的需要,雕塑似‘飘’起来,作品就像飘起来的一片孤云。”林风眠的一生恰似孤鸿远去,孤云一片,留给人们凄美而真切的身影。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饱经沧桑又诗意隽永。
  中国美术馆藏林风眠作品共有11件,其中7件中国画(《水上》《早春暮色》《四鹭》《鱼鹰小舟》《夜枭》《秋鹜》《风景》)和3件水彩作品(《静物花瓶》《油灯花果》《秋》)应为建馆初期即20世纪60年代收入,另一件《泊舟》是201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人民的艺术家—老舍、胡絜青藏画展”时所收,由舒济、舒乙、舒雨、舒立捐赠,为老舍旧藏。
  有人说,从东方向西方看,是林风眠的身影,从西方往东方看,还是林风眠的身影。可见,林风眠横跨东西方的艺术实践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影响深远。1919年,林风眠前往法国留学,第二年入学第戎美术学院。院长扬西斯很赏识他,曾买下一张林风眠创作的粉彩风景。可以肯定的是,林风眠此时的作品风格一定有之前创作经验和视觉经验的影子,也就是有中国的元素在里面。林风眠说自己“七八岁开始学画,以《芥子园》开头,掌握了中国画规律,工笔(花鸟)、山水都会画,学会了中国画的科班”。林风眠的父辈是石匠,他們雕刻的花纹图案,梅州中学教员梁伯聪教授的中国画技法以及各种民间美术视觉经验,还有林风眠之前曾临摹过的高剑父、高奇峰的作品(印刷品),这些都是那张给予扬西斯惊喜的粉彩作品的图式来源。这位对林风眠有赏识之恩的艺术家,给予了林风眠指引—去陶瓷博物馆、吉美博物馆这种西方人眼中深具东方审美趣味的地方,寻找中国的传统。林风眠从东方而来,在对西方人眼中的东方艺术的重新审视中,逐渐领悟了西方人的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这些博物馆在用艺术藏品建构美术历史的同时,也打开了林风眠的艺术视野。一方面,他看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目光中的中国传统艺术,使他能够跳出中国传统思维模式,重新发现中国,又可以剔除中国传统艺术中文人画等像西方写实艺术一样“腐朽”了的传统,将民间美术纳入创作;另一方面,西方的传统艺术作品也在博物馆中展出,大量视觉经验的积累,使得他在内心建构起了西方尤其是法国和德国(中间游学德国一年)的古典和现代艺术的发展史框架。对于中国传统绘画、雕塑、陶瓷、木刻和工艺等各种门类的驳杂观看经验,使得他了解到不同文化、不同工具、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异同,并寻找到能够打破门类之限和文化之限的钥匙。求学和办学阶段是其艺术主张的形成期,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中西艺术融合的实践之路才逐渐走上正轨。
  中国美术馆馆藏林风眠作品中创作年代最早的是《泊舟》,为1941年林风眠在重庆时所作,由其赠送给老舍。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老舍曾评价林风眠虽用中国纸和颜色作画,但作品还是西洋画:“我想,假若他有意调和中西画,他一定要先再下几年功夫去学习中国画。不然便会失去西洋画,而也摸不到中国画的边际,只落个劳而无功。”老舍的这种判断,是从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基础出发的。事实上,“老舍画墙”最爱挂的四位艺术家作品,其中便有林风眠的。[1]林风眠认为绘画的本质就是绘画,无所谓中西之别,应可互相使用对方的方法来绘画。①这段时间,林风眠正处于中西绘画融合试验的初级阶段。他在嘉陵江畔的旧仓库中边创作边摸索,对中西传统进行消化和扬弃,艰难推进中西调和的创作方法和审美形式。之所以艰难,首要在于中西绘画材料的无法融合性。战争时期,油画材料很难觅得,林风眠只能选择更易取得的中国画材料。油画颜料是油性的、覆盖性的,油画布厚重而结实;中国画的颜料是通透性的、水性的,宣纸柔软细腻、渗透性强。将两种材料及绘画语言融合一处并独创新路,确须不断地试验。
  《泊舟》就是其试验的阶段性成果。该作采用平远构图,前景中一叶扁舟,船头坐着两人,背向观众,将视线引向如黛的远山。在明暗强烈的对比中,他用鲜明的视觉图色,来表达他心中无限的诗意和悠悠情思。他利用中西艺术在水性媒材上的共性,将水墨颜料和粉彩画技法嫁接在一起,色彩层层堆叠。与他后期的作品相比,这件作品的通透感和流动性较为缺乏,笔触较为凝滞,具有某种表现主义忧郁沉闷的情调。
  1959年,中国美术馆开始筹备建立,1963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中国美术馆成立了“收藏小组”,对美术作品进行征集、收购和研究,成员有米谷②、刘岘、江丰和野夫。收藏小组初选后,再由蔡若虹、华君武、王朝闻、邵宇、刘开渠等复选。这一时期,中国美术馆收藏了10件林风眠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其个人艺术成熟期的基本面貌。
  《风景》中表现的主要内容,如近景小船上的两人、坡岸、远山、云层等物象,和《泊舟》相比,几近类似。不同的是,在《风景》中,我们可看到林风眠对笔墨的把握相较之前更为熟练,表达的东方意蕴和抒情的特色更为突出,他用寥寥几笔涂抹山川、堤岸,把对自然的概念化为对自然空间的把握能力。《秋鹜》《水上》《早春暮色》《鱼鹰小舟》中,横向构图显得天地广阔,静谧安闲。他通过对水墨的晕染,来营造雨雾迷蒙的江岸,淡墨扫过,云层、倒影和山间雾气便在画中飘将过来,缭绕起来。这些作品不仅使用大块的墨色,还蘸取花青、赭石和其他水性颜料,来表现画面主体,如江流、坡岸和山林;不仅用小笔勾画皴擦表现细部,还运用遒劲的线条,使得画面流畅,自然而随意。一方面,他将西法如光线、阴影等融入中国画的水墨语言中,增加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他作品中对物象传神的表达和意境氛围的营造,突破了传统中国画尤其是“四王”传统的语言范式,将丰沛、浓郁的情感表达出来,优美、轻快、深邃、宁静、孤独,就像一首隽永的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的作品既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美意境,又像是带有现代诗歌的结构和意味。他努力保留东方绘画神韵和意蕴,把中国丰富的民间艺术,如瓷画、漆画、石刻、剪纸、皮影的技法和情趣,糅进绘画中去,吸收西方多种多样的表现技法和现代的审美意识,完成自己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追求,构成属于自己的艺术语汇,走出一条个性化的艺术创新之路。
  1961年,《美术》杂志第5期刊登了米谷的文章《我爱林风眠的画》。在此文中,米谷从构图、色彩、动态以及画面的整体感觉等方面盛赞了林风眠的作品。林风眠在技法上逐渐炉火纯青,在用笔用墨方面更加熟练与简括,色调亦更单纯。1963年《美术》杂志第4期刊登了《林风眠画展观众意见摘录》。在这篇摘录中,观众的意见褒贬不一。从此之后,林风眠从公众的视野消失。直至移居香港,林风眠的创作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构图奇绝夸张,深具现代形式感,造型奇特,色彩浓艳,走向空灵,实现了绘画由东向西,再由西向东的现代转型。
  年轻时代,林风眠的艺术追求是:“介绍西方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相较前两者,融合中西艺术和创造时代艺术的实践过程何其艰难。在融合中西艺术的过程中,吴冠中曾言:“林风眠吃透了东西方艺术的共同规律,他咀嚼着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美,用传统绘画的气韵生动来‘消化’它。林风眠走的这条拓荒之路是颇不合时宜的,因为当时唯一能通行的就只有‘写实’的手法,林风眠又绝不向庸俗的观点低头,一意坚持探索自己的艺术风格,这必然是一条寂寞的路,也决定了他孤独者的命运。”[2]林风眠通过不断的探索,以独特的作品风格,试图解决自己年轻时提出的中西艺术和时代艺术的难题,而这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就是建立具有时代风貌和民族品性的中国画新传统。林风眠将笔墨图式的实践以及其悲剧性的经历、个人的生命意识,升华为对“时代性、民族性、个性”[3]的美学追求,终其一生,不断探索,最终实现了其绘画现代转型的目标。
其他文献
关键词:历史述评;诗文;性格情感;艺术风格  邓石如,幼承家学,早年以采樵、贩饼饵为生。他曾在家乡开设书馆,并去过寿州(今安徽寿县)教蒙馆。此后,他游历大山名川,到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开始他的漂泊一生。邓石如十分勤奋,每日临帖不辍,多次登临泰山、峄山、岱山,面对石刻无不心摹手追。他广交朋友,如在安徽寿县结交了以工李邕书法名重一时的梁,又因梁的引荐,与梅镠三兄弟结下不解之
期刊
明清以来,文人篆刻流派纷呈,在陶淬秦汉的艺术追求中,篆刻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当代的篆刻创作,追摹古风与强化展厅效应相互助益,涌现出一大批青年篆刻家,唐茂轩便是新一代印人中的佼佼者。茂轩作为95后,已醉心篆刻近十年。他的创作,形式语言取法先秦古玺,分朱布白用心经营,结字用篆,取意高古,使印面的构成和视觉效果呈现出亦古亦新的韵致。他在边款上用心颇多,亦能得以刀代笔之妙。近年,他在深究印艺的同时,开
期刊
关键词:邓石如;篆书;失意;创新  怀宁书法家邓石如(1743—1805)活动在清代乾嘉两朝,他是中国书法史后期最具革新意义的书家之一。他用自己丰富的实践而非理论成就推动了书史的发展。他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小篆和分隶二体上。在当时帖学当道、馆阁体盛行、世人摹写皆趋柔媚甜俗的衰靡风气下,邓石如独辟蹊径,直追上古,以秦汉碑刻和“二李”为宗,又熔铸多家之长,开创性地做到了篆从隶入、隶从篆出。他推动了篆隶的复
期刊
关键词:强化理论;课堂行为;强化;消退  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处在课堂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在第一学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1]。倘若在此时段不对儿童表现出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就会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第一学段的小学美术课堂多以绘画和手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由于课堂活动的开放性和自由程度较强,且学生绘画工具种类繁多,学生容易产生更多复杂的课堂行为,为课堂管理带来不便。
期刊
关键词:隶书;方正;文徵明;吴门  明代是吴门书家队伍空前壮大并形成流派的时期。明初宋克被誉为吴门书派的始祖,然后又有徐有贞、沈周、李应祯、吴宽、王鏊等人,而真正将吴门书法推向高峰的是祝允明和文徵明,此后又有文徵明后人及其门人,由此形成了王世贞所谓“天下法书归吾吴”的局面。吴门书家大都修养全面,诗、书、画无所不能。在书法方面,他们也各体兼工。就隶书而言,他们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面
期刊
一、永远的试金石  “我们判断某个国家是否真是个自由的国家,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检验一下少数派享有安全的程度。”阿克顿勋爵如是说。“自由的挚友向来寥寥无几,胜利全都归功于少数人。他们依靠与从旁协助的人结成联盟而获胜,而这些人常常抱有和他们不同的目的。”人们太习惯将阿克顿视为英格兰自由精神的化身,常常忘记他自己就是一位天主教徒。立宪君主制的伟大传统建立在(针对天主教徒的)《排斥法案》和《王位继承法》基础
期刊
管珏,1993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美術系美术教育版画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于阜阳市颍州区文化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刻字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女书法家协会理事、阜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阜阳市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获全国首届书法临帖展最高奖、安徽省首届临书大展二等奖;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新人新作展,首届“国粹杯”全国书法篆刻展,大观音寺首届全国心经手卷书法大赛,新世
期刊
传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宝藏,而临摹是学习传统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在古代,师徒授受,门派相沿,学生就是通过临摹老师的范画和历代名作来接续传统的,任何学画者,皆不能绕过临摹这个槛。古人云“取法乎上”即是如此。  应该记住,临摹只是手段,而深刻领会前人的境界、掌握前人的表现技法才是目的。临摹的最终目的是借他法为我用,实现自我创造。前人说:“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
期刊
关键词:融画入影;但杜宇;文化景观;电影民族化  2011年挪威国家图书馆在整理诺尔兰郡拉纳市摩城电影旧藏时发现数本名为“EDDERKOPPENE”并附有中文字幕的电影拷贝,经与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确认为中国佚失已久的电影《西游记盘丝洞》。中国早期无声电影幸运地重现在当代电影观众面前,并再次将画家但杜宇与早期中国电影“绘画”联姻的帷幕拉开。  一、由画入影:但杜宇与早期中国电影  但杜宇系20世纪
期刊
关键词:易代;明遗民;书法;创伤记忆  一、文化记忆理论下的明遗民书法  明遗民作为士人阶层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卓异的才性与思想,开清代风气之先,为研究清初学术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其中遗民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尤其值得关注。因此,“遗民”概念本身具有的復杂性不可否认,且在一定程度上“遗民”也成为20世纪的一个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话语者对“遗民”概念的定义与解读,展示了20世纪以来复杂的文化语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