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逃离乡村有多远

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c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作家对农村的书写,早已不再是曾经那些乡土作家笔下那么自然美好。近三十年来,乡村与城市的断裂日益加剧,乡土中国正在向城市中国转型,农民纷纷选择逃离贫穷的乡村,进城打工,通过各种方式谋生。然而,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身份,他们依旧是外来者,是被歧视的底层,是挣扎在困顿中的弱势群体。就像作家刘亮程所说,城市还太年轻,乡村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老家。我们能逃离乡村有多远呢?
  近年来,关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作品屡见不鲜,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这个话题显得是那么的古老而又崭新。王祥夫的小说《地下眼》(《上海文学》2016年第2期)就是这样一篇力作,和他大多数小说一样,取材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写出了普通人的生活理想。小说给我们讲述了王小毛一家进城之后又回归农村的故事。小说人物并不多,但是作家对小说人物的刻画看似自然,其实很是讲究。积极倡导进城的金枝,性格泼辣,言谈举止中又透露出一丝轻浮。她像大多数新一代农村年轻人一样,选择逃离穷困的农村,对城市的美好生活充满无限向往。她认为只要进城就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她积极鼓动全家人进城。然而进城之后的金枝做的却是皮肉生意。王小毛既向往城市生活又留恋自己的乡村,在透过“地下眼”发现妻子做皮肉生意的时候,愤怒的他不是直面现实,而是选择逃避,只是拉着妻子的父亲和弟弟在监控面前观看,一系列变态的表现写出了这个人物内心的复杂性。金枝的弟弟二金,在进城之后,脾气变得古怪,不喜欢做小本生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自身生存状态的麻木,冷酷,像个游离在城市间的新一代阿Q。在年轻人看起来日渐凋敝的农村,在金枝的父母眼里却是那么的美好,他们反对进城,他们适应不了城市里的生活。外面的世界本来就不是人们想的那样精彩,小说最后,王小毛一家选择回归乡村。作家在其“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道出了像王小毛一样进城的乡下人的生存困境:为了摆脱物质和精神上的困顿,他们本能地逃离自己的乡村,但是在走进城市之后,本身就处于劣势的他们在城市生存下去是很艰难的,他们多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甚至是出卖自己的灵魂,其中很多人像金枝一样渐渐地在艰难的底层生活之中迷失了自己。小说体现出了对当下底层人物的关怀,并将这种关怀含蓄地凝聚在对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之中。他的小说读起来给人带来一种亲切感,并没有刻意的描写生活的残酷,而是以平实的语言,以一种包容的胸怀为当代底层人物摹像。
  乡下人不断的流向城市意味着农村的“空巢”与凋敝,也随之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王玉峰的《鱼河》(发表于《山西文学》2016年第2期)在向我们展现黄河沿岸风土民情的同时,还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失学留守儿童泥鳅孤独、落寞的内心世界。因为母亲的出走,父亲坚持外出打工寻找,泥鳅幻想着父亲能够回来,并像其他留守儿童的父母那样,给他带回来吃食还有他渴望已久的平板电脑,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他羡慕麦苗儿有父母的陪伴,偷偷叫声“妈妈”后的泪水流露出他对母爱的渴望;由于家庭的困顿,他不得不辍学,辍学后的泥鳅只能在八里滩游荡,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期待,期待着苗老师能够有一天接他去城里上学。由于农村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由于父母长期的缺席,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小说借留守儿童泥鳅的生存状态来表达留守儿童的心声,呼唤父母亲情的回归。作家以文学的形式关照这些孤独的生命个体,体现了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人都向往城市的繁荣和光鲜,对于农村的老一辈人来说,他们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更难割舍那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王玉峰的《崖柏》(发表于《山西文学》2016年第2期)的主人公于得水老汉虽然有着和泥鳅迥然不同而又同样孤独的内心世界,但是老汉的孤独是一种选择,他不愿意像妻子一样和儿女们一起生活在城市,他选择回到农村,“一边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一边发展着他的养羊事业”。村里的人都跟随城镇化的步伐搬离了祖祖辈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去过所谓的现代化生活。在他看来,城市里的现代化生活并没有那么美好,他认为城里的生活并不好过,“男男女女还不是出去打工,丢下些老弱病残在家里等死”。他留恋自己的家乡,选择独自坚守在空荡荡的村子里,独自享受这份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带来的幸福感。艺术家的到来发现了崖柏的价值,引得利欲熏心的人们又回到农村掠夺村里的资源获取利益。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去挖掘柏树,于老汉为了完成女儿的任务在挖掘崖柏的过程中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当代中国乡村似乎已成为祖祖辈辈生活在乡村里的人们急于逃离的地方,乡村生活似乎已经难以体现人之为人的生存价值。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被严重轻视甚至抛弃,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的泛滥与肆虐。拒绝城市的于老汉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利益的驱使,开始慢慢地变得贪婪,当于老汉接下艺术家的钱时便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小说没有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而是简单线性的缓缓展开,于老汉的故事读起来好像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借故事中人物的贪婪的悲剧警示世人,过度贪婪的掠夺自然,毁灭的终将是人类自己。小说在自然平和的语言中浸透着强烈的批判意味。
  漠月的《马儿庄》(《北京文学》2016年第3期)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我”在马儿庄支教时的所见所闻。小说中对西北边区的自然风物和生活环境的描写沉稳安详又充满着诗意。蓝天白云下低矮破旧的学校与红砖青瓦的乡政府大院相比显得是那么的破败不堪;马儿庄小学里的教职工不把心思用在教学上,老师们聚在一起不是吃喝就是一起打麻将,整天忙着吃喝玩乐,几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教书的职责。就连曾经执着和热爱文学的陈校长,如今也变得世俗奸滑精于算计,借请吃饭的由头变相地向“我”索要“人事”。学校的凋敝也是小饭馆老板娘“阿庆嫂”舍近求远让自己孩子到别处上学的原因。透过马儿庄小学的一些人和事我们看出昔日淳朴的乡村一时间也俨然变成一个名利场,朴实的村民不知什么时候也浸染了城里人的利欲熏心。作为西部作家的漠月,再一次地将自己的文学书写扎根于广阔的西部乡土大地,以温暖的笔调完成对如今乡村人民生存状态的描述。小说由一个乡村小学凋敝现状,映射出作家对乡村的未来的担忧,在充满诗意和温情的语言中透露出作家的悲悯情怀。
  从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作家对社会底层的关怀,或是犀利深刻的揭示,或是以一颗悲悯之心给以包容和体恤,都显示出当代作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文关怀责任和强烈的承担意识。
其他文献
座谈会上我说,先辈们闹革命,流血牺牲,为的是老百姓;现在让他们搬个家,腾出地儿建个幼儿园,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场所,为的也是老百姓,他们要是地下有知,必定支持、高兴的。我说了之后,就夏开明说了。这话我也不是放场面上说的,接到座谈会通知,我就希望烈士陵园迁建成功。要是那样,我或许为祖母做点什么。散会后,我们走出县政府大院,夏开明悄声说,县政府事先跟你交流过了吧?我说没有,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还想说点什
期刊
我那年到县城开店的时候,是2001年。那时站在大街上,从衣着上,很轻易地就能够从走在街上的男男女女,认出哪个是城里人,哪个是乡下人。现在已经分不清了。可那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分辨得清清楚楚。  所以,在我门面开业的那些天,住在边上的上了年纪的大妈,出于好奇,到我店里来,问我是哪个乡镇来的。我说我是西乡草屋村来的。草屋村虽然离县城不是很远,但由于是个自然村,太小,她们都没去过。没去过,不要紧,她
期刊
1  那时候,大家都叫我傻子。我爸爸说我很小的时候得过脑炎,或许是把脑子给烧坏了。  那时候,我爸爸就是个铁路工人。从我十五岁开始他常常带我去上班,因为我妈妈早早地离开了我们,直到现在我也没再见到过她,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谁是我的妈妈。爸爸的同事们说刘放菲是我的妈妈,一开始我就觉得他们在拿我寻开心,因为刘放菲实在是太漂亮了,我爸爸没那个本事娶到这么美丽的老婆。尽管那时候我还是个十足的小屁孩,可是,
期刊
时值初秋,每一条河流的水温都开始变冷,每一棵树上的知了也开始藏匿。牛娃骑着他的大将军,不紧不慢地走在小路上。月亮已经出来了,像一抹唇角的冷笑斜斜挂在树梢上。家里人应该已经等了一会儿了,牛娃很少这么晚才回家,似乎是出了意外。他瘦弱的肩膀呼应着牛的步伐一抖一抖着,眼睛不知道朝着哪儿,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牛娃今年十三岁,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第二性征在他身上渐渐露出了苗头:嗓音变低,乳头肿痛。尽管牛娃从
期刊
主持人语:灿烂的春光还未逝去,绚烂的夏花即将绽放。又一个四月来临了,有关文学的故事,请听我们诉说。这期四季评我们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明子奇、张丽、张伟来为我们点评。明子奇从“人”出发,关注个体的生命,关注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叶弥的《文家的帽子》,盛可以的《喜盈门》,曹寇的《分别少收和多给了十块钱》等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张丽关注作品当中的小人物,从人性出发,诠释着什么是真,什么是美。对《月
期刊
1  一根,接着一根,成百上千根胡须卷进了电子剃须刀,随着刀叶打转,微弱的晨光刺破老刑警的衣裤,嵌入他每一寸的肌肤。老刑警临出门前,他的老花眼镜正躺在八仙桌上盯着他看,这是它没有见到过的老刑警,其实,四十多年前,老刑警也不曾见过它。  深秋里的梧桐叶是苍凉的,每下落一片,日子便消逝一天。老刑警要退休了,退休那天他穿着齐整地站在公安局的大门口,身子挺得直直的,比四十多年前的还要直挺。一片梧桐叶从老刑
期刊
1  风箱“呱—嗒,呱—嗒”,响得缓慢,黏滞。大姐直勾勾地盯着灶头,红红火苗蛇芯子般向外舔着。二姐头朝大姐,背朝门口,像只皮球团缩在马扎上。刘竹站在饭屋门口,把书包从右肩膀头拉下来提在手上,和两个姐姐打招呼:“我回来了!”大姐受了惊吓似的扭过头来,应一声“回来了”。二姐一声没吭,只是直了直背,仿佛团缩的皮球一捏扁长了一下,但接着又团了回去。刘竹知道,两个姐姐肯定是在说什么女孩子之间的秘密,他一走开
期刊
一  腊月初八的黄昏,西北风呼呼地涌进城里。虽然是南方沿海城市,人们还是感到阵阵寒意。由于天气冷,陈谷也懒得去寻找他的目标,准备到夜排档喝点酒,然后回工棚睡觉。这天是腊八节,是个好日子,大街上所有上点档次的宾馆饭店都有婚宴。陈谷走在霓虹灯闪烁的大街上,耳边不断飘来此起彼伏的鼓乐声,整个城市沉浸在喜慶的气氛中。陈谷走进天成饭庄时,一阵名叫《好日子》的乐曲声骤然响起,他抬头望了望大门上方的电子显示屏,
期刊
1  腊月初八上午刚上班,宋晓春打来电话,说中午一起吃个饭吧。于珂左手举着手机,右手从灰色铁橱里拿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她马上要去邻县开庭,中午回不来。宋晓春说那就晚上,更好,时间宽松些。于珂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手机里有了短暂却惊心动魄的沉默。脸前显现一个小平头,单眼皮细眼睛聚集了灼灼的光芒望着她。半月前从火锅店逃走后,那些熏进衣服和头发的湿漉漉的煮肉煮菜味仿佛一直还没散去,一有点风吹草动,立马
期刊
“你以为这还是一个拼天赋的时代吗?……最后就是谁在浊流中活得更久一点。”这是周嘉宁在新作《抒情消亡简史》中借人物之口对这个时代的戳刺。浊流初显,生活方式、评价体系、审美标准等等渐趋雷同,无趣与无奈成为生活的常态,但比之生活表象的粘稠与焦灼,作家作品中表现出的一代人的退缩与无用更令人惊心。  少数民族作家包倬的新作《我还是我吗?》(《民族文学》2016年第2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拘一格的叙事手法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