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37912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为
   父亲,还是我心中的那尊神
   可是,突然发现
   父亲,真的老了
  
   花白的头发深凹的眼
   伛偻的脊背乌黑的脸
   我的挚爱的父亲
   突然间就让我看到了沧桑的岁月
  
   曾经,因了父亲
   小村的一切是那么鲜活
   因了父亲的生机
   袅袅的炊烟飘香
   潺潺的溪流歌唱
   满院总是鸡飞狗跳的热闹场面
  
   父亲老了
   却没有老房前屋后的土地
   没有老田间地角的花草
   父亲老了
   却没有老那把扛了一辈子的锄头
   和那把割了一辈子的镰刀
  
   我的挚爱的父亲
   曾经踏得小村的山道铮铮作响
   曾经挑着百斤的担子稳稳当当
   父亲
   用自己男子汉的勤劳
   书写着山里人的骄傲
   父亲的岁月也曾因我的成长而那么鲜活
   小学时因为我的乖巧而骄傲
   中学时因为我的青春而自豪
   师范时因为我的成功而欢笑
   工作时因为我的能力而放心
  
   可如今,我的父亲
   我的挚爱的父亲
   沧桑的脸庞却多了些许的漠然
   于是
   我的泪留在眼里
   我的心碎在心里
   我的父亲啊,我的挚爱的父亲
   我多么希望看到你的鲜活
   哪怕是曾经的泪眼婆娑
  
   可是父亲老了
   蜷缩在老了的小屋里
   我知道他呆滞的目光载满了
   岁月的风霜
   他陈年的老酒浸泡着人生的
   悲欢
   他吞吐的旱烟燃烧着内心的
   忧伤
  
   我真的很想
   很想像小时候一样
   站在高高的山顶
   看父亲潇潇洒洒的身影
   听父亲高高低低的歌唱
   同时
   感受阳光的灿烂
   感受父亲的温暖
   其实,我真的不想
   不想让父亲就这样的老去
   于是
   不管经历岁月怎样的艰难
   我都不敢在父亲的面前提起
   但是我依然看到,看到沉默
   的父亲
   在快乐着我的快乐
   在悲伤着我的悲伤
  
  责任编辑 彭琼瑶
其他文献
我们不曾想能有多大作为,只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给这片感动我们的彝乡大地带来一点点改变,哪怕一个人也好……  ——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支教团  一群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他们看似平凡,但因为一份共同的责任与爱心,给了他们一个可爱的名字——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他们怀揣梦想,来到相距数千公里外的大山深处,用一年的青春谱写人生当中最绚烂的篇章,用串串充满爱心的灵感和创意,为大山
期刊
阅读,穿越时空,跨越载体,无关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只关乎心态,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乃至生存的方式。   保罗·安德鲁(法国建筑师、作家、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者)说:“阅读其实是人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充分体验文化,了解历史,也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机会真正探索其他的领域。”我喜欢他对于阅读的精辟概括,更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阅读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
期刊
这里伸展着笔直的青石路面,干净古朴的白族民居错落有致,在城中,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苍山高耸入云,山下的人看不到顶,只看得到一条如缎般的云压在上面。大理就这样真实地走进我的脑海。   古城无疑是大理的一个情结,透过这个情结,你似乎可以听到有一种声音,从远古传来,弥漫在铅灰色城墙的四周,使得这个西南小城,焕发出大国王者之气。绿色和白色,在此结合得是如此的完美。   在我的印象中,江南的古城,如江南的女
期刊
点亮一盏灯,美丽的思念   就从春天的笑靥里冒出来   百花是我真情吐露的心语   千万条溪流弯来绕去,可总是   绕不过大地温暖的胸怀   就像我的生命,经历过起起落落   终究要进入到你芳香的主题中   透过你的明眸,我看到   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幸福   就在我伸手可及的面前     一朵饱含禅意的荷花下   放置着我一个瑰丽的愿望   我划着一叶小木舟,来到你的
期刊
回家的路     一个人不应该没有家。没有家的人是他忘记了回家的路。   没有家的人是漂泊者。他的一生,像一枚树叶,在风中打旋。   我有三个家,三个家被一条公路串连着。两头各一个,中间一个。路不太长,五十来公里。两头的两个家是命中注定,是在我未出娘肚之前就已经预料到的。一个是父亲、母亲,一个是妻子、儿子。   另一个家是始料不及的。每个人在走路的时候,都会有很强的选择性,为了实现既定的目
期刊
打工的母亲      因为工作变动,我从乡下来到了县城。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没有住房,用了两个下午的时间,在靠近城郊的地方租到了一间陈旧的小屋;以前从未接触过新闻采编工作,一切都得从头快马加鞭地学习;往日的朋友同事,大多都在乡下,新的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也要从头开始;家在乡下,爱人还在乡下工作,孩子尚幼小,家和工作单位之间不停地往返,是必不可少的。   忙。以至于有几
期刊
剑川彝族分布在该县内各乡镇,与丽江市及四川省大、小凉山的彝族同属一个支系,无论是生产、生活方式,还是语言、风俗,均与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区域的另外支系有着较大的差异。   他们大多居住在高海拔山区半山腰及以上的区域。生产方式以栽种玉米、荞麦、芸豆、马铃薯等作物和放牧牛羊等牲畜为主的传统种植、养殖业。成年妇女也会拉独牛个体耕作,男女老幼各司其职,非常勤快。   他们善于仿效大自然中的动物。比如:他们
期刊
一样是“逃离北上广”,他们没有移民海外,也没有到二三线城市去,而是选择来到一个中国村庄,过着半隐居且自己真正能够“主宰”的生活,只为精神上更富足或与孩子相处时间更多。   一年前,当看到阳光穿透云层,如同聚光灯一般打在海面上时,丁磊的内心掀起从未有过的波澜:就是这里了。   找地、签合同,一个星期内,丁磊完成了36年人生中最富戏剧性的一个角色转换:从上海的一位高级白领变身为洱海边的一位新居民。
期刊
三年的干旱,囚禁了太多春天的心事。   四月如约而来,苍山脚下,洱海边上垂柳柔嫩的枝条在风中飘飘洒洒,像是白族少女初始靧面将发丝飘逸披散;又像是心灵手巧的白族妇女串起的精致珠帘在轻轻摇摆。   这天清晨,我到大理市湾桥镇向阳溪白文学校去采访。   向阳溪村靠近海边的一座古老院落外,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树正开得红艳的叶上花。   这繁花突兀地蹿上了大门的飞檐,让我惊讶地呆立了片刻!   跨
期刊
千狮山的古柏     这是一个冬日,踏上千狮山的石阶时,已是下午四点二十分。一路相逢的,都是下山的游客。只有远道而来的我们,此刻上山。   一个陡直的台阶之后,道路变窄,山坡越来越陡,视野所及,除了石阶还是石阶。几个折转后,我们终于到达了主门坊前。好一座石门坊,古朴大气,雕刻精美。坊内一条石板路向松林深处蜿蜒,我被刚才的石阶陡坡来了一个下马威,想进去看看,又有些害怕。来过一次的妻子说:“不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