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堂医”重出江湖喜与忧
□何勇海
据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今年将全面恢复和规范中医在药店坐堂行医的传统,方便居民在社区和家门口接受有效、简便、便宜的中医药基本卫生和保健服务。
“坐堂医”重出江湖值得欣喜,“中医坐堂,前厅看病,后堂抓药”模式能为老百姓带来便利,如果生小病或想找中医调理,再也不用到大医院去历经排队、挂号、候诊、交费等一番繁文缛节了,省时省力省钱;也能给药店的经营带来提升;中医也能得到发展,这确实是一个几全其美之举。
6年前,由于一些“坐堂医”出于经济利益驱动开“大处方”,误导、诱骗就诊者购买药品等现象不断出现,2001年底,主管部门“一刀切”,严禁在药品零售企业内以“坐堂医”“义诊”等名义非法开展医疗活动。如今,“坐堂医”重出江湖,仍然要大力防止“坐堂医”与药店结成“利益共同体”,成为“医托”,从而不按病情用药、开“大处方”、误导患者用贵新药等问题。
其实,即便是6年来中医坐堂被列为非法行医明令禁止,许多药店迫于市场的激烈竞争,或受利益驱使,依然悄悄设立了坐堂医生,“坐堂医”开“大处方”,误导、诱骗就诊者购买高价高利润药品这股“暗流”,一直没有停止涌动。
如今,“坐堂医”名正言顺了,更应该加强监管。首先要实行严格的“坐堂医”准入制度,并出台相应措施,严格规范收费标准、治疗手段(如“坐堂医”不得开成药、西药、保健品甚至包括打针、输液)等;还应该有相应的监管措施,特别对出现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的,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以避免中医坐堂医诊所良莠不齐局面的出现;同时,药监部门应开通投诉电话,对那些有多开药、乱开药违规行为的药店或中医师进行处罚……只有监管到位了,只有坐堂中医的医术医德有保证了,不“挂羊头卖狗肉”了,才会受到平民百姓的欢迎并施惠于民。(摘自《佛山日报》)
免费体检有猫腻
□吕卉
近几日,退休在家的王大爷可是过了一把瘾,在朋友的推荐下参加了某产品促销商针对中老年人举办的以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健康体检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活动。活动中王大爷不但知道了一些保健方法,还免费查了体,并在查体记录上留下了联系方式。通过现场咨询,专家解答,王大爷获知自己的病情比想象的严重得多,要尽快地进行保健和治疗。
回家后没几天,活动组织者便指派了一名专家专程来到王大爷家进行诊治,将王大爷的病根、病理、病状说得头头是道,还带来了包装看上去类似于药品的“×××”软胶囊。专家一再声称该产品在治疗王大爷所患的病症上有着独特的疗效,末了还拿出了一张宣传小报作为证明。小报对该产品的介绍可谓是“有根有据”,内容详尽。不但有该产品科研基地出具的临床研究证明,还有科研攻关小组发表于某知名杂志上的病例研究报告、患者服用后的效果证明和知名人士视察该产品生产基地时的照片,以及该健康机构为中老年朋友举办的各类活动剪影等等。如此声势浩大,如此享誉海外,看完小报后的王大爷毫不犹豫一下子买了100多盒,共花掉3480元。
“药”吃了一大半,病情也没见好转,服用前啥样服用后还啥样,王大爷对这个“世界最大的中医药科研机构、60位专家历经3年研究的高科技产品”能治好自己的病产生了怀疑,便来到药监部门进行咨询,稽查人员随即对该产品进行了仔细鉴别。当王大爷得知自己花了3000多元钱买到的只是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并不能治病的保健品时,着实吃了一惊,连连懊悔上了宣传者的当,误把保健品当成药品来服用。
(摘自《健康必读》)
□何勇海
据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今年将全面恢复和规范中医在药店坐堂行医的传统,方便居民在社区和家门口接受有效、简便、便宜的中医药基本卫生和保健服务。
“坐堂医”重出江湖值得欣喜,“中医坐堂,前厅看病,后堂抓药”模式能为老百姓带来便利,如果生小病或想找中医调理,再也不用到大医院去历经排队、挂号、候诊、交费等一番繁文缛节了,省时省力省钱;也能给药店的经营带来提升;中医也能得到发展,这确实是一个几全其美之举。
6年前,由于一些“坐堂医”出于经济利益驱动开“大处方”,误导、诱骗就诊者购买药品等现象不断出现,2001年底,主管部门“一刀切”,严禁在药品零售企业内以“坐堂医”“义诊”等名义非法开展医疗活动。如今,“坐堂医”重出江湖,仍然要大力防止“坐堂医”与药店结成“利益共同体”,成为“医托”,从而不按病情用药、开“大处方”、误导患者用贵新药等问题。
其实,即便是6年来中医坐堂被列为非法行医明令禁止,许多药店迫于市场的激烈竞争,或受利益驱使,依然悄悄设立了坐堂医生,“坐堂医”开“大处方”,误导、诱骗就诊者购买高价高利润药品这股“暗流”,一直没有停止涌动。
如今,“坐堂医”名正言顺了,更应该加强监管。首先要实行严格的“坐堂医”准入制度,并出台相应措施,严格规范收费标准、治疗手段(如“坐堂医”不得开成药、西药、保健品甚至包括打针、输液)等;还应该有相应的监管措施,特别对出现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的,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以避免中医坐堂医诊所良莠不齐局面的出现;同时,药监部门应开通投诉电话,对那些有多开药、乱开药违规行为的药店或中医师进行处罚……只有监管到位了,只有坐堂中医的医术医德有保证了,不“挂羊头卖狗肉”了,才会受到平民百姓的欢迎并施惠于民。(摘自《佛山日报》)
免费体检有猫腻
□吕卉
近几日,退休在家的王大爷可是过了一把瘾,在朋友的推荐下参加了某产品促销商针对中老年人举办的以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健康体检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活动。活动中王大爷不但知道了一些保健方法,还免费查了体,并在查体记录上留下了联系方式。通过现场咨询,专家解答,王大爷获知自己的病情比想象的严重得多,要尽快地进行保健和治疗。
回家后没几天,活动组织者便指派了一名专家专程来到王大爷家进行诊治,将王大爷的病根、病理、病状说得头头是道,还带来了包装看上去类似于药品的“×××”软胶囊。专家一再声称该产品在治疗王大爷所患的病症上有着独特的疗效,末了还拿出了一张宣传小报作为证明。小报对该产品的介绍可谓是“有根有据”,内容详尽。不但有该产品科研基地出具的临床研究证明,还有科研攻关小组发表于某知名杂志上的病例研究报告、患者服用后的效果证明和知名人士视察该产品生产基地时的照片,以及该健康机构为中老年朋友举办的各类活动剪影等等。如此声势浩大,如此享誉海外,看完小报后的王大爷毫不犹豫一下子买了100多盒,共花掉3480元。
“药”吃了一大半,病情也没见好转,服用前啥样服用后还啥样,王大爷对这个“世界最大的中医药科研机构、60位专家历经3年研究的高科技产品”能治好自己的病产生了怀疑,便来到药监部门进行咨询,稽查人员随即对该产品进行了仔细鉴别。当王大爷得知自己花了3000多元钱买到的只是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并不能治病的保健品时,着实吃了一惊,连连懊悔上了宣传者的当,误把保健品当成药品来服用。
(摘自《健康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