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owan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性学案”是教师整合学科的各种资源,在学习目标的统摄之下,依据学生的“学情”,结合具体“教情”而设计的引导学生自学、存疑、探讨、归纳、练习最终实现达标的综合性学习方案。它具有导学、导思、导练以及整理知能要点、总结方法规律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有效使用“综合性学案”,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一 语文综合性学案的特点
  
  强调以教材具体篇目为基础,按实际学习目标及其具体课时学习要求编制,一课时一份综合性学案,保持教材学习内容与具体学习流程的对应统一。
  1 强调独立感悟。敦促学生独立地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借助于工具书,扫除基本障碍,完成初步阅读,进行“直觉式”的文本解读、建构,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富有个性的“我的”感悟。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设计有利于激发、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利于达成课或篇的学习目标。学生可按照课、篇的学习要求,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分层思考。
  3 指导学生探究。强调“以问拓思,因问造势”,设计的问题难度系数为一般,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借助于研讨、探究,提升感知水平,提高领悟能力。
  4 便于强基固本。学生在预习、导学、探索的基础上。完成一些紧扣学习目标的固本类练习,从而巩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能力。
  
  二 语文综合性学案的编制方法
  
  编制“综合性学案”要注意将课前与课中结合,预习、导学、训练结合,学生研讨与教师点拨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富有个性地“来学”。编制语文“综合性学案”时,可分五个板块进行。
  
  (一)“目标诠释”板块——我来认识
  用于明确相应课时的学习任务。强调务实性,体现指导性。
  运用凝练的语言对本课时(篇)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等进行务实性地解说、引导。
  
  (二)“导学菜单”板块——我来预习
  课前自学使用,强调基础性,体现思考性。可作交流展示材料。
  这是语文“综合性学案”编制的前提环节,在紧扣文本、紧扣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依据学习内容的难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凭借课堂教学渐次展开的环节,在整体感知、感悟的基础上,把文本内容提炼为简单的小问题,将知识问题化(增强思考性和引导性)、问题层次化(把综合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形成问题链,使多数学生可完成)、层次具体化(问题指向性明确,寻求答案有落脚点)。
  
  (三)“困惑扫描”板块——我来质疑
  描述自学疑难,强调自主性,体现主观性。可作交流展示材料。
  这是语文综合性学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鼓励学生借助于实实在在的“我的”预习,独立地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梳理、归纳,进而形成特有的、“我”的“疑”“难”,便于课中有针对性的发问、探究。
  
  (四)“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强调探究性,体现互动性。课中交流、研讨使用。
  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设计有相应梯度的供学生探究的具体问题或方案。是“我来预习”部分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要有利于学生分层探究。
  
  (五)“建立网络”板块——我来归纳
  强调系统性,体现自主性。学习总结使用。
  一方面,鼓励学生将本课(篇)的学习要点、进行归纳与整合,进而形成相对集中的知能网络。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将学习本课所获得的方法、要领、技巧、规律等,或借助于体味、体悟,或借助于教师“精要点拨”,或借助于“矫正反馈”等进行注释、简析、梳理、统整,借以加深感受程度,提高领悟层次。
  
  (六)“过关窗口”板块——我来练习
  强调达标性,体现覆盖性。巩固、达标、测评使用。
  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要求设计3-4个小题目,供学生可选择(量力)完成。题目设计要有鲜明的层次性,大致分为三个层次:1,直接引用型(照葫芦画葫芦型),能使一般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综合性学案”的导引提示完成基本性的学习任务。2,简单模仿型(照葫芦画瓢型),题型为语文基本阅读、应用类思考等,使多数学生能运用“迁移法”完成本课时常规学习任务,实现达标要求。3,理解运用型(想葫芦画瓢型),能力型、综合性因素多,供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考、强化读写、提高能力使用。
  以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枣核》为例,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案”各板块编制内容进行说明。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1 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海外华人思乡爱国之情。
  2 学习本文巧设悬念的构思和以小见大的写法。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你认为重要或不明白的词语请写在横线上并尝试解决)
  蹊跷( )( ) 嫣红( )山坳( )
  篱笆( ) 玛瑙( )( ) 卵石( )
  衣兜( ) 镶嵌( )
  2 朗读全文,在文中画出带有“枣核”的句子,概括文章的思路层次。
  索枣核______ 话枣核_______
  3 海外友人的条件如何?(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为什么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4 听说“我”要访美,只托“我”带几颗枣核,“我”的海外友人为什么不就地取材,却委托“我”千里迢迢带几颗枣核?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略)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5 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友人的思想爱国之情,请简要分析。作者的友人还有哪些表达这种情感的独特方式?
  6 你如何理解“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这句话的含义?
  7 请设想一下“她同老伴”月夜并肩坐在“北海”长凳上,追忆当年北海泛舟情景时的心态,给他们俩设计一段对话。
  8 文章没有在开篇揭示友人要枣核的用途,直到结尾才告诉读者,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略)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
  9 阅读7-10段,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2)从这几段文字中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中心句,并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10 学习本文后,你应该对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法有初步体会,请你借鉴这种写法,以某一事物(如花生、松树、梅花等)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三 语文综合性学案的使用策略
  
  “综合性学案”编制与使用的创新点在于:激发、利用学生积极性,通过综合性学案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以“备课”的态度去自学、去思考和质疑,以“讲课”的姿态去交流、互动,以质疑的心态来听课。真正地,变“教师一人备课一人讲”为“学生人人‘备课’人人讲”,让学生发挥能动性,真正地学起来。
  其实施程序为:教师编制综合性学案——学生课前自学——学生交流展示——互动探究——教师精讲点拨——针对性练习及巩固。
  教与学的角色安排是:老师——学生——学生——师生——学生。
  语文“综合性学案”是落实语文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它一方面告诉了学生“学什么”,另一方面也告诉教师“学生学得怎么样”。其中的“我来质疑”环节要指导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围绕综合性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质疑展示过程中要交流解决综合性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共享学习成果。对于文本的感悟、理解等内容,可以采取“我来探究”的形式,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分层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我来归纳”环节要指导学生根据教师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行的精讲点拨,以及剖析的内容要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适时归纳。“我来练习”环节要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学生读写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活动中,“综合性学案”是教师有效施教与学生有效学习的统一体,是在教师的影响、帮助下,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益的有效凭借。编制“综合性学案”,教师要充分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策略,要在合乎学生学情实际,便于学生有效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的具体展示、研讨、探究、训练,让学生体验到收获、达标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用“综合性学案”,教师要灵活开展与课堂教学结构对应的交流、展示、研讨、探究、归纳、练习等环节活动,使语文的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轻松、高效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其他文献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的内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材料新鲜”。因此,根据写作意图和表达主题的需要,从生活中、文本中选择充实的材料至关重要。而高中生学习紧张,课内外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面比较狭窄,阅读量远远不够。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在考场上难免会出现才思堵塞、文笔枯竭的现象。怎样才能做到临考不慌,写作有的放矢、有话可说呢?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主要
一.新意识:  原发性捕捉可生成的教学难点并实施有效调控  案例:  “课外阅读影响学习”吗?  一位青年教师在引入教学正题之后,即明确表态:课外阅读不影响学习。他的意图在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阅读的积极效应,譬如,课外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可以学到科学方法和生活技巧,可以提升精神境界等。然而,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入,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补充课外阅读的其它影响的环节上,有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学生举例说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在学生自身的支配之下发挥自我的能动作用,它是一种现实化了的本能。作文教学中所涉及的“自我意识”,即是强调学生在整个写作思维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由此产生自身的写作动机、内在需求、情感激发和提升愿望。因此,强化自我意识,就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升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  既然“自我”意识如此重要,那我们教师就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当下作文教学中一味灌注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有一种专业尊严感,要有一种不可替代性。”一般来说一名教师的专业尊严感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专业能力,即自身的专业功底、人文素养以及教育理念。然而,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感已严重缺失,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文成绩,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  “语文成绩,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这是语文老师私底下说得最多的
前两年,网上有这样一篇博文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一句话“屈原向我们走来……”通吃高考作文题》,文中列举了将“屈原向我们走来……”这样一句话灵活运用于高考作文题的几个范例。材料通吃高考作文现象追溯到更早,是2007年网上的一个帖子:“苏轼材料通吃高考十省市作文”,有人用苏轼的材料,以十省作文题(怀想天空、诗意的生活、科举论、提篮春光见妈妈、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必须跨过这道坎、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由于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和第二课堂的引入,导致一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或漠视文本,以练代讲;或弃置文本,而代之以课外阅读、语文知识讲座。课堂上充斥着大量离题的内容拓展,人们张口闭口“跨学科”,语文反而处于从属地位。另外就某一具体的文本,教师为了体现阅读的自主性,往往在设问中讲究开放度要大,力求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去思考。课堂上一片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勇立潮头、积极投身课程改革、高位超越的优秀团队。现有教师39人,担任全校69个行政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其中高级教师17人,研究生5人,教育硕士6人;泰州市3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泰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泰州市教学能手1人;姜堰市名教师2人,姜堰市学科带头人1人,姜堰市教学能手3人,教坛新秀2人。多年来,始终倡导大语文教学理念,实行三级联动循环教学,有计划有组织
《孟子》中有一著名语段在《寡人之于国也》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先后出现,仅个别字词有出入。二文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经年已久。人民教育出版社每有配套诠解的教学参考书印行于世,社会上流行的注书也多。注家的诠解,条目大体相同,文辞粗细不一,但由于原文意旨不甚粘连熨贴,故有穿凿牵强,言未尽意之偏误。用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卷一》的话来说,这些偏误“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和“望文生训而非其本指”之属。  关于
《深圳商报》报道,5月5日是文学大师孙犁诞辰101周年。孙犁故乡河北安平为纪念孙犁,在孙犁故里孙遥城村将其年轻时的故居进行原址复建,并于5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莫言为“孙犁故居”题字。孙犁21岁离开家乡,故居见证了孙犁的成长历程。复建故居占地1290平方米,彰显出上世纪30年代的北方民居特色,建筑布局为大院套小院的四合院形式,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外院有牲口棚、磨坊、佣工屋等。内院,北面有五间正房,在孙
苏轼有言: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细品原文,孝情外壳之中尚有更丰富的内涵耐人寻味:李密对前政权怀着浓烈旧情,绝不会立刻臣服新登基的晋武帝。再有身为亡国遗臣,李密本能地对新朝征聘既半信半疑又惶恐畏惧,司马氏家族向以喜怒无常、滥杀嗜血而臭名昭著。俗言“伴君如伴虎”,侍臣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侍奉祖母的骨肉之情,对蜀汉政权的怀旧之情,对新王朝的疑虑之情及对征聘的惶惑之情,交缠纠结在一起。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