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科书教材教学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go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关乎到我们民族自豪感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除了历炼必备的史识、梳理必需的历史知识外,还要培养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详言之,即“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7版)》)。简言之,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关乎到我们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树立和爱国主义情操、历史使命感的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在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维护我们的国家文化安全和保护我们独立的民族文化品格,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和价值。而强化“细节”记忆、巩固常识积累,对于我们能够“拒绝遗忘”“守护记忆”具有最为切实的意义和保障。
  二、高中历史教育基础性的课程性质
  较之于初中历史课程,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虽然在认知能力、思考水平、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其教育目标仍定位于“认知历史发展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7版)》)。由此可见,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仍然以最基础的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增强历史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为本。换言之,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并不关注于对历史、史识学科洞识力和研究能力的养成,抑或说高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发现、培养历史学家、历史工作者,而是旨在通过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历史知识积累和常识储备,从而强化识记的层次,进一步增强历史的使命感、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感知力、对现实的反省意识和能力。由此,在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中,如果过多偏执于“体系”而疏忽了“细节”,必将导致其学习重点和教学目标的偏移,致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疏于基本记忆和识记层次的提高。即便他们能够了解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能运用相关理念和方法认识历史问题,但因为其学习过程的空泛和粗糙并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和启迪,从而最终影响到历史教学教育功能的退化。因此,当前通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以“专题”设置教材、 以“体系”建构知识的理念和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架空”了历史学习,淆乱了高中历史教育基础性的课程性质。——在“细节”和“体系”之间,若要保证高中历史教育的有序、实效和中心突出,必须突出“细节”的中心定位。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功效和教学目标
  偏执于专题设置、体系建构的历史教科书,并不适合高中教学的实际。以这种思路、模式编撰的历史教科书,超出了大部分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因为,在专题设置、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关乎一国、一地、一时、一人的相关史实,被分割成多处,限于高中生认知习惯、思考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实际,他们很能将这些知识再系统地整合起来,以实现对其一国、一地、一时、一人的完整理解和整体感知。如岳麓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将其“必修部分”的学习内容划归为“政治文明”“经济增长”“思想文化”三个专题(模块),若要全面了解其中一国、一时(如古希腊)的有关知识,即需要将这三个专题(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但限于高中生的实际能力和理解水平,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间隔(这三个专题的学习不能同时进行,而是以模块的形式被安排到2~3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完成。鉴于高中生的现实情况,笔者以为,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不宜进行重大变革,在“细节”和“体系”之间,不应改变传统教科书重“细节”的中心定位思路;专题型的学习、体系式的思考,可以考虑安排到“选修部分”予以锻炼、启迪,但在“必修部分”,还是应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梳理为本,以保证历史学习的系统、完整和顺序。否则,绝大多数学生将很难顺利完成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并会因为学习的难度而影响到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感知,从而最终影响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功效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因为,只有铭记了历史、守护住记忆,才能实在而真切地了解民族文化传统的伟大和璀璨,才会自觉地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历史的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感。但当前通行的这几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对“细节”的漠视、对学科知识本身(“体系”)的偏执,无疑偏移了这一目标,它所导致的学习过程的空泛、粗糙,以及所造成的学生们疏于基础记忆和识记层次提高的认知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弱历史教育对于维护我们的国家文化安全和保护我们独立的民族文化品格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并上所述,笔者以为,鉴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性质、目标、意义以及高中生的学习实际,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撰,还是应迎回归“细节”,以传统教科书重编年、重国别、重大事分其的思路和体例设置课程、编排教材。——其实,教材改革,并不一定非要表现为体例的改变、思路的转向,还可以表现为对已有内容的扬弃、在内容编撰上的进一步科学、缜密和有效。而在教科书的编撰中,如果所遵循的思路判断和认知取向大致相同,窃以为,也无需并行几种版本。不妨将这几种版本的教科书进行组合、扬弃,这既便于优化教学资源,保证教学活动同一,从而减少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中不会因为学习内容的不统一而导致的不辨和繁琐,又可以顺便节约一下宝贵的能源。是谓数得。
其他文献
【摘 要】每个学生对英语语言类学科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异,这就要求老师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脚步,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的不同,在课堂上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方法逐渐应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策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 差异化教学 策略  差异性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有了更高的更严的要求。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下,准确抓住契机,对我们的高中物理进行有益的调整与改变,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有效学习。教师要做的很多,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针对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学生个人的个性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切实的为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培养物理学素养采取有效的措施。  【
【摘 要】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学生成为装知识的“容器”,基本上教师拉着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教参、走进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个
【摘 要】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是当代主流,唯有争取课堂教学创新,利用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不再单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加之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有趣味性,让初中英语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让生活中有英语,英语中悟生活,利用有效学习,让初中英语教学换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有效教学 初中英文 课堂教学  引言: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我们常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一整堂
【摘 要】对于新课引入,教师应做好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予以迁移和转化,所作的教学设计要能充分暴露新旧知识的联系,使问题既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感到陌生,有思考的余地,又要在此基础上向新课作自然延伸,使学生在思考中有新的发现,而这种发现又能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状态和新课的情境中来。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实效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课堂调
随着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在“入世”之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个一向为国人关注的问题一下子成了中国新闻界报道的焦点。新闻媒介在报道中国“入
目的:描述父母预防儿童急性中毒的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现状;评价教育干预对父母预防儿童急性中毒的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通过便利
由台湾引进的“血芝”、“台芝”、“樟芝”、“黑芝”相继已在闽北山区落户。 “血芝”形态奇特,其菌丝在试管斜面上分泌大量色素,在形成菇原基后,如若碰伤,将有血样液汁流
一、设计意图rn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通过绘画、操作、打击乐器、声势、游戏等多种方法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感知乐曲的特点,初步了解迴旋曲的基本结构,感受音乐带给我们
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