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285292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看,只有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那么,应该怎样激活呢?笔者认为:
  
  一、要努力寻求和寻求最近发现区,激活学生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有的观念和意识往往难以解释和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此时,教师若把教学内容能动地进行加工,寻求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最近发现区,则能诱发学生思维。如果问题与现实背景有关,可以提供与课题相联系的实际模型让学生观察;如果内容抽象难懂,可以先介绍其简单情形让学生思考;在讲授新概念、方法时,可以在新旧知识之间恰当增设层次,减少思维的坡度,寻求思维发现区。这样,既能调整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又能促使其大脑中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学生思维。
  如:在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可依程序设计教学方案:(1)、问题:当n属于N时,(a+b)n的展开式是怎样的?(2)、可将问题简化,要求同学们写出n为具体数值2、3时,(a+b)n按a的降幂排列的展开式。(3)、从上述展开式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设计上述问题,为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二项式定理作了铺垫,也就是说创设了思维的“最近发现区”,学生思维逐渐趋向活跃。此设计遵循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提问步步深入,从而引发学生心理上的期待和渴望,使学生的思维由潜隐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从而激活学生思维。
  
  二、要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数学教材中特别是数学逻辑结构严谨、抽象,往往很难完整、全面、系统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背景、来源及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亦介绍一些相对于课本是新的、更系统的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
  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归宿无疑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几十个学生的思维活动限制在自己设定的范围内,这将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因为老师备课或选例题时,往往会受自己的思维及参考书的局限,想到的解法可能会很有限或思路可能繁琐,而学生有的思维敏捷、思路活跃,往往不会局限于教师的解法,而是会“异想天开”,质疑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否其它的简便方法。当学生的见解超越了教师的设想而又优于教师的设想时,教师就应该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确保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激活学生的思维
  
  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学习,教师要在学生的思维迷茫之时、思路中断之际、方法纷乱之中、不失时机地铺路搭桥,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展开新思路,掌握新方法,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观察、思索以及独立的评价、反思、调节,再解决原问题便易如反掌。这样,不但能让各种知识层面的学生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找到会学的感觉,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要适时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动态平衡,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实施评价是调控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许会有错误和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思索并发现问题;对于正确的回答,教师应予以热情的赞赏,变可能的消极评价为积极评价;尤其是对答错的学生要发现其闪光点,尽量淡化学生失败的自卑感,加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通过评价,使学生明白道理,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活学生的思维
  
  “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爱与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和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阐述对问题的见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在同一问题面前,师生应是平等的、互助的。不同的问题,需要教师变换不同的角色,如:引导者、交流者、解惑者。要尊重学生的现有水平,为他们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适时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激活学生思维在新课程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故对此加以探究并施行十分必要。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下功夫,尽力去激活学生思维。
   (作者单位:551800贵州省金沙县石场中心完小)
其他文献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等,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规定作文教学的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是,在作文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一提笔就感到无话可说和无事可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原因就是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作文材料。因此,无心去掌握材料,更不存在将材料灵活的运用在作文中。那么,如何选择作文材料呢?方法很多,不甚枚举,但最基本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真实    “文章的优劣,关键在于文
期刊
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无不是从模仿中走过来的。婴儿咿呀学语,无不是从模仿开始。一个婴儿倘若出生在英国,他就会说英语;倘若出生在德国,他就会说德语。可见,模仿环境的重要,写作也离不开仿写和借鉴。对于初入写作之门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仿写。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作时,一定要重视仿写练习。让学生在仿写中摸索,在仿写中领悟,在仿写中成熟,在仿写中创新。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呢?最重要的一
期刊
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
期刊
小学生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要有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要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其次,才是话怎样说,怎样把具体内容,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小学生为写作文而苦恼,主要是没有内容可写,不知道怎么写。  有人认为,作文无非是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一篇作文写得好不好,主要是看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段落是否连成一个整体。这种错误的认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作文教学产生三个弊端:
期刊
在作文教学领域里,一直存在着一块只见耕耘少见收获的“误区”——作文的批改。教师像“愚公移山”一样一篇又一篇批改案头高叠的作文,常常累得腰酸背痛。长年累月,肩周炎、颈椎病等各种疾病接踵而至。但是那些浸透着老师汗水与心血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里后,好一点的学生会急于知道自己所得的分数,打开看一看,而一般的学生只会随便瞟一眼将作文本往抽屉里一塞了事。  这种传统的批改,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是反馈慢。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即:一言堂,而是为学生组织学习的活动。要关注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关注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地发挥,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的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主体参与 乐于探究 合作交流    一、游戏中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给孩子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即:交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技巧和方法比让学生死记答案要好。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呢?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身边的实例中学会提出问题,学习从多个角度观察,用多种方式描述    新课程倡导:在数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熟悉的事物来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观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获得广泛活动经验”。   最早的加法是怎么来的?古人用绳子系扣,一个扣加一个扣等于两个。计算对生活的帮助很大。如:我们去买东西就要用加减法。小学数学也有换算。有时,也会用到乘除法。在小学应用题中有许多生活应用的东西。比如:追击问题。相遇、
期刊
农村中学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都有同感:七年级的数学课堂比较活跃,八年级的数学课堂星星点灯,九年级的数学课堂一潭死水。这不是孩子们在学习中退步了,而是数学老师将学生们的兴趣逐渐扼杀了。多数老师认为要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使用“一言堂”,花架子只配在公开课上有,于是就连基本的课堂提问也简单化了,或者让优生表述或者自问自答。这样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被填鸭式教学所累,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