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蚕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来源 :丝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埃塞俄比亚纺织业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比重,丝绸面料和服装制成品消费增长迅速。由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具有优势,养蚕业很适合在当地发展。栽桑、养蚕和丝绸成品加工等生产体系已经形成,蚕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制约当地蚕业发展的因素有养蚕基础设施差,技术人才匮乏,茧丝绸加工能力滞后。埃塞俄比亚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加大养蚕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完善的蚕茧收购和加工体系,大力开展蚕业技术培训。了解埃塞俄比亚蚕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对稳定中国蚕业生产和丝绸加工业对外转型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蚕业;家蚕;蚕茧;丝线
  中图分类号: TS102.33;F361(4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03(2017)11005006
  引用页码: 111109
  Abstract: In Ethiopia, the textile industry occupies certain proportion in the foreign trade, and the consumption of silk fabrics and clothing manufactured goods is growing rapidly.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land resource and labor cost, it is suitable for se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local area.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mulberry, breeding and silk product processing has formed, so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production has certain foundation.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in the local area include the poor breeding infrastructure, lack of technical talents, and the backward silk processing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in Ethiopia, it is required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establish the perfect silk coco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carry out sericulture technology training.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se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Ethiopia and analyze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its sericulture development has a positive reference for Chinas stable production of sericulture and external transformation of silk processing.
  Key words: Ethiopia; sericulture; silkworm; cocoon; silk thread
  絲绸是中非贸易最早的商品之一,汉唐以来的丝绸之路是中非丝绸贸易的主要途径,促进了非洲古代纺织业的发展[1]。在国际丝绸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法国玛丁丝绸之家等组织资助下成立的非洲丝绸联盟,为非洲蚕桑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蚕丝在非洲用于纺织有几千年的历史[3],丝绸最早出现于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王朝,大量进口的丝线来自印度、阿拉伯半岛和中国[4],在社会和宗教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埃塞俄比亚具有多样化的气候,适合许多植物不同地区的生长,为桑树种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养蚕从20世纪30年代由意大利人引进,到2000年初养蚕项目重新由埃塞俄比亚农业研究院启动,许多地区开展了蚕业生产活动。
  埃塞俄比亚在欧亚非贸易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倡导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家之一,也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地区。埃塞俄比亚政治环境稳定,劳动力成本低,投资环境良好,对投资者实施优惠的政策,在农业、纺织业和交通运输等许多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埃塞俄比亚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业发展优势巨大,降雨和气温等自然条件都适合于包括蚕桑产业在内的农业生产开发,在埃塞发展蚕业生产也符合世界蚕桑业发展的规律[56]。埃塞发展蚕桑产业多年,引进了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的养蚕技术,了解埃塞的蚕业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中国丝绸业转型和拓展海外市场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1埃塞俄比亚国家概况及其农业生产状况
  埃塞俄比亚全称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国土总面积约110.43万km2[7]。全国分为9个民族州和2个自治行政区,2010年人口为9100万。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联盟(AU)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UNECA)所在地。埃塞俄比亚地处热带,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0~27℃,年均降雨量在800mm以上。
  埃塞俄比亚的土地属于国有或社区集体所有,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粮食和油料等,人均土地使用面积约0.19hm2。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375亿美元,经济增长率为85%,人均年收入300美元[7]。农业属于自给自足,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316万hm2,主要以苔麸、玉米和小麦等为主[8]。农民生产的谷物的66%是自己消费,畜产品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主要进出口商品有食品、纺织品和机械,2010年度农产品加工增长幅度纺织及服装居首位,增幅达到60.6%[9],显示出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增长旺盛,国内产能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2015年1—10月中国丝绸出口统计显示,丝绸服装出口埃塞俄比亚市场占比8.8%,丝绸制成品占比6.28%。埃塞俄比亚仅次于美国,排在中国出口市场的第二位,显示出强劲的丝绸消费能力。
  2埃塞俄比亚蚕业发展状况
  2.1蚕业生产状况
  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适合发展桑蚕业,全年可以饲养家蚕2~6批,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桑树已经在全国30多个地区进行种植,可以在海拔1500~2200m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桑蚕最早在亚的斯亚贝巴、金马和戴西等11个地区开始饲养。埃塞俄比亚桑蚕业水平低,蚕茧年产量平均仅有4.6t。政府为解决农民失业问题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发展蚕桑业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在政府的推动下,经过蚕业技术培训的人员超过1500人。纺织工业在埃塞俄比亚蓬勃发展,蚕茧和丝线国内有一定的需求,但丝线的进口量总体来说很低(表1)。丝线用于生产传统风格的围巾、披肩和丝绸服装。埃塞俄比亚蚕茧及丝线产量与中国、印度和巴西相比差距很大,当地计划建立一个真丝丝线加工厂,生产的丝线产能达到每年1650t。
  埃塞俄比亚从中国、日本、韩国和肯尼亚等国引进的二化性家蚕品种,分别保存于阿拉格农业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吉马农业研究中心和迈尔克萨农业研究中心。阿拉格农业职业教育技术学院拥有完整的蚕业生产基础设施,现有桑园面积30hm2,旱季可以进行灌溉,养蚕中心现保存有桑树种质资源6份[10],家蚕品种7份。位于奥罗米亚的吉马农业研究中心以本地保存的多化性黄茧家蚕品种进行对照,对引进家蚕品种的饲养和茧质成绩进行了调查(表2),调查表明产卵量和孵化率以Korea1较好,茧层率以Kenya5为最高[11],引进蚕品种在本地饲养后,其茧质成绩和中国的夏秋用家蚕品种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茧层率相差5~8个百分点[12]。
  埃塞俄比亚蚕业生产地区主要包括阿姆哈拉州、南方各族州、提格里州。阿姆哈拉州蚕业生产在当地还处于发展初期[13],户均桑树种植面积在0.5~3hm2。阿姆哈拉州的蚕业推广开始于2004年中期,参加的组织主要有职业培训院校和农业局。该州设立了蚕业推广项目,提供初步预算给农民生产者,预算主要有建立饲养室和购买蚕具。该地區养殖户每轮生产8~25kg蚕茧,销售价格31~36比尔/kg。南方各族州蚕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公司技术服务和蚕茧收购为主,农民、蚕茧生产合作社和家庭为合作伙伴的蚕业生产体系,位于该地区的比尔蚕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年开展家蚕饲养及蚕茧加工,对本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公司桑树种植规模约15hm2,同时带动当地150户农民从事桑蚕生产。每公顷桑蚕茧产茧量为230kg,远低于中国每公顷桑蚕茧的750kg的水平[14]。饲养一批蚕可以收获蚕茧120kg左右。提格里地区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东部区,养蚕是近年来在该地区广泛开展的一项农业生产活动。通过养蚕和纺丝能够使当地农牧民的收入增加,一年饲养两轮,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4](表3),对从事蚕茧生产有很大的积极性。本地区的蚕农可以使用纺棉花的技术进行丝线的加工,蚕茧用手工加工成丝线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通过对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州、南方各族州、提格里州三个州蚕业生产对比可以发现,蚕业生产可以在埃塞俄比亚国内各地区进行,饲养轮次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在2~6轮。由于蚕业发展规模小,蚕茧销售在当地没有形成市场,产品销售基本以鲜蚕茧和手工加工的丝线为主。三个州的蚕业发展基本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蚕业公司来推动及组织落实。在养蚕副产品综合利用方面,阿姆哈拉州和南方各族州开展了初步的工作,主要将多余的蚕蛹作为鱼的饲料来处理。由于气候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蚕业生产受气温和降雨影响较大,尤其是北部地区提格里州。养蚕主要在雨季进行,南方地区可以全年饲养,北方地区只能部分月份进行饲养。从表4可以看出,制约埃塞俄比亚蚕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基础设施简陋,没有蚕茧销售市场,无高产优质的家蚕品种。由于经济落后,用于养蚕的投资很少,严重制约养蚕规模的扩大,蚕茧无法销售导致了蚕业发展的停滞。虽然从国外引进了部分家蚕品种,但蚕茧品种距离缫制高品位生丝还有较大的差距,亟待提高。
  州名位置轮次/次销售技术推广综合利用饲养季节制约因素
  阿姆哈拉州中北部2~4蚕茧丝线科研机构和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蚕体和蚕蛹作为家禽和鱼类饲料主要在雨季饲养,部分地区旱季饲养养蚕设施简陋,饲养规模小,无蚕茧销售市场,无优良蚕品种,气候对养殖有一定影响,蚕茧产量低
  南方各族州南部4~6蚕茧丝线蚕业公司和养蚕合作社蚕蛹作为鱼类饲料全年饲养,有灌溉条件养蚕设施简陋,饲养规模小,无蚕茧销售市场,无优良蚕品种,该地区温湿度高,容易爆发蚕病
  提格里州西北部2蚕茧丝线农业局、畜牧站和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开展主要在雨季饲养,旱季无灌溉条件养蚕设施简陋,无蚕茧销售市场,饲养规模小,无优良蚕品种,气候条件对养殖有较大影响,饲养轮次少
  2.2蚕业技术教育培训
  埃塞俄比亚政府开展了大规模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建立了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学院,培训专业的农技人员,通过农技人员向农民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建立农民培训中心,直接面向农村和农民进行技术推广和服务,家蚕标准化养殖技术就是培训内容之一。2001年开始在全国建立了25所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通过培训进行农技推广服务。农民培训时间根据农村社区需要,在农闲季节进行培训,农民可以定期获得相关农技和农村政策等知识。对照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通过培训的农民掌握相关的技能之后,能够从事具有农业技术含量的相关农业生产活动[15],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阿拉格农业职业教育技术学院是较早开展蚕业教育培训的学院之一,学院建设有动物健康、动物科学、自然资源和植物科学四个校区。该学院动物科学系于2011年起开设了蚕桑专业的课程,建立了较为完善蚕业技术培训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和养蚕生产实践,养蚕学为动物科学系必修课程。从2001年起中国农业部连续16年选派包括养蚕在内的农业技术专家在该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涉及农学、畜牧、兽医和自然资源,协助该学院开展培训工作,开创了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和中埃农业合作的新模式。
  2.3丝线加工及销售
  埃塞俄比亚的养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没有蚕茧收购站,不具备蚕茧的干燥收储能力,加工企业向蚕农直接购买蚕茧或者丝线,也可以通过代理商、畜牧站和蚕业推广站等机构销售到加工厂家。蚕丝收购公司只有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沙巴哈尔、苏亚娜和天堂时尚等少数几家公司,他们将收购的丝线进行染色,加工成披肩和围巾销售到更高一级的市场,这些物品为埃塞俄比亚本国生产的传统丝绸制品。加工企业同时在埃塞俄比亚各蚕区向养蚕农户直接购买丝线,进行染色和编织。
  手工纺丝是埃塞俄比亚许多妇女在年轻时就从母亲那里学习并掌握的技能,手工纺好的丝线使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用于丝线染色的染料是从植物叶和咖啡中提取。经过染色的丝线用当地传统的手工织布机来进行织布。丝织机为当地生产土布的梭织机,经纬线在织造前先染成色丝,经过络丝、并丝和整经等工序,进行丝织品的生产。
  使用埃塞俄比亚传统的手工艺,以蚕丝和棉花为原料生产充满活力的披肩和围巾,环保染料用于着色,每种样式均使用传统的编织技巧手工制作完成,设计简单,精度高,具有朴素、柔软和自然的感觉。例如用手工制作的阿克苏姆围巾,代表了力量、传统和复杂性,围巾含棉花75%和丝绸25%,有黑色、金色和米色三种颜色组合而成,尺寸为45cm×200cm和27cm×107cm两种规格,围巾杰出的色彩和现代风格可以与西装及休闲装自然相配。
  3埃塞俄比亚蚕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3.1制约因素
  首先是蚕茧及制成品没有销路,没有可供买卖的蚕茧交易市场,蚕茧加工能力滞后。虽然农民在投入了资金种桑养蚕后,却发现生产的蚕茧因为无人收购,无法收回投资和产生利润。国外的资金及技术援助往往局限于种桑养蚕的技术推广,没有提供蚕茧烘干存储的方法和收购渠道,造成生产与销售脱节。其次是蚕种不能自给和养殖技术落后。使用当地土种和黄茧蚕种,饲养的茧质较差,不能生产优质蚕茧和高质量生丝。养殖技术落后,饲养粗放,对蚕室的消毒不彻底,没有可以供熟蚕上蔟结茧使用的蔟具,蚕病发生率高,蚕茧质量低下。不进行母蛾微粒子镜检,家蚕微粒子病危害严重。最后是桑园建设和养蚕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也是造成当地蚕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埃塞俄比亚农民的生活还处于极低的水平,居住的房屋还是比较低矮的小草棚,农民基本承担不起建造养蚕室和购置养蚕用具的费用,严重制约了蚕业生产的发展。
  3.2发展对策
  建立完善的蚕茧及丝绸制成品的流通体系,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外缫丝和丝绸加工企业来投资。根据农户自愿的原则,大力推广丝绸公司、蚕农合作社和农户联合经营的组织形式,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养殖、加工和出口贸易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可以采取两步走的战略,即前期生产的蚕茧烘干后向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出口,后期等时机成熟在当地建设缫丝厂和丝绸加工厂。从中国引进优质高产、抗病和易饲养的茧丝品质性状优良的品种,对引进的品种进行改良,选育出适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蚕品种。投资建设具备先进设施的蚕种场,完善蚕桑服务推广技术体系,对当地蚕农进行养蚕基本知识的培训。
  中国丝绸业具有完整的生产和加工体系,利用埃塞俄比亚有利的气候条件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当地建设桑蚕茧原料基地,并逐步设立缫丝、丝织和服装加工企业,在推动当地蚕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丝绸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具体做法是由国内较大的茧丝绸加工企业,在埃塞合作投资建设蚕桑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引进国内优质高产抗病的家蚕品种。重点推广桑树栽培技术、小蚕共育技术、大蚕条桑育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开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在中国和埃塞之间开展丝绸加工区域化合作,形成在埃塞进行蚕茧生产和缫丝加工,利用中国的先进设备和人才技术进行织绸和丝绸服装加工,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引导国内过剩的丝绸企业将产能向埃塞进行转移。
  4结语
  埃塞俄比亚的蚕业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桑树种植面积还没有形成规模,标准化饲养技术没有应用到蚕业生产中去,没有建立起适合本国的蚕种繁育体系,蚕茧销售市场还没有形成,蚕业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就需要政府有长远的蚕业生产规划和一定的资金投入,扶持蚕桑产业的发展。埃塞俄比亚劳动力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发展蚕业可以为当地解决就业人口,提高经济效益,加速摆脱贫穷。鉴于中国桑树种植面积逐年缩小,劳动力成本提高,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原料茧缺口增加,建议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埃塞俄比亚种桑养蚕,发展缫丝制衣,利用当地的税收优惠条件向欧盟国家及美国出口。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当地百姓就业问题,又可减少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中国在国际丝绸市场上的竞争力。
  參考文献:
  [1]王华.非洲古代纺织业与中非丝绸贸易[J].丝绸,2008(9):4749.
  WANG Hua. Ancient Africantextile and sino African silk trade [J]. Journal of Silk,2008(9):4749.
  [2]陈小龙.蚕桑在非洲的发展任重道远[J].蚕桑通报,2004,35(2):6768.
  CHEN Xiaolong.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in Africa has a long way to go [J]. Bulletin of sericulture,2004,35(2):6768.   [3]E MCKINNEY, J Eicher.意外的奢侈:在尼日利亚约鲁巴的野生丝绸纺织生产[J].织物和文化杂志,2009(7):4055.
  E MCKINNEY, J Eicher. Unexpected Luxury: Wild silktextile production among the yoruba of Nigeria [J]. Journal of Cloth and Culture,2009(7):4055.
  [4]ALEMBRHAN Assefa Weldeyohannes.埃塞俄比亚北部东提格里桑蚕生产和制约[J].国际创新与科学研究杂志,2014,10(2):517521.
  ALEMBRHAN Assefa Weldeyohannes. Silk worm production and constraints in eastern Tigray, Northern Ethiopi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2014,10(2):517521.
  [5]潘中华,贡成良,甘小兵.世界蚕桑业的发展对中国蚕桑业发展的启示[J].广西蚕业,2005,42(1):2427.
  PAN Zhonghua, GONG Chengliang, GAN Xiaobing.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world sericulture indust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in China [J]. Guangxi Sericulture,2005,42 (1):2427.
  [6]李建琴,顾国达.世界蚕丝业发展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蚕业,2014,35(3):1118.
  LI Jianqin, GU Guoda.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silk industr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J]. China Sericulture,2014,35 (3):1118.
  [7]鄒大林,张谱,陈绍志,等.埃塞俄比亚林业发展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2):8387.
  ZOU Dalin, ZHANG Pu, CHEN Shaozhi, et al. Overview on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Ethiopia [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2014,27 (2):8387.
  [8]康永兴.埃塞俄比亚农业发展问题分析及建议[J].世界农业,2013(3):110113.
  KANG Yongxing.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blem in Ethiopia [J]. World Agriculture,2013(3):110113.
  [9]苏常军.埃塞俄比亚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810.
  SU Changjun. The status and analysis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Ethiopia [J].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quipments,2016(12):810.
  [10]仝振祥.埃塞俄比亚蚕业发展简介[J].北方蚕业,2014,35(3):6162.
  TONG Zhenxiang. The brief of Ethiopia sericulture development [J]. Northern Sericulture,2014,35 (3):6162.
  [11]ABERA Hailu.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吉马地区桑蚕生长性状评估[J].生物农学卫生保健,2016,9(6):1016.
  ABERA Hailu. Assessment of growth and performance of silk worms (Bombyx mori L.) on Mulberry Leaves at Jimma South West Ethiopia [J]. Journal of Biology Agriculture and Healthcare,2016,9(6):1016.
  [12]章佩祯,季平,沈雪华,等.夏秋用蚕品种秋丰×白玉的育成[J].蚕业科学,1994,20(1):1725.
  ZHANG Peizhen, JI Ping, SHEN Xuehua, et al. Breeding of variety Qiufeng × Baiyu for summerautumn rearing [J]. Science of Sericulture,1994,20(1):1725.
  [13]ASSEMU Tesfa, KEREALEM Ejigu, ASERESU Yetayew, 等. 对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地区蚕业发展价值链的评估[J]. 国际环境和自然资源学报,2014,1(2):6169.
  ASSEMU Tesfa, KEREALEM Ejigu, ASERESU Yetayew, et al. Assessment of value chain of sericulture products in Amhara region, Ethiopi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2014,1(2):6169.
  [14]陈世良,高翔,俞秀琼,等.桑树品种性状与产叶量的相关性分析[J].云南农业科技,2007(4):3132.
  CHEN Shiliang, GAO Xiang, YU Xiuqiong, et 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ulberry variety characters and leaf yield [J]. 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4):3132.
  [15]TSION Tesfaye, RANJAN Karippai, TEKLU Tesfaye.由埃塞俄比亚农业研究院对农民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以河勒塔,迈尔克萨和德布雷特农业研究中心为案例[J].非洲农业杂志,2010,5(7):500513.
  TSION Tesfaye, RANJAN S. Karippai, TEKLU Tesfaye,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offered by Ethiop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to farmers, the case of Holetta, Melkassa and Debre Zeit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res [J].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5(7):500513.
其他文献
2012年,《南京条约》签订120周年时,我在南京静海寺策划了“近代海战图展览”。静海寺是当年议约《南京条约》的地方,现在这里挂着一口巨大的警世钟。如今的静海寺是改革开放后复建的,但这个地址却是老静海寺的旧址。当年建寺的目的与后来议约《南京条约》,恰好是相反的两个纪念之意。  静海寺建于永乐十七年(1419),这一年,刚好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载誉归来”之时。朱棣为了纪念下西洋开创的“远扬国威,万国
期刊
摘要: 运用考古学、文献学的观点和实物、图像、文献互证的研究方法,对“袴褶”的词源及所指之物、穿着普遍性、流行推广,以及在魏晋时期广泛传播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资料主要为画像砖、陶俑、壁画等。发现颜师古所注“袴褶”并非《急就篇》中“袴褶”所指本义。袴褶成为了鲜卑胡服与汉服之间向对方相互靠拢的“折衷体”,“袴褶”的流行是政令推动与自发演化的双重结果。以袴褶为代表的上衣下裤形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广泛传
期刊
摘要: 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2001—2014年宁波市纺织工业碳排放量,应用脱钩弹性理论对宁波市纺织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进而采用LMDI分解法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4年宁波市纺织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表现为1年扩张连接(2002年)、2年扩张性负脱钩(2003、2005年)、3年弱脱钩(2004、2006、2007年)、7年强脱钩(2008
期刊
摘要: 市场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个难题,金秀瑶族服饰在日趋衰微的当下,对金秀大瑶山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迫在眉睫。文章从《瑶山情》民族服饰创作金奖个案入手,通过实地考察与设计实践,运用解构、再整合的方法,分别从金秀瑶族女装的结构分解与重组进行造型的凝练、从面料的叠加与拼贴进行改良、从图案元素的采集与拣选进行重构、从民族元素的提炼与升华对整体风格进行延伸这四个方面进行再设计的探索,提出在
期刊
摘要: 同属江苏的扬州和苏州自古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地理文化、语言演变等背景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是江南婉约文化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两地刺绣曾属于同一流派,师承共同的针法及绣品种类,常被混为一谈,亟需对其异同进行解构。文章运用动态分析和静态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将扬苏两地刺繡置于历史演进过程中,探究其各自风格、题材、针法及表现方法的特点,分析各自发展轨迹的差异,并透过表象剖析其地域、经济、文人情愫之
期刊
Vol.54, No.6Jun., 2017  第54卷第6期2017年6月  第54卷第6期2017年6月  Vol.54, No.6Jun., 2017  设计与产品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17.06.011  摘要: 西藏格桑颇章陈设唐卡众多,由于陈列环境的影响已致唐卡多处受损,尤其是唐卡上装裱装饰的纺织品更为严重。文章以白度母布画唐卡为例,分析唐卡
期刊
摘要: 通过对中国传统丝绸图案在不同发展历史时期的图案设计题材、表现形式、艺术特点等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初步探讨了影响传统丝绸图案设计思维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基本规律。研究认为,传统文化不仅是丝绸图案设计的思维基础、艺术表达的直接资料和激发丝绸图案设计思维创新的灵感来源,而且还是影响丝绸图案设计思维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传统思想、风俗信仰、等级礼仪和审美情趣等,是影响丝绸图案设计思维的形成、转变
期刊
岁在戊戌,时惟初夏,春风一度,小满正临。余应白描兄盛邀,赴陕之郑国渠采风,畅游泾河峡谷。见,群山环拱,清流汇聚;巨石列阵,似剑如戟;八盘九湾,曲曲幽异;琪花瑶草,夹道喷奇;瀑泻龙口,如涎如须;峰姿婀娜,宛若龙女;孔雀屏开,状比虹霓;黑沟绝巘,断石壁立;横云峭壁,巅与天齐;如梦如幻,无双福地。乐乎哉,目畅神怡!归而闲吟,竟成十律。奉之诸公,不胜嘘唏!曰:  郑国渠  郑渠甲天下,今始一游之。  巉崖
期刊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我越思考它们就越感到发自内心的敬畏,这就是天空中的星辰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这是伟大哲学家康德的一段名言,学仕将其放在此书的扉页上,说明他对这段话的珍惜与崇敬,从中也就大抵看出此书的主旨和立意。  “天空中的星辰”是自然,“心中的道德律”乃人事,康德的这句话其实照应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命题 “天人之际”。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就是“自然”,充盈着灵性与神性的自然;“人”生存于天
期刊
吴氏庄园  观影罢银屏,吴院觅杰英。  高门盈瑞气,蔽轩荡和风。  灵渠润厚土,尧天孕瑶瑛。  欲去总跹蜷,敲诗叹不工。  安吴青训班遗址  胜地遍三秦,安吴别具名。  炎黄时艰日,神州虎豺行。  月楼聚才俊,祥宫育精英,  同心赴国难,血染战旗红。  谒吴宓陵  灵地多才俊,趁暇谒吴陵。  抗论铸文字,丹心付汗青。  吐纳真无量,家国共有情。  我今别归去,犹沐桧柏风。  周家大院  度步周家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