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育主题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的学习是在情境中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食育课程圈层结构的设计为幼儿经验的整合和系统化提供了思路和可能性;遵循幼儿兴趣和经验发展的线索而生成活动内容,支持幼儿持续深入探索,从而建构和重组经验;对食育主题活动的回顾和分享帮助幼儿整理和分享经验。通过设计—实施—分享和回顾的过程,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关键词:饮食教育 深度学习 学习经验 经验建构
  1 引言
  食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现代的食育不仅指饮食教育,还包括通过饮食相关过程,如食物的来源、食物的制作、食物的品尝等进行的各方面教育[1]。近几年,幼儿园开展了幼儿食育的实践研究,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更着眼于培养幼儿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树立惜食、环保、感恩、责任心、劳动意识、探究意识;理解和传承食文化,形成良好的饮食礼仪,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等。研究中,开辟了幼儿种植园,建构了专门的幼儿烹饪室(宝贝厨房),布置了食物分享区,将种植、采摘、食物制作、饮食与分享联结和循环起来,带给孩子丰富的学习体验。班级以主题的形式开展了很多与食物相关的多领域整合活动,即食育主题活动。
  研究之初,在设计主题活动时,教师们多延续旧有经验,选定主题名称,制定主题目标,设计活动内容,选定组织形式,然后再组织开展活动。这种由上而下的“线性”设计思路,教师预设的多,遵循幼儿兴趣和经验而生成的少,实质上忽视了幼儿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阻碍了幼儿感知和探索的主动性,无法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基于这一问题,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幼儿园将研究重点放在以食育主题活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上,以此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观察、分析幼儿,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教育能力。
  2 构建食物课程圈,支持经验整合和系统化
  众所周知,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幼儿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操作、去体验,以此来促进幼儿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特点为:幼儿更加愿意动手、动脑,更能利用整合的经验解决问题,语言表述也较为丰富[2]。
  为了支持幼儿经验之间的整合和重构,笔者在设计食育主题活动时,将原有的线性设计思路向圈型转变,称之为食物课程圈。食物课程圈是饮食教育与多领域整合的课程建构路径,也是开展整合课程研究的思维方式。课程圈是以中大班具体形象思维特点为依据,由食物主题名称——食物属性和相关知识——活动内容及涉及领域——学习方式四个维度层层延展构建的圈形整合的活动方案。
  具体来说,就是以饮食教育活动中食物主题名称作为圆心,食物的外形、颜色、口感、生长过程等要素构成食物课程圈的第一个圆,即食物的属性和相关知识。再由这些属性和知识引发问题,如:哪些活动可以让幼儿感知食物特征?幼儿还想了解此类食物的哪些方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即活动目标、内容以及活动内容涉及的领域,这些构成了第二个圆。进一步对每个具体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活动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与幼儿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建立对接,形成第三个圆,即幼儿的学习方式。这种以具体食物为圆心,以食物引发的活动内容为媒介,以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为归旨的饮食教育与多领域整合的课程构建路径,称为食物课程圈。
  这种圈型的课程设计方式,注重了幼儿的直接经验,支持幼儿围绕具体事物和现实情境,在感知、操作和探索中獲得新的经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表象水平上,按照分类、因果联系等原则认识事物之间比较隐蔽的联系,从而整理经验、改造与重组经验,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质变,实现经验的整合和系统化。
  3 活化课程实施过程,支持幼儿建构和重组经验
  好的课程必须给幼儿的生成活动留有空间。食物课程圈的建构,为教师绘制了幼儿经验整合的蓝图。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点引导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兴趣,分析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从而生成新的活动内容。在设计生成活动时,使用了两个记录表。
  一个是《幼儿食物制作活动学习与发展过程表格》(见表格1),教师从幼儿食物的制作、品尝等活动入手,首先梳理幼儿在本次食物制作的活动过程,随后分析每次食物制作活动的前期经验、本次新获得经验和可以延续的经验,根据获得的经验设计延展活动,形成新的活动内容。最后,提供适宜的教师支持,组织实施新的活动内容,推动幼儿经验的巩固和拓展。
  另一个是日观察记录表。教师在每月中下旬选择一周持续观察记录。通过记录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最感兴趣的、能做的、专注的事情,发现幼儿可能存在的学习线索,为明日或近期有目的的回应,生成新的活动内容做导引。
  教师将四个周的日观察记录表中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内容提炼出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到每月月底就形成了整月的游戏生成表。如大三班开展《蛋》的主题活动,10月第三周的日观察记录表中记录了10月16日幼儿生成了孵蛋的计划和活动。教师把这个生成活动提炼出来,放到了每月的自主游戏生成过程图中,通过每周关键事件的回顾梳理,教师把握了活动生成推进的线索。
  4 主题回顾分享会,支持幼儿分享和整理经验
  由于发展的阶段性,幼儿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比较零散,有时候局限在量的积累上。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幼儿获得的经验进行重组和改造,使经验从量变到质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3],而对主题的回顾和分享可以实现经验整理的目的。
  以中三班开展的食育主题活动《好柿连连》为例。十一月份,幼儿园的柿子终于在孩子们的期盼下变的黄澄澄了,教师和孩子一起通过自制工具摘柿子、用摘下来的柿子做柿饼、催熟柿子、制作各种柿子美食、柿子谣、柿子画等各种方式表达表现对柿子的认知。在主题活动临近收尾的那周,教师举办了“好柿连连大柿集”活动。孩子们制作了本次市集活动的海报、邀请函、柿子手印签到画和柿集卡,邀请老师和家长们参加市集活动。他们首先展示了自制柿子装扮T台秀,然后朗诵了创编的《柿子谣》,随后带领客人们到“吃货小柿界”里品尝自己制作的柿子饼、柿子酱、柿子果冻,到“柿界”真精彩中欣赏柿子折纸、插花、绘画、泥工等美术作品。最后集体呈现了表现柿子采摘场景的歌舞。这场市集活动,给孩子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在展现幼儿多种表征形式的过程中,利用幼儿之间、幼儿和家长、幼儿和教师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帮助幼儿分享经验、整理经验、重组经验,使幼儿对同一事物与现象(柿子)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5 结语
  从最感兴趣的食物入手,由品美食、做美食而引发的对食材的兴趣,延伸出食材种植、收获、采摘以及到超市购买食物、参观有机农场等深入探究活动,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建了认知结构,实现了深入学习,获得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在幼儿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经验的来源,通过食物课程圈、观察记录表、主题分享会等多个工具支架了幼儿的持续探索和深度学习。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幼儿饮食教育与多领域整合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CDDB1723)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负责人张艳君。
  参考文献:
  [1] 丁诺舟,张敏.从塑造人格到助推经济的全方位教育理念—日本“食育”思想的历史与现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9):28.
  [2] 王小英 刘思源.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特质与逻辑架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0(01):3-10.
  [3] “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讨论之九: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中看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1997(01).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界对于小学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对小学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但要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在学校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进行规划的同时,班主任也要找寻更好的教学方法,将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基于此,本文对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艺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艺
期刊
摘 要:校园作为城市组成部分,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发掘学校环境美化育人能力,推动环境育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以都市中心区域校园面积不大、学生多的小校园环境绿化建设为依托,围绕着绿色集约化学校绿化设计营造良好环境促进育人能力,探索绿色校园设计与建设在教育教学中承载的育人功效。  关键词:环境育人 校园绿化 环境建设  对教育的重视促使人们对校园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中小学校园环境设计与建设成为关注
期刊
摘 要:“云課堂”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由于缺少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教师对孩子们的听讲状态、听讲效果都很难及时了解与掌握。“云课堂”的实施不仅是孩子学习习惯和耐性的考验,更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中国教育的一次变革。作为“云课堂”的一员,如何提高“云课堂”教育的质量成为教师们开展教学的重要的问题?结合钉钉直播、视频录播,线上教育质量
期刊
摘 要:近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在网络曝光,对学生身心健康、学业成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恶劣影响,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也逐渐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校园欺凌背后所隐藏的性别歧视与性别暴力。以某中职校为例,探讨校园安全,维护学生健康发展,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与手段来遏制校园性别暴力。  关键词:校园欺凌 身心健康 性别平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网平台在2018年1月28日—2月
期刊
时光飞逝,来到高新二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快2年的时间,班主任的工作是繁忙的、应接不暇的,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能够感受到与孩子们心贴心的快乐又是幸福的。与学生接触时间越长,越能从孩子身上感受到付出与回报的过程,发现未知的冲动,停留与尝试的纠结,突破与成长的喜悦。看到孩子们成长的同时,发现自己也在成长,回想起来,“教学相长”一词已深深的在脑海中回荡。下面我从几方面谈谈我这几年在工作中的感悟与心得:  1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向45分钟要质量。具体表现在学生身上即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关键词:地理课堂 教学有效性 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  高中一年级学生普遍感到地理学科难学,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效率也比较低。因此,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人结合多年地理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期刊
过程性习作课程是以“学生个性化习作”为目标,把“功能化的阅读活动”、“主题化的实践活动”和“个性化的表达活动”三者作为一个习作的全过程来整体构建。具体说来过程性小学语文习作课程是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从实践的内容出发通过生活体验获取经验,阅读相关文学文本,获取作者的间接经验,使阅读、习作和实践体验三者融为一体的课程,它是对国家语文课程的二度开发,以教材单元主题为牵动,整合了单元课内外的阅读、生活实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时候教育不只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变得尤为重要,在幼儿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理清知识与提问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关键的。而课堂提问作为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大家广泛接受,为广大幼师所提倡和运用。老师们可以借助问题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开阔思维,提高上课的积极性。总体来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的提问在发展学
期刊
摘 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教育教学事业也承受着非常重大的压力,线上教育与我们不期而遇。然而,面对着一群特殊的接受教育的群体,幼儿教育不能单纯的依靠线上教育的有限时间,更重要的是依靠家园合作,开展高效的育儿课程。本文立足于疫情期间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从家园合作的观点入手,建立疫情期间系统的家园合作育儿体系。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 疫情期间  1 疫情期间幼儿教育面临的
期刊
摘 要:由于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开始了居家隔离的抗疫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迟迟无法开学回园的师幼们开始了线上互动模式。幼儿园虽然不如中小学有学业压力,但为了充实幼儿们的居家生活,调节幼儿心理健康,我们幼儿园教师也利用微信与其他网络平台开展了线上活动与交流,并主动利用闲暇时间自我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关键词:疫情 网络 幼儿园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注定会在历史上被人们铭记,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