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是各类活动的组织者、操纵者、指导者,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负担的使命,所占据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其“神圣”的职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在某种意义上说对教育的成败具有决定意义。以前很多人认为,教师的智力和学历会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但实践证明,教师的一些人格特征:热心、爱心、激励、创新力却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教育热心、爱心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首先,建立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弃课堂上“我说了算”的“权威”,敢于面对自己也会犯错误的现实。过去说老师的职责是“授业、解惑”,现在我们可以让学生也有“授业、解惑”的机会。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交流,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笔者在某次上公开课的时候不小心板书了一个错别字,一个学生勇敢地站起来指出并上台纠正了错误,笔者不但没有生气,而且还表扬了学生。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用自己的行为教育孩子勇敢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所以教师应重视情感投资,把真情奉献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敢于求异、敢于发言的良好心理。在这种关系中,彼此尊重,教师始终以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
其次,爱学生,树立自尊意识。“爱”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是人类宝贵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赞可夫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当教师必不可少的品质。”作为学生肯定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尊重和鼓励。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谈,经常进行情感交流往往会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所任教的九年级有一个女孩,很多老师都反映她很叛逆,甚至有老师说她撑不过九年级就会离开校园。而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她口才很好,在她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于是我有意无意地找她聊聊天,在聊天过程中发现原来她小学时成绩很不错,只是母亲去世后,父亲又长年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又难以沟通导致她变得自由散漫。原来在我们老师的疏忽中差点失去一个优秀的孩子,其实孩子的心里缺一种东西,那就是沟通与关爱。所以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是目前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有效的激励是建立好师生关系的保障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教师应该在知识与道德方面表里如一、诚实坦率,不伪装自己,不以“好榜样”自居。不讲空洞、违心的大道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教师的真诚和有效的激励感化学生,降低他们焦虑和消极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满足他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激发学习热情,使他们能轻松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教师还要成立合作学习小組,并以小组评价代替个体评价,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都有所进步。此外,课余时间找他们谈心,做他们的朋友,让他们“亲其人,信其道”。
三、富有创新能力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首先,在课堂上,有难度但又能让人体验成功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设计知识情境。发展学生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利用新的知识去创造、去探索。例如:在笔者与学生交流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后,向学生提出能不能把这样一个装置利用到生活中去,问他们想在生活中的哪个地方利用到它?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设计具有小组特色的电路图。结果很多小组代表画出了很多诸如羊圈报警器、水平控制器等很具有实用价值的电路设计。
其次,给学生创造思维和自主想象的空间。适时采取开放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想方设法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使自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位听众、一位合作者、一位指导者,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启发学生提出多种不带结论性的设想,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完“电磁波的海洋”这一课,教师提出,如果没有电磁波,我们这个世界会怎样?我想,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不厌恶这样的问题,太有趣了!他们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会让你惊讶。 总之,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处理好师生关系,彼此信任,彼此欣赏,彼此尊重,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学生情感、意志、兴趣、智慧、伴随着知识的深化得到整体提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一、教育热心、爱心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首先,建立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弃课堂上“我说了算”的“权威”,敢于面对自己也会犯错误的现实。过去说老师的职责是“授业、解惑”,现在我们可以让学生也有“授业、解惑”的机会。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交流,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笔者在某次上公开课的时候不小心板书了一个错别字,一个学生勇敢地站起来指出并上台纠正了错误,笔者不但没有生气,而且还表扬了学生。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用自己的行为教育孩子勇敢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所以教师应重视情感投资,把真情奉献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敢于求异、敢于发言的良好心理。在这种关系中,彼此尊重,教师始终以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
其次,爱学生,树立自尊意识。“爱”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是人类宝贵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赞可夫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当教师必不可少的品质。”作为学生肯定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尊重和鼓励。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谈,经常进行情感交流往往会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所任教的九年级有一个女孩,很多老师都反映她很叛逆,甚至有老师说她撑不过九年级就会离开校园。而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她口才很好,在她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于是我有意无意地找她聊聊天,在聊天过程中发现原来她小学时成绩很不错,只是母亲去世后,父亲又长年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又难以沟通导致她变得自由散漫。原来在我们老师的疏忽中差点失去一个优秀的孩子,其实孩子的心里缺一种东西,那就是沟通与关爱。所以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是目前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有效的激励是建立好师生关系的保障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教师应该在知识与道德方面表里如一、诚实坦率,不伪装自己,不以“好榜样”自居。不讲空洞、违心的大道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教师的真诚和有效的激励感化学生,降低他们焦虑和消极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满足他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激发学习热情,使他们能轻松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教师还要成立合作学习小組,并以小组评价代替个体评价,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都有所进步。此外,课余时间找他们谈心,做他们的朋友,让他们“亲其人,信其道”。
三、富有创新能力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首先,在课堂上,有难度但又能让人体验成功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设计知识情境。发展学生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利用新的知识去创造、去探索。例如:在笔者与学生交流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后,向学生提出能不能把这样一个装置利用到生活中去,问他们想在生活中的哪个地方利用到它?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设计具有小组特色的电路图。结果很多小组代表画出了很多诸如羊圈报警器、水平控制器等很具有实用价值的电路设计。
其次,给学生创造思维和自主想象的空间。适时采取开放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想方设法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使自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位听众、一位合作者、一位指导者,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启发学生提出多种不带结论性的设想,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完“电磁波的海洋”这一课,教师提出,如果没有电磁波,我们这个世界会怎样?我想,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不厌恶这样的问题,太有趣了!他们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会让你惊讶。 总之,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处理好师生关系,彼此信任,彼此欣赏,彼此尊重,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学生情感、意志、兴趣、智慧、伴随着知识的深化得到整体提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