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荆轲刺秦王》已经开拍,据说这是本世纪末中国最大的电影制作。艺术家们将如何再现这一两千二百多年前的事件,现在尚不得而知。然而这一事件的本身就是那么惊心动魄,令人作历史的回想。
“荆轲刺秦王”最早见于《史记》,司马迁怀着极大的同情描写荆轲,把他写成一个失败的英雄,虽败犹荣。古来咏唱荆轲的诗篇,最有影响的首推陶渊明的《咏荆轲》。这位田园诗人以热烈的感情,歌颂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荆轲,最后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认为荆轲的精神永远令人感动。然而,前代历史,后人评说,见仁见智,各不相同,对于荆轲的批评乃至指责每代都有,而且角度各异。
荆轲无剑术 不是报仇人
荆轲刺秦王,是有准备而去的,而秦王则毫无察觉,未曾防范。但是,一次一次的机会都被荆轲失去了。
当荆轲进献的地图展到尽头,图穷匕见之时,荆轲左手抓住了秦王的衣袖,与秦王近在咫尺。荆轲右手执匕首,又正好用力。可是,荆轲刺过去的匕首,连秦王的身子也未挨着,刺空了。秦王拔不出剑,赤手空拳绕柱而逃,荆轲在后紧追,距离并不远,但荆轲的匕首始终未曾出手,第二次失去了机会。群臣愕住。卫士不敢上殿,秦王和荆轲实际是一对一厮打起来了,匕首又未出手,第三次失去了机会。秦王终于抽出宝剑,重伤荆轲。荆轲无奈,将匕首朝秦王投掷过去,没有击中秦王,而是击在铜柱上,第四次失去了机会。
司马迁说荆轲“好读书击剑”,是把他作为英雄写进<刺客列传>的,谋士田光之所以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也是认为他可以胜任刺杀秦王之事。然而,事实证明荆轲平庸得很。无怪乎明代诗人程诰的《咏史》诗说:“易水长虹白,将军首入秦。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唐代汪遵的《易水》也说:“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司马迁也记下了鲁句践的喟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空向夫人求匕首 谁令竖子把头颅
荆轲所带的匕首是天下利器,是特地从赵国谋求来的,费了百金。匕首的原主人,姓徐名夫人。匕首作过特殊处理,用毒药火卒过,只要划破一点皮,出的血可以沾湿丝缕,人马上就死。可是荆轲根本没有发挥它的作用,真是白白浪费了利刃。而秦王抽出宝剑.一下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股。两相对照,荆轲确实无能。
竖子,是对人轻蔑的称呼,指的是樊于期。樊于期本是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而逃到燕国。秦王杀了他的父母宗族,又悬赏购他的头颅。要刺杀秦王,须得接近秦王。办法之一是献燕国督亢地图,即表示愿割让督亢地区;办法之二是献樊于期的头。太子丹不忍心杀害来投奔他的樊于期,荆轲就私自去找樊,说服他。樊于期为了报父母宗族被杀之仇,为了解燕国之患,自刎而死。荆轲得到了樊于期的头颅,因而有了赴秦国见秦王的机会。但是荆轲没有成功,樊于期认错了人,白白献出自己的头颅。明代何景明《易水行》也说:“惜哉枉杀樊将军!”
荆卿不了真闲事 辜负田光一片心
田光是燕国人,荆轲初到燕国时就得到他的盛情接待。太子丹想报秦仇,最初找田光商量。田光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便向太子丹推荐荆轲。谋杀秦王,这样的大事是泄露不得的,太子丹送田光出门时,叮嘱田光保守机密。田光觉得太子丹在怀疑自己,为了表明心迹.为了激励荆轲,他在动员荆轲之后,自刎而死了。又是一条性命白白地献出。
秦政非齐桓 如何欲生劫
荆轲刺秦不成,自己又负重伤,便坐在咸阳宫地上大骂,还说没有刺死秦王是想活着劫持他。清代刘献廷诗:“匕首西入秦,生死在眉睫。秦政非齐桓,如何欲生劫?”就是批驳这一说法。
曹沫劫齐桓公事也记在《史记·刺客列传》。公元前681年,齐国伐鲁,鲁国快要失败,鲁庄公请求献遂邑之地来讲和,齐桓公答应了,与鲁庄公在柯地会盟。会盟仪式刚完,鲁国勇将曹沫执匕首劫持齐桓公,逼迫齐桓公答应了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
诗人认为,荆轲来到秦宫,自己尚且处于生死未卜之中。而秦王政又与当年曹沫匕首威胁下的齐桓公不同,怎么能作生劫的打算呢?荆轲完全估计错了对手。唐代柳宗元也有诗说:“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怯而愚,也许能保全自己,勇且愚,那就必死无疑了。
其实,荆轲“欲生劫”之说,是在事已失败情况之下的自我辩护。太子丹在谋划此事时。曾有两个方案。第一方案是劫持秦王,像曹沫对付齐桓公那样,是上策;第二方案是刺杀,为下策。观荆轲赴秦所为,他采取的是第二方案。现在下策尚且失败,而自己又必死无疑了,荆轲无可奈何,又不愿承认自己无能,只好以“欲生劫”为自己开脱。
诚知匹夫勇 何取万人杰
携十三岁的少年秦舞阳,远赴虎狼之秦去刺杀秦王,荆轲此举,的确是勇。然而,荆轲之勇并不可嘉。唐代王昌龄说:“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他认为荆轲是逞匹夫之勇,不审时度势,不讲究智谋,这是万人之杰所不取的。荆轲是卫国人,祖上是齐国人,燕国并不是他的祖国。他之所以去刺秦王,说穿了是受雇于太子丹,为太子丹报仇,而不是为天下行事。
(责任编辑/陆溪)
“荆轲刺秦王”最早见于《史记》,司马迁怀着极大的同情描写荆轲,把他写成一个失败的英雄,虽败犹荣。古来咏唱荆轲的诗篇,最有影响的首推陶渊明的《咏荆轲》。这位田园诗人以热烈的感情,歌颂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荆轲,最后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认为荆轲的精神永远令人感动。然而,前代历史,后人评说,见仁见智,各不相同,对于荆轲的批评乃至指责每代都有,而且角度各异。
荆轲无剑术 不是报仇人
荆轲刺秦王,是有准备而去的,而秦王则毫无察觉,未曾防范。但是,一次一次的机会都被荆轲失去了。
当荆轲进献的地图展到尽头,图穷匕见之时,荆轲左手抓住了秦王的衣袖,与秦王近在咫尺。荆轲右手执匕首,又正好用力。可是,荆轲刺过去的匕首,连秦王的身子也未挨着,刺空了。秦王拔不出剑,赤手空拳绕柱而逃,荆轲在后紧追,距离并不远,但荆轲的匕首始终未曾出手,第二次失去了机会。群臣愕住。卫士不敢上殿,秦王和荆轲实际是一对一厮打起来了,匕首又未出手,第三次失去了机会。秦王终于抽出宝剑,重伤荆轲。荆轲无奈,将匕首朝秦王投掷过去,没有击中秦王,而是击在铜柱上,第四次失去了机会。
司马迁说荆轲“好读书击剑”,是把他作为英雄写进<刺客列传>的,谋士田光之所以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也是认为他可以胜任刺杀秦王之事。然而,事实证明荆轲平庸得很。无怪乎明代诗人程诰的《咏史》诗说:“易水长虹白,将军首入秦。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唐代汪遵的《易水》也说:“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司马迁也记下了鲁句践的喟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空向夫人求匕首 谁令竖子把头颅
荆轲所带的匕首是天下利器,是特地从赵国谋求来的,费了百金。匕首的原主人,姓徐名夫人。匕首作过特殊处理,用毒药火卒过,只要划破一点皮,出的血可以沾湿丝缕,人马上就死。可是荆轲根本没有发挥它的作用,真是白白浪费了利刃。而秦王抽出宝剑.一下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股。两相对照,荆轲确实无能。
竖子,是对人轻蔑的称呼,指的是樊于期。樊于期本是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而逃到燕国。秦王杀了他的父母宗族,又悬赏购他的头颅。要刺杀秦王,须得接近秦王。办法之一是献燕国督亢地图,即表示愿割让督亢地区;办法之二是献樊于期的头。太子丹不忍心杀害来投奔他的樊于期,荆轲就私自去找樊,说服他。樊于期为了报父母宗族被杀之仇,为了解燕国之患,自刎而死。荆轲得到了樊于期的头颅,因而有了赴秦国见秦王的机会。但是荆轲没有成功,樊于期认错了人,白白献出自己的头颅。明代何景明《易水行》也说:“惜哉枉杀樊将军!”
荆卿不了真闲事 辜负田光一片心
田光是燕国人,荆轲初到燕国时就得到他的盛情接待。太子丹想报秦仇,最初找田光商量。田光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便向太子丹推荐荆轲。谋杀秦王,这样的大事是泄露不得的,太子丹送田光出门时,叮嘱田光保守机密。田光觉得太子丹在怀疑自己,为了表明心迹.为了激励荆轲,他在动员荆轲之后,自刎而死了。又是一条性命白白地献出。
秦政非齐桓 如何欲生劫
荆轲刺秦不成,自己又负重伤,便坐在咸阳宫地上大骂,还说没有刺死秦王是想活着劫持他。清代刘献廷诗:“匕首西入秦,生死在眉睫。秦政非齐桓,如何欲生劫?”就是批驳这一说法。
曹沫劫齐桓公事也记在《史记·刺客列传》。公元前681年,齐国伐鲁,鲁国快要失败,鲁庄公请求献遂邑之地来讲和,齐桓公答应了,与鲁庄公在柯地会盟。会盟仪式刚完,鲁国勇将曹沫执匕首劫持齐桓公,逼迫齐桓公答应了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
诗人认为,荆轲来到秦宫,自己尚且处于生死未卜之中。而秦王政又与当年曹沫匕首威胁下的齐桓公不同,怎么能作生劫的打算呢?荆轲完全估计错了对手。唐代柳宗元也有诗说:“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怯而愚,也许能保全自己,勇且愚,那就必死无疑了。
其实,荆轲“欲生劫”之说,是在事已失败情况之下的自我辩护。太子丹在谋划此事时。曾有两个方案。第一方案是劫持秦王,像曹沫对付齐桓公那样,是上策;第二方案是刺杀,为下策。观荆轲赴秦所为,他采取的是第二方案。现在下策尚且失败,而自己又必死无疑了,荆轲无可奈何,又不愿承认自己无能,只好以“欲生劫”为自己开脱。
诚知匹夫勇 何取万人杰
携十三岁的少年秦舞阳,远赴虎狼之秦去刺杀秦王,荆轲此举,的确是勇。然而,荆轲之勇并不可嘉。唐代王昌龄说:“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他认为荆轲是逞匹夫之勇,不审时度势,不讲究智谋,这是万人之杰所不取的。荆轲是卫国人,祖上是齐国人,燕国并不是他的祖国。他之所以去刺秦王,说穿了是受雇于太子丹,为太子丹报仇,而不是为天下行事。
(责任编辑/陆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