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当前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育的社会职能出发,提出地方政府应与高校形成共同价值观, 支持高校按教育规律自主办学, 同时高校也要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角色定位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的要求,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多元教育结构变革给地方政府提出了新的课题。高等教育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探讨地方政府介入高等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不断繁荣,高校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一方面地方高校作为一个区域内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当地各类机构输送大量人才,科研成果能够转化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对地方影响甚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能够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财政支持,能够通过政策的倾斜扶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干预过大,地方高校缺乏自主权。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扮演着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三种角色,对地方高等教育进行严格的行政管理,同时在办学、资源投入、成果分配等方面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使得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于地方政府并直接由地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支配。由于忽视市场机制在教育中的作用,地方政府缺乏地方高校办学的详细信息,以及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专门知识,等等,无法准确掌握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信息,使得地方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管理脱离社会发展实际,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
  2.地方高校筹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于财政,给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负担。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扩招和扩建,我国政府财政压力日渐增大,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在地方尤其严重。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总量仍然不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处于世界低等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负担,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性拨款。
  3.财政拨款不公平,高校绩效难以考评,缺乏衡量标准。在教育资源既定的前提下,政府并没有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导致出现了严重的政策性分配不公现象。在高校差异上来看,重点地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差距人为地加大,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少数所谓的重点高校身上;从地区差异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呈现出以地方政府拨款为主,学校自筹和收取学费为辅的多样化趋势,可以说,东部地区高校具有较强的自我筹措资金能力和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而西部地区高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性政策倾斜力度也不够,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学校自筹经费能力比较薄弱,导致西部高校缺乏竞争力和办学主动性。
  二、地方政府地方高校管理中应有的角色定位
  在地方政府在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中,自身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两者的关系。政府的职能在于防范和弥补高等教育的市场失灵。政府应该从过去的多方面干预走向宏观管理,为高等教育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体现其服务性职能。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在与地方高校的关系中有两重身份:出资者和管理者。
  不断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但这并不等于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无所作为。在现实条件下,一定的政府干预对社会转型期高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积极角色是世界的普遍现象,很多国家还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强力的干预。近年来,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质量的稳步提升,这与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有很大关系。全面而深入的评价体系、丰富而及时的信息公开制度、教学质量奖励制度和教育社会组织积极配合是澳大利亚政府提高教学质量的突出经验。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要求出发,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基本角色应当是:(1)竞争规则制定者:保护消费者及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2)正确信息提供者:指导要求各大学公开各种办学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3)公正客观评价者:建立相应机制,评价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4)合法性监督者:区别各类高校,进行经费或奖助款项使用、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对高校教师、学生尤其是民办高校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5)资源提供者:帮助高校建立优良的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这一点对于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重要。
  三、如何构建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
  几千年来的社会文明史昭示人们: 教育兴, 人类兴;教育衰, 人类衰。正是由于在人类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恒久的继承性,并且成为人类发展进步普遍而永恒的主题。所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高等学校都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全面、战略性的认识, 从而在共建高等学校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问题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核心问题, 也是影响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平等关系——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劣之分;对话关系——是指双方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 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双向沟通, 共同参与、真诚合作, 全心全意地创造相互的交往活动;共享关系——共同摄取双方创造的经验和智慧,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彼此之间互惠、互补、共同获得发展。就政府而言,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完善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与互动机制。就高校而言,立足地方有两层含义,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方政府要把发展高等教育放在城市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看待。要认识到一所高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不仅能为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而且将逐步地进入到城市现代化社会的中心, 地方经济的发展渴望知识含量高的技术和研究成果, 也需要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从最简单的方面来看, 高校师生的消费, 对当地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因此,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应清楚认识到:防止两个极端,实现平衡。在地方政府控制与地方高校自治之间,既要尊重学术、尊重知识,又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目前,世界各国都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从各种不同的政府与高校的协调发展模式中吸取有利于高校发展的经验。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由于与社会联系日益增加,正在从传统的“自治”走向自觉地接受政府的干预。而我国高校却为免于政府的过多干预而追求办学自主权,虽然这两种发展态势相反,但其目的却都是为寻求一个合理的“度”,也即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制衡中,寻找合适的度,从而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达到协调与平衡。
  除了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以外,地方高校也要积极发展多种融资渠道,一方面可以加大自身的自主权,尽量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给政府减轻负担。地方高校应寻求各种市场途经的融资,比如说发展校友捐赠、社会捐赠,等等。
  借鉴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尝试建立各种模式的教育中介机构,如高等教育决策咨询机构、拨款中介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评估中介机构等,充分发挥外界的监督和激励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寻求地方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曲折的,是双方在动态制衡和发展中的共同寻求的一个合理的度。地方政府应支持高等学校按教育规律自主办学,高校也不能因地方政府需求放弃办学优势, 而是尽可能考虑结合点地方高校兼顾地方。只有能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又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 找到学校自身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才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振怀,张浩飞.地方政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21):70-73.
  [2]姜在东.从教育社会职能理论谈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63-66.
  [3]孙欣,杨化仁. 新形势下政府与高校关系的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 2005 ,(2) :27.
  [4]徐利荣,吴小丽.简论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关系[J].高校管理,2010,(7):284.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2010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三太的中心任务是加快改革。今年省级换届调整配备领导班子,必须以十三大精神为指导,在调整配备班子的全过程中贯彻改革精神。要坚持按干部“四化”方针的要求来选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基础教育的不断投入,一些学校的教学设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媒体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的奢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这种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普通民众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层面,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心与重视。虽然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整个国民的环境意识却没有相应提高,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污染环境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目的:探讨带蒂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手术缺损的Ⅰ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下咽癌手术缺损采用带蒂岛状胸大肌肌皮瓣Ⅰ期修复的患者资料,其
摘 要: 化学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所以实验教学就显得很重要。但从化学实验室安全意识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的了解、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的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作者就中学化学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中生 化学实验室安全意识 调查分析 解决方法    一、调查理由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一、化学提问教学的特点  1.问题具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要有问的价值。在教学中,要避免单纯判断性提问,避免处处皆问的做法;避免一启即发的浅问题和启而不发的难问题,充分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硝酸”一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硝酸的认识很肤浅,因而预习中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提出如下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一些陈旧的理念、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及教育改革的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不断增强自身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并针对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成效。  一、发挥电教手段作用,优化生物教学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高中生物教学运用电教手段的频率较低,一方面是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部分教师认为在
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化学实验——化学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而且可以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在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演示实验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一、传
摘 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传统的教育主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当代大学生是怎样看待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大学生有着什么样的爱国主义观点?我们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时事教育 困境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
摘 要: 作者分析了民办高校的德育现状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自制力的培养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德育现状 自制力    1.民办高校的德育现状  虽然民办高校在近二十年来发展很快,但由于办校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它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和普通高校相比。另外,民办高校招收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普遍是由于学生成绩不好或者由于高考失利而选择民办高校,而这些学生往往比普通高校的学生自制能力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