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比喻走进课堂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0066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喻,是指描述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其有相似之处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所谓教学比喻,就是把这种修辞方法移植到课堂上,用学生熟知的且与新知识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事例,对应说明新知识的疑难之处,配合正面讲解,以达到教学目的。
  在一堂光学课上,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呢?”,教师没有马上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学生道:“为什么别人说你象你父亲,而不说你父亲象你呢?”学生哄堂大笑。教师接着认真地说:“因为你父亲和你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没有你父亲就没有你,所以,只能说你象你父亲。同理,没有入射角就没有所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该学生微笑着连连点头。由此可见,恰当的比喻能化解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时甚至能在笑声中一劳永逸地解决那些原本很难说清的问题。
  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在讲解电热的相对性,电势差的绝对性时,我用现成的笑话来进行比喻。“某人想咬掉自己的鼻子,但够不着。于是他站到板凳上,又站到桌子上,最后爬到房顶上,结果还是够不着”。显然能否咬到鼻子不是决定于嘴的高度,而鼻和嘴的高度差。这则笑话的幽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马上触类旁通,很快理解了电势的相对性。一位同学对物体的动能和分子的动能辨析不清,老师这样的比喻说:“汽车载一箱飞舞的蜜蜂前进,箱子是物体的运动,而蜜蜂的飞舞好比是分子的运动……”,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说:“我明白了,即使汽车停下,蜜蜂仍在飞舞。”多么神奇的比喻啊,化抽象为具体,事半功倍。
  使复杂过程浅显化,一些物理规律由分析到得出结论,其物理过程复杂,学生听了仍心有疑虑。这时可不失时机地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如“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可以增大”可用“月存款额逐渐减小而存款总额仍在增加”来比喻,这样学生对此结论深信无疑。又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又不易通过实验来观察,这时们可以用生活中大家熟悉的“船装运货物”来打比方。发射天线比作始发港;高频电流比作船;音频电流比作货物;接收天线比作终点港;调制比作装货;传播比作运输;检波比作卸货。这样化无形为有形,既易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难懂的模型直观化,在描述微观世界时,物理模型常常在学生头脑中不易建立,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若用比喻可以使模型直观化、具体化。如原子结构模型可以把它比作“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圆周运动”,它们遵守相同的向心力方程。解题方法相似。这样,用已知开拓未知,既可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思维的发展。
  讲到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区别时,许多同学难以分清。这时可以用“独舞摄下的录像”和“集体舞拍得的照片”来分别比喻它们,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它们分别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和“多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再配合正面讲解,从而能使学生对两者本质的区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有些理论描述的微观世界,学生无法亲临其境,再加上想像力又不佳,这给他们的理解带来困难。我们可以借宏观世界中类似的情景来帮助理解。如讲实验得出愣次定律后,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愣次定很所反映的感应电流的规律,一位老师把感应线圈比喻为具有“冷酷”与“多情”双重性格的特殊人物。当磁极来时,线圈的近端产生同性磁极,排斥原磁极,抗拒磁极的接近,表现相当“多情”。最后归纳成“来则拒之,走则拉之”八个字。这样的比喻,既使学生感到形象有趣,掌握了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是一箭双雕。
  (作者地址:内蒙古赤峰市天山一中,内蒙古赤峰,024000)
其他文献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
期刊
历史课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它要求学生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边展开联想,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  上历史课如何学生注意力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上。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淡淡如下几点体会:  首先,
期刊
一、在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中培育个性认知    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19世纪梭罗就指出:“表达是整个人的活动,我们的语言机制或许连着血管的,如果没有心脏、肝脏和其他所有器官的帮助,智力是没有能力表达思想的。”在智力活动中培育个性认知,对个性语言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大千世界,多彩人生,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观察、在思考、在想象。同是观察,
期刊
摘 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兴奋点,若能用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畅然步入状态,则是一门成功的艺术。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说明了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几种形式。  关键词:导入; 激活     春草又绿,百花又开。课程改革犹如浩荡的东风,给语文课堂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抓住时代之风,抓住生活之风,让教学从美丽开始,让语文课堂的导入充满诱惑,充满激情,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语文课堂百花争艳。  我觉得语文
期刊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语都十分讲究,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导入语就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它是一堂课开始时,教师为新课讲授而说的话,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调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导入语中,应充分展示:“情、趣、疑”。    一、情     “
期刊
所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有大胆创新、破旧立新,并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超越自己、超越前人、超越他人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等的精神和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从培养学生用词、造句、构思、立意、选材和写法等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在这里我仅从修辞的创新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造思维有三个特征:从思维类型上看,创造思维是借助联想、运用
期刊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交流活动,教师在其中起着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付出是难以言表的,教师群中有句俗语说老师苦,数学老师是累加苦,这说明了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担子是多么的重。但在现阶段,很多一线教师仍在实施着不变的教法,题海战术。而实践已证明了,老一套的教法已不能满足新教材了。大部分学生对老师讲过的或做过的题目又很快遗忘或不能举一反三,不能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各种数
期刊
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认识、实践和改造社会的主体。面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粗浅体
期刊
几何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且概念多、理论性严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虽然有很多教师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仍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改进几何初步知识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明确重要意义是改进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前提    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多种作用。  1、一切物体
期刊
兴趣,以我个人的看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探寻、发现、了解、认识、研究等多种途径,在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达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进而激发了更大的求知欲。兴趣分两类:一类是另精神上的满足兴趣,这是低级的,另一类是激起更魇求知欲的兴趣,这是高层次的兴趣,就英语学习的兴趣而言,也就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实现两个层次的飞跃,即从愉快到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的变化,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可以说方法是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