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韵律是语音动态的高层表现,在声学上以特定模式实现为各种韵律要素(音高、音强和音长)的协调变化。关于音律现象的研究,主要有韵律单元、时长、韵律边界、停延、节奏、重音等六方面。近20多年来采用现代语音学方法对着六方面进行的研究,以声学语音学为主,也有少量感知研究和言语工程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节奏方面的研究做出综述。
语言的节奏指言语信息的时域分布格局,是言语的时域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各级语音单元规律性伸缩变化的方式。世界上的语言有重音节奏型和音节节奏型,尽管关于汉语是不是音节节奏语言有不同意见,但汉语里节奏单元的跨度变化范围大致有定,即每个节奏单元所包含的音节数目虽然多寡不等,但接近于一个常数;每一个节奏单元内部以及不同的节奏单元之间,都存在着相对不变的时长分布关系。
汉语节奏分为三个基本层次:韵律词(由一个音步构成)、韵律短语(由一个活几个韵律词组成)和语调短语(由一个活几个韵律短语组成)。韵律词的内聚特征是保持基本的连续变调格局和以词重音对立为基础的时长结构格,韵律短语的主要内聚特征是音阶下倾,雨点短语的内聚特征主要是总体音阶的不断下倾和内部各韵律短语尾音阶云母的延长。每个节奏单元内部以及不同的节奏单元之间都存在着相对不变的时长分布关系。汉语的节奏是松紧型的:音步内部结合得比较紧,而音步间结合比较松,由此形成松紧交替的回复。关于节奏的研究主要有沈炯(1994),曹劍芬(1998,1999,2003),吴洁敏(1999),李子荣(1999),叶军(2001),刘现强(2003),王洪君(2003),李晓华(2006)等。
沈炯在《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1994)里提出:汉语的节奏形式汉语的节奏形式主要跟音节时长的组合和声调音域低音线调节有关;在一般情形下,完整的句子里句末的低音点最低,它是全句终结的标记,节奏调节引起的低音线起伏,在语调调节下会有变化;节奏单元里不在两头位置的音节,如果它们语势较弱,就有可能轻化,声调的饱满度下降,曲拱向前后音节之间的音高连接线靠拢,音节变短,其中声调特征段只占全长的一小部分,音高起伏明显变小,其极限是完全变成前后音节间的过渡音高。紧接着又描述了节奏的特征、节奏的功能、以及节奏与时长、节拍的关系。
吴洁敏在《汉语基调的九宫调模矩阵及其参数》(1999)里揭示了汉语语篇基调的调模矩阵及其声学参数,并借我国古代传统的“九宫”图示,对基调的调域和各种调模进行了系统而形象的描述。其结论是:把语篇的音高、音长作为两个坐标,各分为三个层级,从而形成了汉语基调的九宫调模矩阵,并能在九宫调模的不同位置上,显示出不同的二维声学特征,文中提出的“汉语九宫调模矩阵”即汉语基调模式的组合规则,可以涵盖所有语篇基调。
刘现强的《现代汉语节奏研究》(2003),以英语的节奏研究情况为参照对象,对现代汉语的节奏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现代汉语的节奏系统,并从言语工程的角度对现代汉语节奏模式的生成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文章首先对节奏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接着文章对英语和汉语的节奏研究历史、现状就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对比,接下来文章通过对比英语重音和汉语一般认为的重音,重点论述了重音不能作为汉语节奏研究的支点,指出两种语言中,重音在各自音系中的地位完全不同。英语重音在其母语者心中具有明显的心理现实性,在其各个层面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其节奏的支点。而汉语则不同,除轻声外,汉语的重音只在表达层面、也就是信息层面起作用,至于信息焦点有关,而与词汇语义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重音在汉语音系中没有地位,不是汉语的节奏支点。在重新审视汉语节奏的传统研究之后,他提出汉语的节奏支点是停延(包括可能停延和停延)。接着文章对可能停延的声学表现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且以停延为基础,建立起现代汉语节奏单位的层级系统,划分出音步、停延段和语调短语三级节奏单位。
王洪军在《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2003)文中从词汇辨义功能、重征在无标记语气句和有标记语句中的关联、重音和节奏单元分界(停延)谁制约谁、母语感知等几个方面出发,论证了英语的确存在有音系学意义的音步重音,而汉语的标准音步并不具备音系学意义的音步重音。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汉语与英语的节奏类型不同,英语的节奏是重轻型的而汉语的节奏是松紧型的。
李晓华在《新闻播音语言节律特点初探》(2007)中,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手段,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实语料进行声学分析,考察了新闻播音语节律的特点,重点对语节的时长结构和时域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语节的时长分布可以归纳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尾长型和首长型,以尾长型为常态模式。2、语节中音节增加总时长会递增,但音节均值却递减。3、语节时域的伸缩范围在350—1100ms之间。4、尾长型模式在节律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有关韵律研究的六个方面,以上只是从节奏一个方面的综述。但是关于韵律研究的现状,多为“各自为政”的零件式离散研究,缺乏从韵律格局出发的俯瞰式研究,因而难以整合。因为缺乏总体统领,有些研究结论还户型抵牾。概言之,韵律研究的现状是能统摄全局的韵律理论因由分歧并缺乏系统操作性而难以知道实证性研究的深入,而实证性研究又因缺乏可供操作的理论知道而各自为政,难以自然整合形成攻关之势进而逼近汉语韵律实质。在这种情势下,客观、理性、系统地梳理韵律事实显得格外迫切和突出。
参考文献:
[1]曹剑芬.汉语普通话语音节奏的初步研究[R].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室研究报告,1998.
[2]曹剑芬.语言的节奏[R].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室研究报告,2003.
[3]李子荣.汉语节律和歧义分解[C]. 第四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
[4]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C]. 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文集,2003.
[5] 吴洁敏.汉语基调的九宫调矩阵及其参数[J]. 中国社会科学,1999,(5).
[6] 叶军.停顿的声学征兆[C] 第三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文集,1996.
[7] 沈炯.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J]. 方言,1994,(3)
[8] 刘现强.现代汉语节奏研究
[9] 李晓华. 新闻播音语言节律特点初探[J]. 语言文字应用, 2007(4)
[10] 刘俐李. 近八十年汉语韵律研究回望[J]. 语文研究,2007(2)
语言的节奏指言语信息的时域分布格局,是言语的时域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各级语音单元规律性伸缩变化的方式。世界上的语言有重音节奏型和音节节奏型,尽管关于汉语是不是音节节奏语言有不同意见,但汉语里节奏单元的跨度变化范围大致有定,即每个节奏单元所包含的音节数目虽然多寡不等,但接近于一个常数;每一个节奏单元内部以及不同的节奏单元之间,都存在着相对不变的时长分布关系。
汉语节奏分为三个基本层次:韵律词(由一个音步构成)、韵律短语(由一个活几个韵律词组成)和语调短语(由一个活几个韵律短语组成)。韵律词的内聚特征是保持基本的连续变调格局和以词重音对立为基础的时长结构格,韵律短语的主要内聚特征是音阶下倾,雨点短语的内聚特征主要是总体音阶的不断下倾和内部各韵律短语尾音阶云母的延长。每个节奏单元内部以及不同的节奏单元之间都存在着相对不变的时长分布关系。汉语的节奏是松紧型的:音步内部结合得比较紧,而音步间结合比较松,由此形成松紧交替的回复。关于节奏的研究主要有沈炯(1994),曹劍芬(1998,1999,2003),吴洁敏(1999),李子荣(1999),叶军(2001),刘现强(2003),王洪君(2003),李晓华(2006)等。
沈炯在《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1994)里提出:汉语的节奏形式汉语的节奏形式主要跟音节时长的组合和声调音域低音线调节有关;在一般情形下,完整的句子里句末的低音点最低,它是全句终结的标记,节奏调节引起的低音线起伏,在语调调节下会有变化;节奏单元里不在两头位置的音节,如果它们语势较弱,就有可能轻化,声调的饱满度下降,曲拱向前后音节之间的音高连接线靠拢,音节变短,其中声调特征段只占全长的一小部分,音高起伏明显变小,其极限是完全变成前后音节间的过渡音高。紧接着又描述了节奏的特征、节奏的功能、以及节奏与时长、节拍的关系。
吴洁敏在《汉语基调的九宫调模矩阵及其参数》(1999)里揭示了汉语语篇基调的调模矩阵及其声学参数,并借我国古代传统的“九宫”图示,对基调的调域和各种调模进行了系统而形象的描述。其结论是:把语篇的音高、音长作为两个坐标,各分为三个层级,从而形成了汉语基调的九宫调模矩阵,并能在九宫调模的不同位置上,显示出不同的二维声学特征,文中提出的“汉语九宫调模矩阵”即汉语基调模式的组合规则,可以涵盖所有语篇基调。
刘现强的《现代汉语节奏研究》(2003),以英语的节奏研究情况为参照对象,对现代汉语的节奏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现代汉语的节奏系统,并从言语工程的角度对现代汉语节奏模式的生成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文章首先对节奏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接着文章对英语和汉语的节奏研究历史、现状就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对比,接下来文章通过对比英语重音和汉语一般认为的重音,重点论述了重音不能作为汉语节奏研究的支点,指出两种语言中,重音在各自音系中的地位完全不同。英语重音在其母语者心中具有明显的心理现实性,在其各个层面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其节奏的支点。而汉语则不同,除轻声外,汉语的重音只在表达层面、也就是信息层面起作用,至于信息焦点有关,而与词汇语义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重音在汉语音系中没有地位,不是汉语的节奏支点。在重新审视汉语节奏的传统研究之后,他提出汉语的节奏支点是停延(包括可能停延和停延)。接着文章对可能停延的声学表现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且以停延为基础,建立起现代汉语节奏单位的层级系统,划分出音步、停延段和语调短语三级节奏单位。
王洪军在《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2003)文中从词汇辨义功能、重征在无标记语气句和有标记语句中的关联、重音和节奏单元分界(停延)谁制约谁、母语感知等几个方面出发,论证了英语的确存在有音系学意义的音步重音,而汉语的标准音步并不具备音系学意义的音步重音。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汉语与英语的节奏类型不同,英语的节奏是重轻型的而汉语的节奏是松紧型的。
李晓华在《新闻播音语言节律特点初探》(2007)中,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手段,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实语料进行声学分析,考察了新闻播音语节律的特点,重点对语节的时长结构和时域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语节的时长分布可以归纳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尾长型和首长型,以尾长型为常态模式。2、语节中音节增加总时长会递增,但音节均值却递减。3、语节时域的伸缩范围在350—1100ms之间。4、尾长型模式在节律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有关韵律研究的六个方面,以上只是从节奏一个方面的综述。但是关于韵律研究的现状,多为“各自为政”的零件式离散研究,缺乏从韵律格局出发的俯瞰式研究,因而难以整合。因为缺乏总体统领,有些研究结论还户型抵牾。概言之,韵律研究的现状是能统摄全局的韵律理论因由分歧并缺乏系统操作性而难以知道实证性研究的深入,而实证性研究又因缺乏可供操作的理论知道而各自为政,难以自然整合形成攻关之势进而逼近汉语韵律实质。在这种情势下,客观、理性、系统地梳理韵律事实显得格外迫切和突出。
参考文献:
[1]曹剑芬.汉语普通话语音节奏的初步研究[R].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室研究报告,1998.
[2]曹剑芬.语言的节奏[R].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室研究报告,2003.
[3]李子荣.汉语节律和歧义分解[C]. 第四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
[4]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C]. 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文集,2003.
[5] 吴洁敏.汉语基调的九宫调矩阵及其参数[J]. 中国社会科学,1999,(5).
[6] 叶军.停顿的声学征兆[C] 第三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文集,1996.
[7] 沈炯.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J]. 方言,1994,(3)
[8] 刘现强.现代汉语节奏研究
[9] 李晓华. 新闻播音语言节律特点初探[J]. 语言文字应用, 2007(4)
[10] 刘俐李. 近八十年汉语韵律研究回望[J]. 语文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