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干预技术在初中生同伴交往辅导中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22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伴关系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伴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幸福感及在班级中的归属感等。同伴交往中情绪情感的变化也会影响学习成绩和性格。在同伴关系、学习成绩、性格这三个因素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核心的、杠杆般的地位和功能。以塑造学生的性格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利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帮学生解决同伴交往问题,学会科学处理人际关系。
  关键词: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同伴关系;性格特征;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1-0039-03
  一、个案概况
  李力(化名),男,初二学生,健谈,乐观积极,成绩一直比较稳定。最近两次考试,成绩突然下滑严重,原因是心情不好、学不进。导致他心情不好的原因是厌烦班里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有鼻炎,总是不断地打喷嚏,也吃了不少药,但不见效果。全班学生都烦他这个毛病,不喜欢和他做同桌。老师没办法,就把他的座位调到了讲台边。由于李力有上课爱说话的毛病,老师就把他的位置安排到了讲台的另一边。这样,李力就跟那位常打喷嚏的同学对称地坐在老师讲台的两侧。每次那位同学对着李力说话且还打喷嚏时,李力就觉得细菌满天飞,特别厌烦。以至于后来只要那位同学一靠近李力,李力就特别难受,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使自己不被细菌感染。
  二、元认知理论依据
  个性(personality)也译作“人格”,普通心理学教科书将其定义为“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创始人金洪源教授等编著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神经症、学习障碍与个性困扰的高效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个性的三个子系统构成的理论模式,如图1所示。
  元认知干预技术认为,在人们的个性发展过程中,既有认知、情感、智慧、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也有情绪、生理的变化。在塑造学生的个性时,要对这些因素都实施影响。大多数成功者,都具备了成功者的积极个性品质。
  三、辅导过程
  (一)影响同伴关系的个性心理因素及其构成
  我们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中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原理和条件性情绪推动单向思维原理,来分析个性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我们可以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S-E-R反应模式来分析李力陷入同伴关系困扰的因素。其中“S”(stimulus)代表刺激事件,即李力看见同学打喷嚏的刺激或情境;“E”(emotion)代表李力看到打喷嚏同学时自动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R”(response)代表在S刺激下产生E情绪后,所引发的烦那名同学的自动思维或行为反应。不同人针对同一刺激事件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个性乐观的人虽然也会产生不喜欢打喷嚏的情绪体验,但在行为上不会反应过激,通常开开玩笑或找借口离开,不影响人际关系。(R1)
  敏感型个体如李力,一见到那位同学,就情绪反应强烈,毫不客气地阻止对方接近自己并想办法逃避;同时产生症状性的思维和行为反应,即焦虑情绪过高,这件事一直萦绕在心头,想放放不下,上课、下课都在想这件事,严重影响听课、学习。(R2)
  情绪不敏感(甚至有些迟钝)者,他们见到那位打喷嚏的同学时会产生轻微的消极情绪,没有明显的厌烦的感觉或想法。(R3)
  对打喷嚏现象虽然敏感但具有较好个性修养者,一见到那位同学也会产生不舒服的情绪体验,但会努力调控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状态,保持平常心态,继续上课和自习。如果确实有必要,会在适当的时候找到那名同学提一些可行的建议,不伤和气并且避免产生消极后果。(R4)
  以上是不同人对同一刺激事件的不同性质和水平的情绪反应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情绪情感反应产生之后随之而来的思维反应。
  R5代表李力在见到或想到那个打喷嚏的同学产生了强烈焦虑情绪后的思维运行情况。思维运行的过程会受到情绪性质的影响,由于情绪反应是高度焦虑的,所以思维反应也是与这种高度焦虑相匹配的,一般会产生消极的认知偏差。例如,把自己某学科在某次考试中没考好归结为受这名同学刺激产生的后果,或埋怨老师让那位同学坐得离自己近等。
  R6代表李力在经过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训练以后,即使是在消极情绪反射条件下,也运行积极的认知过程。例如,“我知道是我自己敏感,虽然那位同学的习惯不好,但也不是他愿意或能控制的。”“他心里很阳光,看我爱理不理的样子,他还是每天笑呵呵地对我。”“我应先调适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有胸怀、有气量的男子汉。”……
  R7代表李力在没有接受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训练时,在焦虑情绪引发偏差认知以后,产生过敏的思维和行为,包括多次找老师要求调座位、总是抱怨生活、觉得自己倒霉、对自己及周围的同学不满等。这些消极认知加重了他的厌烦情绪,导致他难以正常上课。
  R8代表李力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努力克服自身个性上的弱点,认真调控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做到了在厌烦那位打喷嚏同学时控制自己不和别人谈起这件事,还能与那位同学来往,见面打招呼,他来借东西也借给他,但仍然不能缓解目前的症狀。
  (二)塑造李力的优秀个性品质
  我们在干预过程中的总体思路是用积极的条件性情绪覆盖消极的认知情绪反应和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同时塑造积极个性行为和智慧反应。李力的性格问题,通过图2可以看出,只要把刺激事件(S)和R2反应之间的潜意识自动实现的消极情绪控制住,转为运行积极的修养认知和行为反应就可以了。具体过程如下:
  (1)通过放松或其他技术干预促使李力进入一种平静、轻松的情绪状态;
  (2)在此情绪状态下,通过暗示指导语促使其大脑高度集中,呈现高效学习状态;   (3)在情绪平静、轻松和高效的学习状态下,使李力想象他一见到那位打喷嚏的同学时,作出的情绪反应和积极的个性态度与思维、行为的反应方式。
  例如,李力的理想是考一所外國语学校,学习一门外语,当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他想象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都得到了提升,提升后的自己胸怀宽广,能包容别人,感觉自己这种不拘小节的大气是那样的美,这种个性魅力让周围的人都愿意跟自己在一起。带着这种理想和奋斗目标,再想起初中打喷嚏的同学,特别能理解他,并产生了向他学习的愿望(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地跟每一位同学交往,同时学习成绩能保持在上游水平。李力表示要调适自己的过敏情绪,做个有胸怀、有气量的男子汉……
  (4)使李力将一种情境中的积极个性态度和思维、行为反应方式迁移到其他几种相关的领域或情境中,使其在面对各种挫折、不利、逆刺激时总能做出习惯性的积极、大度的情绪反应和认知行为反应。
  经过四次辅导后,李力反馈说,以前对那位同学的任何语言和行为都是讨厌的,今天居然被他逗乐了。自己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心里没有以前那么堵得慌了,感觉上学又变成了一件开心的事。现在他也不再计较班主任安排他坐在讲台旁边的事了,能够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和不容易。
  四、辅导反思
  对于李力这类学生,还应该教他们学习一下元认知技术和智慧,以便更好地修正自己,达到明显的个性改善和提升。
  1.学会自我调适情绪及其单向思维的方法。除常规的临床放松暗示学习训练以外,还要学会应对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不良性格反应,掌握自我调适方法。一旦出现消极情绪反应或由于过高情绪导致的单向消极思维、行为时,立即现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即技术化元认知自我干预。
  2.学会对自身取得的进步进行评价。元认知智慧培养得越好,其自我进步评价越准确,对未来发生进步或退步等现象能够准确觉知、评价和及时进行自我技术调适,提升自我觉察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洪源,王云峰,魏晓旭.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神经症、学习障碍与个性困扰的高效解决[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魏晓旭,金洪源.心理健康与潜能开发的元认知策略[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王立凡,金洪源. 高效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应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11):42-44.
  [4]金洪源. 根本减负,富国强民的元认知心理教育和元认知干预技术[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1(2):3-7.
  [5]何竟轩. 一例学习障碍学生的元认知心理技术干预[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1):45-46.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活动背景]rn我校(山东省青岛李沧实验初级中学)最近在学生中开展了MHT心理普查,通过访谈发现,学生的困扰很大一部分来自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想法,这些想法阻碍了他们成长
摘要:高考季有不少学生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被情绪所困,被眼前的障碍所遮挡,担心现在的状态会影响高考,会影响未来人生的走向,然后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阻滞,知识点提取慢,学习效率明显下降。通过对大量有考前焦虑情绪学生的案例咨询,探析得到可能引发焦虑情绪的认知模型,通过六步走的咨询方略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不错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考前焦虑;认知模型;心理辅导;高三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关键词:心理剧;心理疾病;情绪问题;同伴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0-0071-04  【剧情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文珊患有心理疾病,经过治疗重新回归校园。因为被同学们发现她将药装在薄荷糖的盒子中,她一时情绪失控,开始怀疑自己返校的决定。同学们在与班主任商量之后,所有的同学都带上了薄荷糖,并且给文珊写了一封道歉信。他们的包容与鼓励感动
关键词: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1-0023-03  【活动背景】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一个最为重要的适应问题。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的课程增多,学业难度加大,评价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很多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忙乱的现象,总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为此苦恼伤神。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时间管理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两种早期形态.前者由海森堡、约当、玻恩提出,后者由薛定谔提出.1926年,薛定谔给出二者之间等价性的证明.随后,泡利、狄拉克、约当、冯·诺伊
摘要:寄养儿童大多由祖父母辈或其他亲属监管, 由于体力、 知识等原因,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力求“不出事”就好,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所以寄养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探讨寄养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寄养儿童;家庭教育;亲子沟通;亲子依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1-0047-
摘要:一位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男生,有手机依赖问题,他既依赖家长又渴望独立,亲子关系紧张,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控力较差,在学业上找不到成就感,与同伴关系比较紧张。辅导老师采用焦点解决技术,不仅有效地化解了学生的问题行为,而且促进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最终,学生成长,家庭和睦,家校和谐。  关键词:焦点解决技术;学生问题行为;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
摘要:探讨了通过自我同情干预训练提高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降低其抑郁情绪的可能性。选出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在53分以上的学生34名,分成2组:实验组(自我同情训练)、对照组(不做干预)。训练前后,采用青少年自我同情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抑郁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干预后实验组的自我同情及各维度水平均显著提升,状态抑郁、特质抑郁水平显著降低。表明自我同情干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转型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家庭结构遭到严重冲击,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当下社交媒体普及的形势下,社会化的过程受到非常多的关注,社交媒体凭借其海量的信息及特殊的互动方式在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阐述了社交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交媒体;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债券持有人会议是形成持有人整体意见的机制.但持有人会议决议在何种情形下得以约束异议持有人,在实践中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债券具有整体性.持有人因共同持有债券而享有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