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一部闻名世界的兵学圣典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子兵法》为什么会受到重视和推崇?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是我国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一部军事著作。作者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人,具体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大约与孔子同时期,被后世尊称为孙子。孙武曾带着《兵法》十三篇从齐国来到南方的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子胥的推荐,深受吴王阖闾赏识,任命为大将。此后,孙武同伍子胥共同辅助吴王治军,使吴国“西破强楚,入郢(楚国国都),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吴王霸主地位因此确立。而孙武所著的《兵法》也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广为流传。
  早在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就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的军事名著《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都引用并发挥了《孙子兵法》的若干内容和思想。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汉墓中,发现了《孙子兵法》等大量兵书残简,说明在汉代这部书仍流传较广。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称赞《孙子兵法》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并为此书作注,从此,曹注《孙子兵法》流行天下,其他兵书战策逐渐散失淘汰。到了唐代,太宗李世民同名将李靖问对兵法时,赞赏《孙子兵法》道:“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宋神宗时期,神宗皇帝命人将《孙子兵法》与另外六部兵书一起校对出版,称为“武经七书”,这部书后来成为中国武举的经典教科书。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根据《孙子兵法》写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
  那么,《孙子兵法》为什么会受到重视,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这取决于孙武个人的学养和该书的特点。
  齐国的创始人吕尚(姜太公)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受其影响,齐国的兵学传统长盛不衰。而孙武的祖父也是当时一位有影响的名将,出身于军事世家的优越条件,使孙武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军事学熏陶,为日后从事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孙武生活的时代,正值春秋战国之交,战争频繁,他善于借鉴和吸取前代典籍中所反映的战争经验,并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修改和充实了自己的兵学理论,著成了《孙子兵法》一书。可以说这部书不仅有理论支撑,更有战争经验做后盾,其权威性和实用性不言而喻。
  加之,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迫切需要军事家为自己提供从事战争的理论指导,《孙子兵法》正适应了这个形势,全书十三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从筹备军事行动(《计篇》),到如何进行军事行动(《作战篇》);从如何排兵布阵(《军形篇》),到面对复杂情况的时候随机应变(《九变篇》);从考虑地形因素,因地制宜(《地形篇》),到知己知彼,运用各种计谋(《用间篇》),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揭示了战争的规律性,并回答了当时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即在战争中如何取得胜利。特别是在实际战争中,人们运用《孙子兵法》的思想排兵布阵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这部书自问世以来便受到统治者、政治家、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并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的海外流传与影响
  《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受到推崇,而且赢得了国外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在国外的流传,以日本最早,朝鲜次之。因为这两个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历史上与中国文化交流频繁,而日本当时多次派遣学生到中国学习,无疑为《孙子兵法》的东传搭建起了便捷的桥梁。据史书记载,唐朝开元年间,在中国留学长达17年之久的日本学生吉备真备回到自己的祖国,并将《孙子兵法》一书带到了日本,立刻引起关注。仅德川幕府时代就有50余家学习《孙子兵法》,至日本明治维新初期,它成为武士学习军事理论的第一部书。
  把《孙子兵法》带向欧洲的第一人是乾隆时期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约瑟夫·J.阿米欧(中文名字钱德明),他翻译出版的“中国军事艺术”丛书将《孙子兵法》收入,并称:“凡欲成为军官者都必须接受以本书为主要内容的考试。”据说拿破仑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以该书来检验自己用兵情况,认为用兵凡符合《孙子兵法》就会赢得战争的胜利。英国在1905年已有《孙子兵法》的英译本,其后德、意、俄、捷、希伯来等多种译本接踵面世。
  可以说,《孙子兵法》在国外受到了高度认可和赞誉,对外国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人认为要讲兵法,莫过于《孙子兵法》十三篇,“法简而严”“义精而微”,并称孙子为兵圣,可与孔夫子文武并立。美国的约翰·格林斯在其《大战略》中称“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可与普鲁士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著作相媲美”。英国学者利德尔·哈特称赞《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战略”。
  此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都不再单纯视《孙子兵法》为一部兵书,而将其应用到了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可见其思想的博大精深。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一回事吗?
  提到《孙子兵法》就不得不提《三十六计》。如今,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合并为一本书的比比皆是,使读者认为《三十六计》是后人从《孙子兵法》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更有人在演讲时直接说“《孙子兵法》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孙子兵法》十三篇,没有哪一篇提到“三十六计”。“三十六计,走为上”这句脍炙人口的话,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仓卒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王敬则提到的檀公,即南朝宋名将檀道济,那么从王敬则的话中是否可以断定《三十六计》是檀道济所著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今天所见的《三十六计》是1941年在甘肃邠州(今陕西邠县)某旧书摊寻得,原本系抄本,共分六套:第一套胜战计,第二套敌战计,第三套攻战计,第四套混战计,第五套并战计,第六套败战计。每套之中又有六计,六六合为三十六计。每计中包含计名、说词、按语三个部分。说词是引用《易经》上的话来解释每一计策,按语则多引战例,对该计作进一步的论证。书中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的按语中,举了北宋时汉州通判薛长儒的故事。试想如果该书系檀道济所著,他怎么可能把自已死后五百多年发生的战例写在书中呢?此外,檀道济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人把《易经》推演为兵法上的刚柔、进退、攻防等变化,直到明代军事家赵本学才系统地将《易经》运用到军事上。特别是“三十六策”中的“三十六”其实并非实指。在古代汉语里,三、六、九及其倍数,往往表示“虚数”,形容数量多。“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这句话应解释为“檀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有多种对策,而安全撤退(保存实力)是上等策略”,而不能理解为“檀公有三十六条策略,逃走是最上等的计谋。”   据此,一般认为《三十六计》一书是附会“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一语,广集民间三十六个成语作标题,用《易经》加以分析,并博采历代战例而成,成书时间大约在晚明以后清中期之前。它并非是对《孙子兵法》思想的提炼,严格意义上说与《孙子兵法》关系不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三十六计》中引用了历代兵家如孙武、吴起、尉缭等人的名言警语,有些地方还是对《孙子兵法》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可以说,这两本书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孙子兵法》重在统筹全局,可以从战略的高度给《三十六计》以高屋建瓴式的指导;而《三十六计》重在局部,可以给《孙子兵法》以精当的补充和详尽的阐释,以及更直接的发挥。
  《孙子兵法》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子兵法》以其精博深邃而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这部书中许多精华仍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首先,我国当前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抓住机遇,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虽然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安全威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孙子兵法》中说:“有备无患,自保而全胜。”这是在提醒我们: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十分重要,它关乎到人民生活的安宁,社会发展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是《孙子兵法》中最光辉的思想。所谓“知己”就是要做到对自身条件的严格审查和客观分析,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优势何在,以此进行战略安排;所谓“知彼”则是对对方力量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以做到避强击弱,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知己”“知彼”两者不可分割,忽略其中任何一点都可能造成失败。如今,这一规律对我国开展外交、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特点不尽相同,国际上的热点问题也纷繁错杂,这就需要我们一一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审视自己的能力,在综合比较中制定合理的政策,运用适当的手段,“决胜于千里之外”。
  最后,《孙子兵法》的应用还体现在商业领域。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一个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孙子的一些思想给人以启发。书中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有很多人通过自己的领悟与实践,将其中的“道”和“法”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联系,把“道”解释为诚信,“法”解释为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提出以诚信为本,以合理的管理机制使公司能够良性运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思想的博大精深于此可见。
其他文献
“现在不吃苦,长大后就会吃苦!”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父亲让我铭记于心的第一句话。小时候,每当我想偷懒时,父亲总是这样对我说。  在没有使用机械收割机的年代,种田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尤其是稻子收割的时候,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女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然而,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子而得到特殊的优待,相反,从6岁起父亲就开始要求我下田了,这比大多数人家的孩子都要早。比我小两岁的妹妹,也不例外。父亲的意思很明显
期刊
承载厚重传统文化积淀的古代典籍,也是俗语谚语的重要来源。这类俗语,或直接化用典籍中浅显易懂的名句,或将一个或多个历史故事高度浓缩,或简要点出事件规律。  拿《论语》这部极为重要的古代经典来说,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听其言,观其行”“欲速则不达”等名句,现在还被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运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俗语的一部分。  被尊为圣人的孔老夫子,也犯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错误:弟子子羽其貌
期刊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广大人民是少有自由的。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由的向往早已有之,自由的思想基础早已奠定。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中》记载:“今方权宦群居,同恶如市,上不自由,政出左右。”这里的自由,指的是汉灵帝被权臣宦官挟持,无法依照自己的本意行使权力,也就是权柄旁落。  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一文中说:“野人之性,视宫殿如籓笼,不如秀才家得自由也。”这里的自由则是指无
期刊
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便转音成鸡、狗了。  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三、有眼不识金镶玉  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
期刊
纳兰性德是贾宝玉原型,《红楼梦》影射的是明珠家事,这是索隐派“旧红学”流传最广的结论之一。蔡元培《红楼梦索隐》由这个前提出发,发展了钱静方等人“金钗十二,皆纳兰侍御所奉为上客者也”的结论,对号入座,认为《红楼梦》主要人物皆是纳兰门客。  纳兰性德只活了三十一岁便去世,他的词作却是清词史上的高峰。他生前拥书万卷,弹琴歌曲,萧然若寒素。江顺怡认为“《饮水》一集,其才十倍宝玉”,不学无术的贾宝玉比真正佳
期刊
俗语为什么拥有如此生命力?因为它既饱含了中国特色的哲理思维,而且具备中国文字的独有美感。  首先,俗语非常喜欢用“对比”手法,造成跌宕感。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一个,形成数量上的对比;地位低微的皮匠和智慧非凡的诸葛亮,形成形象上的对比;组合起来的效果,就是打破心理定势,留下深刻印象。当然,皮匠本来是“裨将”(副将),在流传过程中慢慢走了样,但这种“讹误”,恰恰说明人们也是“文似看山
期刊
俗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多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常常幽默风趣,充满智慧。我们从孩提时代起,就能从身边人那里听到很多有趣的俗语。这些俗语常常是充满教育意义的,由于生动好记,往往不像笼统说教那样面目可憎,让人更易愉快地接受。俗语中包含着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也就潜移默化地进入心中。比如,第一次离家出远门,老人就爱叮嘱:“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这是提
期刊
有一正必有一反—— 细心的你可能早已留意到一个现象:有时候,俗语似乎正说反说都可以。  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歌颂宁死不屈的铮铮气节;可是又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劝人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保存实力来日再战。还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人向善;可是又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似乎是劝人别那么老实?这边刚说“皇帝女儿不愁嫁”,那边就针锋相对“酒香也怕巷子深”。刚提出“忍一时风平浪静”,
期刊
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选自《计篇》)  孙子说:战争是
期刊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北伐中原前给后主刘禅上的《出师表》,塑造出诸葛亮近乎完美的道德人物形象,给我们很多思想启示:  忠——中国传统观念的价值标准是做人要忠诚,要厚道,讲究“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讲究“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本来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但为了蜀国的兴盛,二十一年白天晚上睡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