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每年的中考复习中,由于历史学科涉及古今中外的知识,内容繁杂,试题综合性越来越大,所以复习起来难度很大。那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们的做法:
一、复习计划
我们在复习中采取三轮复习法,即单元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和综合模拟阶段。一轮重基础,二轮重综合,三轮重训练。具体安排如下:
(一)单元复习阶段
时间安排: 下学期开学至4月中旬前(6周时间)
内容安排:按考试说明要点复习历史基础知识
使用资料:教材、《说明指导》、自制《提纲》
方法指导:依据课本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让学生通过先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科知识的点、线、面、体;教师通过后讲,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形成体系;通过训练巩固了所学,提高了技能,强化能力。
(二)专题复习阶段
时间安排: 4月中旬至5月底(6周时间)
内容安排: 3周时间处理《中考说明指导》和《中华学子》中专题;3周时间处理自制热点专题
方法指导:
第一,打破教材体系,强化专题复习,构建专题知识网络。
第二,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横向比较,找准知识的交叉点,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歷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
第三,注重社会热点的研究和相关试题的巧妙设计,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三)模拟训练阶段
时间安排:6月1周时间
内容安排: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方法指导:主要任务是重新梳理考点,巩固“边缘”考点,并进行模拟训练。
二、课堂复习模式
(一)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1.让学生做《中考说明指导》的“考点梳理”部分,引导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学习这些要点,从而回顾熟悉教材,基本掌握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
2.发放《历史提问清单》,学生小组内结对提问《说明指导》“考点梳理”内容。组长统计规定时间内学生背诵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汇总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历史提问清单》一起提交老师。
4.教师对未完成任务同学视情况进行分层要求。
(二)知识梳理,点拨归纳
1.发放自制《提纲》,检测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结构,突出知识联系,引领思考方向。
3.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点拨归纳规律、方法。
(三)典题讲解,引申拓展
结合本课的重点、热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或直接引用中考试题进行分析巩固。
(四)整理反思,总结提升
1.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进行再梳理,完善《提纲》,记录典型题目。
2.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沟通知识联系,反思所学,提升认识。
三、复习注意事项
(一)紧抓考纲,掌准方向
《历史说明指导》是中考历史复习的指导性文件,是考点所在。复习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了解中考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试卷难度、试卷结构等问题,把握考试方向,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考点方向的描述,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那些是理解和运用范围的内容。
(二)夯实基础,强化落实
学生必须掌握好课本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对基础知识,“不能死记,但要记死”。对每节课、每单元的历史知识要张嘴就来,得心应手。
(三)精编试题,强化训练
备考中教师就要精选精编一些历史基础知识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好的试题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四)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学科特点
在复习时,对周年大事、国家重大时事、国际热点要及时关注,对这些问题要和课本基础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专题。
(五)加强组合式选择题、图表题训练,开放性题目答案固定化
组合式选择题这几年中考试题中数量在增加,目的增强试卷的难度,复习中应加强这一题型做题技巧讲解。历史地图、表格、插图等也要进行专门训练。对一些开放性题目平时要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把一些感想、启发、认识类答案固定下来。
(六)加强应考技巧指导,注重答案规范性
1.细心审题、紧扣题意做题,不要只求速度,忽视了准确度。
2.按要求规范作答,不要拖泥带水,要简明扼要。
3.书写要规范、字迹要工整,整体条理清晰、答案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总之在历史中考复习中要把握考点,抓住课本、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复习出实效,才能赢得历史中考胜利。
一、复习计划
我们在复习中采取三轮复习法,即单元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和综合模拟阶段。一轮重基础,二轮重综合,三轮重训练。具体安排如下:
(一)单元复习阶段
时间安排: 下学期开学至4月中旬前(6周时间)
内容安排:按考试说明要点复习历史基础知识
使用资料:教材、《说明指导》、自制《提纲》
方法指导:依据课本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让学生通过先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科知识的点、线、面、体;教师通过后讲,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形成体系;通过训练巩固了所学,提高了技能,强化能力。
(二)专题复习阶段
时间安排: 4月中旬至5月底(6周时间)
内容安排: 3周时间处理《中考说明指导》和《中华学子》中专题;3周时间处理自制热点专题
方法指导:
第一,打破教材体系,强化专题复习,构建专题知识网络。
第二,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横向比较,找准知识的交叉点,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歷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
第三,注重社会热点的研究和相关试题的巧妙设计,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三)模拟训练阶段
时间安排:6月1周时间
内容安排: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方法指导:主要任务是重新梳理考点,巩固“边缘”考点,并进行模拟训练。
二、课堂复习模式
(一)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1.让学生做《中考说明指导》的“考点梳理”部分,引导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学习这些要点,从而回顾熟悉教材,基本掌握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
2.发放《历史提问清单》,学生小组内结对提问《说明指导》“考点梳理”内容。组长统计规定时间内学生背诵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汇总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历史提问清单》一起提交老师。
4.教师对未完成任务同学视情况进行分层要求。
(二)知识梳理,点拨归纳
1.发放自制《提纲》,检测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结构,突出知识联系,引领思考方向。
3.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点拨归纳规律、方法。
(三)典题讲解,引申拓展
结合本课的重点、热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或直接引用中考试题进行分析巩固。
(四)整理反思,总结提升
1.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进行再梳理,完善《提纲》,记录典型题目。
2.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沟通知识联系,反思所学,提升认识。
三、复习注意事项
(一)紧抓考纲,掌准方向
《历史说明指导》是中考历史复习的指导性文件,是考点所在。复习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了解中考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试卷难度、试卷结构等问题,把握考试方向,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考点方向的描述,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那些是理解和运用范围的内容。
(二)夯实基础,强化落实
学生必须掌握好课本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对基础知识,“不能死记,但要记死”。对每节课、每单元的历史知识要张嘴就来,得心应手。
(三)精编试题,强化训练
备考中教师就要精选精编一些历史基础知识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好的试题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四)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学科特点
在复习时,对周年大事、国家重大时事、国际热点要及时关注,对这些问题要和课本基础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专题。
(五)加强组合式选择题、图表题训练,开放性题目答案固定化
组合式选择题这几年中考试题中数量在增加,目的增强试卷的难度,复习中应加强这一题型做题技巧讲解。历史地图、表格、插图等也要进行专门训练。对一些开放性题目平时要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把一些感想、启发、认识类答案固定下来。
(六)加强应考技巧指导,注重答案规范性
1.细心审题、紧扣题意做题,不要只求速度,忽视了准确度。
2.按要求规范作答,不要拖泥带水,要简明扼要。
3.书写要规范、字迹要工整,整体条理清晰、答案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总之在历史中考复习中要把握考点,抓住课本、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复习出实效,才能赢得历史中考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