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son80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成功的钥匙,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若从学生一接触化学开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在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上好序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把第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序言课,就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为了激发兴趣,我整堂课的程序设计为“制趣——初立志——讨论——实验——自学——辨析——再立志”。开始放飞一只氢气球,气球上系一红色纸条,上面写着“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充满欢乐。我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为用口吹的气球能不能飞?”学生只能异口同声地回答“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接着我给学生表演“魔术”,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清水”变“牛奶”;向“白纸”上喷“无色液体”,“白纸”上出现红字,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最后讲到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由此不难看出,一堂序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重视化学实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重视每一个演示实验,因为它们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的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的方法。再如讲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我对比做了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三个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反应的现象,自己得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等。对于分组实验,让他们大胆尝试,但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如:讲了酸性、碱性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后,指导学生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
  
  三、用新颖的教学手段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无味。有些知识特别抽象,比如分子、原子的概念,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的排布等,我把这些微观的、抽象的东西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同学们,让他们从多媒体中看到分子、原子的运动,看到核外电子的高速运动等,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更增加了学生学化学的浓厚兴趣。另外,我也常采用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化学游戏法等,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章节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生活,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如“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游戏晚会”等。可以给学生讲“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道尔顿”、“侯德榜”,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保持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知识的创新,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为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主题。  如何实施和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是否能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应试教学模式,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以激励学生的兴
期刊
小学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孩子走向未来的铺路石。为了孩子的明天,今天我们老师必须以新世纪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现谈谈我对小学教学的几点浅见。    一、教师应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引发出来的。如今是信息的时代,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态度,会让学生学得累,学得无味、无趣,甚至不会学,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应试教育的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保持持久,就一定能学好这门课程。因此,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一切手段,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只有通过努力的研究和探讨,找到合适的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
期刊
一、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内涵    研究性教学是通过教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指导,学员自己从学习训练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活动。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活动,旨在改变教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和学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的传统模式,为学员的自主性学习打下基础。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课题研究,也是对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问题、方法、规律、获取新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实验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苏联的苏霍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代“情感派”代表于漪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呢?    一、以精心设计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  课堂教学中,先来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就能勒住学生思想野马的缰绳,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来。例如:在讲授《想和做》一课前,我向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有一个人,要用船把一只狼、一只羊和一棵白菜运到河对岸去。一次只能运其中一种,怎样才能把它们运过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随即争先恐后地讲
期刊
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成效的高低,决定于学生的智力——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判断力,决定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意志等。在学生智力一定的情况下,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思想品德学习影响甚大。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技巧。    一、树立理想,确立目标,明确任务    1、树立理想。理
期刊
转化学困生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衡量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重要内容。学困生作为学校不可回避的教育对象,在新的社会形势及教育思想下,更有加强研究的实际意义。笔者试就我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化的具体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排除弱智儿童)是多方面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不良风气的影响,如上网、赌博、早恋、打工潮、
期刊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    一、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着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努力提高他们的自创能力。如教《孔乙己》一文时,启发学生想象孔乙己最后的结局如何,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教《七根火柴》时,布置学生写一篇短文,各自想象无名战士是怎样度过暴风骤雨的夜晚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使学生适应英语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  每天让学生写些英文日记,并在同学中交流,欣赏别人写得较好的日记。倡导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