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搅匀”岂能走过场
  活动一(此活动安排在课始):摸球游戏(教师事先在红色布袋里装有6黄、2白乒乓球,但没有透露给学生)
  游戏要求如下:
  1.男、女生各5名,每人摸球2次。
  2.每人都把摸出球的颜色向大家展示。
  3.每次摸完后要把袋中的球搅匀再摸。
  4.其他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教师安排一组男生和一组女生到讲台前交替摸球,并宣布摸到黄球多的算女生赢,摸到白球多的算男生赢,学生参与的热情可想而知。经过汇报统计,摸球结果是白球6次,黄球14次。学生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猜测可能是黄球多白球少,这样的游戏是不公平的!
  无疑,我们该为这位教师的设计叫好,从“男女生交替摸球”和“搅匀”要求的设置可以窥见教师对活动细节十分关注,活动预期效果已经达到。然而,作为现场的听课者,却发现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因为黄、白两色球的数量相差较大,在一开始的摸球游戏中学生严格遵守要求——摸后搅匀,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总是没有出现。好不容易一位男生摸到了一个白球,放回袋中,把袋子稍作抖动状(其实根本没有搅匀)就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摸球,果然他又摸到了白球,全体男生因此兴奋、激动、欢呼。下面的女生对此无任何异常反应,而摸球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在一旁微笑观望,默不作声。
  在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中,应该说活动操作要求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规则公平性的正确认识。活动中,教师注重了规范性的设置——搅匀,却在操作过程中走了样,而这些教师应该是尽收眼底的。是教师的无意疏忽,还是对男生的刻意包容?无论怎样这都是一种失误。在游戏中,教师和学生难道不应该全程关注“把袋中的球搅匀了吗”?那位男生连续摸球两次,第二次还能摸到相同颜色的球,这是偶然还是必然?虽然上述活动目标已经达到,但并不等于可以忽略活动细节。数学活动中的操作、实验是为了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学生对待操作、实验的态度应该是严谨的。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对游戏活动实施监督,一定会产生常态下的真实数据。
  “说得通”未必正确
  活动二:根据公平性规则设计游戏并进行摸球实验(每六人一组,共七组)
  合作要求:
  1.合理设计放入袋中小球的个数(有红色球和绿色球两种)。
  2.小组成员轮流摸球,一共摸20次,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后放回;摸到红球次数多的算女生赢,摸到绿球次数多的算男生赢。
  3.小组长合理安排记录和监督人员(事先印发了一张统计表)。
  4.比一比哪一组既遵守规则,又抓紧时间。
  学生有的小组将球的颜色设计成4红、4绿,有的设计成6红、6绿,有的设计成1红、1绿……虽然数目不同,但双色球的个数是相同的。设置完毕,学生都饶有兴致地投入到摸球实验中去,忙而不乱,活而有序。
  合作要求可谓清楚细微,学生活动可谓紧张愉悦,实验结果很快出来了,但结果出乎意料。怎样解释事前的猜测与实验结果的出入,直接关乎学生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深入认识。且看教师对学生汇报结果的引导分析与说明。
  师:面对以上数据,同学们有话要说吗?
  生1:红球和绿球的个数是相等的,按理说摸到它们的可能性应该相等,可为什么摸到两种球的次数基本上都不相等呢?
  生2:我们全班实验的结果有输、有赢也有平,是不是说明规则是不公平的?
  师:如果再摸1次,你能确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吗?
  生3:不能确定,摸到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绿球。
  师:既然每次摸球之前都无法确定是什么颜色的球,如果让我们继续摸下去,比如100次、1000次……我们还能确定谁输、谁赢吗?
  生:不能确定。
  师:是啊!正是因为有输、有赢也有平,才恰恰说明我们游戏的规则是公平的。(学生一脸迷茫)
  ……
  听了本节课后,不少教师把这样的教学环节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这不失为节约教学成本的一条有效捷径。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说得通,并且被教师们多次演绎的课堂活动,却似乎犯了严重的数学逻辑错误。难道从“有输、有赢、有平”这样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就能推断“游戏的规则是公平的吗”?换言之,当游戏规则不公平时(两种球的数量有差异),难道就不会出现输、赢、平这样的结果吗?既然当游戏规则公平抑或不公平时都有可能出现输、赢、平的结果,那又怎能确定“正是因为有输、有赢也有平才说明游戏的规则是公平的”?我认为,应把上述的推断反方向行之,即“正是因为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才会出现结果‘输、赢、平’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推理似乎更为严密和合乎逻辑。
  反思与重建
  上述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的,是建立在学生对可能性大小和可能性相等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游戏规则公平性”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加深学生对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体会,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初步学会用可能性知识预测游戏结果,并根据等可能性规则设计或改造游戏。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未做实验之前,对“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还能够理解,可一旦做了实验面对众多实验数据的非绝对相等甚至是悬殊很大的现象却似乎怎么也说不清、道不明了。于是,教师只好挑选实验中的相等数据或接近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使得实验结论差强人意,更有甚者索性回避做实验,避免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而这恰恰反应了教师对统计与概率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的欠缺。
  “概率就是实验次数无限增大时频率的极限。”(陈希儒语)陈老的这句话不禁令我豁然开朗,也让我对先前的曲解不甚汗颜。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概率有其固有的思考方法,有别于讲究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和确定性思维。”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可能性相等的预设与推想,而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只是一种确定的特殊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游戏才能充分彰显其内在的魅力,吸引人们不断去尝试、去体验。而“可能性相等”中的“相等”,其实就存在于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大而不断逼近“几分之一”这样一个数值的过程中。
  “可能性相等”并不是简单的数值相等,可能性是对事件没有发生时的一种预测,不是事件发生的必然结果。仅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限次的实验,是很难让学生体会可能性相等的偶然中的必然性或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为此,我认为:操作上述的摸球游戏,不妨先让学生分组搜集较少实验的数据,再把各组的实验数据汇总形成较大数量的实验数据,甚至可以把全班学生的实验数据汇总起来,最后把这些小、中、大的实验数据一并以条形统计图形式呈现出来,相信形象的“振幅”会使得趋向数值更为形象和清晰,学生对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将有更深入的认识与思考。
  看来,一节平常课,只有深入研究、认真挖掘,才能让我们澄清对许多问题的片面认识,才能让我们的视野更为广阔和深远。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课堂反馈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信息不断交流与深化的过程,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课堂反馈的有效性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反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期望演绎出课堂的精彩,但是师生之间的思维及其方式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再周密、详尽的教学预设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中的偶发因素或突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1、播放视频录像,同时解说视频内容。  师:1月中旬,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大范围雨雪和冰冻天气。极端天气给交通运输、食品供应和移动通信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更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在那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受灾地区有的房屋倒塌了,水管冻裂了
了解部门工作流程同學们与银行工作人员合影  春暖花开,北京玉渊潭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来到了恒生银行北京分行进行职业见习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金融企业的管理,开拓学习视野,寻找人生职业定位,提升金融素养。立足当下 体验职场  进入银行的会议室,首先由主持人及来自银行各个部门的志愿者为同学们介绍恒生银行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今银行的规模概况。国际化的中英文介绍方式让对于银行管理与经营还比较陌生的同学们对银行的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占据了整个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计算还是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一项必备的技能,计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一生数学学习的始终,计算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法等。实施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数学课时数的减少,学生学习计算的时间也跟着减少,笔者身为一线数学教师,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出现的错误为例,深入分析学生的计算错
教学目标:  1.通过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从概念与算法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通过操作探究,引导学生去研究和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的面积情况,以及面积相等的情况时的周长变化。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难点: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在多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且渗透着“转化”的重要数学思想,是公开课的经典课题。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经历“转化”的建构过程,理应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案例:  师(课前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画着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格纸,如右图,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请拿出方格纸来研究研究,认真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等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及乐于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境,激趣导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波利亚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要。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性,从而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
本文就我校举办的一次校级教学能手展评课中,一位青年教师的几次试教所达到的不同教学效果谈起。  教学设计一: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生答略)(出示情境图)这些小朋友说话时用到哪些数?这几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不能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评析: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当,学生在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时,思维局限于图中所呈现的事
教学片断:  师出示练习题: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1支钢笔与3枝铅笔一共10.8元。钢笔与铅笔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生1: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所以我把1支钢笔替换成6枝铅笔,即把1支钢笔与3枝铅笔替换成9枝铅笔,这样每枝铅笔的单价就是10.8÷9=1.2(元),钢笔的单价是1.2×6=7.2(元)。(师根据生1的说法板书算式,并进行表扬)  生2:因为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所以铅笔的单价是